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美丽的颜色》预习导学案
1.了解有关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重点)
2.把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会生动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难点)
3.学习居里夫人刻苦钻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难点)
一、知作者、明背景
1.作者介绍
艾芙·居里(1904-2007),法国科学家比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的小女儿,《居里夫人传》的作者,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居里夫人传》由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母亲去世3年后写成。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事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
2.故事背景
这篇文章节选自《居里夫人传》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有删改。这本书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同时也介绍了比埃尔 居里的事迹,并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许多居里夫妇的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她所得的名誉头衔等,是一本优秀的人物传记。
3.人物介绍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1895年与比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
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
1896年,法国的亨利·柏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居里夫人怀着极大兴趣阅读了柏克勒尔的报告,开始系统地探索除铀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化学元素具有类似的放射性,进而发现了两个比铀的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和镭。于是,居里夫妇在巴黎工业物理化学学校内找到一间上漏下潮的破旧棚子,略加修整后就成了他们的“实验室”,在这里他们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课文就记录了他们经过四年的辛勤劳动,对沥青铀矿矿渣进行了无数次的溶解、蒸发、分离和提纯,终于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多一点的氯化镭的过程。
4.居里夫人的名言
人类看不见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学的光辉照射的实际存在。尊贵的是科学的力量。
我丝毫不为自己的生活简陋而难过。使我感到难过的是一天太短了,而且流逝得如此之快。
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二、文体知识
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两个:一是真实性,二是文学性。
三、题意理解
“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刻含义?
一是指文中居里夫人提炼的镭的略带蓝色的荧光的美丽;
二是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淡泊名利的态度和精神。
四、写作特点
生动细致的描写。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突出特点是生动细致的描写。如对残破的棚屋,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和简陋的设备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居里夫妇工作条件的艰苦,衬托出人物的伟大精神。又如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人物的伟大品格。
大量引用。
本文多处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恰当、得体的引用,一方面增强了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直接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比如“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这段引用显示了居里夫人对这种“反自然”生活的热爱,对科学事业的痴迷。
五、课文内容解读
《美丽的颜色》主要记述了居里夫妇用了四年时间,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通过艰辛的工作发现镭的过程,赞美了居里夫妇刻苦专研、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的崇高境界。
六、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第一部分(1-7):集中描述娄蒙路的棚屋,突出居里夫人工作环境的恶劣及工作的辛苦。
第二部分(8-19):具体叙述了居里夫人制炼、分离镭这种工作的艰苦与困难,表现了她热爱科学、痴迷科学,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20-26):写在居里夫妇的不懈努力下,一个新的元素——镭被发现了。
结构图解
一、预习案。
1.文学常识填空。
(1)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籍女 , ,先后荣获 和 年诺贝尔化学奖。她和丈夫开创了 ,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 和 。
(2) 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 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 。传记要求 ,但作者也可以发挥想象,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2.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简陋(lòu) 骤雨(zhòu) 小心翼翼(yì)
B.领域(yù) 熔化(róng) 吹嘘(xū) 筋疲力尽(jīng)
C.荧光(yíng) 轮廓(kuò) 酸渍(zì) 来回踱着(duó)
D.燥热(zhào) 沸腾(téng) 搅动(jiǎo) 嘎嘎地响(gā)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他们(liàn) 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lòu) 。
(2)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zhā) 里有含有百分之一的(léi) 。
(3)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lǒng zhào) 着极大的宁静。
(4)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 rè) 得像温室。
(5)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lǐng yù) 吸引住了。
(6)这个物理学家(hé yán yuè sè) 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
炽热:
(2)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
猝:
(3)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
吹嘘:
