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昆明的雨》音视频素材+教案+课件(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昆明的雨》音视频素材+教案+课件(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7 11:15:20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朱自清《春》
昆明的雨
―― 汪曾祺
走近作者
作者 汪曾祺 生卒年 1920—1997 籍贯 江苏高邮
评价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代表作品 散文《端午的鸭蛋》、 短篇小说《受戒》、 小说集《邂逅集》等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七年。在这一时期,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还结识了很多的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道路,还结识了后来和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
昆明是他的第二故乡。在他晚年的诗文书画中,随处可见他对故土、故人、故事的怀念之情。
写作背景
菌子   辟邪 鲜腴 篱 笆   黄焖鸡

jùn
扳尖 缅桂 绿釉 密匝匝
mēn
bān
lí bā

mi n
yòu
21jycn.com
21世纪教育网
读字

读文
1、时隔四十多年后,汪曾祺回忆了哪些与“昆明的雨”有关的景和事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借助课后阅读提示,梳理文章的结构,完成思维导图。(作业本P94·4)
朋友约画
雨中的景
雨中的事
仙人掌
杨梅
缅桂花
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
读文
2、本文题为《昆明的雨》,却零零散散的写了仙人掌、菌子、杨梅等小物,是否偏离了主题?
这些景物均和“雨”有关,从昆明的雨写起,写到雨季的仙人掌、菌子等,使昆明的雨变得饶有情味。“雨”是本文线索,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阅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做些圈点批注,读一读,品一品,你感受到了哪些美?
品文
示例:我感受到了滋味的美!
第7段,对干巴菌滋味的描绘:
“这种东西也能吃?!”
“这东西这么好吃?!”
将干巴菌的难看外形,与鲜美的味道形成强烈对比,再通过“?”、“!”,凸显作者对干巴菌美味的惊叹与喜爱。
“我想念昆明的雨。”
(两次出现,有何不同?)
课文开头是想念昆明的雨,点明中心,引出下文描写;
结尾想念的不仅是昆明的雨,还有物、景、人、事,当年的宁静、恬淡的生活。
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汪曾祺《昆明的雨》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朱自清《春》
清新、优美、诗意
简单如话、直白平淡、简洁有韵味
“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
――汪曾祺
悟情
作业:
汪曾祺先生一生坎坷,但他始终以平淡的心感受人生艰难,并且创造了积极的、乐观的、诗意的、美的文学人生。
课下读一读汪曾祺先生其他的文章,体会他的真情怀。17《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重点)
2.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昆明的雨、景的特点,品味文章淡而雅的语言风格。(难点)
3.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与怀念之情。(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PPT: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朱自清《春》
文人笔下的雨,承载了太多的美好和愁绪,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的汪曾祺,他笔下的雨会承载什么呢? 一起学习《昆明的雨》。
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的作品朴素、淡雅,读来韵味无穷,带着中国文学特有的书香之气和江南的泥土芳香,他也因此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他的作品里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恬淡和从容。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略有改动。
1939年开始,汪曾祺在昆明生活学习了7年。这7年,是他一生中的重要时期。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还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7年间,汪曾祺走遍了昆明的大街小巷,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他来说,昆明无异于他的第二个故乡。
1984年5月19日,四十多年后,汪曾祺还对昆明念念不忘,于是写下了这篇散文。
品读文章
读字
PPT出示生字词,生齐读,落实重难点词汇
读文
1.时隔四十多年后,汪曾祺回忆了哪些与“昆明的雨”有关的景和事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借助课后阅读提示,梳理文章的结构,完成思维导图。(作业本P94·4)
2、本文题为《昆明的雨》,却零零散散的写了仙人掌、菌子、杨梅等小物,是否偏离了主题?
预设:这些景物均和“雨”有关,从昆明的雨写起,写到雨季的仙人掌、菌子等,使昆明的雨变得饶有情味。“雨”是本文线索,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品文悟情
品读散文,不仅要读明白文章的结构内容,更要注重品析散文的语言,体悟作者的真情。
1.阅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做些圈点批注,读一读,品一品,你感受到了哪些美?
示例:我感受到了滋味的美!第7段,对干巴菌滋味的描绘:
“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
将干巴菌的难看外形,与鲜美的味道形成强烈对比,再通过“?”、“!”,凸显作者对干巴菌美味的惊叹与喜爱。
生品析文章,朗读美句,师稍作指导。
预设:景物的美
氛围的美
人情的美
2.在描绘了昆明不同的美后,作者自然再次道出“我想念昆明的雨”,这和文章开头处的句子有何分别?
预设:课文开头是想念昆明的雨,点明中心,引出下文描写;
结尾想念的不仅是昆明的雨,还有物、景、人、事,当年的宁静、恬淡的生活。
本文真切的传达了作者对昆明的想念、赞美,这当然要归功于语言文字的魅力。
PPT出示: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汪曾祺《昆明的雨》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朱自清《春》
请同学们朗读这两段文字,并对比二者语言风格。
预设:《昆明的雨》简单如话、直白平淡、简洁有韵味
《春》清新、优美、诗意
小结
文章以昆明的雨为出发点,描写了昆明雨季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充分体现了昆明雨季的自然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对过往岁月的想念以及对人世间平淡生活的珍爱。
五、布置作业
汪曾祺先生一生坎坷,但他始终以平淡的心感受人生艰难,并且创造了积极的、乐观的、诗意的、美的文学人生。 课下读一读汪曾祺先生其他的文章,体会他的真情怀。
板书设计
昆明的雨
滋味美
景色美 语言:平实如话
人情美
氛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