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中国石拱桥》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中国石拱桥》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1 18:0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 《中国石拱桥》预习导学案
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重点)
2.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重点)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难点)
一、知作者、明背景
1.作者介绍
茅以昇(1896~1989),原名以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还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桥梁史话》(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作者曾自叙过撰写此文的构思:(1)本文写的是中国的石拱桥。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百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2)石拱桥在我国桥梁发展史上出现较晚,但它一出现便得到迅猛发展,即使在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结合现代的工程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取得了更大的发展。(3)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
二、文体知识
说明文
1.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2.分类: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是事物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3.特征: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说明文概念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实用性文体 。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性质、种类、关系等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等能有科学的认识。
说明文分类 按照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按照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常见的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等;时间顺序:年、季、月、时代、朝代等;逻辑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等。
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作诠释、下定义、分类别、摹状貌、画图表、引资料。
说明文写作特点 ①选择的材料具有代表性;②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③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④说明的语言具有准确性。
常见的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以时间的先后为说明顺序。一般用于介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事物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作步骤等。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以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东西南北、从整体到局部等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等。
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要的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的种类及作用
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
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
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明白。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
列数字:通过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打比方:用比喻的方法帮助说明,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作引用: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俗语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摹状貌:采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可以使事物被说明的更形象、具体、生动。
作诠释:用概括的语言对事务的某一方面作解释。不是精确的科学定义,有助于说明事物的特征。
画图表:采用画图表的方式,使说明对象直观、简明、清晰,使人易于接受。
四、写作特点
选材具有代表性,说明能抓住事物的特点。
本文紧紧抓住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些特点加以介绍和说明。同时,在举例说明赵州桥、卢沟桥时,紧紧抓住它们各自的结构特点。介绍赵州桥时,抓住全桥只有一个大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结构特点来写。介绍卢沟桥时,则抓住全桥由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的结构特点来说明。把石拱桥的两个大结构类型(独拱和联拱)介绍得十分清楚。
语言准确、严密,生动且富有文采。
本文语言的准确严密,主要表现在遣词造句上。在运用词语上,如在第1段中,分别用了“桥”“拱桥”和“石拱桥”这样三个不同的词语。“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这里用“桥”表明在古代神话中彩虹被当成一种由人间通向天上的建筑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这里用“拱桥”准确地抓住了拱桥和虹在形象上的共同特征。同时,用生动的比喻既写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给人以美的享受,又便于对石拱桥在建筑上的特点给予形象的说明。
五、课文内容解读
《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具体介绍了中国石拱桥设计施工的独特创造和辉煌成就,概述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六、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取得的光辉成就及原因。
第一层(3):简述中国石拱桥有悠久历史。
第二层:惊人的杰作
第四层(9):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0段):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结构图解
一、预习案。
1.文学常识填空。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 ,作者是 ,我国著名的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 , , 。
2.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拱桥(gǒng) 弧形(hū) 恢复 倾听
B.陡坡(dǒu) 匀称(chēn) 残损 古朴
C.石砌(qì) 推崇(chóng) 序暮 著名
D.桥墩(dūn) 暴涨(zhǎnɡ) 漳州 河堤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
B.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C.这些画里的虾之所以惟妙惟肖,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D.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B.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C.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D.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
5.根据注音写出词语。
(1)石拱桥的桥洞成hú xíng( ),就像虹。?
(2)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xióng kuà ( )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3)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gǔ pǔ ( )美观。
(4)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chū yuè( )出云,长虹饮涧”。?