(4)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筋疲力尽: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居里夫妇能够集中精力用将近四年的时间提取镭,实在难能可贵。我们也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一事当前, ,执着一点,方能水滴石穿。用心专一的人,就是在用心 光阴这棵美丽的树,等待树上开花结果, 自己享受不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树上的果实, 总有人能享用到。这就是人生境界的美好。
A.目不斜视 浇灌 也许 但
B.心无旁骛 浇灌 也许 但
C.心无旁骛 灌溉 因为 所以
D.目不斜视 灌溉 因为 所以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了《美丽的颜色》一课后,我们领悟到居里夫人的光辉形象。(将“领悟”改成“领会”)
B.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严寒的室外。(将“严寒的室外”改为“室外的严寒”)
C.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我们懂得了执着、坚强对成功的重要。(在“重要”一词后面加上“意义”)
D.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镭,转向这些微光,转向他们的镭,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应将“转向镭”与“转向他们的镭”对调)
7.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增强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B.居里夫人发现镭后,英国政府给子她众多嘉奖和荣誉,可是居里夫人对此毫不动心,这体现了她不慕荣利,潜心科学研究,质朴、高尚的人格魅力。
C.本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克服重重困难,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发现并提取镭的过程。
D.文中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简陋、恶劣。同时,这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8.综合性学习。
居里夫人的坚守与乐观深深打动着同学们,因此,某校八年级(1)班以“我们的偶像——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拟标语】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活动。
(2)【对对联】为表达对居里夫人的崇敬之情,亦柯同学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及对居里夫人的了解补写下联。
上联:天道酬勤,夫妻母女三诺奖 下联:
(3)下面是某位同学搜集到的几则素材,请认真阅读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所宠坏的人。”
材料二:
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玛丽·居里)
材料三:
我把你们的奖金当做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玛丽·居里)
示例:
(4)居里夫人的人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
示例:
二、探究案
1.课内阅读理解。
《美丽的颜色》节选
①玛丽 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过的;玛丽 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妇女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②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的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③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
④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
⑤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 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⑥“……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常常就在那里做我们的饭食,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序不至于中断。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⑦1898年至1902年,居里先生和夫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工作的。
⑧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并且研究他们所得到的活性产物的放射性。不久,他们认为分工的效率比较高,比埃尔便试着确定镭的特性,以求熟悉这种新金属。玛丽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⑨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 做的是壮汉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作细致的实验。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⑩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
她写道:“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结果是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有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这种新物质的放射性极强,极少量的镭散布在矿石中,就是一些触目的现象的来源,很容易观察或测量。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开来。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1.“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句中的“极大”一词,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描写他们的工作环境,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
3.如何理解第⑥段居里夫人说他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度过的却是生活中“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4.第⑥段画线句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第⑩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6.如何理解第 但加点词“反自然”的意思?其后的画线句表现力作者怎样的想法?
7.本文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记录,有何作用?
2.课外阅读理解。
棱角屠呦呦
王肖潇 李璐云
痴迷科学.执着不休,这固然是屠呦呦的性情之一,但她还有更多面:她不是海归,只是本土的.中国式的学者;不是完人,只是一个耿直的知识女性。
屠呦呦的故乡在浙江宁波。她是一个殷实之家的掌上明珠。当父亲以《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其取名时,便已注定了屠呦呦与青蒿的缘分。
1945年,屠呦呦不幸染上肺结核,被迫暂停学业。那时得此病,能活下来实属不易,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她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也就在这时,屠呦呦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1年春,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选择了生物药学。大学期间,屠呦呦学习非常勤奋,在大课上表现优异,后来在实习期间跟从生药学家楼之岑学习,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工作。
