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观察一种动物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教材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触碰产生反应。知道蜗牛运动缓慢,能利用腹足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2.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运动方式。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能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科学态度目标 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对蜗牛有探究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蜗牛是有生命的,要爱护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蜗牛身体的特点和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 观察蜗牛的运动方式和观察蜗牛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回顾、调查聚焦 师:上节课我们观察了校园里各种各样的动物。回家后你们寻找到蜗牛了么?让大家了解一下你的新朋友,说说你是在哪找到它的,当时它在做什么? 生:...... 师:你有发现蜗牛一般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生:有水,潮湿...... 师: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在大概念下的主题教学模式下,要结合整单元的教学重难点,让课程有一定的连贯性。同时了解学生对蜗牛的前概念。 (二)趣味对话、探索新知 今天有好多蜗牛朋友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要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们。课上哪组观察认真、有序,回答问题多就可以获得蜗牛粘贴。蜗牛会留在粘贴多的那一组。用你们的表现,告诉我,你很想得到小蜗牛的奖励。 今天啊,动物园举行运动会,我们的小蜗牛也很想参加。可是小蜗牛第一次来,不知道如何参加。让我们一起来教学设计类帮助它。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建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一:观察蜗牛的身体结构 师:你们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小蜗牛来到了运动场,看到了喜羊羊的报名处,大象伯伯的体检室,小兔子的参赛区。小蜗牛应该先去哪里呢? 生:报名处。 师:哦!谢谢大家!小蜗牛来到了报名处。喜羊羊给小蜗牛一张报名表。 第一届动物园运动会报名表 姓名照片
小蜗牛:我没有名字和照片怎么办?小朋友可以给我起一个名字么?比赛马上开始了,来不及取照片了,你能帮我画一张照片么? 师:你们愿意帮助小蜗牛么?我们听一听小蜗牛想对我们说些什么? 小蜗牛: 1.我是一只可爱的小动物,请小朋友们不要怕我哦! 2.我很弱小,请小朋友不要将我弄伤,我会痛的。 3.因为我很小,你可能会看不清。所以,请用放大镜静静地认真观察哦! 4.为了真实性,请你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边看边画哦! 师:请大家根据书33页的内容先用肉眼观察蜗牛,然后再用放大镜观察你看不清的细节,画出小蜗牛的照片。 请同学们快点行动,认真观察。千万不要让小蜗牛错过报名哦! (生观察,完成小蜗牛画像。学生完成后进行展示。教师引领学生认识小蜗牛各部分结构。) 师:我们知道了小蜗牛的身体各部分名称,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把小蜗牛的画像完善一下,你没有看清的部分,再用放大镜好好看一看。 (学生完善蜗牛画像。) 【设计意图】学生与小蜗牛对话,通过观察帮助小蜗牛完成自画像。 1.用小蜗牛的身份和学生对话,更能激发学生对小蜗牛的保护欲。在实验过程中也会更加小心谨慎。 2.结合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环节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对于自己观察蜗牛还有哪个地方没有观察细致,再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观察和修改。 3.落实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二: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应 师:大家真棒!我们一起帮小蜗牛报上了名。小蜗牛来到了体检室,发现有好多小动物在排队。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再不体检就来不及了。