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培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培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20 17:07:12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ó)洗认前朝。
D.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2.(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唐朝诗人。田园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B.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一起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C.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D.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4.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九万里风鹏正举。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杜牧——唐朝——咏史怀古
B.《饮酒》——陶渊明——东晋——山水田园
C.《渔家傲》——李清照——宋代——托物言志
D.《雁门太守行》——李贺——唐朝——边塞诗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政府部门专门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
B.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D.《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极大地激化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
7.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这样,人方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二、语言表达
8.(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请你根据所给语境写出《黄鹤楼》中的一联诗,将语段补充完整,并说出你的理由。
国庆节到了,小明和同学们到南方去探访一座名楼,他们一行人观赏佳景,吊古伤今,思绪绵绵。晴日里的原野一望千里,似乎都能看见遥远的家乡。不知不觉已是傍晚,江面上升腾起一层迷蒙的烟雾,家乡也好像为烟幕所隔,望不见了。此景触动乡愁,小明不禁有点想家,他望着远处叹了一口气,说:“哎!现在真可谓是‘   ?   ’啊!”
理由:   
9.(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作业)《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热播的文化益智类节目。酷爱古典诗词的李静同学积极参加诗词比赛,却在最后一轮遭到淘汰,她情绪低落。作为好朋友,你该如何安慰她?(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
10.(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作业)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句子。
我们循着古人的脚步,游历祖国山河,黄鹤楼上,看悠悠白云,结烟波乡愁;
   ,   ,   ;
   ,   ,   。
11.(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试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燕:甲骨文 ,像一种翅膀尖长 、尾巴剪形 的候鸟,秋南春北。造字本义:一种喜欢在民居筑巢、呢喃蜜语的候鸟。雁:金文 (即 ,“人”字形)+ (鸟),表示以“人”字队形飞行的鸟群。造字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古诗词中的“燕”:①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②表现爱情的美好;③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④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材料三
古诗词中的“雁”:①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②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③指代书信;④大雁入秋南徙,雁是秋景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1)仿照材料一中对“燕”造字本义的解释,试解释“雁”的造字本义。
(2)结合上述材料,正确选择“燕”与“雁”,填在下列诗句中的横线处。
①鸟啼芳树丫,   衔黄柳花。
②鸿   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③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   子傍谁飞?
④乡书何处达?归   洛阳边。
(3)小明默写古诗词时,总是区别不了“燕”与“雁”,很是苦恼,请你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帮他总结出一些规律。
三、诗歌鉴赏
(2024·岳池模拟)古诗鉴赏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 “悠然”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   的心境。
1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赏析。
(甲)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
14.简析两诗中写景的作用。
15.两诗一写秋景,一写春景,都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但诗歌表达的感情却不样,请简要分析两诗表达的情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戟”应读作“jǐ”。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不仅要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还要具备在不同的词语或语境中辨析不同读音的能力。
2.【答案】B
【知识点】与朱元思书;通假字
【解析】【分析】B.转——啭。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异读字的掌握。
3.【答案】A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A.“唐朝诗人”有误,陶渊明是东晋诗人;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4.【答案】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成语典故
【解析】【分析】 A.用“火烧赤壁”的典故;
B.没有用典故;
C.“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D.“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5.【答案】C