(5)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tuī chóng( )这座桥。
(6)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cháng hóng wò bō( )”。
(7)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qiǎo miào jué lún( )。
(8)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 wéi miào wéi xiào( )。
6.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2)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
(3)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
(4)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700多年前……(     )
(5)(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
(6)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
(7)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2)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3)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
8.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在江河上,发挥交通作用。(横跨、雄跨、横架)
(2)赵州桥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 。(姿态、规模、雄姿)
(3)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 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 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 ”。(称赞、推崇;欣赏、观赏;景色、奇观)
(4)石拱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 。(建筑、杰作、工程)
9.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2)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3)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10.综合性学习。
桥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为增进对桥的了解,学校开展“桥文化”综合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感受桥的艺术魅力。
(1)[桥之名]按提示,说出下列各式各样的“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述的是诗人在   夜宿的情景;传说中,七夕节喜鹊在天上搭的桥名字叫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写的是红军长征时强渡的大渡河上有条铁索悬桥,叫  ;雨后彩虹被喻为 。
[桥之美]请结合课文及生活实际,谈谈石拱桥的实用和美学价值。
(3)[桥之韵]生活中还有许多无形的桥,请参照示例,另写一句。
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中国石拱桥(节选)
茅以昇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较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较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液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较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⑤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 37.4米,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1)石拱桥总的特征是什么?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第③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要准确地说明对象,必须用语准确,体会下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二)课外阅读理解。
中国古亭的历史沿革
王盛
①亭是体现中国建筑特征的一种代表形式。它造型丰富,玲珑多姿,富有诗情画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
②许慎的《说文》中讲:“事,亭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因亭,并取此义为名。”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一直可以上潮到商周以前。但是亭字的出现,却相对较晚,大致始于春秋战国前后。甲骨文,金文中均未见有亭字,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亭字,是先秦时期的古陶文和古玺文。因此,在秦以前,亭的基本形制或许并不是十分成熟,但是到秦汉时,亭已经十分普遍了,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实用性很强的建筑。
③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伺候望敌之所”。后来秦汉中央集权政府把它扩大到各地,成了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同时也是职司的所在地。《日知录》中记载:“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汉高祖刘邦最初曾任泗水亭亭长,掌管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
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纵情山水投身自然成为时尚,亭的性质也逐渐跟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例如著名的会稽山阴兰亭,最初是一座带有邮驿性质的路亭。为了能够更好的观赏四周的湖光山色,它曾被太守移到了湖滨,后又被起筑在山巅,以便极高尽眺。这样兰亭由实用性的亭转向了观赏性的亭。
⑤隋唐以后,亭便成了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按《大业杂记》中记载,隋炀帝榆林行宫的上建有“翠微亭”等十二座山亭,纵广均二文有余。在唐代的一些宫苑中,亭不仅是苑中的重要景观建筑,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建筑。《长安志》中记载:“禁苑在宫城之北,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其中亭就十八座之多,占全苑列名建筑的百分之七十五,可谓历史上大量以亭入园之始。唐代官吏、士大夫于宅邸、别业中筑亭的也有很多人。例如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中的“临湖亭”,白居易家中的“琴亭”和“中岛亭”等等。
⑥到了宋代,亭的建造更为普遍,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宋史地理志》中可以知道,宋徽宗在艮岳中说“叠石为山,凿池为海,作石梁以升山亭,筑土岗以植杏林”。利用景龙江水在平地上挖湖堆山,人工造园,园中置亭颇多,并运用“对景”、“借景”等手法,把亭和人工山池相结合。由此可见此间筑事,已经不再是晋唐那样纯粹的因借自然山水形胜,而是把人的主观意念,把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纳入到建亭的构思之中,开始寻求寓情于物的人工景观的组织了。
⑦亭发展到明清时期,造型、性质和使用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前大为发展,不仅在形式上极尽变化,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即便是同一平面形式,由于建筑意匠和处理手法的不同,也会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在重视亭的造型的同时,对建亭的位置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配置也都十分讲究,非常注意亭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关系,而且在风景区和园林中,亭的意境的创造,已成为刻意追求的目标。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寓情于物,移情入境,把主观的情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所以,可以这样说,明清时期的筑事,在建筑的艺术与技术两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而又臻于完善的境地,进入了中国古典亭榭发展的鼎盛时期。
(节选自《浅谈中国亭建筑》,有删改)
1.文章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说明亭的发展历程的?
