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美丽的颜色》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美丽的颜色》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8 07:04:4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55张PPT)
9 美丽的颜色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同学们,我们第二课学过,诺贝尔奖是授予世界上在某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一个人一生能获一次诺贝尔奖就可谓功成名就,不虚度此生了,但是居里夫人,却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了诺贝尔奖。她之所以能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定有超越常人的意志和品格。这节课我们学习《美丽的颜色》,了解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
新课导入
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理解作者将叙述与引用结合起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理解居里夫人的思想、性格特点。
3、体会本文富有诗意的语言。
4、学习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坚守、乐观、淡泊的人格。
学习目标
艾芙·居里( ve Denise Curie Labouisse,1904年12月6日-2007年10月22日),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与玛丽亚·居里(Marie Curie)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走近作者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艾芙·居里《居里夫人传》。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氛围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在1937年,居里夫人去世3周年之际,艾芙·居里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影响。《居里夫人传》一书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比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介绍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成27种文字在世界发行。
玛丽 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 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著名科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 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 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伟大科学家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人物介绍
读一读
简陋  燥热   沥青 骤雨
炽热 猝 窒息 吹嘘
镭 钋 荧光 轮廓
lòu
zào
zhòu

chì

zhì

léi

yíng
kuò
( )笼罩

lǒng
lóng
多音字
( )牢笼
( )症状

zhèng
zhēng
( )症结
形近字


zào( )热

暴zào( )
cāo( )场

yíng( )玉

yíng( )火虫
yíng( )光

词语解释
炽热:
温度高,极热。炽,(火)旺。
窒息:
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吹嘘:
清晰:
夸张地宣扬。
清楚。
微妙:
深奥玄妙,难以捉摸。
筋疲力尽: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和颜悦色:
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轮廓:
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景况:
情况。
1、快速默读课文,说说文章叙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炼镭的过程。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
一是指玛丽和比埃尔提炼的镭略带蓝色荧光的色彩;二是指玛丽和比埃尔夫妇对科学研究的投入,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高贵品质和美丽的人格魅力;三是指在居里夫人眼中,他们夫妇二人的工作是美丽的。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本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写的:(1)描写居里夫妇居住的棚屋的残破简陋,突出他们工作条件的艰苦。(2)描写居里夫妇提炼过程的艰辛困难,突出他们对科学的痴迷和坚定的信念。(3)描写居里夫妇观看镭的美丽的颜色的情景,突出他们对科学的热情。
4、根据第3题来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段意。
第一部分(1):总写玛丽的工作环境及她的快乐。
第二部分(2—24):通过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实验过程,展现了他们以苦为乐、执着探究的实验精神。
第三部分(25):突出“镭”的发现有重大意义。
5、居里夫妇是在哪儿发现镭的?
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
6、居里夫人发现镭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艰苦”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环境恶劣
工作强度大
技术落后,工作难度大
冬天夏天,室内室外。
“他们炼制……露天地里进行……而不至于因烟窒息”
“有时候我整天……东西”
“最困难的……分离出来”
设备简陋
7、这样“艰苦”的岁月,在居里夫人看来是怎么样的?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最美好且最快乐的几年。
8、在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中,居里夫人主要分工是什么?你觉得她的工作怎样?为什么?
居里夫人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居里夫人的工作非常辛苦。
原因:①“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②她“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工的工作”;“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件极累人的工作”。③她“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1、本文为何要具体描写居里夫妇的工作环境恶劣?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居里夫妇还能做出如此巨大的成就,更能说明他们具有
极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
合作探究
2、第5、6段引述居里夫人的话有何作用?
这两个自然段引述了居里夫人的话,主要表现了居里夫妇在困难、艰苦的环境下的“英勇”和“快乐”,以此来印证居里夫妇的科研精神,更有说服力和现实感。
3、本文在叙写过程中运用了细节描写,请举例分析其效果。
第2段描写棚顶的简陋,运用了细节描写,细致真实地再现了工作室夏天热得像温室,冬天冷得把人冻僵,雨天屋漏的恶劣环境,反映了玛丽和比埃尔的工作环境极其糟糕,但他们对工作实验不受影响,体现了他们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第22~24段描写玛丽和比埃尔欣赏镭,运用了细节描写,体现了他们在经历了四年后成功提炼出镭的欣喜和对镭的珍爱之情。
4、从文中看,居里夫人为科学而顽强研究的性格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为提炼纯净的钋和镭,在四年中进行了科学史上最艰难的拼搏。(2)坚持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研究。实验条件极其简陋:实验室是一间漏雨的棚屋,实验工作很艰辛:居里夫人是学者,是专业工作者,是技师,也是苦力。(3)实验成功后的晚上,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回到棚屋。他们热爱自己提炼出的纯净镭,把它当成“宝贝”。
5、概括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居里夫人是一个热爱科学,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
9 美丽的颜色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是什么?文中有几处提到了“美丽的颜色”?
文章中共有三处提到了“美丽的颜色”,它们分别出现在第18段、第21段和第22段。
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既指镭放射出的美丽颜色,也指居里夫妇美丽的人格和科学精神。
镭是居里夫妇用了很长时间才提炼出来的,他们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对实验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
第18段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此处“美丽的颜色”照应第18段,表现了居里夫妇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科学发展的极大热情。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第21段
此处“美丽的颜色”是指镭作为一种金属其本身具有的颜色。
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
第22段
文章只是客观记述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吗?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不但写出了居里夫人坚韧的品质,还表达了作者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另外还隐含了女儿对母亲的心疼和体贴。
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这些细节是只有关系极为亲密的人才能够得知的,流露出浓浓的爱意和温暖的情意。
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这四个“转向”和她的姿势,都表现了她对科学发现的母爱一般的珍爱,这种爱、这种感情也是只有身为女儿的作者才能感受得到,能够表达得出来。
本文以“极端的艰苦”与“极大的快乐”为线索记叙居里夫妇提取镭的工作情景,形象地表现出居里夫妇对于镭的爱恋,以及由这种爱恋所带来的毫不妥协、极端顽强的工作热忱。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快乐之权,操之在己。”玛丽·居里懂得其中的真谛,所以她能坦然地面对苦难。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经受艰苦环境的可能性很小,但在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困难。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其次,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迎难而上,不懈地努力,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突出特点是生动细致的描写。如对残破的棚屋,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和简陋的设备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居里夫妇工作条件的艰苦,衬托出人物的伟大精神。又如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人物的伟大品格。
生动细致的描写。
写作特色
大量引用。  
本文多处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恰当、得体的引用,一方面增强了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直接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比如“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这段引用显示了居里夫人对这种“反自然”生活的热爱,对科学事业的痴迷。
美丽的颜色
过程艰苦
坚持不懈
热爱科学
献身科学
环境恶劣
设备简陋
感到美好快乐
工作强度大
工作难度大
成功提取出镭
板书设计
冻僵(   ) 猝(   ) 炽热(   )
 
