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下册 2.4 给动物建个“家” 学导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 2.4 给动物建个“家” 学导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19 22: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给动物建个“家””学与导设计
课 题 给动物建个“家” 执教时间
学习内容分析与学教方式选择 要进一步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就需要饲养蜗牛,给蜗牛营造一个栖息地。本课以蜗牛生存需要为暗线,指向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聚焦、研讨、设计、制造蜗牛的栖息地,观察蜗牛在 “家”中的生活情况,观察蜗牛吃食物,发现蜗牛更多的秘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存需求,体会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和亲近小动物的情感。 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自然产生了饲养蜗牛的想法。那么饲养蜗牛,需要准备什么,有些什么要求,蜗牛怎么生活,这些问题会在学生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但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比较粗浅和零散的,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正向迁移、集体梳理,串联起对蜗牛的整体认识。 学教方式选择:采用预学分享的方式,根据预学所得,分享交流,给动物创造一个适宜的“家”。
学习目标(含学习重点、难点)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蜗牛生活在适宜的栖息地中,并在栖息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2.知道动物必须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较长时间饲养一种动物,并持续观察动物的活动。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蜗牛的生命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够对蜗牛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获取更多信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体会动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知道动物需要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并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难点:能够较长时间饲养一种小动物,并长期持续地观察动物的特点和生存需要等。
课前准备 蜗牛、菜叶、透明盒子、细沙、泥土、树枝、落叶、活动手册
教学环节与目标 学习任务与要点 学导活动与过程
(一)聚焦 学习任务: 1. 知道动物必须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 学习要点: 知道动物需要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并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知道蜗牛生活在适宜的栖息地中,并在栖息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体会动物的生存与环境息息相关。 提问: 师:我们已经知道蜗牛的身体特点以及蜗牛受到外界的刺激会做出应激反应。为了继续观察蜗牛,了解蜗牛更多的特点,例如蜗牛之间是怎么交流的、蜗牛是怎么进食的、蜗牛更喜欢吃哪一种食物、蜗牛是怎么繁殖后代的,在短时间里,我们难以发现,所以需要对蜗牛进行长期的观察。为了方便观察,我们要对抓来的蜗牛进行饲养,为了蜗牛能健康生长,我们需要给它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师:首先需要我们来给蜗牛建个“家”,这里的家是指蜗牛的生活环境。
(二)探索 学习任务: 1. 设计一个舒适的蜗牛的“家” 学习要点: 1. 知道蜗牛生活在适宜的栖息地中,并在栖息地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2. 能够较长时间饲养一种动物,并持续观察动物的活动。 1.蜗牛的“家”是什么样的? 提问:根据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先想一想我们去大自然中找蜗牛的时候,一般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可以找到? 预设生:潮湿、阴暗、有食物的地方。 师:我们模拟自然,为蜗牛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家”。 提问: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1.能让蜗牛四处爬行的,有一定的空间的2.有蜗牛的食物3.潮湿的、阴暗的,不能被阳光直射的4.能让蜗牛生活但是又不能让蜗牛爬出去的5.能让空气进入的6干净的7……(引导:人自己家有吃的、玩的、可以休息等然后联想到蜗牛的家) 提问:我们需要哪些材料呢? 预设:盒子、菜叶、遮阳…… 2.学生活动:画一画蜗牛的“家”。 3.学生分享 4.制作过程介绍: 师:a.准备一个透明的培养盒,在培养盒中开几个小孔(可以适当提问开小孔的目的?) b.在培养盒底部撒上一层粗沙子,在铺上一层潮湿的泥土,放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放蜗牛 c.每天定时给蜗牛喂食,第二天清理卫生,清理排泄物。 5.观察、了解蜗牛怎么吃菜叶(蜗牛遇到食物的反应) 师:蜗牛的“家”建好之后,我们就可以轻轻地把蜗牛放到菜叶上了,我们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是怎么进食的。 6.齿舌的介绍
(三)研讨 学习任务: 1.了解蜗牛生活需要什么。 学习要点: 1.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蜗牛的生命活动 2. 能够对蜗牛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获取更多信息。 1.蜗牛生活需要什么? 2.你在观察中还有哪些有趣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