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略无阙处 叠嶂 曦月
沿溯阻绝 乘奔御风 绝巘
飞漱 素湍 属引凄异
2.按要求填空。
(1)课文作者 , (朝代)地理学家,课文选自《 》,它是有文学价值的 巨著。三峡,指 、 和 的总称。
(2)作者写山从正面和侧面突出山高。从正面写的句子是“ ”;从侧面写的句子是“ ”。
(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描写水势盛大,又用“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4)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 ”。
(5)写春冬之水的特点的句子是“ ”。
(6)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出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重岩叠嶂 嶂:
4.不见曦月 曦:
5.每至晴初霜旦 旦:
6.林寒涧肃 肃:
7.故渔者歌曰 故:
8.略无阙处 阙:
9.虽乘奔御风 奔:
10.翻译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译文: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
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译文:
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译文:
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二、阅读理解
(2023八上·上思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①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释】①洒然:潇洒脱俗的样子。
1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B.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C.则素湍绿潭 则其心洒然而醒
D.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12.下面对甲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总体描写三峡概貌,写出了三峡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B.第二段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
的气势。
C.文章结尾写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
的凄凉冷落。
D.文章抓住季节特点,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14.甲、乙两文都写了山,结合具体内容,分别说说它们是如何表现山的特点的。
三、语言综合运用
15.(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10课《 三峡》同步课时练习)依照下面的例句,联系课文内容,以三峡的“山”为对象,进行仿写。
例句:三峡之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16.(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0 三峡 同步练习)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天高地厚华夏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quē;zhànɡ;xī;sù;bēn;yǎn;shù;tuān;zhǔ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故答案为:quē; zhànɡ; xī;sù; bēn; yǎn;shù;tuān; zhǔ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答案】(1)郦道元;北魏;水经注校证;水利学;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补全文言文的原文;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中需要注意有“郦、瞿塘、叠嶂、蔽日、阙处、沿溯、素湍、倒、啸”等字易写错。
故答案为:
(1)1、郦道元2、北魏3、水经注校证4、水利学5、瞿塘峡6、巫峡7、西陵峡
(2)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1、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和古代诗文的背记与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答案】3.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4.日光,这里指太阳
5.早晨
6.肃杀,凄寒
7.所以,因此
8.同“缺”,空隙、缺口
9.这里指飞奔的马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句意:悬崖峭壁重峦叠嶂。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句意:(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曦: 日光,这里指太阳
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句意:每逢初晴的日子或下霜的早晨。旦:早晨
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句意: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肃:肃杀,凄寒。
7.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句意: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故:所以
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句意: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缺”,空隙、缺口
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句意:即使骑着快马驾着清风。奔:动词活用为名词,指飞奔的马。
10.【答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茂盛), 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自非:如果不是; 虽:即使; 绝 :阻断;良:确实; 属:声音持续不断 ; 绝:消失。
故答案为: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②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③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④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⑤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⑥水清,树荣,(茂盛), 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⑦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⑧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答案】11.C
12.D
13.①)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②于是心胸潇洒脱俗而清醒通明,更加想要长久地留在此地,忘记了回去。
14.甲文“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广度);“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出了山的高大雄伟(高度)。乙文“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直接写出了群山环绕的样子;“草树众而泉石嘉”写出了山上草树茂盛,泉水山石秀美的特点,运用白描,简洁凝练。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三峡/郦道元;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解释。文言字词包括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初中阶段遇到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2)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读懂文言文,理解文言文内容。选择题注意在文言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言文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4)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通读文言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两篇文言文山的特点即可。
【译文】
【甲】