当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研究人员戴个棉纱口罩,连如今的雾霾都防不了,更别提各种有毒物质了”。一开始,屠呦呦从事的是中药生药和炮制研究。在实验室工作之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制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
“在做青蒿素研究的时候,屠呦呦真可以称得上是坚韧不拔。”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姜廷良告诉记者,“没有待过实验室的人不会明白,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尝试有多么枯燥、寂寞,没有非凡的毅力,不可能战胜那些失败的恐惧和迷茫,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果。”
张大庆认为,屠呦呦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科学家,这种耿直的性格也形成了她不啰嗦、做事果断的风格。姜廷良说,“她的耿直在工作上表现为极度的认真,有时候我问她一个数据,结果她第二天打电话给我,说她总算查到了原始出处,这才告诉我具体数据。”
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的会长陶瑜瑾告诉记者,“只有在谈到科研工作的时候,她才会滔滔不绝,但说到其他话题,她就很少发表看法。”令陶瑜瑾印象深刻的是屠呦呦曾对他说过的一番话:“我是搞研究的,只想老老实实做学问,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课题做好,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想别的。我这把年纪了,身体又不太好,从来没有想过去国外,更没想到要得什么奖。”陶瑜瑾记得,那是在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的那天晚上,他给屠呦呦打电话道喜。屠呦呦很平静,诚恳地表达了谢意,并说了上述这一番话。
(选自《环球人物》2015年第27期,有删改)
1.请说出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
2.阅读全文,试着说出屠呦呦的“棱角”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3.赏析句子。
她的耿直在工作上表现为极度的认真,有时候我问她一个数据,结果她第二天打电话给我,说她总算查到了原始出处,这才告诉我具体数据。
4.文章多处引用别人对屠呦呦的评价,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5.读了本文,你能说说屠呦呦取得成功的原因吗?
第9课《美丽的颜色》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一、预习案。
1.文学常识填空。
(1)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籍女 , ,先后荣获 和 年诺贝尔化学奖。她和丈夫开创了 ,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 和 。
(2) 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 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 。传记要求 ,但作者也可以发挥想象,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答案】(1)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1911;放射性理论;钋;镭
(2)传记;别人;自传;真实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与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美丽的颜色》有关的文学常识。故答案为:(1)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1911;放射性理论;钋;镭(2)传记;别人;自传;真实。
2.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简陋(lòu) 骤雨(zhòu) 小心翼翼(yì)
B.领域(yù) 熔化(róng) 吹嘘(xū) 筋疲力尽(jīng)
C.荧光(yíng) 轮廓(kuò) 酸渍(zì) 来回踱着(duó)
D.燥热(zhào) 沸腾(téng) 搅动(jiǎo) 嘎嘎地响(gā)
【答案】C
【解析】A.“炽热(zhì)”读作“chì”;
B.“筋疲力尽(jīng)”读作“jīn”;
D.“燥热(zhào)”读作“zào”。
故选C。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他们(liàn) 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lòu) 。
(2)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zhā) 里有含有百分之一的(léi) 。
(3)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lǒng zhào) 着极大的宁静。
(4)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 rè) 得像温室。
(5)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lǐng yù) 吸引住了。
(6)这个物理学家(hé yán yuè sè) 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答案】炼 陋 渣 镭 笼罩 燥热 领域 和颜悦色
【详解】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炼”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
炽热:
(2)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
猝:
(3)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
吹嘘:
(4)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筋疲力尽:
【答案】(1)炽热:温度高,极热。(2)猝:突然。(3)吹嘘:夸张地宣扬。(4)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详解】试题分析:理解词义有几种方法,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看图理解字义;运用形声字的特点理解字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看实物理解字义;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如“吹嘘”根据语境是“夸张地宣扬”之意,这更好表现了人物性格。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居里夫妇能够集中精力用将近四年的时间提取镭,实在难能可贵。我们也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一事当前, ,执着一点,方能水滴石穿。用心专一的人,就是在用心 光阴这棵美丽的树,等待树上开花结果, 自己享受不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树上的果实, 总有人能享用到。这就是人生境界的美好。
A.目不斜视 浇灌 也许 但
B.心无旁骛 浇灌 也许 但
C.心无旁骛 灌溉 因为 所以
D.目不斜视 灌溉 因为 所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选用。
目不斜视:眼睛不偷看旁边。比喻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个方向看。心无旁骛: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第一个空用“心无旁骛”更能恰当形容居里夫人用心专一的精神。浇灌:指浇水,灌溉。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第二个空应填“浇灌”;“自己享受不到”是一个假设的情况,且“自己享受不到”与“总有人能享受到”是一个转折关系,应填“也许……但”。
