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6 诗词五首 春望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26 诗词五首 春望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1 16:4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26 诗词五首
春 望
杜甫
1、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
2、把握重点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3、深切体会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猜猜他是谁?
字子美
自称少陵野老
唐代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
“诗史”
“沉郁顿挫”
“诗圣”
三、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
《春望》
四、漂泊西南时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长安十年时期
悲壮凄凉,“沉郁顿挫”的诗风形成
创作时期
一、漫游时期
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
如:《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55年11月,诗人赴奉先探家。未及,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
756年5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鄜(f ū )州
756年7月,肃宗在灵武继位
756年8月,杜甫从鄜(f ū )州前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为贼兵所俘,后困居长安一年多。
757年4月,杜甫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到时朝廷所在地——凤翔,被授官左拾遗。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指人烟稀少
译文:长安沦陷,国都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流泪
译文: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译文:连绵的战火一直延续到了阳春三月;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译文: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简直
能够承受、禁得起
1、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民不聊生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首联:写了 。
破字,写出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深字,写出了国都草木丛生,一片荒凉的景象。
这两句诗包含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国都沦陷的悲痛。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春望所见的景象
自选角度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见”了什么?
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触景生情,感伤国事,花本美丽,讨人喜爱,但因伤心国破,所以见了花反而更觉伤心,以致落泪,而且是泪珠四溅;痛恨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心惊胆寒。
表达了诗人感时恨别的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运用了什么修辞?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连三月”写出了战祸之长,
“抵万金”极言家书的难得与珍贵。
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写出了战争持续时间长,家书的弥足珍贵,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感情。
怎样理解“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搔”和“更短”;“白头”可以改成“头发”吗?
“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头发越搔越稀疏,简直不能插簪。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
“白头”是因愁而生,极言愁之深。
细节描写,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可从心情、外貌着手)
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北征》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
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
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念家悲愁的语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望春,望见京城长安破败之景;望能收到家人来信报平安;望顺利到达灵武实现报国之志;望官军收复京城国家中兴。心念国家兴衰、思家念亲、白发萧疏,忧心忡忡的诗人形象跃然于纸上。
全诗抒写了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感情,表现出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月 夜
  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拓展延伸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