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感受空气》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明确空气是一种真实的物质,它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等特征,并且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如呼吸、光合作用、维持大自然的平衡等。 认识物质的三态,即固体、液体和气体,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空气、石头和水的共同特征,深入认识空气的各种特征。 用与空气有关的游戏和活动,丰富学生的认知,发现空气的更多特征,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 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空气的一些抽象特征,如占据空间、能被压缩等。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以及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和交流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带盖的黑盒、教学视频、实验记录单、班级记录表、氮气和氧气的模型
教学设计 复备课
一(一)情境导入 教师进行一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如用一个装满空气的气球在黑板上摩擦,然后可以吸附一些小纸片;或者用一个漏斗和一个乒乓球,将乒乓球放在漏斗口,然后用嘴从漏斗底部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这是利用了空气的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特征。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回答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空气的流动性、压力等方面进行思考。 教师进一步提问:“空气还有什么特征和作用呢?” 引发学生对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的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气泡图,将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用气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示范绘制气泡图的方法,如在中间画一个大气泡,写上 “空气”,然后在周围画一些小气泡,分别写上空气的特征和作用。 学生独立绘制气泡图,然后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小组的代表上台,汇报本小组绘制的气泡图,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在黑板上记录空气的特征和作用,如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用于呼吸、光合作用、维持大自然的平衡等。 (二)知识铺垫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下册《认识一袋空气》中对空气的学习内容。 提问:“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谁能说一说我们都知道了空气的哪些特征呢?” 学生回答:“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形状不固定的特征。” 教师进一步提问:“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观察空气的呢?” 学生回答:“我们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等方法观察空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回忆起观察空气的方法。 教师介绍物质的三态。 提问:“我们知道空气是一种物质,那么物质有哪些状态呢?” 教师展示一些物质三态的图片,如冰、水、水蒸气、石头、沙子、食用油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物质的三态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回答:“物质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教师解释:“物质的三态是根据物质的形状和体积的特点来划分的。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容易被压缩;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容易流动;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容易被压缩和扩散。空气就是一种气体,它具有气体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提问:“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那么空气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展示一些自然界中的图片,如森林、河流、海洋、天空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空气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学生可能会回答:“空气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它可以维持生命的存在,如呼吸、光合作用等;空气可以调节气候,如温度、湿度等;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气味等信息。”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认识到空气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三)实验探究一:传递游戏 教师明确活动要求。 教师出示三样物品水、石头和空气,三个容器自封袋、透明杯子和篮子,对学生说:“我们现在要进行一个传递游戏,每个小组要用不同的容器盛装这三样物品中的一样进行传递,看看哪一组传递的速度最快。传递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不能把物品洒出来。” 教师强调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如传递的顺序、传递的方法、时间的限制等。 学生小组讨论传递方法。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用什么容器来传递什么物品,以及如何传递才能最快。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如考虑物品的特点和容器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容器和传递方法。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 选择传递工具,学生比赛。 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选择自己小组要用的容器和物品。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时间准备,如将物品装入容器、调整传递的顺序等。 教师宣布比赛开始,学生进行传递游戏。教师可以用计时器记录每个小组的传递时间,同时观察学生的传递过程,确保游戏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学生汇报交流。 比赛结束后,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汇报本小组的传递情况。汇报时要求学生用 “我用什么方法,知道空气什么特征。” 这样的句式。 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们用自封袋传递空气,因为空气容易泄漏,自封袋可以密封。我们发现空气会流动,因为我们在传递的过程中,可以感觉到空气在袋子里流动。”“我们用透明杯子传递水,因为水不会泄漏,透明杯子可以看到水的形状。我们发现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因为水可以在杯子里流动,但不会改变杯子的形状和体积。”“我们用篮子传递石头,因为石头不会泄漏,篮子可以装下石头。我们发现石头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因为石头不会改变自己的形状和体积。”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分析空气、水和石头的不同特征。教师可以在气泡图 “特征” 的部分做好标记,标出空气与石头或水的相同特征,如:较稳定的外形特征(无色、透明)、有质量、占据空间、能流动。 教师总结传递游戏的结果。 教师强调:“通过传递游戏,我们发现了空气、水和石头的不同特征,也发现了它们的一些相同特征。空气、水和石头都是物质,它们都有质量,都占据空间,都能被我们感知。但是,它们的状态不同,空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容易被压缩和扩散;水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容易流动;石头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容易被压缩和扩散。” (四)实验探究二:感受空气 教师出示一个大的透明袋子、一个哨子、一个气球,对学生说:“我们现在要用这些物品来感受空气的特征。你们分别会怎么玩呢?” 学生说玩的方法,明晰各物品的游戏方法。 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们可以用透明袋子装空气,感受空气的存在和特征。”“我们可以用气球吹起来,感受空气的压力和弹性。”“我们可以用哨子吹起来,感受空气的流动和声音。”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鼓励,并示范装空气的方法,如打开袋子轻轻的一兜,用手抓紧袋口,再拧一圈,观察结束前都不能松开袋口。 教师出示实验记录单,明确实验要求。 教师讲解实验记录单的填写方法和注意事项,如用简单的文字或图画记录实验结果,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和分析等。 教师强调实验的安全和卫生,如不要把气球吹得太大,以免爆炸;不要把哨子放在嘴里吹,以免受伤;不要把透明袋子弄破,以免空气泄漏等。 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结论。 学生分成小组,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分发实验材料,如大透明塑料袋、气球、哨子等。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汇报本小组的实验结果。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们用透明袋子装空气,发现空气能占据空间,有质量,很轻,很软。我们用手摸袋子,可以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和流动。我们用气球吹起来,发现空气可以被压缩,有弹性。我们用哨子吹起来,发现空气会流动,能发出声音。”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分析空气的特征。教师可以在气泡图上补充空气的特征,如能占据空间、有质量、很轻、很软、能被压缩、有弹性、会流动、能发出声音等。 教师总结感受空气的实验结果。 教师强调:“通过感受空气的实验,我们发现了空气的很多特征。空气是一种真实的物质,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感受到它的存在和特征。空气具有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能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有弹性、能发出声音等特征。空气总会充满各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五)研讨与交流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问题一:空气、石头、水相比较,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呢? 问题二:空气和水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呢? 问题三:空气和石头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呢? 问题四: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生分成小组,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如从物质的状态、特征、作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 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对于问题一,学生可能会回答:“空气、石头、水都是物质,它们都有质量,都占据空间,都能被我们感知。它们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问题二,学生可能会回答:“空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容易被压缩和扩散;水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容易流动。空气比水轻,空气能发出声音,水不能发出声音。” 对于问题三,学生可能会回答:“空气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容易被压缩和扩散;石头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容易被压缩和扩散。空气比石头轻,空气能流动,石头不能流动。” 对于问题四,学生可能会回答:“空气可以用于呼吸,维持生命的存在;空气可以参与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养分;空气可以调节气候,如温度、湿度等;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气味等信息。”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用表格的形式列出空气、石头、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它们的特征和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用气泡图整理信息。 教师对学生说:“我们已经讨论了空气、石头、水的特征和作用,现在我们用气泡图来整理一下我们的信息。请同学们把空气、石头、水的特征和作用分别用气泡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然后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独立绘制气泡图,然后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 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本小组绘制的气泡图,并进行讲解和说明。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用气泡图整理信息的方法和重要性。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