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美丽的颜色》同步练习(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美丽的颜色》同步练习(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5 14:47:03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美丽的颜色》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
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 《美丽的颜色》同步课时练习)根据拼音写汉字。
(1)他们(liàn)   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lòu)   。
(2)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zhā)   里含有百分之一的(léi)   。
(3)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lǒng zhào)   着极大的宁静。
(4)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lǐng yù)   吸引住了。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   
(2)他们穿上外衣……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    
(3)“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同步练习)判定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   
②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③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
   
二、阅读理解
(八年级上册语文 9美丽的颜色 同步练习)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①1912年春天,居里夫人的女儿养了一些蚕。病中的居里夫人居然在治疗的空闲时间观察蚕如何吃桑叶,如何吐丝、结茧。看啊,看啊,居里夫人感动极了:蚕有求于人的不过是几片绿叶,而贡献给人们的却是精美纤亮的丝;它们极细心极忍耐地朝着一个目标——结茧的方向努力,一直到吐完自己的最后一根丝。
②第二年,在写给外甥女的一封信中,居里夫人将自己与春蚕引为同类。她说:“我也是永远忍耐地向一个极好的目标努力,我知道生命很短促而且很脆弱,知道它不能留下什么,知道别人的看法不同,而且不能保证我的努力自有道理,但仍旧如此做。我如此做,无疑地是有使我不得不如此做的原因,正如蚕不得不作茧。”
③从居里夫人以春蚕自喻的动人话语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她谦逊无私的美德,而且可以窥见这位女科学家特有的宝贵品格。
④春蚕是细心的,居里夫人正是个科学上的细心人。她从几吨可能含镭的矿物废渣之中捕捉一点点的镭,该有多困难?一点一点地分离,一次一次地测量,尤其是在溶液“部分结晶”阶段,棚屋内煤屑飞扬,温度难调,在这样的条件下搞“提纯”,又谈何容易?然而,居里夫人竟做到了。
⑤春蚕是耐心的,居里夫人正是个科学上的耐心人。为了发现镭,她和丈夫顽强地苦战了四年。在接近成功的当儿,存款用光了,居里一度发生了动摇。耐心的居里夫人是不屈的,正是她的坚持,才避免了功亏一篑,最终揭开了镭的秘密。
⑥春蚕是有事业心的,居里夫人就是把整个身心都献给科学和人类进步事业的人。她以毕生精力研究了镭,建立了崭新的放射科学,成为核物理的开拓者。
⑦居里夫人具有崇高的事业心、细心、耐心,把一切献给全人类,这就是春蚕的品格,这就是令人感动的居里夫人的品格。
⑧啊,我赞美春蚕!我更赞美像春蚕那样有令人钦佩的品格的人!中华民族是喜欢春蚕的,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要像春蚕一样,将最后一根丝吐出来献给人民!
4.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居里夫人?
5.文中第④⑤⑥段能否删掉,请说说理由。
6.结合文章画线部分的内容,说说居里夫人是个怎样的人。
7.文章结尾引用周恩来总理的话有什么作用?
三、语言综合运用
8.通过以上任务的学习,你能体会到艾芙.居里生动细腻的“镜头式”的文字叙述吗?在整部《居里夫人传》中,这样的文字还有很多。请阅读《居里夫人传》,摘录书中令人感动的镜头,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赏析,制作成书摘卡交流分享。
书摘卡
摘录:
赏析:
书摘卡
摘录:
赏析:
9.作者在描写画面的同时,“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我们不妨把这些引用称为镜头的‘画内音”。
下面两则材料选自居里夫人写的《比埃尔·居里传》和《居里夫人自传》。
阅读后,请思考:
(1)这两段文字和课文中描写的哪两个镜头相符?