【知识点】其他常识;赤壁;雁门太守行;饮酒(其五);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解析】【分析】C:错误。没有托物言志。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6.【答案】A
【知识点】搭配不当;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语义重复,应删去“约”;
C.有误,语序不当,应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换位置;
D.有误,搭配不当,应将“激化”改为“激发”。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7.【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从语境中“小我向大我的转变”中获得思路,②讲得是“小”我,自己;③讲得是“别人”;①讲得是“大”我;所以可排序为:②③①。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8.【答案】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应用性默写
【解析】【分析】根据“遥远的家乡”“不知不觉已是傍晚,江面上升腾起一层迷蒙的烟雾,家乡也好像为幕需所隔,望不见了”可知划线句应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其他诗句也可。
故答案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9.【答案】示例:李静,虽然你这次落选了,但是经过这次锻炼,你获得了成长。不要气馁,你酷爱诗词,只要坚持不懈,定会在下次比赛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知识点】语言得体;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答题要点:①要有称呼;②要表达对李静的鼓励和安慰;③语言要简洁、得体。比如:示例:李静,虽然你这次落选了,但是经过这次锻炼,你获得了成长。不要气馁,你酷爱诗词,只要坚持不懈,定会在下次比赛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故答案为: 示例:李静,虽然你这次落选了,但是经过这次锻炼,你获得了成长。不要气馁,你酷爱诗词,只要坚持不懈,定会在下次比赛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类试题的解答,关键是说话要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说话要注意人物身份、说话对象和交谈场合,要做到文明得体。我们说话时要紧扣话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说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要做到清楚、明白。说话要注意有条理,注意前后句内在的联系,力求意明句畅。
10.【答案】荆门山外;听滔滔江声;送万里行舟;东皋村头;望树树秋色;怀惆怅情怀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黄鹤楼上”是地点;“看悠悠白云,结烟波乡愁”写在黄鹤楼上做的事,“看悠悠白云”“结烟波乡愁”都是动宾短语,“看”“结”都是动词,“悠悠白云”“烟波乡愁”都是偏正短语。而且这句话化用崔颢的《黄鹤楼》。据此分析可以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及王绩的《野望》等为内容进行仿写。
故答案为:荆门山外
听滔滔江声
送万里行舟
东皋村头
望树树秋色
怀惆怅情怀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仿写”题要注意是沿用原来话题,还是变换话题。题干对修辞有无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内在联系,这对仿写句的内容隐含了哪些要求。如果是仿写语段的某一部分,续写语段,那就要求仿写句不仅要与被仿写部分在句式结构、思想内容等。
11.【答案】(1)(示例)一种习惯以“人”字队形迁徙的候鸟。
(2)①燕;②雁;③燕;④雁
(3)“燕”多美化或歌咏春天,“雁”多用于写秋天景象的诗歌中。“燕”多用来表达对时序更迭,年华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雁”多用来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燕”多用以象征爱情,“雁”多用以象征边塞。
【知识点】词义理解;一般性默写;材料探究;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
【解析】【分析】(1)答题时,仿照例子,结合所给出的信息,如“‘人’字队形”“鸟群”,用“一种习惯以……的候鸟。”进行仿写即可。
(2)可以结合材料二、三对“燕”“雁”意象的解读,联系诗句内容作答。①结合横线后“衔”字,可确定为在衔泥筑巢的“燕”;②“几时到”写出一种期盼,所以是“鸿雁”传信。③结合“旧家、傍谁飞”可知是居家的“燕”。④结合“乡书”可知是“雁”。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⑶可以根据材料一、二、三的内容,弄清楚“燕”与“雁”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自己的积累来分析。“燕”多美化或歌咏春天,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大雁入秋南徙,所以“雁”多用于写秋天景象的诗歌中。“燕”多用来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羁旅情愁;“雁”多用来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可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⑴ (示例)一种习惯以“人”字队形迁徙的候鸟。
⑵1、①燕
2、②雁
3、③燕
4、④雁
⑶ “燕”多美化或歌咏春天,“雁”多用于写秋天景象的诗歌中。“燕”多用来表达对时序更迭,年华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雁”多用来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燕”多用以象征爱情,“雁”多用以象征边塞。
【点评】(1)本题考查探究汉字本意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分析所给例子的分析方法,然后再仿照此分析方法解释字义即可。
(2)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所考篇目均来自课标篇目,考生答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答题提示,准确填写句子,答题完成后要认真核查,避免出现大意性错误。
⑶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的能力。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牢记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等等。做题时,还要在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古诗的意象。
【答案】12.恬淡闲适
