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5 13: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朵花里见人生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文主题为“情感哲思”,选编的4篇课文《背影》《白杨礼赞》《散文两篇》和《昆明的雨》都是散文,但类型不同,分别为写人记事散文、托物言志散文、哲理散文、写景抒情散文。把握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品析各具特色的语段,理解文章的独特情感,提高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能力是单元的学习要求。
4篇散文特色鲜明。《背影》以“背影”为线索,注重场景的描写、细节的雕琢和双重叙述视角,回忆往事,言情怀人,耐人寻味;《白杨礼赞》以“白杨树”为对象,先抑后扬,叙议结合,托物言志,表达对北方抗战人民的高度赞美,值得玩味;《昆明的雨》以雨季特有景物为寄托,片段组合,串联往事,双线串珠,韵味十足;《散文两篇》由时间的流失、爱情的渴求等现象出发,展开议论,先总后分,挖掘事物背后的深刻含义,构思严谨。
2.教学重点
(1)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2)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3.教学难点
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表达对人生体验的独特情感。
【学情分析】
散文是中小学课文的大宗,数量众多,学生接触得也较早。本单元选入的散文都是某一类型散文的代表性篇目,既有学生已经熟悉的(写人记事散文与写景抒情散文),也有学生接触较少的托物言志散文与议论性散文。
【单元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着重把握各类散文在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欣赏各具特色的语言,培养对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
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表达对人生体验的独特情感。
【课时安排】9课时
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同学们,《齐鲁晚报》举行一个“讲述成长的故事——一朵花里见人生”主题征文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创作一篇散文投稿。
自主学习
【活动一】初探文本 明体裁
1.初读音准:朗读四篇散文,读准字音,标出难读难写的字,查阅工具书,完成字音字形积累表。
2.再读知意:有感情地朗读四篇课文,初步感受作者情感,划出印象深刻的语句或片段,判断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用下面的句式概括每篇课文的初读感受。
朗读要求:身子端正,读准字音,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本文通过写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表达了_________的情感。这是一篇______(类型)散文,文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预设1:《背影》通过写父亲的四次背影内容,表达了父子情深的情感。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类型)散文,文章具有对人和事的描写突出;具有明晰的线索;字里行间流露真情的特点
预设2:《白杨礼赞》通过“礼赞白杨”,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尊敬。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类型)散文,文章具有借具体事物表达情感的特点。
预设3:《永久的生命》作者从哲理角度揭示了生命的永久在于整体生命的生生不息与生机盎然。这是一篇议论性(类型)散文,文章具有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哲理的表达的特点。
预设4:《昆明的雨》通过回忆昆明雨季的事与物,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的怀念之情。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类型)散文,文章常常用寓情于景的手法,语言往往优美生动,含蓄典雅。
【设计意图】达成教学目标1。
【活动二】沉入文字 品深情
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圈画出你觉得最有味道的语句或片段。
要求:
1.在旁边作好批注。
2.小组交流并派代表朗读相关语句,分享讨论成果。
3.其它小组同学进行补充或质疑。
预设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明确:外貌描写:简笔勾勒出父亲的形象,与“我”的穿着形成巨大反差,进一步加深了父亲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
预设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明确:蹒跚、慢慢探、穿过、爬上、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等按照时间的顺序,对动词的精准使用,刻画出了一个笨拙、吃力的背影,尽显橘之路的艰难,展现了父亲对儿子全力以赴、毫无保留的爱。(用词之美)
预设3:①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②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③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④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明确:运用反问和排比的修辞,层层深入地揭示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白杨树→北方的农民→哨兵→精神,突出了主题。(句式之美)
预设4:它是一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 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生命”比作“不懂疲倦的旅客”,具体生动地表现了个体生命虽然短暂,但人类的生命是永无止境的特点,有哲理,引人思考。(修辞之美)
汪老有一支神奇的笔,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幅画面,有时用传神的比喻,有时连比喻也不用,仅仅几个小小的标点,却总能让我们有看见当时情形的感觉。
预设5: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作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
明确:通过比喻写出干巴菌外形的难看,这与后文入口后味道的鲜美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写出作者对干巴菌美味的惊叹与喜爱。“?”“!”的使用不仅语言简洁,读来亲切、口语化,也凸显出作者的惊叹与喜爱。(描写之美)
追问:要是在这两句话前各添加一个感叹号表达作者的感情,你会加什么?
预设:(咦)这种东西也能吃?!(哇/啊)这东西这么好吃?!
师生对读,再次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雨季菌子美味的喜爱与怀念,提示学生注意句末的标点符号。
适时点评:菌子是属于昆明的雨季,而菌子的色香味是属于有趣的美食家汪曾祺的。正因为心中有趣,文章才有趣。汪曾祺的散文就是这样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
【设计意图】达成教学目标2。
三、交流探究
【活动三】妙笔生花 抒真情
著名散文家碧野曾说:“散文是美的,所以用词措句要苦心推敲,做到句句优美,字字精炼。”
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散文类型,把握其文本特点,在原文基础上添枝加叶,把它写的丰满、生动。
要求:
1.语言表达连贯,追求文本的用词之美,句式之美,修辞之美,描写之美,将心头那份情感自然流露。
2.阅读自己的、同伴和名家的散文作品,对小组内的练笔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活动四】你展我评 显风采
修改个人作品,小组二次讨论,依据评价标准对成员作品再次提出修改建议并推选出小组代表作在班级内展示分享;
班级对各组推选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依据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的修改建议,修改自己的作品,并以班为单位把作品提交至学校;
学校对各班的稿件进行评奖,择优向《齐鲁晚报》投稿。
【设计意图】达成教学目标3。
综合建模
一粒沙里看世界 半瓣花上见人生。《背影》表现永恒的父子之情,感人至深;《白杨礼赞》讴歌昂扬刚健的民族精神,激人奋起;《散文二篇》思考生命的永恒和人生的真谛,引人深思;《昆明的雨》展现雨季中寻常生活的美感与诗意,令人回味。散文如光,穿透历史,点亮生活;散文如窗,照见思想触及灵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我们透过文学的窗,捕捉自己生命中那束独特亮光。
五、作业布置
A层:1.进一步修改升格作文,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不少于650字。
2.推荐阅读:《汪曾祺散文精选》。
B层:进一步修改升格作文,保持句子间的连贯性,不少于600字。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