(2)选一则材料,分析作者为什么没有选用这段文字作为这个画面的“画内音”。
[材料一]
我们尤为感兴趣的是观察到我们所获得的含镭丰富的化合物全都能自行发光。比埃尔曾希望它们是五颜六色的,却没有想到它们有发光的特性,这大大地超出了他的期盼。
——《比埃尔·居里传》
[材料二]
有时候,我们夜晚也跑到木棚里去,这也是让我们高兴的一件事。我们可以在玻璃瓶或玻璃管里看到我们提炼、分离出来的宝贝在向四周散发出淡淡的光彩,真是美丽动人,令我们既欣喜又激动,那闪烁着的奇异光彩,宛如神话中的神灯的光芒。
——《居里夫人自传》
我选材料   。分析:   
(2024·牡丹江)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光阴里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在时光这本书里,每一页都记载着令我们难忘的人,让我们刻骨(míng)心的事,那些点点滴滴仿佛一朵朵花,点辍了温馨的岁月,芬芳了精彩的人生。我们用积极进取的心态,笑对人生、挥洒豪迈、面对草长莺飞的春天,面对姹紫嫣红的夏日,面对果实累累的秋季,面对银装素裹的寒冬,怀着一种感激,去体验那些平凡中的不凡,【甲】、无怨无悔才是人生的真谛。____;____;____。
10.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记载    刻骨(míng)心   
11.找出文中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12.下列词语在【甲】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拈轻怕重 B.蹑手蹑脚 C.无缘无故 D.不折不挠
13.下面的三句话是这段文字的结尾,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凝视现在,珍惜耀眼的青春荣光
②回首昔日,难忘明媚的岁月诗篇
③眺望未来,奏响崭新的人生乐章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精彩练习】9美丽的颜色)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居里夫人经常利用夏天水果上市的季节,购买便宜的水果自制成果酱,以供冬天时食用。除了做实验外,她还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
材料二: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他捐出百万元作为科研基金,自己添置衣服时却挑选便宜的。有一次,他花100元买了7件衬衣回来,还和大家夸耀可以穿好几年。他非常关心农民后代,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
14.这两则材料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15.如果让你以记者的身份采访材料中的一位,请你根据材料内容设置一个采访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炼;陋
(2)渣;镭
(3)笼罩
(4)领域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汉字的部首与偏旁;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1)炼(liàn)制;简陋(lòu),注意“炼”不要写成“练”
(2)残渣(zhā)
(3)笼罩(lǒng zhào)
(4)领域(lǐng yù),注意“域”斜钩上的一撇不要漏掉。
故答案为:
(1)炼陋
(2)渣镭
(3)笼罩
(4)领域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拼读与汉字书写能力。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答案】(1)外貌描写
(2)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
【知识点】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描写的理解。人物描写常见的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1)根据“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 ”可知语句是外貌描写,(2)根据“穿、溜走、挽臂、步行”可知是动作描写,(3)根据“低声说道”可知是语言描写
故答案为: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判断,考生要掌握常见的人物描写,结合语句进行理解和判断。
3.【答案】拟人;比喻;比喻
【知识点】美丽的颜色;比喻;拟人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第①句从“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这句话可以看出把镭人格化了,该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②句把“她”比作“一家工厂”,是比喻的修辞;第③句也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这种谈话”是本体,“提神剂”是喻体。
故答案为:拟人;比喻;比喻
【点评】识记常见的修辞手法,并结合具体的句子准确判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拟人、比喻、夸张、排比、对偶、 反问、引用、对比等。
【答案】4.科学上的细心人,科学上的耐心人,崇高的事业心。
5.不能,第④⑤⑥段承接第③段中的“宝贵品格”,第⑦段是对第④⑤⑥段的总结,如果删掉,文章就会显得单薄而突兀,所以不能删。
6.热爱生活,勤于观察和思考,对科学研究坚持不懈。
7.深化主题,引人深思,给人警醒。
【知识点】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把握整体文章內容及其中心思想,结合上下文概述回答。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4)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语句在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是:统领全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营造氛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就本文而言具体是为下文做铺垫,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
