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唐诗五首
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理解诗歌主旨,体会诗人情感。
3。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借以分析诗歌,领会诗人谋篇布局之精巧。
4。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
第1课时 《野望》《黄鹤楼》
一、新课导入
诗歌常常用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景象,形象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怎样才能更好地读懂诗歌呢?现在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我国唐朝诗歌的魅力!
二、新课教学
野望
目标导学一:知人论世,朗读感知
1.文体知识: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发源于南朝齐,格律严密,是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通常是八句完篇的律诗,每诗计四联。按照旧时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
每首的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必须是对偶句。
2。走进作者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简傲嗜酒,屡被勘劾。时天下已乱,遂托病还乡,弃官归田,躬耕东阜。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淳朴自然,无齐梁藻绩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影响。有《王无功集》五卷。
3.朗读诗歌
(1)自读课文,掌握节奏,读准字音。
明确: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皋gāo 徙倚xǐ yǐ 晖 huī 驱犊 qū dú
(2)听诗歌范读
4.理解诗意
(1)重点词语:①薄暮:傍晚
②徙倚:徘徊
③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④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⑤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2)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目标导学二:研读诗句,深入理解
1.首联写了哪些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首联“望”字点题,交代了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表现了人物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徙倚”,即徘徊,写出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出作者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诗意情绪。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明确: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艺术手法。
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这是远景、静景;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氛围,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反衬出诗人的忧郁、孤独、清冷,这是近景、动景。
诗人运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萧瑟静谧、安逸闲适的山林秋晚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苦闷。
3。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背景: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
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之时。抒发了作者孤独忧郁的心情.
4.拓展延伸
王绩的《野望》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有何异同?
明确:王绩的《野望》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是田园诗,但其风格是有着细微的差别的。《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和苦闷。而《归园田居》(共五首)则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回归自然的自由与欣喜。
两首诗在艺术上总体都是一种质朴自然的风格,但在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上却是不同的。王绩是“出走者”,落寞于曲高和寡,高蹈孤立;陶渊明是“归来者",欣喜于无拘无束,自由自然。
黄鹤楼
目标导学一:知人论世,朗读感知
1.走近作者
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
2。朗读诗歌
(1)自读课文,掌握节奏,读准字音。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听诗歌范读
3.理解诗意
(1)重点词语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晴川:晴日里的原野
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2)译文:
明确: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晴日里的原野和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目标导学二:研读诗句,深入理解
1。诗歌从神话传说写起有何作用
明确:诗人起笔从黄鹤楼远古的传说写起,既令读者想知道黄鹤楼的来历,又为黄鹤楼罩上了神秘色彩。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对诗歌的情感表达有何作用?
明确: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分明;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反衬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和浓重的乡愁。
3。诗歌前后四句分别采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歌前四句描述仙人乘鹤的传说,写的是想象,属于虚写;后四句即景生情则是写所见、所感,抒发个人情怀,属于实写。将传说与眼前的景象巧妙融为一体,目睹景物,吊古伤今,尽抒胸臆,富含情韵,飘逸清新,一气贯通。表达了诗人思乡怀土的思想感情。
4。诗中“空”字有何妙处 诗以“愁"字收篇,有什么作用?
明确:“空"即空空荡荡,仰望天空,千载以来只有悠悠飘荡的白云,抒发了物是人非、世事苍茫的感慨,给人一种孤寂惆怅之感.
全诗以一“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意境相照应,从而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了缠绵的乡愁.
三、板书设计:
唐诗五首
野望
王绩
首联-—时间 地点 心情
颔联——远景 静景
颈联——近景 动景
尾联——孤独 忧郁
黄鹤楼
崔颢
首联——命名 传说
颔联—-上空 白云
颈联—-观景 所见
尾联—-思乡 所感
第2课时《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一、新课导入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怀着建功立业的目的来到边塞,用他们的笔记录下了边塞奇异的风光和战争的场景,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使至塞上》。
二、新课教学
使至塞上
目标导学一:知人论世,朗读感知
1.走近作者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泼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具有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点。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这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诗以“诗中有画”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王维奉使出塞慰问,实际是被排挤出朝迁。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
3.朗读诗歌
(1)划分节奏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听诗歌范读
3。理解诗意
(1)重点词语
①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②属国:借指诗人的使者身份。
③居延: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④征蓬:飘飞的蓬草,比喻远行之人
⑥孤烟:烽烟
⑦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2)译文:(我)轻车简从去慰问边疆的将士,途中经过居延.像蓬草飘飞一样出了汉朝的边关,像归去的大雁飞入北方的天空.沙漠浩瀚无边,一股烽烟笔直升起,黄河岸边,徐徐下沉的太阳又圆又大。在萧关偶遇骑马的侦察兵,得知我军统帅正在边防前线(镇守).
目标导学二:研读诗句,深入理解
1。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有什么作用?
