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圈画,能列举出文中描述苏州园林特征的关键词句。
2.筛选关键词句,梳理说明思路并领会其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圈画,能列举出文中描述苏州园林特征的关键词句。
2.筛选关键词句,梳理说明思路并领会其条理性和严密性。
教学活动: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苏州园林》,大家知道它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吗?(说明文)前边我们学习的《中国石拱桥》也是一篇说明文,老师肯定教给了我们学习说明文的方法,下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说说应该怎样学习说明文?
明确:说明对象(特点)、说明顺序及结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咱们这节课就先来解决这样两个问题。(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自由大声朗读教学目标)
二:学习任务一
师:按照同学们的思路,首先我们就要找出咱们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生答:(苏州园林)
师: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找出最能概括苏州园林特征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说明苏州园林总特征的句子。(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比较四句讲究和标本一句为什么不是总特征的句子。)
三:学习任务二
师:叶老说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的关键词句,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说明苏州园林像一幅完美的图画的?尽量用原文的话来回答。
生浏览课文,勾画关键句,关键词,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四:学习任务三
师:根据结构图,大家能不能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说出本文的说明思路。(简要分析出2--9段的说明顺序?学生回答出总分关系之后再追问7,8,9段可以放到第3段前面吗?为什么?这是一种什么说明顺序?)
生思考,讨论交流,组织答案
师:明确本文先总说苏州园林的特征,再从七个方面分说这个特征就是总分的结构,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其中3--6段从整体上说苏州园林的特征,7--9段从局部细说苏州园林的特征,这是一种从整体到局部的逻辑关系。在板书上标出这种关系。
师:这是一篇写建筑的说明文,为什么不采用空间顺序而采用逻辑顺序呐?
明确:其一,课文所写是多处而非一处园林,其二,叶圣陶是以鉴赏者的身份而非浏览者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的。
出示本文的写作背景(本文是叶圣陶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圣陶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叶圣陶有这样一篇文章,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师小结:咱们这篇文章之所以全文采用总分的结构 ,先概括再具体的说明顺序,具体叙述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时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正是由本文的说明对象苏州园林及说写作目的决定的。所以说一篇说明文的最佳说明顺序,是由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决定的。
五:迁移训练
《北京园林》节选
故宫、颐和园等建筑金碧辉煌,布局工整、对称。左边有一条游廊,右边也必有一条游廊,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甚至连屋内的摆设也是如此。在各个大殿、各个宫院大门外面都要摆两座石狮或麒麟,大门大多分左、中、右三扇。殿内的梁、柱高大,房屋宽敞而略显阴暗。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一段曲廊、一丛阶边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对烘托气氛无不起着微妙的作用。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市里的旧称,1华里=500米)长,分成几段。每段房梁上都有油漆彩绘,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一幅“嫦娥奔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北宋郭若虚评价唐代吴道子佛像画的话,意思是吴道子画的表带迎风飘举)的味道,耐人寻味。
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说明顺序
生默读选文后组织答案,师提问部分学生,小结后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