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孟子》三章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4。体会孟子的思想及社会意义.
第1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新课导入
人们常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来说明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这句话出处的文章。
二、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自读课文,划分节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听课文范读
3.疏通文意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明确:
重点词语:①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
②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③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④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⑤郭:外城
⑥环:围
【译文】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人和也.
明确:
重点词句:
①池:护城河
②兵革:泛指武器军备
③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多,(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3)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明确:
重点词语:
①域民:使人民定居下来
②以:依靠,凭借
③固国:巩固国防
④威:震慑
⑤得道: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
⑥至:极点
⑦亲戚: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
⑧畔:同“叛”, 背叛
⑨故:所以
【译文】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攻打那连亲人都都背叛的人,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目标导学二:解读内容,分析论证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明确:要素有天时、地利、人和,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和。
3.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以“攻城”的例子,攻方占据“天时",“环而攻之”方圆三里的小城却“败”,而“守方”“胜”,这是因为守方占据“地利”。从而得出“天时”不如“地利”。
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得出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而言)
“守城"方城高、池深、兵革利、米粟多占据“地利”却“委而去之”,以至于“败",而“攻方"胜。这说明攻方占据“人和”,从而得出“地利”不如“人和”。
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得出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从防御一方而言)
思考:“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与拥护.
4。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明确:由“战争”类推到“治国”,域民、固国、威天下三个角度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依然有借鉴意义。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目标导学三:赏析语言,总结写法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式上有何特点?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双重否定的句式,从多个方面强调守城一方占尽地利,但结果却是弃城而逃,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人和”的重要性。整齐的句式,使得文章气势奔放,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找出文中其他排比句,说说其作用。
明确: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从反面推论,强调“域民”“固国”“威天下”应当依靠“人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阐发,明确欲得“人和",必先“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三、拓展延伸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四、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 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 战争需“人和”
防御 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
类推 固国 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2课时 《富贵不能淫》
一、新课导入
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罗贯中
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梁启超
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王诩
结合上面的句子和自己的理解,同学们可以说说自己对“大丈夫”的理解吗?
二、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自读课文,划分节奏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听课文范读
3.疏通文意
(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明确:
重点词语:
①诚:真正,确实
②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③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们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2)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明确:
重点词语:
①焉:怎么,哪里
②冠:行冠礼
③命:教导、训诲
④戒:告诫
⑤夫子:指丈夫
⑥正:准则,标准
译文: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 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教导她,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准则的,是妇女之道。
(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明确:
重点词语:
①由:遵从
②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③淫:惑乱,迷惑,使动用法
④移:改变,动摇,使动用法
⑤屈:屈服,使动用法
译文:住在天下最宽敞的房子‘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里,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义’上。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意志.这样才称得上大丈夫!”
目标导学二:细读文本,理解内容
1.本文内容是一场______与______(辩论人)关于_______(辩题)的辩论。
明确:是景春与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辩论。
2。两个辩论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明确: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孟子认为他们不是.
3.辨析观点
景春之见
(1)比较朗读下面三句话,感受原文中景春的语气。
公孙衍、张仪乃大丈夫也。
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明确:文中的语气是笃定崇敬.
这种语气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明确:双重否定(反问+否定词)、诚
(2)景春的理由是什么呢 再次品读相关语言。
明确: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明确:语气是威严霸气
孟子之见
(1)孟子认为二人不是大丈夫,比较朗读下面三个句子,你觉得应什么样的语气读原句?
是非大丈夫也.
是得为大丈夫乎?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明确:文中的语气是质疑不屑。
这种语气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明确:反问句、焉
(2)孟子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他认为公、张二人行为的实质是什么?请大家把关键词找出来。
明确:妾妇之道
明确:实质是妾妇之道
妾妇之道
(1)请用一个字来概括妾妇之道。
明确:顺
(2)比较朗读下面两句话,概括“夫”与“妇”的地位.
往之女家,宜敬宜戒,无违夫子。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明确:两个“必”字充分说明丈夫地位崇高,女子地位低下,必须对丈夫顺从。
(3)“夫"与“妇”在这场辩论中分别对应谁?