大象伯伯说:“我这里太多小动物了,忙不过来了,小朋友可以帮我给小蜗牛体检么?”大象伯伯说:“我这里有工具,你选择一个吧!”(出示棉签和牙签) 师:你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选择棉签,这样可以不伤害到小蜗牛。 师:你真有爱心。我们都要保护小蜗牛。 大象伯伯:“哦!你真是一名体贴的小朋友!请小朋友们用棉签轻轻碰触小蜗牛的触角、眼睛等部位,观察小蜗牛的反应!你会体检了么?” (学生用棉签触碰小蜗牛) 师:你碰触小蜗牛的什么部位,发现小蜗牛有什么反映呢? 生:碰小蜗牛的触角和眼睛,小蜗牛缩进了壳里。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当我们的手不小心碰到尖尖的物体时,你会有什么动作? 生:手会往回缩。 师:啊!看来我们和小蜗牛一样,遇到外界刺激都会做出应激反应。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小蜗牛体检为动机,让学生观察蜗牛在外界物体碰触下的反应。 1.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实验材料(棉签和牙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保护小动物的重要性。 2.用我们遇到尖锐物体的反应与小蜗牛的反应进行比较,让学生产生共情。深化学生的情感目标。 活动三:观察蜗牛的运动 师:小蜗牛体检合格了,来到了参赛区。 小兔子说:小蜗牛你怎么没有脚啊,没有脚怎么来参加比赛。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知道小蜗牛用什么部位来运动的?请来指一指。 师:我们的小蜗牛是用它的腹足来进行运动的。让我们和小兔子裁判员一起来看一看小蜗牛怎样用腹足来运动的。 1.观察蜗牛在玻璃上运动 师:我们把蜗牛放到培养皿上,怎样才能观察到,小蜗牛用腹足来运动的呢? 生:把培养皿倒过来。(学生演示观察方法) (学生观察蜗牛的运动) 师:通过你的观察,你发现小蜗牛怎样用腹足来运动的?可以做动作学一学。 2.观察蜗牛在木棍和绳子上运动 师:小兔子裁判员也发现了它的厉害之处。小蜗牛骄傲的说:“这都不算什么,我还可以在树枝上和细线上爬行呢!” 师: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蜗牛来挑战一下好么? 挑战一:爬木棍。挑战二:爬绳子。 温馨提示: (1)请耐心等待小蜗牛爬到木棍或细绳上。 (2)不要随意的碰触小蜗牛。 (3)待小蜗牛爬稳的时候再将木棍或细绳提起来。 师:挑战完第一个,才能进行第二个挑战。看哪组最先完成。奖励蜗牛粘贴。 (学生挑战) 师:很多小组都挑战成功了。没有挑战成功的也不要气馁。我们课下的时候可以再试一试。 师:在蜗牛爬行的过程中,你都发现了什么?蜗牛的爬行主要靠什么?(腹足、黏液) 3.观察蜗牛在刀刃上运动 小蜗牛:我的腹足和黏液是非常厉害的,我还可以在刀刃上爬行呢! (学生观察蜗牛用腹足在刀刃上爬行的视频) 师:蜗牛的爬行靠它强大的腹足和黏液。 小兔子裁判员:“啊!小蜗牛真的好厉害啊!你可以参加运动会了。” 3.总结小蜗牛的特点,完成班级记录表 小蜗牛来到了检录处,检录处的工作人员,让小蜗牛在纸上填写自己的特点。我们一起来帮助他填一下吧?(一起完成班级记录表) 我们观察了哪些方面观察到了蜗牛的特点?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动物的身体结构、应激反应、运动方式等方面来了解小动物。 【设计意图】观察蜗牛在玻璃、木棍、细绳、刀刃上爬行。 1.在玻璃上观察蜗牛的运动最为清晰,让学生模仿一下蜗牛爬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把蜗牛爬木棍和细绳变成一项挑战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从实验中寻找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完成班级记录表,一起回顾我们观察到蜗牛的特点。同时总结观察小动物的方法。让学生们像科学家一样经历观察并总结的过程。 4.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三)拓展延伸、辨别蜗牛 来到参赛场上,小蜗牛遇到了其他运动员。1号:蛞蝓。它和小蜗牛一样么?区别在哪里?2号:蛤。它呢?3号:螺。它呢? 师:4号:小蜗牛。你想给哪个选手加油呢?小蜗牛今天啊,真是太开心了。它非常愿意和表现最好的小组一起玩。可是小蜗牛住在哪里呢? 师: 今天我们结交了新朋友,小蜗牛也很喜欢你,想住在你家。我们需要给小蜗牛建一个家。课后你可以通过询问、尝试等方式自己在家探索如何给蜗牛建个家。然后请蜗牛朋友来住,看看谁的家让蜗牛住的最舒服。 【设计意图】 1.运用情境让学生们根据蜗牛的特点来辨别哪一个是蜗牛,在学生认识蜗牛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了解到有一些和蜗牛很相似的其它动物。 2.为小蜗牛建一个家,让学生进行课后思考,同时为下一课《给动物建个“家”》做准备。 (四)板书设计 观察一种动物 蜗 身体结构 触 角 应激反应 腹 足 牛 运动方式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清晰明了,班级记录收集学生观察信息并进行整理。帮助学生建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