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本节教学中,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不仅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更多地从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同时通过2段视频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环保意识。另外让学生尝试构建人口增长对水资源带来的压力概念图,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必修部分模块3《稳态与环境》的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第一节内容。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人口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这两个问题。
教材用资料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我国历年来人口增长的曲线图,使学生深刻理解我国较长时期内人口仍会持续增长的严峻现实,以及我国全面推进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和具体指标。本教材摒弃了直接给出结论的传统做法,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调查、分析,切身体会到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在相关的文字叙述中,教材引导学生对图6-2进行补充和完善,并设计了供学生讨论的“想象空间”。这种编排不仅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等知识,分析过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探究过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拟定过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在本模块中,也学习了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和有关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知识。另外,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媒体,对人口增长过快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都有切身感受和一定的认识,比较容易建立起“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联系。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搜集资料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对许多自然和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判断。
本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指导学生科学地分析、处理搜集的资料,指导学生选取最具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制成图或表格。
四、教学目标
1.描述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2.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关注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4.运用资料搜集与分析的方法,了解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五、课时预设: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70亿的困惑)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设问: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什么?依次是?所有的人合起来属于哪个层次?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类活动必然和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人类种群数量的增加到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并组织学生观看人口增长视频。
学生进行体验,进入情境。
以旧代新,强调人不是生态系统的主宰,而是普通的一员。视频进行情感教育。
一、认识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1、展示世界人口增长变化图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
2、展示我国历年人口增长情况图,讨论:
1、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我国人口近百年来为什么明显增多?
3、生物种群的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
3、给出学案,在分析资料1的基础上,自学相关内容,认识我国人口增长的现状与前景。
复习种群的数量变化相关内容,对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完成相关的问题;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从感性的认识的理性的分析,逐步认识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锻炼学生分析能力与自学能力
二、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在观看纪录片的基础上,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尽可能的在“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起联系,在所列的主题中选择2至3个主题,再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2、选择以下主题作为讨论的重点:
1.人口增长过快与开垦土地的关系。
2.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
概念图来分析因果关联的方法,深入剖析土地开垦的根本原因以及最终后果。引导学生尽可能探求表面上未直接关联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关系。
4、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每小组完成一个主题。要求建立生态系统与人口增长之间的联系,做到科学合理、符合逻辑,深入分析因果间的逻辑关系 。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对策。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列举出众多的主题。
学生明确讨论的主题,同时体会探究时主题的选择
学习因果关联分析方法。并尝试用这种方法来阐释自己的观点。
小组讨论完成主题,画出概念图,小组代表来阐明本组的观点,对概念图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了解学生在这方面的认识情况,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选择的主题抓住生态学方面的主题,避免与别的科目讨论的问题重复。
让学生学习因果关联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
锻炼学生思维及用专业术语表达观点的能力;
渗透哲学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我国面临的人口与环境问题
1、在讨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我国面临的人口与环境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展示环境问题图片。
1资源缺乏:
2环境污染:
2、结合正在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简单分析温室效应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讨论我国面临的人口与环境问题。
学生关注社会动态,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渗透思想教育,学会客观的对待问题。展示环境问题图片,引起学生的共鸣,树立环保意识,参与环保行动。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与策略
1、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性的分析,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出环保措施与策略: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保护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
依靠科技, 使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2、展示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
学生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环保措施与策略。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学习理性思维。
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内容
学生谈收获
社会实践
布置社会实践任务:搜集资料分析人口增长过快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途径。
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学生准备实践,完成分析报告
锻炼学生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板书设计】
一、我国人口现状与前景:
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过快与开垦土地的关系。
2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
3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三、措施与策略:
【作业布置】
1、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调查近5年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各是什么,分析他们是否与人口增长有关。
2、完成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