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季学期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1. 乘坐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的中国人有…( )
①杨利伟 ②费俊龙 ③加加林 ④聂海胜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 下列成果对打破西方国家对空间技术垄断局面有促进作用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不包括( )
A.“多莉”羊 B.东方魔稻 C.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突破 D.原子弹爆炸
4.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是在( )
A.1964年 B.1966年 C.1970年 D.1975年
5. 建国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B.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C.工人、农民的大力支持 D.美国的慷慨援助
6.《荀子 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秦汉是如何践行的(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郡县制 C.察举制 D.监察制度
7. 哥伦布始终相信地球是圆的,并百折不挠地开辟新航路,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是
A.为了建立殖民地 B.要开拓世界市场 C.人文主义在起作用 D.发动“价格革命”
8. 下列科技成就奠定了新中国大国地位的是( )
A.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B.“两弹一星”
C.“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9. 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综合科技竞争力,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计划,包括( )
①“863计划” ②“星火计划” ③“火炬计划” ④“一五”计划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0. 党中央作出发展原子弹的战略决策,其主要目的是…( )
A.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B.炫耀国力 C.与美国争霸 D.用于收复台湾
11. 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都是
A.民族独立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废除奴隶制 D.南北实现统一
12. 西方国家所称誉的“第二次绿色革命”是( )
A.改革开放 B.中国杂交水稻的培育 C.载人航天工程 D.恢复高考制度
13. 下列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是( )
①中国 ②俄罗斯 ③美国 ④法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 综合题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其著作《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中,对古代中国与世界发明进行了统计,如下表: 年 代 科技发明 中 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认真分析材料一古代中国与世界发明统计表,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有何变化?
宋元时期我国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是什么?对世界的进步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材料二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科技进步的决定》
材料三中的“科教兴国”战略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2007 年中国成功启动探月工程,中国人几千年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分析中国从事这项深空探测活动的历史条件。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其著作《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中,对古代中国与世界发明进行了统计,如下表:
年 代 科技发明(件) 中 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1)认真分析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代中国与世界发明统计表,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有何变化?(2分)
(2)宋元时期我国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发明是什么?对世界的进步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7分)
材料二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科技进步的决定》
(3)材料三中的“科教兴国”战略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2007年中国成功启动探月工程,中国人几千年登月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分析中国从事这项深空探测活动的历史条件。
16.结合历史背景,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以后中国发展高科技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17.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还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1年 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 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制造此类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74年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是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8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
1999年 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 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编者选编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归纳材料三出现的原因。
(4)据材料三可得出什么认识?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兰斯阿斯特罗姆的《垂死的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是一幅埃塞俄比亚妇女的照片,她已经被饥饿逼到了生命的边缘。只要有一点点食物,就可以挽救她的生命。她的嘴无力地张开,却没有可以咀嚼的东西。人们正在用水壶给她喂水,试图缓解她的痛苦。这是因为饥饿走向死亡的千万个过程之一。
材料二 在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 ( http: / / www.21cnjy.com )0%的水稻产量是袁隆平及其助手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从1976年到1998年累计增产粮食3.5亿吨,按每吨1000元计算,累计增收3500亿元;按人均口粮每年 450千克 计算,每年解决了5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人类生存存在什么问题?(2)为解决这一问题,人类该如何做?
(3)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19. 阅读下列材料:
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请回答:
你认为应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段话?
2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初,在今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北130多千米沙漠深处,发现了一个深埋于流沙之下1600余年的古老王国尼雅古国遗址。尼雅古国在《汉书西域传》中被称为精绝国。它地处尼雅河的尽头,背依昆仑,面向无垠沙漠,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向东倾斜。
材料二:1901年1月,英籍匈牙利人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坦因首次来到尼雅。短短两周,他即掘获出大量的怯卢文(印度西部土著民族的语言)和汉文木简,其中有不少要求配水和对水资源严格控制的记录。还有键陀罗(古印度)艺术风格的木雕,以及玻璃器、铜镜、五铢钱等文物,装了12大箱,运回伦敦。斯坦因的发现使西方学术界为之震惊。尼雅随之成为考察的热点。
材料三:目前在尼雅已发现了150多处遗 ( http: / / www.21cnjy.com )址。较大的民居,建筑面积达一二百平方米,四周用红柳、芦苇围成防护墙,居室多间,可以看出客室、卧房、储藏间、厨房、畜厩之别。而较小的民居,或只有住室一间,与畜厩为邻。在尼雅一百多千米的范围内,还发现了引水渠、农田、粟粒、葡萄园、沙枣、杨木和桑林,也见到了羊、马、骆驼的骨骸。在出土文物中,难得一见的有木制的锁钥,还发现过一只陶蚕。
材料四:1995年,联合国考察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学者发现并发掘出尼雅贵族墓地。死者已成干尸,保存相当完好。他们以锦绢盖头,身着锦袍、锦裤,上覆锦被。锦纹是汉代统治阶层使用的典型的带有“长乐大明光”“延年益寿”等字样的图案。随葬的还有汉朝丝绸艺术精品锦、绫、罗等,也有颇具罗马艺术风格的华丽毛织物。
材料五:近些年来在尼雅遗址发现的怯卢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斯坦因当年所见的一样,不少并未开封拆阅。它们或有序地放置在休息的土炕炕沿,或藏在陶瓮之中。这些宅邸周围有许多被风沙拦腰折断的直径超过 50公分 的胡杨枯树。
以上材料均摘自1998年第三期《地理知识》杂志中《失落在沙海中的精绝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方面概括尼雅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推测尼雅文明的湮没可能是什么原因?依据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C3.A4. C5.D 6.D7.C 8.B9.D 10.A 11.A 12. B 13. A
二、综合题
14、(略
15.
16. (1)20世纪80年代以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积极发展国防高新科技。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2)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进行了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原因: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环境也有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17、 (1)新中国成立时,现代科学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基础十分薄弱。(2分)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而且有些项目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分)
(3)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第二,党和政府对发展科技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三,与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创新精神分不开的。(6分)
(4)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分)
三、材料解析题
18.(1)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2)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减少水土流失;大力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增加农业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从而增加粮食产量。
(3)杂交水稻增产明显,“南优 ( http: / / www.21cnjy.com )2号”单产一般比常规稻增产20%以上;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杂交水稻在世界范围得到推广,被许多国家引种,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温饱问题。
20. 邓小平的这段谈话,生动地说明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尖端科技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同时,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21.(1)尼雅从政治上来说,在西域都护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管辖之下,已经出现了贫富不均和私有制。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种植果树,学会了植桑养蚕和纺织。在文化上兼容印度和中原文化,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在对外关系上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2)可从以下两种不同角度作答:
答案一:尼雅文明湮没的原因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是由沙漠化造成的。在风沙侵蚀和堆积作用下,河水水量日益减少。严格控制水资源的记录,以及被风沙拦腰折断的胡杨树就是证明。尼雅文明湮没的悲剧告诉我们,人类必须保护并不断改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答案二:尼雅文明湮没的原因可能是外族入 ( http: / / www.21cnjy.com )侵造成的。因为材料五中被发现的怯卢文,不少并未开封拆阅,可能收件人是迫于形势不能不离去。被拦腰折断的胡杨树也说明生活环境并未恶化到不能生存的地步。外族入侵、社会动荡会导致一个文明消亡,这也是值得我们汲取的历史教训。(若答出其他可能性,言之成理者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