4.考查概括说明主要内容的能力。只要从文中找到与之有关的文字,认真研读,思索感悟,概括出来即可。本题难度不大,短文从科学上的细心人,科学上的耐心人,崇高的事业心这三方面介绍了居里夫人。
5.本题考查文章语段的作用。解答此题与上题相同,要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说这样的段落是不能删的。文章第 ④⑤⑥ 段主要内容是第③段中居里夫人“宝贵品格”的介绍,而第⑦段是对第前三段的总结,很明显,如果删掉,文章就会显得单薄而突兀。
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从“病中的居里夫人居然在治疗的空闲时间观察蚕如何吃桑叶,如何吐丝、结茧。看啊,看啊,居里夫人感动极了:蚕有求于人的不过是几片绿叶,而贡献给人们的却是精美纤亮的丝;它们极细心极忍耐地朝着一个目标——结茧的方向努力,一直到吐完自己的最后一根丝。”可以看出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生活、 勤于观察和思考 的人。从“”我也是永远忍耐地向一个极好的目标努力,我知道生命很短促而且很脆弱,知道它不能留下什么,知道别人的看法不同,而且不能保证我的努力自有道理,但仍旧如此做。我如此做,无疑地是有使我不得不如此做的原因,正如蚕不得不作茧“可以看出居里夫人是一个对科学研究坚持不懈的人。
7.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作用的理解。作答时,需正确理解句子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和全文主旨分析其作用即可。这话的本义不难理解。周恩来总理的这句话深化了主题—— 我们要像春蚕一样,将一切献给人民 。这段话在文章结尾,所以以周恩来的话总结全文,引人深思。
8.【答案】略。[提示]此题旨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居里夫人传》,将本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学生从镜头语言的内容、色彩、情感内涵等角度赏析皆可。
【知识点】材料探究
9.【答案】(1)[示例一]材料-和课文第16-18段”伴侣间的未来遐想”这一镜头相吻合。 [示例二]材料二和课文第19-24段”黑暗中欣赏美丽的颜色”这一镜头相吻合。
(2)[示例一]一;课文第16-18段记录了居里夫妇首次谈及将来的情景,显得更真切;把居里夫人比作追求玩具的孩子,同时细腻地刻画了居里的神情,表现出他们夫妇除了科学家以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因此没有必要插入。
【知识点】材料探究;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1)【材料一】在讲比埃尔对含镭丰富的化合物的期盼与想象,符合课文第16-18段”伴侣间的未来遐想”的镜头。
【材料二】是在这个物质在夜晚发光让人高兴,符合课文第19-24段”黑暗中欣赏美丽的颜色”的镜头。
(2)材料一讲”伴侣间的未来遐想” ,而课文第16-18段是两人在设想他们所迷恋的镭到底是什么样子。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比喻,写了他们虽然是科学家,但是和普通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好奇心。和材料一内容相符,没必要再插入。
材料二讲 ”黑暗中欣赏美丽的颜色”。而课文24段: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运用了反复修辞,四个“转向”,一步步递进,表现了居里夫妇发现镭时的激动心情,他们在黑暗中欣赏镭的颜色。和材料二内容相符,没必要再插入。
故答案为:(1)材料一和课文第16-18段”伴侣间的未来遐想”这一镜头相吻合。
材料二和课文第19-24段”黑暗中欣赏美丽的颜色”这一镜头相吻合。
(2) [示例一] 课文第16-18段记录了居里夫妇首次谈及将来的情景,显得更真切。把居里夫人比作追求玩具的孩子,同时细腻地刻画了居里的神情,表现出他们夫妇除了科学家以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因此没有必要插入。
[示例二] 艾芙·居里细腻刻画了居里夫人的语言(“看哪.....看哪!”)、动作(“小心翼翼”“找到”“坐”“转向”“前”“望”),生动形象的写了居里夫人看见所发的迷人光彩后的兴奋、期待,表现出她内心的狂喜和热切;更用了“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这样的句子赞美了他们对科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赏和赞美。而居里夫人的自传则显得较为平淡,所以没有必要插入。
【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读懂材料内容,理解课文《美丽的颜色》大意。分析材料和课文哪个镜头相符,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读懂材料内容,理解课文《美丽的颜色》大意,理解镜头的‘画内音”的含义。分析材料为什么不符合镜头‘画内音”的原因。
【答案】10.zǎi;铭
11.辍;缀
12.D
13.C
【知识点】形近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句子排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2)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掌握。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3)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张冠李戴、望文生义、重复赘余、自相矛盾、褒贬误用、不合逻辑、搭配不当、对象出错等等。
(4)本题考查排序。排序题注意:主题明确,语言通顺,前后照应。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关联词、句首词句尾词、时间、方位等。
10.记载 jì zǎi 把事情写在文章或书册里。记载事情的文章。
刻骨铭心 kè gǔ míng xīn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却。
故答案为:zǎi、铭
11.点辍——点缀
辍 chuò 中止;停止。组词:辍学
点缀 diǎn zhuì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应景儿;凑数儿。
故答案为:辍、缀
12.A:拈轻怕重,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指做事选轻松的,害怕做繁重的。