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期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的确是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那里群山环抱、云雾相生、旷野无垠、草木茂盛、泉水山石秀美,所见到的美景使人眼花缭乱,所听到的泉声使人为之一振。于是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更想久留而不返回了。
11.A翻译为: 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绝,不能通航
翻译为: 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绝,停止,消失
B翻译为: 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 清,清波
翻译为: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清,水清
C翻译为: 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则,就
翻译为:于是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则,就
D翻译为:在七百里的三峡中。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翻译为:如果不是正午,如果不是半夜。自:如果
故答案为: C
12.D:错误。至于夏水襄陵,春冬之时,每至晴初霜旦,顺序是:夏天、春天冬天、秋天,不是春夏秋冬的顺序。故答案为: D
13.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虽、奔、御、以、疾、洒然”。虽: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相当于“即使”。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驭。以,这样。疾,快。洒然:不拘束的样子。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 ①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②于是心胸潇洒脱俗而清醒通明,更加想要长久地留在此地,忘记了回去。
14.【甲】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翻译为: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写山连绵不断。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翻译为: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写山高,高到似乎遮住了太阳和月亮。
【乙】 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翻译为:那里群山环抱、云雾相生。写群山环绕。
草树众而泉石嘉,翻译为:翻译为:草木茂盛,生长繁密。山泉清澈,岩石秀美。白描,简单勾勒了山上草木茂盛和泉水山石秀美的样子。
故答案为:甲文“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广度);“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出了山的高大雄伟(高度)。
乙文“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直接写出了群山环绕的样子;“草树众而泉石嘉”写出了山上草树茂盛,泉水山石秀美的特点,运用白描,简洁凝练。
15.【答案】三峡之山的奇,奇在峻,奇在危,奇在连绵,奇在重叠。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
【解析】【分析】答题时,需要把握描写对象——三峡的“山”的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再仿照例句的句式进行仿写。
故答案为:三峡之山的奇,奇在峻,奇在危,奇在连绵,奇在重叠。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16.【答案】山险水急三峡景(或“山峻水清三峡美”)
【知识点】诗歌对联
【解析】【分析】《三峡》主要描写了三峡的山与水,表现山的高,水流的湍急;然后接对联的要求进行补写。这里“天高地厚”可以用“山高水急”来对,“华夏情”可以对上“三峡美”。
故答案为:山险水急三峡景(或“山峻水清三峡美”)。
【点评】本题考查文意的理解与对联的补充。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文意。
1 /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略无阙处 叠嶂 曦月
沿溯阻绝 乘奔御风 绝巘
飞漱 素湍 属引凄异
【答案】quē;zhànɡ;xī;sù;bēn;yǎn;shù;tuān;zhǔ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故答案为:quē; zhànɡ; xī;sù; bēn; yǎn;shù;tuān; zhǔ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2.按要求填空。
(1)课文作者 , (朝代)地理学家,课文选自《 》,它是有文学价值的 巨著。三峡,指 、 和 的总称。
(2)作者写山从正面和侧面突出山高。从正面写的句子是“ ”;从侧面写的句子是“ ”。
(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描写水势盛大,又用“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4)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 ”。
(5)写春冬之水的特点的句子是“ ”。
(6)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出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答案】(1)郦道元;北魏;水经注校证;水利学;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补全文言文的原文;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本题中需要注意有“郦、瞿塘、叠嶂、蔽日、阙处、沿溯、素湍、倒、啸”等字易写错。
故答案为:
(1)1、郦道元2、北魏3、水经注校证4、水利学5、瞿塘峡6、巫峡7、西陵峡
(2)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1、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和古代诗文的背记与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重岩叠嶂 嶂:
4.不见曦月 曦:
5.每至晴初霜旦 旦:
6.林寒涧肃 肃:
7.故渔者歌曰 故:
8.略无阙处 阙:
9.虽乘奔御风 奔:
【答案】3.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4.日光,这里指太阳
5.早晨
6.肃杀,凄寒
7.所以,因此
8.同“缺”,空隙、缺口
9.这里指飞奔的马
【知识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句意:悬崖峭壁重峦叠嶂。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句意:(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曦: 日光,这里指太阳
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句意:每逢初晴的日子或下霜的早晨。旦:早晨
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句意: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肃:肃杀,凄寒。
7.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句意: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故:所以
8.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句意: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阙:“缺”,空隙、缺口
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要结合句意进行理解。句意:即使骑着快马驾着清风。奔:动词活用为名词,指飞奔的马。
10.翻译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 译文: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
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
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译文:
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译文:
⑨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
【答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茂盛), 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自非:如果不是; 虽:即使; 绝 :阻断;良:确实; 属:声音持续不断 ; 绝:消失。