窒息(   ) 钋(   ) 氛围(    )
1.给下面的红色字注音。
jiāng
chì


zhì
fēn
课堂检测
2、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国文和英文,则必须学有素养,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
B.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C.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
D.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B
A
3、居里夫妇发现了镭,他们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与他们的性格特点有必然联系。其主要方面是( )
A.有强烈的自信,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固执、勤奋地工作。
B.温和、沉静的性格。
C.坚持纯粹研究观念,不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D.追求安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一方面增强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另一方面更直接地表现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B.居里夫人发现镭后,英国政府给子她众多嘉奖和荣誉,可是居里夫人对此毫不动心,这体现了她不慕荣利,潜心科学研究,质朴、高尚的人格魅力。
C.本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克服重重困难,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发现并提取镭的过程。
D.文中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突出强调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简陋、恶劣。同时,这种极端恶劣的工作环境与下文他们高昂的工作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表现出了他们执着、坚定的科研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
B
5、玛丽 居里,波兰裔法国籍女__________。__________,先后荣获__________和__________年诺贝尔化学奖。她和丈夫开创了___ ____,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以及发现两种新元素____和_____。
放射性理论
化学家
1911年

物理学家
1903年

6、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
(1)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外貌描写)
(2)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动作描写)
(3)“看哪……看哪!”这位年轻妇人低声说着。(语言描写

拓展阅读
屠呦呦与青蒿素
①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理由是她研发出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但青蒿素获奖是集体攻的成果,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②在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哟哟是何许人,一夜之间她蜚声国内外,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
③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把探索中药治病的奥秘作为自己的志向。1951年,
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但屠呦呦克服困难的执着精神是能战胜一切的。她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
④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
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领导团队的才干,至今让当年科研组的人们所称道。而屠呦呦研究操作的实践能力则更是令人叹服不已。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法,效价更
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
⑤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
⑥“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
⑦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1、这篇传记主要记述了屠呦呦的____和____的事迹。
立志探索中药治病的奥秘
发明青蒿素的经过
2、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
B.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少数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在短期内显而易见,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研发的青蒿素就属于这一类。
C.传记第⑦段“各种肤色的人表达敬意”的主要原因是: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如对屠呦呦研发青蒿素艰难历程的描写就很细腻生动。
D
3、第④段告诉我们:屠呦呦获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是改进了提取药物的方法。她这样做是从哪里受到的启发?改进的最关键的两种提取药物的方法是什么?
从东晋名医葛洪的有关记载中受到启发;乙醇冷浸法 低沸点溶剂提取法。
4、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请参考示例,从第③④段中再梳理出一个因素并稍加说明。
①源于兴趣理想的动力: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②克服困难的执着精神: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③选对研究方向,并具有研究操作的实践能力:把从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进行大量实验,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素上;④临危受命领导团队的才干: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
5、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哪一个因素对你触动最大?请就这一因素谈谈你的感受。
屠呦呦在设备简陋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说明其心无旁骛。屠呦呦在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等情况下,不气馁,坚持研究。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发现了青蒿素。说明其坚持不懈。
谢谢观看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第二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