B: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C: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
D:不折不挠,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甲】处形容面对困难永不言弃,用“不折不挠”。
故答案为:D
13.按照逻辑顺序,应该是先回首昔日,再凝视现在,再眺望未来。②①③排列。
故答案为:C
【答案】14.示例:伟人往往是平凡而富有爱心的人。
15.示例: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俭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知识点】活动设计;材料探究;见解表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材料,再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来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设计采访问题的能力。采访问题的设计,要注意采访用语,首先要注意彼此的身份地位,用语要恰当,其次要围绕采访目的提出中心话题,问题不可太多,还有注意提问的问题与对方的关系,让对方有兴趣有话要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
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居里夫人的日常生活,从她买便宜水果制作果酱、煮饭、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等内容,可以看出她也和我们一样的平凡普通,而且还要为生活精打细算。材料二,介绍了袁隆平对自己“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但却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可以看出袁隆平有其伟大的一面,亦有其平凡普通的一面。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两则材料都表现伟大的人物在生活中也是平凡普通的,对生活亦精打细算。表述的意思相近好可。
故答案为: 伟人往往是平凡而富有爱心的人。
15.本题考查学生设计采访问题的能力。
采访问题的设计,要围绕采访目的、受访者身份提出,让对方有兴趣、有话可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比如采访材料一中的居里夫人,可围绕着第一题提取出的共同点,从她如何看待工作与生活这方面来设计问题。
故答案为: 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俭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1 /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美丽的颜色》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
1.(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 《美丽的颜色》同步课时练习)根据拼音写汉字。
(1)他们(liàn)   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lòu)   。
(2)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zhā)   里含有百分之一的(léi)   。
(3)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lǒng zhào)   着极大的宁静。
(4)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lǐng yù)   吸引住了。
【答案】(1)炼;陋
(2)渣;镭
(3)笼罩
(4)领域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汉字的部首与偏旁;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1)炼(liàn)制;简陋(lòu),注意“炼”不要写成“练”
(2)残渣(zhā)
(3)笼罩(lǒng zhào)
(4)领域(lǐng yù),注意“域”斜钩上的一撇不要漏掉。
故答案为:
(1)炼陋
(2)渣镭
(3)笼罩
(4)领域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拼读与汉字书写能力。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   
(2)他们穿上外衣……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    
(3)“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   
【答案】(1)外貌描写
(2)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
【知识点】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描写的理解。人物描写常见的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等.(1)根据“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 ”可知语句是外貌描写,(2)根据“穿、溜走、挽臂、步行”可知是动作描写,(3)根据“低声说道”可知是语言描写
故答案为: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的理解和判断,考生要掌握常见的人物描写,结合语句进行理解和判断。
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同步练习)判定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   
②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③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
   
【答案】拟人;比喻;比喻
【知识点】美丽的颜色;比喻;拟人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第①句从“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这句话可以看出把镭人格化了,该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②句把“她”比作“一家工厂”,是比喻的修辞;第③句也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这种谈话”是本体,“提神剂”是喻体。
