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2等腰三角形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和,则其周长为( )
A. B. C. 或 D. 或
2.如图,、在格点位置上,若要在所给网格中再找一个格点,使它与点、连成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图中满足这样条件的格点共有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3.已知实数、满足,则以、的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周长是( )
A. 或 B. C. D.
4.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和,则周长为( )
A. B. C. 或 D. 或
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不等边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6.点的坐标是,若点在轴上且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共有个。
A. B. C. D.
7.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则它的顶角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是两格点,若点也在格点上,且使得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的格点数为(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9.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和,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B. C. 或 D.
10.在如图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是两格点.若点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为等腰三角形,则点的个数有(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1.如图,,则:
图中共有 个等腰三角形,其中,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是 ,腰是 ;
的三边分别是 ,三个内角分别是 .
12.已知的三边长,,满足,则是______三角形.
1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为正整数,若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________.
14.已知,,为的三边长,,满足,且为方程的解,则的形状为 三角形.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分
教材例变式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其中一边长是,求另外两边的长.
16.本小题分
在中,,,.
求的取值范围;
若为等腰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17.本小题分
已知.
化简;
若,,恰好是等腰的三边长,求的值.
18.本小题分
已知,,为三边的长,其中,满足,且为方程的解,求的周长,并判断的形状.
19.本小题分
先阅读下面的内容,再解决下列问题:
例题:若,求和的值.
解:,.
,,.
若,求的值;
已知的三边长,,都是正整数,且满足,请问是怎样形状的三角形?
20.本小题分
如图,在中,,,,,是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从点开始沿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点从点开始沿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秒.
______用的代数式表示;
当点在边上运动时,出发几秒后,是等腰三角形?
当点在边上运动时,若是等边三角形,求的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三边关系,题中没有指明哪个是底哪个腰,故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
当为腰时,周长;
当为腰时,因为,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三角形的周长是.
故选:.
2.【答案】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首先找出以为底边时点的个数,再找出以为腰时点的个数.在的垂直平分线上有个;以为顶角的顶点时,有个;以为顶角的顶点时,有个,共个.
【解答】
解:如图所示:
,
图中能与点、连成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共个.
故选D.
3.【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非负性的意义,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根据绝对值与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即可求出与的值.由于没有说明与是腰长还是底边长,故需要分类讨论.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
,,
当腰长为,底边长为时,
,
不能围成三角形,
当腰长为,底边长为时,
,
能围成三角形,
周长为:,
4.【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三边关系,题中没有指明哪个是底哪个腰,故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
当为腰时,周长;
当为腰时,因为,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三角形的周长是.
故选:.
5.【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把原式变形因式分解得出,得出或,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
,
,
,
,
或,
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B.
6.【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分类讨论思想.
分以,,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顶点三种情况分类讨论解答即可.
【解答】
解:如图
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画弧交轴于点,,
此时,
三角形,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以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轴于,,
此时,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作的中垂线交轴于点,
此时,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在轴上共有个点,使是等腰三角形,
故这样的点共有个.
7.【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用减去个底角的度数,可以求出顶角的度数.
【解答】
解: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另一个底角也是,
顶角为:
故选B.
8.【答案】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再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求解.
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如图,符合条件的点的格点数为个,
故选:.
9.【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三边关系,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是本题关键.
分两种情况讨论,由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可求解.
【解答】
解:若为腰,则三角形三边为:,,,
,
,,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舍去;
若为腰,则三角形三边为:,,,
,,能构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周长为:.
10.【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格点作图;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分类讨论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很重要的解题思想.
当是底边时,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垂直平分线上的格点都可以作为点;当是腰长时,根据网格结构特征,找出和的格点,连接即可得到等腰三角形;然后把满足条件的格点数相加即可得解.
【解答】
解:如图,分情况讨论:
为等腰的底边时,符合条件的点有个:、、、;
为等腰其中的一条腰时,符合条件的点有个:、、、.
故选C.
11.【答案】【小题】
和
【小题】
,,
,,
【解析】 略
略
12.【答案】等腰
【解析】【分析】
本题考察因式分解的方法分组分解法,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等式左边因式分解后,利用两式相乘积为,两因式中至少有一个为即可确定,,的关系,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
解:,
,
,
,
,
,,
,
是等腰三角形,
13.【答案】,,
【解析】解:如果,
解得,
三角形三边的长为,,,,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
如果,
解得,
三角形三边的长为,,,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
综上所述,它的三边的长为,,.
由于,所以当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求出的值后,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
14.【答案】等腰
【解析】略
15.【答案】解:若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则另外两边的长分别为,,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知以,,为边长不能构成三角形;
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则腰长为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知以,,为边长能构成三角形.
综上可知,该等腰三角形的另外两边的长都是.
【解析】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对于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此外,还应检验各种情况是否可以构成三角形,并给出最终结果。
16.【答案】【小题】解:由题意,得, 解得.
【小题】解:若,则三边长分别为,,,由于,因此以,,为边长不能构成三角形;
若,则三边长分别为,,,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知能构成三角形,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
综上所述,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及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分、,两种情况,结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讨论即可.
17.【答案】【小题】
解:;
【小题】
,,恰好是等腰的三边长,.
.
【解析】 略
略
18.【答案】解:,,, 解得,为方程的解,,解得或,,为三边的长, ,不合题意,舍去,,的周长为, 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略
19.【答案】【小题】
解:,
.
则,.
解得,则;
【小题】
,
.
.
,,.
解得,,.
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 略
略
20.【答案】解:;
当点在边上运动,为等腰三角形时,则有,
,,
,
解得,
此时点在上,
当点在边上运动时,是等腰三角形时无解;
当点在上运动时,,
是等边三角形,
,
即,
解得,
若是等边三角形,的值为.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等知识.用时间表示出相应线段的长,化“动”为“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
根据含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和勾股定理分别求出,的长,根据题意即可用可分别表示出;
结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可得到关于的方程,可求出答案;
用表示出,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关于的方程,可求得的值.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
,,,
,,
,
故答案为:;
见答案;
见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