13.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超脱世俗的高雅追求。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饮酒(其五);寄情山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读懂古诗句,理解古诗内容。抓住古诗中的关键词,如情感词、评价句、意象等,理解诗人情感态度,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古诗情感分析。理解古诗句表达含义,抓住诗句中的情感词,结合作者生平背景分析古诗情感。情感分析注意不要少点。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1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翻译为: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写诗人采菊之时,抛却尘俗纷扰,恬淡闲适的心情,表现出陶渊明向往自然、追求自由和平静的思想和境界。
故答案为: 恬淡闲适
13. 《饮酒·结庐在人境》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超脱世俗的高雅追求,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故答案为: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超脱世俗的高雅追求。
【答案】14.两诗的写景均有点明时令的作用;两诗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烘托了人物心情。
15.《野望》抒发了向伯夷、叔齐两位隐士看齐的惆怅、孤寂的情怀;《南乡子》抒发了诗人遥居异乡的思乡之愁。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思乡怀人;野望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时既要注意文段的内容,也要结合景物描写的语段在文章中的位置。
(2)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14.(甲)诗中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和(乙)诗中的“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甲诗点明秋天,乙诗点明春天,通过这些景色描写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意境。
故答案为: 两诗的写景均有点明时令的作用;两诗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烘托了人物心情。
15.在(甲)诗《野望》中,诗人通过描绘田园景色,展现出一种惆怅、孤寂之感,尤其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体现了他渴望像隐士般的情怀;而(乙)诗《南乡子》中,从“思乡处”等表述可明显看出主要抒发的是诗人身处异乡的浓浓思乡之愁。
故答案为:《野望》抒发了向伯夷、叔齐两位隐士看齐的惆怅、孤寂的情怀;《南乡子》抒发了诗人遥居异乡的思乡之愁。
1 /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ó)洗认前朝。
D.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戟”应读作“jǐ”。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不仅要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还要具备在不同的词语或语境中辨析不同读音的能力。
2.(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答案】B
【知识点】与朱元思书;通假字
【解析】【分析】B.转——啭。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异读字的掌握。
3.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唐朝诗人。田园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
B.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一起被后人称为“小李杜”。
C.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D.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答案】A
【知识点】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 A.“唐朝诗人”有误,陶渊明是东晋诗人;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4.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九万里风鹏正举。
【答案】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成语典故
【解析】【分析】 A.用“火烧赤壁”的典故;
B.没有用典故;
C.“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D.“九万里风”句,出自《庄子·逍遥游》。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杜牧——唐朝——咏史怀古
B.《饮酒》——陶渊明——东晋——山水田园
C.《渔家傲》——李清照——宋代——托物言志
D.《雁门太守行》——李贺——唐朝——边塞诗
【答案】C
【知识点】其他常识;赤壁;雁门太守行;饮酒(其五);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解析】【分析】C:错误。没有托物言志。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政府部门专门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
B.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D.《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极大地激化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
【答案】A
【知识点】搭配不当;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正确;
B.有误,语义重复,应删去“约”;
C.有误,语序不当,应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换位置;
D.有误,搭配不当,应将“激化”改为“激发”。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7.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这样,人方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从语境中“小我向大我的转变”中获得思路,②讲得是“小”我,自己;③讲得是“别人”;①讲得是“大”我;所以可排序为:②③①。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二、语言表达
8.(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请你根据所给语境写出《黄鹤楼》中的一联诗,将语段补充完整,并说出你的理由。
国庆节到了,小明和同学们到南方去探访一座名楼,他们一行人观赏佳景,吊古伤今,思绪绵绵。晴日里的原野一望千里,似乎都能看见遥远的家乡。不知不觉已是傍晚,江面上升腾起一层迷蒙的烟雾,家乡也好像为烟幕所隔,望不见了。此景触动乡愁,小明不禁有点想家,他望着远处叹了一口气,说:“哎!现在真可谓是‘   ?   ’啊!”