故答案为:拟人;比喻;比喻
【点评】识记常见的修辞手法,并结合具体的句子准确判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拟人、比喻、夸张、排比、对偶、 反问、引用、对比等。
二、阅读理解
(八年级上册语文 9美丽的颜色 同步练习)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①1912年春天,居里夫人的女儿养了一些蚕。病中的居里夫人居然在治疗的空闲时间观察蚕如何吃桑叶,如何吐丝、结茧。看啊,看啊,居里夫人感动极了:蚕有求于人的不过是几片绿叶,而贡献给人们的却是精美纤亮的丝;它们极细心极忍耐地朝着一个目标——结茧的方向努力,一直到吐完自己的最后一根丝。
②第二年,在写给外甥女的一封信中,居里夫人将自己与春蚕引为同类。她说:“我也是永远忍耐地向一个极好的目标努力,我知道生命很短促而且很脆弱,知道它不能留下什么,知道别人的看法不同,而且不能保证我的努力自有道理,但仍旧如此做。我如此做,无疑地是有使我不得不如此做的原因,正如蚕不得不作茧。”
③从居里夫人以春蚕自喻的动人话语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她谦逊无私的美德,而且可以窥见这位女科学家特有的宝贵品格。
④春蚕是细心的,居里夫人正是个科学上的细心人。她从几吨可能含镭的矿物废渣之中捕捉一点点的镭,该有多困难?一点一点地分离,一次一次地测量,尤其是在溶液“部分结晶”阶段,棚屋内煤屑飞扬,温度难调,在这样的条件下搞“提纯”,又谈何容易?然而,居里夫人竟做到了。
⑤春蚕是耐心的,居里夫人正是个科学上的耐心人。为了发现镭,她和丈夫顽强地苦战了四年。在接近成功的当儿,存款用光了,居里一度发生了动摇。耐心的居里夫人是不屈的,正是她的坚持,才避免了功亏一篑,最终揭开了镭的秘密。
⑥春蚕是有事业心的,居里夫人就是把整个身心都献给科学和人类进步事业的人。她以毕生精力研究了镭,建立了崭新的放射科学,成为核物理的开拓者。
⑦居里夫人具有崇高的事业心、细心、耐心,把一切献给全人类,这就是春蚕的品格,这就是令人感动的居里夫人的品格。
⑧啊,我赞美春蚕!我更赞美像春蚕那样有令人钦佩的品格的人!中华民族是喜欢春蚕的,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要像春蚕一样,将最后一根丝吐出来献给人民!
4.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居里夫人?
5.文中第④⑤⑥段能否删掉,请说说理由。
6.结合文章画线部分的内容,说说居里夫人是个怎样的人。
7.文章结尾引用周恩来总理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4.科学上的细心人,科学上的耐心人,崇高的事业心。
5.不能,第④⑤⑥段承接第③段中的“宝贵品格”,第⑦段是对第④⑤⑥段的总结,如果删掉,文章就会显得单薄而突兀,所以不能删。
6.热爱生活,勤于观察和思考,对科学研究坚持不懈。
7.深化主题,引人深思,给人警醒。
【知识点】文章结尾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把握整体文章內容及其中心思想,结合上下文概述回答。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4)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分析。语句在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是:统领全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营造氛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就本文而言具体是为下文做铺垫,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
4.考查概括说明主要内容的能力。只要从文中找到与之有关的文字,认真研读,思索感悟,概括出来即可。本题难度不大,短文从科学上的细心人,科学上的耐心人,崇高的事业心这三方面介绍了居里夫人。
5.本题考查文章语段的作用。解答此题与上题相同,要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说这样的段落是不能删的。文章第 ④⑤⑥ 段主要内容是第③段中居里夫人“宝贵品格”的介绍,而第⑦段是对第前三段的总结,很明显,如果删掉,文章就会显得单薄而突兀。
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从“病中的居里夫人居然在治疗的空闲时间观察蚕如何吃桑叶,如何吐丝、结茧。看啊,看啊,居里夫人感动极了:蚕有求于人的不过是几片绿叶,而贡献给人们的却是精美纤亮的丝;它们极细心极忍耐地朝着一个目标——结茧的方向努力,一直到吐完自己的最后一根丝。”可以看出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生活、 勤于观察和思考 的人。从“”我也是永远忍耐地向一个极好的目标努力,我知道生命很短促而且很脆弱,知道它不能留下什么,知道别人的看法不同,而且不能保证我的努力自有道理,但仍旧如此做。我如此做,无疑地是有使我不得不如此做的原因,正如蚕不得不作茧“可以看出居里夫人是一个对科学研究坚持不懈的人。
7.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作用的理解。作答时,需正确理解句子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和全文主旨分析其作用即可。这话的本义不难理解。周恩来总理的这句话深化了主题—— 我们要像春蚕一样,将一切献给人民 。这段话在文章结尾,所以以周恩来的话总结全文,引人深思。
三、语言综合运用
8.通过以上任务的学习,你能体会到艾芙.居里生动细腻的“镜头式”的文字叙述吗?在整部《居里夫人传》中,这样的文字还有很多。请阅读《居里夫人传》,摘录书中令人感动的镜头,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赏析,制作成书摘卡交流分享。
书摘卡
摘录:
赏析:
书摘卡
摘录:
赏析:
【答案】略。[提示]此题旨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居里夫人传》,将本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学生从镜头语言的内容、色彩、情感内涵等角度赏析皆可。
【知识点】材料探究
9.作者在描写画面的同时,“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我们不妨把这些引用称为镜头的‘画内音”。
下面两则材料选自居里夫人写的《比埃尔·居里传》和《居里夫人自传》。
阅读后,请思考:
(1)这两段文字和课文中描写的哪两个镜头相符?