明确:点题并交代地点及事由。山高路远更衬托出诗人形只影单的孤寂、惆怅。
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诗人用“征蓬”“归雁"比喻自己,透露出内心的寂寞孤独和飘零之感,表达了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怨愤、抑郁以及思乡之情。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3.试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名句。
(1)小组合作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紧扣诗歌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大”字,突出了边疆沙漠的浩瀚无边;“直”字,又表现了烽烟的挺拔、坚毅之美;“圆”字,写出了落日之低,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特殊感受;“孤”写出作者被排挤后失意的心情;“长”字,将黄河的壮阔之美写得淋漓尽致.
(2)“诗中有画",从图画美的角度赏析这一句。
示例:
构图美:大漠、烽烟、长河、夕阳 ——苍茫辽阔;
线条美:直烟、曲河、圆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青烟、碧水、红日 —-鲜艳优美。
明确: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颈联绘景—— 塞外风光
4。本诗的末尾写到的“燕然”,暗用一个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
明确:汉将窦宪大胜匈奴于燕然山,刻石记功以还。诗句一则歌颂守边将士为国奋勇杀敌之功,二则暗示自己为国建功立业之心。表现出诗人达观以及慷慨悲壮的情感。
尾联叙事——战事繁忙
5。主旨归纳
明确:本诗通过叙述作者出使边塞的经历和展现沿途风光,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渡荆门送别
目标导学一:知人论世,朗读感知
1。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与杜甫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2。写作背景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这一次从三峡出蜀,面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3。朗读诗歌
(1)划分节奏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听诗歌范读
3。理解诗意
(1)重点词语
① 从:往
②大荒:辽远无际的原野
③海楼: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④怜:喜爱
(2)译文:从荆门山外渡江,远去古老的楚地漫游.巴山尽头现出平川,长江沿着旷野奔流。明月映入江水,如同天上飞下的明镜,云霞凝聚,如同浮现绮丽的海市蜃楼。故乡的水还是爱恋我,情意深深地将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
目标导学二:研读诗句,深入理解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叙送别缘起)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诗人乘舟顺江而下,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水在辽远无际的原野上奔流,浩浩荡荡。
这两句诗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3。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
明确:“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将其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4。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明确:“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5.揣摩尾联,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明确:结尾二句,诗人发出由衷的心声:这长江是故乡的水啊,所以它才不远万里把我送到江汉平原。诗人抒发了爱祖国、爱自然、爱故乡的深挚感情.诗中写的长江之水是来自故乡的水,它在蜀楚交界的荆门山送别诗人,把李白送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在这一描写中,表现了初离蜀地的诗人对家乡的深深依恋。
目标导学二:写法探究
1。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2。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可以抓住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通过想象,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3。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4。从表现手法看:①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②“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③“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钱塘湖春行
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是公认的天下名胜。那西湖风光究竟有多美,大家想不想知道啊 那就先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西湖风光图片,亲眼感受一下吧!
西湖风光的确令人陶醉,大家肯定都想去游览一番吧?好!今天,就让我们追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足迹,来一次超越时空的西湖之旅吧!
目标导学一:知人论世,朗读感知
1.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代表作】《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朗读诗歌
(1)划分节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听诗歌范读
3。理解诗意
(1)重点字词1。理解诗歌大意
①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与湖岸齐平。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②暖树:向阳的树
③白沙堤:指西湖的白堤
(2)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
一些色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再读诗歌,说说每一联都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
1.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点明诗人春游是从孤山寺、贾亭一带起程的。
“水面初平云脚低”是诗人眺望湖面所见景色.
2。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动物变化的角度写早春景象.
3.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
4。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接表达对西湖白沙堤的喜爱。
目标导学三:研读诗句,深入理解
1。“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明确; 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象出,过不了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2。诗中为突出早春季节特点描写了哪些典型景色?哪些词语突出了“早春”的特点?
明确:景色如:水、莺、燕、花、曹
初平:说明秋冬水落,春雨使湖水刚刚涨平。
早莺、新燕:说明春季刚刚来临,最早出现的黄莺在争抢向阳的树,刚从北方飞来的燕子在衔泥筑巢。
渐欲:说明野花逐渐开放,还不到姹紫嫣红开遍大地的时候。
浅草:说明春草初生,仅能遮没马蹄而已。
3.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明确:“几处早莺争暖树”与“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对近景及高处的莺燕的动态描写,突出了早春特有景象,修辞上运用了对偶的方法。“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也是写近景,是写低处,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4。直抒胸臆的诗句是什么
明确:直抒胸臆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抒发了作者被景色陶醉,流连忘返的喜悦心情。
三、拓展延伸(PPT呈现内容)
四、板书设计
唐诗五首
使至塞上
王维
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颈联绘景——塞外风光
尾联叙事——战事繁忙
渡荆门送别
李白
首联叙事-—地点、目的
颔联绘景——远景
颈联绘景——近景
尾联抒情——思乡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首联——眺望所见—-地点、目的
颔联--绘早春——动物
颈联--绘早春-—植物
尾联——情感——喜爱
可取之处 通过朗读视频加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讲解分析时注重向学生讲明诗的精要所在,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不足之处 课容量安排略大,授课时间紧张。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学时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