明确:夫:诸侯
妇:张仪、公孙衍
(4)认识张仪、公孙衍的本质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对“妾妇之道”的分析,说说你认为张仪、公孙衍是什么样的人。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自己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士心思。他们凭他们的智谋和辩才,给人家画策,办外交;谁用他们,他们就帮谁。他们是职业的,所图的是自己的功名富贵;帮你的时候帮你,不帮你的时候也许害你。翻覆,在他们看来是没有什么的.本来呢,当时七雄分立,没有共主,没有盟主,各干各的,谁胜谁得势,国际间没有是非,爱帮谁就帮谁,反正都一样.苏秦说连横不成,就改说合纵,在策士看来,这正是当然。张仪说舌头在就行,说是说非,只要会说,这也正是职业的态度。他们自己没有理想,没有主张,只求揣摩人主的心理,拐弯抹角投其所好。
--《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
明确:张仪、公孙衍的本质
他们只不过是顺从君王的意志,就像当时出嫁的女子完全顺从丈夫的意志一样。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为自己谋取名利。
真正的大丈夫
(1)那究竟如何做才算是“大丈夫”
明确: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是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就是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不因外部因素而迷乱、动摇、屈服。
(2)“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明确:
“妾妇之道”:在权利面前无原则;
“大丈夫之道”: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三、拓展延伸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对大丈夫的标准,结合具体人物,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
明确:
示例: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四、板书设计
富贵不能淫
景春: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引
出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第3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新课导入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结果呢?-—青蛙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青蛙在温水里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当中寻找答案吧
二、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疏通文意
1。自读课文,划分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 听课文范读
3。疏通文意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明确:
重点词语:
①发:兴起,指被任用
②举:选拔、任用
③士:狱官
④市:集市
译文: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市井市之间被赎出而用为大夫。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明确:
重点词语:
①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②空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③拂:违背
④乱:扰乱
⑤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⑥曾益:增加
译文: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明确:
重点词语:
①恒过:常常犯错误
②衡于虑:思虑堵塞
③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④征:征验、表现
⑤发:显露、流露
⑥喻:了解、明白
译文: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明确:
重点词句:
①入:指在国内
②出:指在国外
③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④法家: 守法度的大臣
⑤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
译文:(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目标导学二:细读文本,把握观点
1。再读课文,找到下面两个问题的答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出现频率最多的两个虚词是什么?
明确:于、其
2。一品“其”:代词,他、他们
(1)结合第一段,看看“他们”指谁?
明确:舜、胶鬲、傅说、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2)他们的成就如何?
明确:部落首领、商朝之臣、诸侯国之臣。
身居高位。
3。一品“于”:介词,从
(1)他们是如何取得如此成就的?接下来我们试着从“于”字上面找找答案。文中哪句话的“于”都译为“从"较好?重点品读此句。
①比较朗读以下两句,体会原句在句式与措辞上的特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举于畎亩,傅说举于版筑,胶鬲举于鱼盐,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明确:修改后六句整齐划一,用词相同,长短相近,显得较为死板.原句更为灵动,长短错落,很有层次。
②除了韵律美感的考虑,为何要这么有变化和层次呢?再次朗读这一句,结合人物身份地位,思考措辞不同的原因,体会原句排比的层次.
明确:舜为首领,地位最高,则用“发”,此为第一层;傅说、胶鬲是商、周大朝之臣,地位崇高,皆有“之……",此为第二层;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是诸侯国之臣,地位相对较低,此为第三层。孟子虽连举六例,却也兼顾了三类不同地位之人,让例子更有普遍性,严谨细密。
(2)再看这句话,说说不同的三类人都从什么环境中起势,有什么共同特点。作者列举他们的事例是想表达什么观点?
明确:畎亩、版筑之间、鱼盐之中、士、海、市:皆为艰难的处境。
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逆境出人才).
4.再品“其”:代词,他的、他们的
(1)这样的环境为何能造就人?请把相关的一组排比句找出来.
明确: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其”作代词时,还可译为“他们的”。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说说是以什么方式造就他们的,又重在针对他们的什么方面?
明确: 苦 心志 劳 筋骨 饿 体肤 空 身 拂乱所为
哪个最重要?
明确:磨砺心志,拥有坚忍的心性最为重要。
5。再品“于":介词,在
(1)接下来,我们再次借助“于”字“在"的意思,思考人要有所成就,除了艰苦的环境,还需自身怎么做?
明确: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品读此句,结合自身成功经历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成才还需要人的主观努力。可见人要成才,自身的努力和艰苦的环境皆不可少.
(3)你还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人是在艰苦环境中做出一番成就
明确:例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仲尼厄而作《春秋》;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
(4)国家和个人一样,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的忧患是逆境,国家的忧患是什么呢?
明确:法家拂士,敌国外患
(5)你能举例子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吗?
明确:
示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后李旦退位,李隆基登基称帝.他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宠爱杨贵妃、误用安禄山……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祸患。
三、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事例)六位圣贤 (结论)苦难造就人才
个人-国家(对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
可取之处 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通过合作探究仔细品味理解文章内容、文章思路,体会语言特色。
不足之处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发掘文章的教育意义,可以多联系古今中外的事例领会作者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