(2)选一则材料,分析作者为什么没有选用这段文字作为这个画面的“画内音”。
[材料一]
我们尤为感兴趣的是观察到我们所获得的含镭丰富的化合物全都能自行发光。比埃尔曾希望它们是五颜六色的,却没有想到它们有发光的特性,这大大地超出了他的期盼。
——《比埃尔·居里传》
[材料二]
有时候,我们夜晚也跑到木棚里去,这也是让我们高兴的一件事。我们可以在玻璃瓶或玻璃管里看到我们提炼、分离出来的宝贝在向四周散发出淡淡的光彩,真是美丽动人,令我们既欣喜又激动,那闪烁着的奇异光彩,宛如神话中的神灯的光芒。
——《居里夫人自传》
我选材料   。分析:   
【答案】(1)[示例一]材料-和课文第16-18段”伴侣间的未来遐想”这一镜头相吻合。 [示例二]材料二和课文第19-24段”黑暗中欣赏美丽的颜色”这一镜头相吻合。
(2)[示例一]一;课文第16-18段记录了居里夫妇首次谈及将来的情景,显得更真切;把居里夫人比作追求玩具的孩子,同时细腻地刻画了居里的神情,表现出他们夫妇除了科学家以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因此没有必要插入。
【知识点】材料探究;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1)【材料一】在讲比埃尔对含镭丰富的化合物的期盼与想象,符合课文第16-18段”伴侣间的未来遐想”的镜头。
【材料二】是在这个物质在夜晚发光让人高兴,符合课文第19-24段”黑暗中欣赏美丽的颜色”的镜头。
(2)材料一讲”伴侣间的未来遐想” ,而课文第16-18段是两人在设想他们所迷恋的镭到底是什么样子。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比喻,写了他们虽然是科学家,但是和普通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好奇心。和材料一内容相符,没必要再插入。
材料二讲 ”黑暗中欣赏美丽的颜色”。而课文24段: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运用了反复修辞,四个“转向”,一步步递进,表现了居里夫妇发现镭时的激动心情,他们在黑暗中欣赏镭的颜色。和材料二内容相符,没必要再插入。
故答案为:(1)材料一和课文第16-18段”伴侣间的未来遐想”这一镜头相吻合。
材料二和课文第19-24段”黑暗中欣赏美丽的颜色”这一镜头相吻合。
(2) [示例一] 课文第16-18段记录了居里夫妇首次谈及将来的情景,显得更真切。把居里夫人比作追求玩具的孩子,同时细腻地刻画了居里的神情,表现出他们夫妇除了科学家以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因此没有必要插入。
[示例二] 艾芙·居里细腻刻画了居里夫人的语言(“看哪.....看哪!”)、动作(“小心翼翼”“找到”“坐”“转向”“前”“望”),生动形象的写了居里夫人看见所发的迷人光彩后的兴奋、期待,表现出她内心的狂喜和热切;更用了“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这样的句子赞美了他们对科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赏和赞美。而居里夫人的自传则显得较为平淡,所以没有必要插入。
【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读懂材料内容,理解课文《美丽的颜色》大意。分析材料和课文哪个镜头相符,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读懂材料内容,理解课文《美丽的颜色》大意,理解镜头的‘画内音”的含义。分析材料为什么不符合镜头‘画内音”的原因。
(2024·牡丹江)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光阴里藏着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草木知道,天地知道,在时光这本书里,每一页都记载着令我们难忘的人,让我们刻骨(míng)心的事,那些点点滴滴仿佛一朵朵花,点辍了温馨的岁月,芬芳了精彩的人生。我们用积极进取的心态,笑对人生、挥洒豪迈、面对草长莺飞的春天,面对姹紫嫣红的夏日,面对果实累累的秋季,面对银装素裹的寒冬,怀着一种感激,去体验那些平凡中的不凡,【甲】、无怨无悔才是人生的真谛。____;____;____。
10.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记载    刻骨(míng)心   
11.找出文中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12.下列词语在【甲】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拈轻怕重 B.蹑手蹑脚 C.无缘无故 D.不折不挠
13.下面的三句话是这段文字的结尾,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凝视现在,珍惜耀眼的青春荣光
②回首昔日,难忘明媚的岁月诗篇
③眺望未来,奏响崭新的人生乐章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答案】10.zǎi;铭
11.辍;缀
12.D
13.C