故选B。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了《美丽的颜色》一课后,我们领悟到居里夫人的光辉形象。(将“领悟”改成“领会”)
B.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严寒的室外。(将“严寒的室外”改为“室外的严寒”)
C.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我们懂得了执着、坚强对成功的重要。(在“重要”一词后面加上“意义”)
D.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镭,转向这些微光,转向他们的镭,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应将“转向镭”与“转向他们的镭”对调)
【答案】B
【解析】A.应将“领悟”改为“感受”。
C.删掉“通过”或“使”。
D.顺序应该调整为“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
7.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增强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B.居里夫人发现镭后,英国政府给子她众多嘉奖和荣誉,可是居里夫人对此毫不动心,这体现了她不慕荣利,潜心科学研究,质朴、高尚的人格魅力。
C.本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克服重重困难,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发现并提取镭的过程。
D.文中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简陋、恶劣。同时,这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答案】B
【解析】B.给予居里夫人众多嘉奖和荣誉的是美国政府,不是英国政府,故选B。
8.综合性学习。
居里夫人的坚守与乐观深深打动着同学们,因此,某校八年级(1)班以“我们的偶像——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拟标语】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活动。
(2)【对对联】为表达对居里夫人的崇敬之情,亦柯同学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及对居里夫人的了解补写下联。
上联:天道酬勤,夫妻母女三诺奖 下联:
(3)下面是某位同学搜集到的几则素材,请认真阅读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所宠坏的人。”
材料二:
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玛丽·居里)
材料三:
我把你们的奖金当做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玛丽·居里)
示例:
(4)居里夫人的人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
示例:
【答案】(1)走近居里夫人,感受大家风采
(2)厚德载物,物理化学两高峰
(3)示例:玛丽·居里一生获得很多荣誉,但她淡泊名利。 (3)示例: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她就是玛丽·居里。
【解析】(1)紧扣主题,能激发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语言要简洁,句式要整齐。
(2)根据课文的主要信息及居里夫人一家的科学成就,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字字相对,语意相关”等补写。
(3)赞美词要写出居里夫人对“镭”的研究和淡泊名利,辛勤认真工作的科学家精神。如:淡泊名利的你是如此美丽,你是科研事业发展之路的路灯,照亮了美好的未来;无私奉献的你是如此美丽,你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引领人类走向更辉煌的明天!你的美丽,印在我心里;你那庄重的形象,印在全人类的心中!
二、探究案
1.课内阅读理解。
《美丽的颜色》节选
①玛丽 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过的;玛丽 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妇女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②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的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③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
④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
⑤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 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⑥“……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常常就在那里做我们的饭食,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序不至于中断。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⑦1898年至1902年,居里先生和夫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工作的。
⑧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并且研究他们所得到的活性产物的放射性。不久,他们认为分工的效率比较高,比埃尔便试着确定镭的特性,以求熟悉这种新金属。玛丽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⑨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 做的是壮汉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作细致的实验。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⑩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
她写道:“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结果是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有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这种新物质的放射性极强,极少量的镭散布在矿石中,就是一些触目的现象的来源,很容易观察或测量。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中分离开来。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1.“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句中的“极大”一词,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描写他们的工作环境,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何作用?
3.如何理解第⑥段居里夫人说他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度过的却是生活中“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
4.第⑥段画线句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第⑩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6.如何理解第 但加点词“反自然”的意思?其后的画线句表现力作者怎样的想法?
7.本文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记录,有何作用?