故答案为: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②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③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④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⑤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⑥水清,树荣,(茂盛), 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⑦每当到了初晴或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⑧有时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二、阅读理解
(2023八上·上思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①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释】①洒然:潇洒脱俗的样子。
1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B.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C.则素湍绿潭 则其心洒然而醒
D.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12.下面对甲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总体描写三峡概貌,写出了三峡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B.第二段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
的气势。
C.文章结尾写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
的凄凉冷落。
D.文章抓住季节特点,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14.甲、乙两文都写了山,结合具体内容,分别说说它们是如何表现山的特点的。
【答案】11.C
12.D
13.①)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②于是心胸潇洒脱俗而清醒通明,更加想要长久地留在此地,忘记了回去。
14.甲文“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广度);“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出了山的高大雄伟(高度)。乙文“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直接写出了群山环绕的样子;“草树众而泉石嘉”写出了山上草树茂盛,泉水山石秀美的特点,运用白描,简洁凝练。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三峡/郦道元;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解释。文言字词包括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初中阶段遇到的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常考的是:之、而、以、于、其。
(2)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读懂文言文,理解文言文内容。选择题注意在文言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言文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4)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通读文言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两篇文言文山的特点即可。
【译文】
【甲】
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期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的确是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那里群山环抱、云雾相生、旷野无垠、草木茂盛、泉水山石秀美,所见到的美景使人眼花缭乱,所听到的泉声使人为之一振。于是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更想久留而不返回了。
11.A翻译为: 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绝,不能通航
翻译为: 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绝,停止,消失
B翻译为: 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 清,清波
翻译为: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清,水清
C翻译为: 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则,就
翻译为:于是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则,就
D翻译为:在七百里的三峡中。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翻译为:如果不是正午,如果不是半夜。自:如果
故答案为: C
12.D:错误。至于夏水襄陵,春冬之时,每至晴初霜旦,顺序是:夏天、春天冬天、秋天,不是春夏秋冬的顺序。故答案为: D
13.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虽、奔、御、以、疾、洒然”。虽: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相当于“即使”。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御:驾驭。以,这样。疾,快。洒然:不拘束的样子。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 ①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②于是心胸潇洒脱俗而清醒通明,更加想要长久地留在此地,忘记了回去。
14.【甲】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翻译为: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写山连绵不断。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翻译为: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写山高,高到似乎遮住了太阳和月亮。
【乙】 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翻译为:那里群山环抱、云雾相生。写群山环绕。
草树众而泉石嘉,翻译为:翻译为:草木茂盛,生长繁密。山泉清澈,岩石秀美。白描,简单勾勒了山上草木茂盛和泉水山石秀美的样子。
故答案为:甲文“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广度);“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出了山的高大雄伟(高度)。
乙文“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直接写出了群山环绕的样子;“草树众而泉石嘉”写出了山上草树茂盛,泉水山石秀美的特点,运用白描,简洁凝练。
三、语言综合运用
15.(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10课《 三峡》同步课时练习)依照下面的例句,联系课文内容,以三峡的“山”为对象,进行仿写。
例句:三峡之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答案】三峡之山的奇,奇在峻,奇在危,奇在连绵,奇在重叠。
【知识点】套用式仿写
【解析】【分析】答题时,需要把握描写对象——三峡的“山”的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再仿照例句的句式进行仿写。
故答案为:三峡之山的奇,奇在峻,奇在危,奇在连绵,奇在重叠。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仿写与语言表达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语意连贯。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
16.(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0 三峡 同步练习)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天高地厚华夏情。
【答案】山险水急三峡景(或“山峻水清三峡美”)
【知识点】诗歌对联
【解析】【分析】《三峡》主要描写了三峡的山与水,表现山的高,水流的湍急;然后接对联的要求进行补写。这里“天高地厚”可以用“山高水急”来对,“华夏情”可以对上“三峡美”。
故答案为:山险水急三峡景(或“山峻水清三峡美”)。
【点评】本题考查文意的理解与对联的补充。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文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