3.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亭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的建筑,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驿亭,邮亭,园亭等。
B.亭在唐代一些宫苑中成为重要的景观,而且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建筑。
C.在春秋战国时期,亭发挥了很大作用,既可以伺候望敌,又可以维持地方治安。
D.晋唐时期,人们筑亭还是纯粹借助自然山水,没有将亭和其它人工景观结合起来。
第18课 《中国石拱桥》预习导学案(含答案)
一、预习案。
1.文学常识填空。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 ,作者是 ,我国著名的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 , , 。
【答案】事物说明文;茅以升;桥梁专家;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说明文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考生在平时要注意积累,掌握说明文知识的基本常识。故答案为:事物说明文、茅以升、桥梁专家、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拱桥(gǒng) 弧形(hū) 恢复 倾听
B.陡坡(dǒu) 匀称(chēn) 残损 古朴
C.石砌(qì) 推崇(chóng) 序暮 著名
D.桥墩(dūn) 暴涨(zhǎnɡ) 漳州 河堤
【答案】D
【解析】A项,“弧”应读hú。B项,“称”应读chèn。C项,“序暮”应写作“序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
B.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C.这些画里的虾之所以惟妙惟肖,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D.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答案】C
【详解】A.交头接耳: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B.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C.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不用于绘画,适用对象错误,使用错误;
D.就地取材: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身的潜力。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故选C。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B.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C.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D.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
【答案】A
【详解】A.有误。最后一句末句号应该在引号外,表示整句结束。
5.根据注音写出词语。
(1)石拱桥的桥洞成hú xíng( ),就像虹。?
(2)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xióng kuà ( )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3)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gǔ pǔ ( )美观。
(4)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chū yuè( )出云,长虹饮涧”。?
(5)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tuī chóng( )这座桥。
(6)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cháng hóng wò bō( )”。
(7)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qiǎo miào jué lún( )。
(8)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 wéi miào wéi xiào( )。
【答案】(1)弧形 (2)雄跨 (3)古朴 (4) 初月 (5)推崇 (6)长虹卧波(7)巧妙绝伦(8)惟妙惟肖
【详解】此题考查重点拼写词语的能力。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注意“弧、崇、雄跨、惟妙惟肖”的写法。
6.分析下列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2)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
(3)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     )
(4)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700多年前……(     )
(5)(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
(6)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
(7)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
【答案】(1)打比方(2)引用(3)下定义(4)举例子(5)列数字 (6)作比较 (7)摹状貌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说明方法的运用辨析能力。考生要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且要根据表述学会判断。(1)由“就像虹”可以看出,将“石拱桥”比作“虹”,运用的说明方法是打比方。(2)由引号中张嘉贞的话可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引用。
(3)由“……叫作……”的句式可以看出,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下定义。
(4)由“如”字可以看出,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5)由“265米”“11个”“16米”“21.6米”等词语可以看出,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6)将永定河和两岸河堤做对比,所以是作比较。(7)详细描摹石刻狮子的外形特点,所以是摹状貌。故答案为:(1)打比方(2)引用(3)下定义(4)举例子(5)列数字 (6)作比较 (7)摹状貌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2)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3)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
【答案】(1)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没有能比得上的。(2)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3)在本地选取所需要的材料。
【详解】此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首先要理解本义,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具体含义。
【点睛】:理解词义有几种方法,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看图理解字义;运用形声字的特点理解字义;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看实物理解字义;本题为直接对词语进行理解。这需要平时的积累。
8.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在江河上,发挥交通作用。(横跨、雄跨、横架)
(2)赵州桥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 。(姿态、规模、雄姿)