【答案】1.“极大”指到了极点,表明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写出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工作的热忱和顽强。 2.运用了对比和夸张。夸张修辞手法的使用,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冷、简陋、恶劣。同时,这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的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3.在这几年里,尽管环境恶劣,工作量大,但居里夫妇“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最终成功地提取出了镭。正是这几年的艰苦努力,使他们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是“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4.这句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了玛丽的工作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环境之恶劣,从而刻画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她“一个人”比作“一家工厂”,形象地突出了玛丽工作之艰巨,所遇到的困难之大,进一步赞扬了她坚定的科学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6.“反自然”是指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远远超出人的身体极限。这样写表现出了作者父母两人工作密切配合和感情和谐的欣赏,对父母共同追求献身科学研究的由衷赞美。7.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增强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居里夫人这段话揭示了“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的一个原因——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表达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对宁静、专注生活的热爱,以及她执着的工作态度,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程度副词的表现力。“极大”突出这种快乐是达到顶点的快乐。答作用时要答出对人物的性格所产生的意义。
2.试题分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就连人都冻僵了”“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是运用了夸张修辞格;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了鲜明对比。答作用时要答出对人物的工作态度和精神所产生出来的意义。
3.试题分析: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要通过阅读全文,把能够体现“最美好”“最快乐”的事件找出来。也就是把人物成功的那一方面的事情概括出来:最终成功地提取出了镭。
4.试题分析: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这句所描写的细节是动作,表明工作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环境之恶劣,答作用时要答出对人物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执着追求的精神所产生出来的意义。
5.试题分析: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属于比喻中的暗喻。将她“一个人”比作“一家工厂”。答作用必须答出人物的科学信念和执着追求。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是这种题最大的作用。
6.试题分析:一问,考查重要词语的表现力。“反自然”在这里是指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远远超出人的身体极限。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解释“反自然”的含义,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在释义上就会出偏差。二问,从父母的工作上的相互配合支持、献身科学事业精神的角度考虑答案。
7.试题分析:考查引用居里夫人的记录的作用。文章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灵活,跌宕生姿。还要答出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
2.课外阅读理解。
棱角屠呦呦
王肖潇 李璐云
痴迷科学.执着不休,这固然是屠呦呦的性情之一,但她还有更多面:她不是海归,只是本土的.中国式的学者;不是完人,只是一个耿直的知识女性。
屠呦呦的故乡在浙江宁波。她是一个殷实之家的掌上明珠。当父亲以《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其取名时,便已注定了屠呦呦与青蒿的缘分。
1945年,屠呦呦不幸染上肺结核,被迫暂停学业。那时得此病,能活下来实属不易,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她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也就在这时,屠呦呦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1年春,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选择了生物药学。大学期间,屠呦呦学习非常勤奋,在大课上表现优异,后来在实习期间跟从生药学家楼之岑学习,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医科学院)工作。
当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研究人员戴个棉纱口罩,连如今的雾霾都防不了,更别提各种有毒物质了”。一开始,屠呦呦从事的是中药生药和炮制研究。在实验室工作之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制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
“在做青蒿素研究的时候,屠呦呦真可以称得上是坚韧不拔。”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姜廷良告诉记者,“没有待过实验室的人不会明白,成百上千次反复的尝试有多么枯燥、寂寞,没有非凡的毅力,不可能战胜那些失败的恐惧和迷茫,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果。”
张大庆认为,屠呦呦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科学家,这种耿直的性格也形成了她不啰嗦、做事果断的风格。姜廷良说,“她的耿直在工作上表现为极度的认真,有时候我问她一个数据,结果她第二天打电话给我,说她总算查到了原始出处,这才告诉我具体数据。”
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的会长陶瑜瑾告诉记者,“只有在谈到科研工作的时候,她才会滔滔不绝,但说到其他话题,她就很少发表看法。”令陶瑜瑾印象深刻的是屠呦呦曾对他说过的一番话:“我是搞研究的,只想老老实实做学问,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课题做好,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想别的。我这把年纪了,身体又不太好,从来没有想过去国外,更没想到要得什么奖。”陶瑜瑾记得,那是在2011年,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的那天晚上,他给屠呦呦打电话道喜。屠呦呦很平静,诚恳地表达了谢意,并说了上述这一番话。
(选自《环球人物》2015年第27期,有删改)
1.请说出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
2.阅读全文,试着说出屠呦呦的“棱角”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3.赏析句子。
她的耿直在工作上表现为极度的认真,有时候我问她一个数据,结果她第二天打电话给我,说她总算查到了原始出处,这才告诉我具体数据。
4.文章多处引用别人对屠呦呦的评价,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5.读了本文,你能说说屠呦呦取得成功的原因吗?