【知识点】形近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常见易混成语辨析;句子排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2)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掌握。注意积累,掌握字词含义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形近字,不写错别字。
(3)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张冠李戴、望文生义、重复赘余、自相矛盾、褒贬误用、不合逻辑、搭配不当、对象出错等等。
(4)本题考查排序。排序题注意:主题明确,语言通顺,前后照应。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关联词、句首词句尾词、时间、方位等。
10.记载 jì zǎi 把事情写在文章或书册里。记载事情的文章。
刻骨铭心 kè gǔ míng xīn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却。
故答案为:zǎi、铭
11.点辍——点缀
辍 chuò 中止;停止。组词:辍学
点缀 diǎn zhuì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应景儿;凑数儿。
故答案为:辍、缀
12.A:拈轻怕重,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指做事选轻松的,害怕做繁重的。
B: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C: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
D:不折不挠,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顽强。【甲】处形容面对困难永不言弃,用“不折不挠”。
故答案为:D
13.按照逻辑顺序,应该是先回首昔日,再凝视现在,再眺望未来。②①③排列。
故答案为:C
(【精彩练习】9美丽的颜色)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居里夫人经常利用夏天水果上市的季节,购买便宜的水果自制成果酱,以供冬天时食用。除了做实验外,她还煮饭、烧菜、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
材料二: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他捐出百万元作为科研基金,自己添置衣服时却挑选便宜的。有一次,他花100元买了7件衬衣回来,还和大家夸耀可以穿好几年。他非常关心农民后代,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
14.这两则材料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15.如果让你以记者的身份采访材料中的一位,请你根据材料内容设置一个采访问题。
【答案】14.示例:伟人往往是平凡而富有爱心的人。
15.示例: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俭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知识点】活动设计;材料探究;见解表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材料,再抓住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来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设计采访问题的能力。采访问题的设计,要注意采访用语,首先要注意彼此的身份地位,用语要恰当,其次要围绕采访目的提出中心话题,问题不可太多,还有注意提问的问题与对方的关系,让对方有兴趣有话要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
材料一,主要介绍了居里夫人的日常生活,从她买便宜水果制作果酱、煮饭、洗衣、照顾孩子及年迈的公公等内容,可以看出她也和我们一样的平凡普通,而且还要为生活精打细算。材料二,介绍了袁隆平对自己“不讲究吃穿,办公室的设施也很简单”,但却捐助了多名困难学生。可以看出袁隆平有其伟大的一面,亦有其平凡普通的一面。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两则材料都表现伟大的人物在生活中也是平凡普通的,对生活亦精打细算。表述的意思相近好可。
故答案为: 伟人往往是平凡而富有爱心的人。
15.本题考查学生设计采访问题的能力。
采访问题的设计,要围绕采访目的、受访者身份提出,让对方有兴趣、有话可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比如采访材料一中的居里夫人,可围绕着第一题提取出的共同点,从她如何看待工作与生活这方面来设计问题。
故答案为: 袁爷爷,您好,您从事的事业如此伟大,而您的生活却如此俭朴,对此您是怎样想的呢?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