(3)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 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 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 ”。(称赞、推崇;欣赏、观赏;景色、奇观)
(4)石拱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 。(建筑、杰作、工程)
【答案】(1)雄跨 (2)雄姿 (3)推崇 欣赏 奇观 (4)杰作
【详解】选词填空。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如(1),石拱桥气势雄伟,自然选用“雄跨”。(2)赵州桥的特点一是雄伟,二是美观。所以自然选“雄姿”一词。(3)“推崇”一词更能够说明马可·波罗对桥的赞美。观看的对象是“桥拦柱上刻的狮子”,所以用“欣赏”更为贴切。“奇观”更能说明桥梁的景象特点。(4)上文有“惊人”一词,所以只有“杰作”与之相谐,其它两个词语太一般。
9.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2)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3)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答案】(1)“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有记载的”指出后面判断的根据,更增强了准确性。
(2)“在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
(3)数字具体,实事求是,该用“约”限定时,绝不故作准确;“几乎”强调桥面与河面并非完全平行。
【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
(1)因为旅人桥的修建时间可能已无从考证,或者根据作者所见到的资料,不能确切地知道具体建造时间。首先阐释原词,“大约”“可能”表示只是一种推测,只是一种大概的情况。如果删去这两个词,就变成了旅人桥“建成于公元282年”“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在当时”起时间限制作用,“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说明在那个时候是最长的,但在现在不一定,说话留有余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自16米到21.6米”,给定一个数值的范围,允许存在误差,实事求是;“约”,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几乎”,差不多,接近;联系“桥宽约8米”可知,“约”字估计桥的宽度;根据“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可知,桥面很平坦,但未与河面平行。假如删去的话,与原意不符,与现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10.综合性学习。
桥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为增进对桥的了解,学校开展“桥文化”综合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感受桥的艺术魅力。
(1)[桥之名]按提示,说出下列各式各样的“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述的是诗人在   夜宿的情景;传说中,七夕节喜鹊在天上搭的桥名字叫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写的是红军长征时强渡的大渡河上有条铁索悬桥,叫  ;雨后彩虹被喻为 。
[桥之美]请结合课文及生活实际,谈谈石拱桥的实用和美学价值。
(3)[桥之韵]生活中还有许多无形的桥,请参照示例,另写一句。
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答案】(1)枫桥 鹊桥 泸定桥 人间天上的桥 (2)【示例】实用价值:①方便交通,提供生活便利;②减轻桥身重量,增加桥洞过水量。 美学价值:①形式优美,结构匀称;②与自然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古朴美观。 (3)①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②学校是引领我们从无知走向睿智的“桥”。③网络是连接世界各地的“桥”。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结合材料中给出的桥梁命名方式和题目要求,考生可根据桥梁名字去分析。
2.这是一道带有审美观念的考题。解答时,考生在深刻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发挥联想和想象,说出桥的美感。
3.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但在解答时,考生需要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由此及彼的答题。
二、探究案
(一)课内阅读理解。
中国石拱桥(节选)
茅以昇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较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较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液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较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⑤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 37.4米,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1)石拱桥总的特征是什么?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中写“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和“结构”的先后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第③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4)要准确地说明对象,必须用语准确,体会下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答案】(1)石拱桥总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文中引用《水经注》提到的“旅人桥”为的是说明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的特点。
(2)不能调换。因为“形式优美”是承上段而言的;“结构坚固”是下文要说的,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了解,所以不能换)
(3)不能删去。“几乎”限制“到处都有”。使语言更严密。
(4)“两肩”准确形象地说明了小拱在大拱两端之上,而不是与大拱平行的位置。
【解析】
(1)本题考查说明对象的特点。结合“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而且结构坚固”“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可知石拱桥总的特征是:形式优美,历史悠久。
(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形式优美呼应第一段;“不但……而且……”是递进关系,所以不能调换。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几乎到处都有”是说国的石拱桥接近于到处都有。用上“几乎”。故不能删去。
(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两肩”有拟人的意味在里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用语简洁。
(二)课外阅读理解。
中国古亭的历史沿革
王盛
①亭是体现中国建筑特征的一种代表形式。它造型丰富,玲珑多姿,富有诗情画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
②许慎的《说文》中讲:“事,亭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因亭,并取此义为名。”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一直可以上潮到商周以前。但是亭字的出现,却相对较晚,大致始于春秋战国前后。甲骨文,金文中均未见有亭字,现在发现的最早的亭字,是先秦时期的古陶文和古玺文。因此,在秦以前,亭的基本形制或许并不是十分成熟,但是到秦汉时,亭已经十分普遍了,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实用性很强的建筑。