【答案】1.作者用平实的语言交代了屠呦呦平凡的身份,又突出了她朴实的性格特点。
2.①不善交际,直率,喜欢讲真话,不会拍马。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顾及人情和面子。②做事不拖泥带水,不啰嗦。与人沟通非常简单直接,有事说事,说完就了。③极度认真。对一些数据,要查到原始出处,才肯告诉别人具体数据。
3.“极度的认真”的“极度”,说明了屠呦呦对科学的认真程度。“总算查到了”中的“总算”,说明屠呦呦只有查到了资料的原始出处,才肯罢休的认真的科学态度。这 些词语,准确揭示了屠呦呦对工作的极度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4 文章多处引用别人对屠呦呦的评论原话,引得自然灵活,这些话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屠呦呦的工作作风和性格 特点,让读者了解到一个更鲜活的屠 呦呦。
5.①对科学的痴迷.执着不休。中学时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北京医学院学的是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的生物药学;做青蒿素研究的时候,坚韧不拔。②勤奋刻苦。大学期间,学习勤奋;研究期间,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野外采集样本。③不追逐名利,一心一意地钻研工作,将一生都奉献给了青蒿素事业。
【解析】
1.考查的文段的作用。文段的作用一般要结合所写内容回答,“她不是海归,只是本土的、中国式的学者;不是院士,只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不是完人,只是一个耿直的知识女性。”三个“不是……只是”既交代了屠呦呦平凡的身份,又突出了她的性格特点。
2.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找准区位,选取关键的此句分条作答,答题关键词“棱角”,该题的答题区域在文章“她是一位有个性的科学家”这一部分,注意对文段进行切分,提取关键词语:屠呦呦“不善交际”,“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科学家,这种耿直的性格也形成了她不啰嗦、做事果断的风格,“我们之间的沟通往往非常简单直接,有事说事,说完就了。”“她的耿直在工作上表现为极度的认真,有时候我问她一个数据,结果她第二天打电话给我,说她总算查到了原始出处,这才告诉我具体数据。”加以总结概括,形成答案。
3.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本题“她的耿直在工作上表现为极度的认真”写她的工作态度“认真”用“极度”来修饰,突出程度之深。一个数据非要查到它的出处,“总算”,说明屠呦呦对待这一个数据的认真科学态度。
4.考查引用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突出屠呦呦的形象,引用别人对屠呦呦的评论原话,是对原有内容的有效补充,这样可以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屠呦呦的工作作风和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区间在文章中间“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落选院士”两个片段中,提取的关键语句:“大学期间,屠呦呦学习非常勤奋,在大课上表现优异。”“一开始,屠呦呦从事的是中药生药和炮制研究。在实验室工作之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在做青蒿素研究的时候,屠呦呦真可以称得上是坚韧不拔。”“好在屠呦呦秉性坚强,对院士评选一事并无多言。今年修改的院士评选规则规定,年龄超过70岁的只能参加1次评选,她现在已经85岁,不会再参评。她虽然不是院士,但是作为一个纯粹的科学家,她终其一生都奉献给了青蒿素事业。”然后再提炼概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