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1.1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1.1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25 10:0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水到哪里去了》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明确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了解水蒸气的特性,如无色无味、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掌握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经历 “水到哪里去了” 的探究活动,学会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变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了解水蒸气的一些特点,如无色无味、像空气一样的气体。 能设计实验证明 “水到哪里去了”,理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教学 难点 区分 “水蒸气” 与 “白汽”,正确认识水蒸气的特性。 明白水蒸气还是水,理解水和水蒸气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干净的抹布、黑板、一杯清水、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等
教学设计 复备课
一(一)情境导入 教师用干净的抹布在黑板上写下 “水” 字,然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了一个‘水’字。” 教师接着提问:“过一会儿,这个‘水’字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引导学生进行猜测。 学生可能会回答:“‘水’字会慢慢消失。”“‘水’字会变干。” 等。 教师等待一段时间,让学生观察 “水” 字的变化。然后提问:“现在你们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学生观察后回答:“‘水’字渐渐不见了。”“可能是水蒸发了。” 教师进一步提问:“生活中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引发学生对生活中水分蒸发现象的回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洗手后水会干、湿衣服会变干、煮食物时水会减少等方面进行思考。 教师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水到哪里去了(板书)。 (二)知识铺垫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中对水的学习和观察内容。 提问:“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谁能说一说水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回答:“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 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水的特点,并把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特点有意识地写在中间一点。 教师介绍水的形态变化。 提问:“我们知道水是一种液体,那么水还有其他的形态吗?” 教师展示一些水的不同形态的图片,如冰、水蒸气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水的形态变化。 学生可能会回答:“水可以变成冰。”“水可以变成水蒸气。” 教师解释:“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变成不同的形态。当水的温度降低到 0℃以下时,水会变成冰,这是水的固态;当水的温度升高到 100℃时,水会变成水蒸气,这是水的气态。”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提问:“水是怎么变成水蒸气的呢?你们知道什么是蒸发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蒸发就是水不见了。” 教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水会蒸发呢?蒸发需要什么条件呢?” 引发学生对蒸发现象的深入思考。 (三)实验探究一:水的蒸发现象 教师展示湿布擦黑板和用水洗手的图片或视频。 提问:“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迹不见了。用水洗手,不用擦手也会干。这些水去哪儿了呢?” 学生回答:“水蒸发了。”“水跑到空气中去了。” 教师引导学生解释水蒸发的现象,让学生说一说水蒸发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可能会回答:“水从液态变成了气态。”“水的分子运动加快了。” 等。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蒸发现象。 提问:“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蒸发现象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晾衣服、晒粮食、海水蒸发等方面进行思考。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蒸发是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 教师出示烧开水的图片或小视频。 提问:“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汽是水蒸气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是水蒸气。”“不是水蒸气,是小水珠。”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 教师解释:“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汽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像空气一样的气体,我们是看不见的。” (四)实验探究二:证明水的蒸发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水是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呢?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证明水蒸发的方法。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如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证明水的蒸发。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想法。 交流方法。 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准备两个大小、形状一致的透明杯子,向两杯水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并做好起始水位的标记,其中一个杯子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皮筋扎紧,另一个敞口。两个杯子同时放置在同一个通风、向阳的位置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可以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等。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鼓励,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分成小组,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分发实验材料,如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等。 教师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控制好变量,如两个杯子大小、形状一致,两杯水的起始水量相同;塑料盒要倒扣在地面,放置在相同的位置等。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汇报。 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汇报本小组的实验结果。 学生可能会回答:“没有盖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变少了,说明水蒸发了。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水没有蒸发。”“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一段时间后,里面出现了小水珠,说明空气中的水可以回到盒子里。” 等。 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实验结果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主观臆断。 (五)研讨与交流 教师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内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问题一: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 问题二: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问题三: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水蒸气也是水吗? 派代表作集体交流,问题逐个解决。 问题一:没有盖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 “跑” 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依据是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像空气一样的气体,它可以从没有盖塑料薄膜的杯子中蒸发出去,而被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拦住。 问题二:透明塑料盒中看到的是小水珠,它们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因为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一段时间后,盒子里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 问题三: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无色无味、透明,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不同点是水是液态,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水蒸气是气态,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水蒸气也是水,它是水的气态形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形成韦恩图,让学生补充修改自己的活动手册。 教师引导学生区分 “水蒸气” 与 “白汽”。 提问:“我们在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汽是水蒸气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是水蒸气,是小水珠。因为水蒸气是无色无味、像空气一样的气体,我们是看不见的。白汽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正确认识水蒸气的特性。 (六)拓展与应用 教师让学生思考水蒸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提问:“水蒸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课外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信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水蒸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水蒸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水蒸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思考。 教师介绍水蒸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教师出示水蒸气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水蒸气的形成、上升、凝结、降水等过程。 教师讲解:“地球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空中,遇冷变成小水珠或小冰晶,形成云。云在风的作用下飘动,当云中的小水珠或小冰晶越来越大时,就会落下来,形成雨、雪、冰雹等降水。降水又回到地面,流入河流、湖泊、海洋等,再次被太阳照射蒸发,形成水蒸气,如此循环往复。” 教师介绍水蒸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师出示一些工业生产中利用水蒸气的图片或视频,如发电厂利用水蒸气推动涡轮机发电、食品加工厂利用水蒸气蒸煮食物等。 教师讲解:“水蒸气在工业生产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发电厂利用水蒸气的热能推动涡轮机转动,从而产生电能。食品加工厂利用水蒸气的高温来蒸煮食物,使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教师介绍水蒸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师出示一些与水蒸气对人体健康有关的图片或视频,如加湿器、温泉等。 教师讲解:“水蒸气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干燥的季节,使用加湿器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缓解皮肤干燥、喉咙疼痛等不适症状。泡温泉可以让人放松身心,促进血液循环,对身体健康有益。但是,如果空气中的水蒸气过多,也会导致潮湿、发霉等问题,对人体健康不利。”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教师让学生课后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水蒸气的知识,并记录下来。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从水蒸气的形成、特性、应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解。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实验探究环节,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本节课中有所收获。此外,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