③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伺候望敌之所”。后来秦汉中央集权政府把它扩大到各地,成了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同时也是职司的所在地。《日知录》中记载:“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汉高祖刘邦最初曾任泗水亭亭长,掌管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
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纵情山水投身自然成为时尚,亭的性质也逐渐跟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例如著名的会稽山阴兰亭,最初是一座带有邮驿性质的路亭。为了能够更好的观赏四周的湖光山色,它曾被太守移到了湖滨,后又被起筑在山巅,以便极高尽眺。这样兰亭由实用性的亭转向了观赏性的亭。
⑤隋唐以后,亭便成了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按《大业杂记》中记载,隋炀帝榆林行宫的上建有“翠微亭”等十二座山亭,纵广均二文有余。在唐代的一些宫苑中,亭不仅是苑中的重要景观建筑,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建筑。《长安志》中记载:“禁苑在宫城之北,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其中亭就十八座之多,占全苑列名建筑的百分之七十五,可谓历史上大量以亭入园之始。唐代官吏、士大夫于宅邸、别业中筑亭的也有很多人。例如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中的“临湖亭”,白居易家中的“琴亭”和“中岛亭”等等。
⑥到了宋代,亭的建造更为普遍,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宋史地理志》中可以知道,宋徽宗在艮岳中说“叠石为山,凿池为海,作石梁以升山亭,筑土岗以植杏林”。利用景龙江水在平地上挖湖堆山,人工造园,园中置亭颇多,并运用“对景”、“借景”等手法,把亭和人工山池相结合。由此可见此间筑事,已经不再是晋唐那样纯粹的因借自然山水形胜,而是把人的主观意念,把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纳入到建亭的构思之中,开始寻求寓情于物的人工景观的组织了。
⑦亭发展到明清时期,造型、性质和使用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前大为发展,不仅在形式上极尽变化,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即便是同一平面形式,由于建筑意匠和处理手法的不同,也会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在重视亭的造型的同时,对建亭的位置选择,以及周围环境的配置也都十分讲究,非常注意亭与其它建筑之间的关系,而且在风景区和园林中,亭的意境的创造,已成为刻意追求的目标。人们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寓情于物,移情入境,把主观的情感融汇在客观的筑亭造景之中。所以,可以这样说,明清时期的筑事,在建筑的艺术与技术两个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而又臻于完善的境地,进入了中国古典亭榭发展的鼎盛时期。
(节选自《浅谈中国亭建筑》,有删改)
1.文章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说明亭的发展历程的?
3.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亭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的建筑,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驿亭,邮亭,园亭等。
B.亭在唐代一些宫苑中成为重要的景观,而且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建筑。
C.在春秋战国时期,亭发挥了很大作用,既可以伺候望敌,又可以维持地方治安。
D.晋唐时期,人们筑亭还是纯粹借助自然山水,没有将亭和其它人工景观结合起来。
【答案】1.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亭在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宋代及明清时期的发展。 2.从亭的造型、性质、功能和用途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3.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兰亭的例子,准确地说明了亭子性质随着社会的变革由实用性转向观赏性。 4.C
【解析】1.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结合第③段“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伺候望敌之所’”、第④段“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纵情山水投身自然成为时尚,亭的性质也逐渐跟着发生了变化”、第⑤段“隋唐以后,亭便成了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第⑥段“到了宋代,亭的建造更为普遍,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第⑦段“亭发展到明清时期,造型、性质和使用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前大为发展”可知,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亭在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宋代及明清时期的发展。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第③段“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伺候望敌之所’”、第④段“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纵情山水投身自然成为时尚,亭的性质也逐渐跟着发生了变化”、第⑤段“隋唐以后,亭便成了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在唐代的一些宫苑中,亭不仅是苑中的重要景观建筑,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建筑”、第⑥段“到了宋代,亭的建造更为普遍,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此间筑事,已经不再是晋唐那样纯粹的因借自然山水形胜,而是把人的主观意念,把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纳入到建亭的构思之中,开始寻求寓情于物的人工景观的组织了”、第⑦段“亭发展到明清时期,造型、性质和使用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前大为发展,不仅在形式上极尽变化,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屋顶精华,即便是同一平面形式,由于建筑意匠和处理手法的不同,也会从艺术形象中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和风貌”可知,从亭的造型、性质、功能和用途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第④段中的划线句,列举著名的会稽山阴兰亭的例子,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结合“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纵情山水投身自然成为时尚,亭的性质也逐渐跟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可知,准确地说明了亭子性质随着社会的变革由实用性转向观赏性。
4.C.有误。“又可以维持地方治安”错误,结合第③段“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伺候望敌之所’。后来秦汉中央集权政府把它扩大到各地,成了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亭可以伺候望敌,秦汉时期的亭还可以维持地方治安。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