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诗词五首—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6 诗词五首—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0 12:3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 诗词五首—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时优化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磨洗(mó) 燕脂(yān)
B.角声(jiǎo) 不胜簪(zān)
C.折戟(jǐ) 搔更短(sāo)
D.谩有(màn) 嗟日暮(cuō)
2.下列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悠然见南山(久远的样子) B.我报路长嗟日暮(叹息,慨叹)
C.浑欲不胜簪(简直) D.学诗谩有惊人句(同“漫”,空、徒然)
3.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唐朝诗人。田园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B.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一起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C.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D.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4.下列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恨别鸟惊心(使动用法,使……惊动)
B.浑欲不胜簪(名词作动词,插上簪子)
C.欲辨已忘言(名词,言语)
D.天接云涛连晓雾(名词作状语,像波涛)
5.下列赏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若改为“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天真意趣。
B.“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人引用“黄金台”的典故,写出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没有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和结果,而是反说其事,用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东吴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大见小,深刻警策。
D.“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现了其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字流露出词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生逢乱世,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描写了乡村美好风光和诗人悠然的生活,也表达了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B.杜甫的《春望》首联展现了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使人满目凄然。
C.《赤壁》中“二乔”代表了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而写二乔命运,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极耐人寻味。
D.李清照的《渔家傲》是一首记梦之作,词人在梦中看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看到了天帝,看到了自己对天帝垂问的回答。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饮酒(其五)》描写乡村美好风光和诗人悠然的生活,诗的主题和《爱莲说》完全一致。
B.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C.《雁门太守行》描述了一场惨烈的战争,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D.《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一首词,“渔家傲”是词牌名。
8.下列对《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分别描写敌我双方,写出敌人兵临城下,守城将士披甲迎战的紧张局势。
B.“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写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C.诗的第五句中“易水”使人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豪情,表现了战士们义无反顾的气概。
D.诗的最后两句用典故说明在危急关头,战士应该英勇赴难,为国捐躯,表现了全诗的主题。
9.下列对《春望》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国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的景象,令人引起对往日国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10.对《望岳》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了作者的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整,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1.下面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划线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B.甲文的三、四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直接描写了战争的惨烈。
C.乙词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即景抒情,借古讽今,整体情感沉郁悲怆。
D.“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写词人极目远眺,在设问中道出弦外之音:中原已非我所有。
12.试比较这两首诗词在表达爱国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三、古诗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征[注]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3.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_______诗,《南征》押韵工整,押_______韵。
14.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
15.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现作者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春望》中,表现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生出忧国和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在《赤壁》中表示三国赤壁之战之胜败在于天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的《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路途遥远而时光易逝来指理想难以实现,写出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嗟jiē。
2.答案:A
解析:“悠然”的意思是“闲适淡泊的样子”。
3.答案:A
解析:“唐朝诗人”有误,陶渊明是东晋诗人。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类活用的能力。C项,“言”应是名词作动词,用言语表达。
5.答案:C
解析:以大乔小乔的命运暗指东吴的命运,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6.答案:A
解析:“也表达了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不正确,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表达的是诗人闲适淡泊、超凡脱俗的心境。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重要文学常识和理解诗词内容的能力。A项,“诗的主题和《爱莲说》完全一致”有误,此诗的主题和《爱莲说》不完全一致。
8.答案:B
解析:“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暗示了伤亡惨重,表现了战斗的激烈,意境悲壮。
9.答案:B
解析:“草木深”应该是杂草丛生破败之景,此情景与前句“国破”是一样的,用自然破败之景来写城池的荒废,暗示国将灭亡。而并非是希望“生机勃勃”。点评:本题不难,诗句所写情景容易理解。品味诗句,不仅要大致地了解诗意诗情,还要从细节上即精巧的文字运用上体会诗的精彩处,读得细致,才读得有味道。
10.答案:D
解析:“造化钟神秀”写泰山的秀美,是虚写;“阴阳割昏晓”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11.答案:B
解析:D.不正确。甲诗一二句的意思是: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并、非“道出弦外之音,中原已非我所有”。故选D。
12.答案:甲诗表达了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乙词借古讽今,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以及报国无门(或理想不能实现)的无限感。
解析:李贺诗人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振武军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诗人突出誓死报国的爱国情怀。诗人辛弃疾在宋宁宗嘉泰三年六月末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诗人借古讽今,主要是对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13.答案:(五言)律;in
解析:五言律诗,又称五律,是中国近体诗(格律诗)中的一种样式。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三、四句和五、六句均为对仗句。这两首都是五言律诗。根据《南征》一诗中“林、襟、心、音”可知,压“in”韵。
14.答案:同:都表达了忧国悲己的感情。异:《春望》表达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南征》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知音难觅的感慨。
解析:《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南征》是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时所作。途中,诗人深感自己贫病的境遇,还朝和归乡都没有希望,于是赋此诗以遣怀。“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表现诗人晚年颠沛流离、浪迹天涯、孤苦伶仃的悲辛生活。“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正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思想及悲剧命运的总结。
15.答案:(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我报路长嗟日暮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能力。根据提示语中的关键信息确定诗句,并注意“悠”“摧”“鳞”“嗟”等字的正确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