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孟子〉三章》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孟子〉三章》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3 08:42:4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孟子〉三章》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了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感知文章的写作背景。
准确朗读并背诵三篇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理解三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和论证思路,体会孟子的论辩艺术。
领会“人和”“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思想的内涵,培养团结协作、坚守气节、忧患意识等精神。
学习古人的智慧,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理解三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和论证思路。
三、教学难点
领会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分析孟子的论辩艺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讲述历史上一些以少胜多的战争故事,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引导学生思考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引出孟子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希望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未被采纳。
三、朗读课文
听读课文,注意把握字音和朗读节奏。
字音:夫(fú)环而攻之、亲戚(qi)畔之、米粟(sù)非不多。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注意停顿、重音。
示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理解文意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结合课下注释,串译课文,有问题的地方做上标记。
小组讨论有疑问的地方,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班级集中讨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字词详解:
天时:宜乎做某事的气候条件。
地利:地理优势。
人和:指人事和谐,民心和乐。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攻:攻打,进攻。
夫:句首发语词,以提示下文或对某事表示判断。
然而:这样却。
域:这里用作动词,限制。
封疆:划定的疆界。
山溪:地势,山河。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顺:归顺,服从。
五、探究内容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结论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作者写“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排比句,气势强烈地从防御一方虽“地利”却“委而去之”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双重否定句更强调“人和”的重要性,更有利于表现中心。
第四段中三个“不以”句形成排比,这三个句子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不可以颠倒,因为这三个句子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有力地表现中心,从治国的顺序来看,是域民、固国、威天下,逐层深入地说理,不能颠倒。
六、理解现实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普遍意义。以国家外交、国家内部、个人三个方面为例,说明“道”的具体含义:
以国家外交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七、总结与作业
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一、导入
展示一些关于“大丈夫”的名言,如“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等,引发学生对“大丈夫”的思考。
二、朗读课文
听读课文,注意把握字音、停顿和重音。
字音:丈夫之冠(guàn)也、富贵不能淫(yín)、公孙衍(yǎn)、往之女(rǔ)家。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示例:—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三、理解文意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结合课下注释,串译课文,有问题的地方做上标记。
小组讨论有疑问的地方,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班级集中讨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翻译课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有节气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有作为的男子。
四、分析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什么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否定景春,认为公孙衍和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
公孙衍和张仪,一味地顺从,曲意逢迎,迎合诸侯、君王的意思向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是小人。
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五、拓展延伸
讲述关公的故事,如关公丢了城池,二位嫂嫂也失陷了,手下士兵极少,又没有粮食,还无法屯扎,但他仍然没有打算投降。后来投降曹操时,曹操三日小大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但仍留不下关羽。可看出关公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这一点。
列举其他符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物,如关羽、文天祥、方志敏、陶渊明、杜甫、朱自清、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等。
六、课堂探究
引导学生思考在我国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本文存在的一些封建主义的糟粕,如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父母之命不可违等,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七、总结与作业
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课文,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大丈夫”的理解。
第三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一、导入
讲述“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中却死亡”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逆境和安乐的思考。
二、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字音:畎(quǎn)亩、傅说(yuè)、胶鬲(gé)、拂(fú)乱、忧患(huàn)、曾(zēng)益、拂(bì)士。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注意停顿。
示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理解文意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有问题的地方做上标记。
小组讨论有疑问的地方,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班级集中讨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翻译课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获释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回而被重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惑,思想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四、探究内容
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他们的共同点是出身卑微,历经苦难磨炼,最终被提拔任用,有所作为。
第一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逆境出人才的道理。
课文第二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
课文第二段从个人和国家两个方面来说理。从个人角度出发,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国家角度出发,论述国家因安乐而导致灭亡的道理。
五、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道理论证:归纳概括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
正面论证:个人因逆境而有所作为。
反面论证:国家因安乐而导致灭亡。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总结与拓展
总结文章的论证思路和主旨。
展示一些与忧患意识相关的诗句,如“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诗句的含义,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
七、总结与作业
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课文,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