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邀共情--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1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活动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一轮明月邀共情--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1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活动型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19 17:49:3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一轮明月邀共情--《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在读中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3.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的旷达胸襟。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在读中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3.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的旷达胸襟。
二、导入
上课之前呢,老师想和大家玩个猜谜语的游戏,他是个诗人、词人、书法家、美食家,有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心愿;有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思;有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深情;有着"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兴致;有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的旷达.大家猜猜他是谁呀!没错,那我们来一起学习苏轼的这篇佳作--《记承天寺夜游》
三、活动一:朗读课文
一读,纠正字音。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这篇小品文,圈出你不会的生字词。
二读,读出节奏。看看谁能读出这篇优美小品文的节奏。
三读,读得又快又流畅。看看哪个组出错率最小。
四读,读出情感。以大组为单位接龙读,看看哪个组反应快并能读出文中想要表达的情感。
四、活动二:翻译课文
下面四人为一小组,结合课下注释,课前预习,分工完成翻译工作:一位同学读句子,一位同学翻译,一位同学说出这句中的文言字词,一位同学说说这句话在翻译时需要重点强调的字词。
五、活动三:合作探究
1.从题目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文中记叙了哪些要素?
明确:(1)记(文体)夜(时间)游(文体)
(2)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 承天寺(黄州)
人物: 苏轼与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经过: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结果: 相与步于中庭
2.作者提到的怀民是谁呀?他们为什么会夜游承天寺呢?
明确:知人论世,了解乌台诗案和张怀民的背景资料。
3.夜游时,作者所见夜景如何?
文中写月色却未出现一个"月"字,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
明确:积水空明-清澈透明(正面描写) 动静结合
藻荇交横-竹柏影也(侧面描写)
①奇特的想象,新奇的比喻,把月光比作水,写出了月光澄澈透明<静>
②用竹拍来衬托,写出月光皎洁明净
③竹拍影子参差错杂,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动>
4.请你找找文中哪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大自然的美景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乐观进取,淡泊名利,无论在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所以,只要放宽心态,美景无处不在。
(1)赏折"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核心词语是哪个 谁来说说"闲人"是什么
<闲人:指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与忙人相对>
(2)那清闲之意"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入夜即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
与怀民于庭中散步
欣赏月下美景
(3)这“闲"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从“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体会到他是个闲情雅致的人
从“贬滴的悲凉”中读出他是个空闲无事的人
从"最后一句的感慨中"读出了他是个乐观闲适的人
一个"闲"字,将"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贬滴的悲凉"这些复杂的情感体现的淋漓尽致。
(4)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呢
<乐观、豁达、旷达>
5.小结: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既没有看到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衰叹,也没有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哀悯,苏轼都选择用乐观、豁达的心境来面对,所以苏轼之所以名垂青史,不仅在于他的才能,更在于他的乐观旷达,积极向上的心境。
六、作业布置
1.将今天所学的文言字词整理在文言字词积累卡上
2.背诵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