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2.1课 感受空气(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2.1课 感受空气(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12 08:3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学科 科学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感受空气》
主要师生活动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空气的常见特征,如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能被压缩等。 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和感知空气的存在及特征。 理解空气与固体、液体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能对物质的三态进行初步区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验和观察活动,全面、深入地感受和认识空气的各种特征。 帮助学生理解空气与固体、液体在性质上的异同,建立对物质三态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 设计巧妙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一些较为抽象的特征,如能被压缩、充满各处等。 培养学生在实验和观察中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分析,以及从现象中提炼科学结论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空气特征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准备实验器材,如自封口塑料袋、塑料杯、碗、哨子、气球、黑盒、水、石头、空气、自封袋、透明杯子、篮子、大号透明塑料袋、实验记录单等。 准备相关的拓展阅读资料和知识卡片。 学生准备 每组准备一支黑色记号笔、一块干抹布。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教师在讲台上放置一个精美的透明玻璃箱,里面放置着一些色彩鲜艳的气球和飘动的彩带。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个玻璃箱里有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有气球和彩带。” 教师接着问:“那你们知道是什么让气球飘起来,让彩带飘动的吗?” 学生可能会猜测是风或者其他原因。 教师揭示答案:“其实是空气在起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空气的神奇之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感受空气。 (二)知识讲解,提出问题 教师结合课件,向学生介绍空气的基本概念。 讲解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它无处不在,我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它,但它却真实存在。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能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吗?空气有哪些特征呢?”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经验,自由发言。 学生可能会提到呼吸时能感受到空气、风吹时能感觉到空气等。 教师将学生提到的空气特征简单记录在黑板上。 (三)小组讨论,初步猜想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大白纸和一支记号笔。 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和刚才的思考,猜想一下空气还有哪些特征?并把你们的猜想记录在白纸上。” 学生小组讨论,记录猜想。 教师巡视各小组,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实验探究,感受空气 实验一:装空气 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大号透明塑料袋,让学生尝试把空气装进袋子里。 提问:“你们能把空气装进袋子里吗?怎么做才能装进去?”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把空气装进袋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袋子里装了空气后的变化,感受空气的存在。 实验二:感受空气的重量 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天平,一端放上一个装有空气的塑料袋,另一端放上一个相同大小但没有装空气的塑料袋。 提问:“同学们,观察一下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天平的变化,思考并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空气有重量的结论。 实验三:空气的流动性 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小风扇和一些纸条,让学生把纸条放在风扇前,打开风扇。 提问:“当风扇转动时,纸条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空气有什么特征?” 学生观察纸条的飘动,感受空气的流动。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空气具有流动性。 实验四:空气的压缩性 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注射器,让学生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拉到最大,然后堵住注射器的出口,用力推动活塞。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空气有什么性质?” 学生观察注射器内的变化,思考并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空气可以被压缩的结论。 (五)汇报交流,总结特征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本小组的实验结果和发现。 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并提出疑问或补充。 教师将学生的汇报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空气特征列表。 (六)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教师提问:“既然我们了解了空气的这么多特征,那你们能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空气的这些特征吗?”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应用实例,如气球、轮胎、气垫船等。 教师展示一些与空气特征应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 (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空气的主要特征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布置作业:“同学们,回家后观察一下家里的哪些物品利用了空气的特征,并用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空气,谁能说一说空气有哪些特征?” 学生回答问题,回顾空气的无色、无味、透明、有重量、会流动、能被压缩等特征。 教师展示一些上节课的实验图片或数据,再次强化学生对空气特征的认识。 (二)对比分析,认识异同 教师在讲台上摆放水、石头和空气的样本,以及相应的容器。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空气的特征,那你们想一想,水、石头和空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分组观察和讨论水、石头和空气的性质。 观察水的外观、流动性、是否能被压缩等特征。 观察石头的形状、硬度、是否能流动等特征。 对比空气与水、石头在这些方面的差异。 各小组发表讨论结果,全班共同交流和探讨。 相同点:都有质量、都占据空间。 不同点:水是液体,有固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石头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空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容易被压缩和流动。 (三)深入探究,物质三态 教师结合课件,向学生介绍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概念。 讲解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变形。 讲解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能流动。 讲解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充满整个空间,容易被压缩和流动。 教师提问:“除了水、石头和空气,你们还能想到哪些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例子?”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补充。 (四)游戏竞赛,巩固知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组竞赛游戏。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物质三态的问题卡片,每个卡片上有一个关于某种物质状态的问题,如“汽油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每个小组轮流抽取问题卡片,回答正确得一分,回答错误不扣分。 游戏结束后,统计各小组的得分,评选出优胜小组。 通过游戏,巩固学生对物质三态的理解和区分能力。 (五)课堂总结,知识升华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空气与水、石头的异同,物质的三态等。 强调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表扬积极参与、善于思考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六)课后拓展,探究延伸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物质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条件,并尝试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的小实验或探究活动,如观察冰块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的过程等。 六、板书设计 感受空气 空气的特征 无色 无味 透明 有重量 会流动 能被压缩 空气、水、石头的比较 相同点:有质量、占据空间 不同点: 空气:气体,无固定形状和体积,易压缩和流动 水:液体,无固定形状,有固定体积,能流动 石头:固体,有固定形状和体积 物质的三态 固体:有固定形状和体积 液体:无固定形状,有固定体积 气体:无固定形状和体积
教学反思
通过《感受空气》这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空气的特征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初步区分空气与固体、液体的异同,建立了对物质三态的基本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未能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在讨论和交流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够高,思维不够活跃。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指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要设计更多有趣的活动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