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3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 种群的特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3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 种群的特征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1-08 21:4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种群的特征
一 教材分析“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学生在前面刚学习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初步了解了生物体可以通过调节来维持生命活动的进行,本节课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本章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列举种群的特征”,因此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二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种群的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情感目标】能用种群特征描述身边种群,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的保护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及标志重捕法的模拟。
充分利用教材及课件中的图片资料将学生引入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计的教学情景,每一小节都有问题引领,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让问题链条逐步形成,层层深入,综合提升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设计思路 
通过问题引领,作为本节课前后联系的主线,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让学生先观看部分学生做的预实验的视频,再小组合作模拟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小组展示暴露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分析讨论出现的问题,一块总结出样方法的注意事项。标志重捕法的突破,设计模拟实验,利用黑白棋子让学生小组合作来模拟标志重捕法,帮助学生理解其原理。
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丰富多彩的海洋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视频引入本章种群和群落,然后利用一张姚明个人图片和城市密集的人口图片,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提问个体和群体各自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引出种群的数量特征。
自主探究
学生首先完成自主探究,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数量特征,然后回答种群的数量特征
合作探究1: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教师提问: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什么? 如何调查种群密度?
课件出示第一个调查对象,1平方米的范围有6棵蒲公英,求种群密度,学生通过直接计数法计算出结果,教师总结逐个计数法适应的范围。
接着出示第二幅长70平方米的草地,如何推算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这种情况学生就无法很快推出,播放预实验视频:调查学校外70平方米范围荠菜的种群密度让学生体验操作过程,初步了解注意事项。
然后让同学们思考讨论如何利用下发的纸板模拟推算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分组进行讨论。
之后学生回答思路,教师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点评。借机引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出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利用手中材料模拟演示样方法的调查
组数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样方5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六个学习小组分别进行模拟实验,随后随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取三个小组展示模拟成果。展示的小组派一名学生做总结性发言,其他小组同学可以进行提问,最后教师点拨:样方法的注意事项。
做跟踪练习。
问题引领:如果调查可可西里藏羚羊的种群还能用样方法吗?、
展示藏羚羊种群图片
学生回答不能,引出标志重捕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利用黑白棋子和黑色方便袋模拟演示标志重捕法的调查,然后小组展示过程和注意事项
合作探究2利用黑白棋子模拟标志重捕法
要求: (1)从大烧杯中抓取30粒棋子作为第一次捕捉数
(2)换成不同颜色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棋子后放回混合均匀放入黑色方便袋中。从黑色方便袋中随机抓取20粒作为重捕数,统计期中的标记个体数,连续重复抓三次计入表格
第一次捕捉数 重捕标记数1 重捕标计数2 重捕标计数3
30
计算种群密度
六个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按照模拟要求进行合作,将结果记入表格,以备后面展示,教师最后点拨总结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
做跟踪练习。
问题引领:一个种群的种群密度是恒定不变的吗?
引出其他数量特征的探究,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上的自主探究
出生率和死亡率 展示我国的出生率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亡率的变化表格,引导学生总结出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回答我国是如何控制人口增长的? 教师最后点拨。
迁入率和迁出率 展示候鸟南飞和闯关东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为什么东南沿海人口密集?总结出其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年龄组成 展示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图并解释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划分,同时出示3种年龄组成情况图,分析讨论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哪种类型的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总结出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情况。
性别比例
展示三种不同性别比例的生物种群图片,学生思考性别比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种群的空间特征
教师通过三幅图片帮助理解种群空间特征的类型,学生回答。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种群的几个特征。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而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通过控制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的未来变化。那么在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下种群数量会怎样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下一节的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备课充分,教学活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计好,学生参与度高,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式,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通过学生活动和问题引领,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不足:教师的语言仍然需要进一步提炼,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教学方法没有能够充分地挖掘。
( )
( )
种群密度
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迁入率
迁出率
( )
出生率
死亡率
( )
种群数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