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去哪里了”学与导设计
课 题 它们去哪里了(问题导学) 执教时间
课时 1 设计者
学习内容分析与学教方式选择 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本课核心问题是“它们去哪里了?”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聚焦问题;2.探索活动;3.研讨交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 学教方式选择:核心问题引领下的学生探究活动。
学习目标(含学习重点、难点) 科学观念 1.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 科学思维 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探究实践 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会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会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态度责任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课前准备 装有水的三个透明杯子、三个小塑料盒、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学环节与目标 学习任务与要点 学导活动与过程
(一)聚焦 目标:通过小故事引发学生思考,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探查。 学习任务: 1. 思考故事中盐、红糖去哪了?小石子为什么没有变轻变少? 学习要点: 1. 盐和红糖能溶解在水中。 2.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则很难溶解在水中。 教师故事讲解:从前有一头小驴子,它背着很沉重的盐和红糖准备过河,水很深,驴子只能露出一个头来,过一会儿上岸后,驴子感觉身上的盐和红糖轻了很多! 又有一次,驴子背着一袋很重的小石子过河,它还以为还像上次一样,过一会儿小石子就会变得很轻,可是那袋小石子还是很沉。 提问:1.驴子身上背的盐和红糖变轻了,也变少了,少了的盐和红糖去哪里了? 2.为什么小石子没有变轻和变少呢? 预设生:“盐和红糖化掉了,溶解在水里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他们去哪里了?(板书:它们去哪里了)
(二)探索 目标:把盐、红糖和小石子分别放入水中,观察且对比记录三者放入前、放入后、搅拌后的变化。 学习任务: 1.学生溶解实验(盐、红糖、小石子)。 2.观察、记录放入前、放入后、搅拌后三者的变化。 学习要点: 1.学会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较小的物质。 2.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记录 学生活动一:观察 师:老师为每一组都准备了这三样物品,请你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在没有接触水前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并用画图的形式把它们的样子画下来。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课件出示三种被观察的物质)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活动二:溶解 师:现在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后三个物体分别会变成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 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 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后的情况,记录下来,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记录、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 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
(三)研讨 目标:学会用科学的语言进行交流。 学会借助记录单进行科学交流 学习任务: 1.学生汇报“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观察到的现象。 2.对比三种物体放入前、放入后、搅拌后的变化,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 学习要点: 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知道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提问: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借助记录单交流、汇报、质疑。 提问: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 学生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