理由:   
【答案】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应用性默写
【解析】【分析】根据“遥远的家乡”“不知不觉已是傍晚,江面上升腾起一层迷蒙的烟雾,家乡也好像为幕需所隔,望不见了”可知划线句应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其他诗句也可。
故答案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9.(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作业)《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热播的文化益智类节目。酷爱古典诗词的李静同学积极参加诗词比赛,却在最后一轮遭到淘汰,她情绪低落。作为好朋友,你该如何安慰她?(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
【答案】示例:李静,虽然你这次落选了,但是经过这次锻炼,你获得了成长。不要气馁,你酷爱诗词,只要坚持不懈,定会在下次比赛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知识点】语言得体;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答题要点:①要有称呼;②要表达对李静的鼓励和安慰;③语言要简洁、得体。比如:示例:李静,虽然你这次落选了,但是经过这次锻炼,你获得了成长。不要气馁,你酷爱诗词,只要坚持不懈,定会在下次比赛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故答案为: 示例:李静,虽然你这次落选了,但是经过这次锻炼,你获得了成长。不要气馁,你酷爱诗词,只要坚持不懈,定会在下次比赛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类试题的解答,关键是说话要符合“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说话要注意人物身份、说话对象和交谈场合,要做到文明得体。我们说话时要紧扣话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说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要做到清楚、明白。说话要注意有条理,注意前后句内在的联系,力求意明句畅。
10.(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作业)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句子。
我们循着古人的脚步,游历祖国山河,黄鹤楼上,看悠悠白云,结烟波乡愁;
   ,   ,   ;
   ,   ,   。
【答案】荆门山外;听滔滔江声;送万里行舟;东皋村头;望树树秋色;怀惆怅情怀
【知识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黄鹤楼上”是地点;“看悠悠白云,结烟波乡愁”写在黄鹤楼上做的事,“看悠悠白云”“结烟波乡愁”都是动宾短语,“看”“结”都是动词,“悠悠白云”“烟波乡愁”都是偏正短语。而且这句话化用崔颢的《黄鹤楼》。据此分析可以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及王绩的《野望》等为内容进行仿写。
故答案为:荆门山外
听滔滔江声
送万里行舟
东皋村头
望树树秋色
怀惆怅情怀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仿写”题要注意是沿用原来话题,还是变换话题。题干对修辞有无限制,例句使用了何种修辞。例句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何内在联系,这对仿写句的内容隐含了哪些要求。如果是仿写语段的某一部分,续写语段,那就要求仿写句不仅要与被仿写部分在句式结构、思想内容等。
11.(2020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试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燕:甲骨文 ,像一种翅膀尖长 、尾巴剪形 的候鸟,秋南春北。造字本义:一种喜欢在民居筑巢、呢喃蜜语的候鸟。雁:金文 (即 ,“人”字形)+ (鸟),表示以“人”字队形飞行的鸟群。造字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古诗词中的“燕”:①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②表现爱情的美好;③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④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材料三
古诗词中的“雁”:①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②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③指代书信;④大雁入秋南徙,雁是秋景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1)仿照材料一中对“燕”造字本义的解释,试解释“雁”的造字本义。
(2)结合上述材料,正确选择“燕”与“雁”,填在下列诗句中的横线处。
①鸟啼芳树丫,   衔黄柳花。
②鸿   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③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   子傍谁飞?
④乡书何处达?归   洛阳边。
(3)小明默写古诗词时,总是区别不了“燕”与“雁”,很是苦恼,请你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帮他总结出一些规律。
【答案】(1)(示例)一种习惯以“人”字队形迁徙的候鸟。
(2)①燕;②雁;③燕;④雁
(3)“燕”多美化或歌咏春天,“雁”多用于写秋天景象的诗歌中。“燕”多用来表达对时序更迭,年华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雁”多用来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燕”多用以象征爱情,“雁”多用以象征边塞。
【知识点】词义理解;一般性默写;材料探究;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
【解析】【分析】(1)答题时,仿照例子,结合所给出的信息,如“‘人’字队形”“鸟群”,用“一种习惯以……的候鸟。”进行仿写即可。
(2)可以结合材料二、三对“燕”“雁”意象的解读,联系诗句内容作答。①结合横线后“衔”字,可确定为在衔泥筑巢的“燕”;②“几时到”写出一种期盼,所以是“鸿雁”传信。③结合“旧家、傍谁飞”可知是居家的“燕”。④结合“乡书”可知是“雁”。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⑶可以根据材料一、二、三的内容,弄清楚“燕”与“雁”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自己的积累来分析。“燕”多美化或歌咏春天,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大雁入秋南徙,所以“雁”多用于写秋天景象的诗歌中。“燕”多用来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羁旅情愁;“雁”多用来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可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⑴ (示例)一种习惯以“人”字队形迁徙的候鸟。
⑵1、①燕
2、②雁
3、③燕
4、④雁
⑶ “燕”多美化或歌咏春天,“雁”多用于写秋天景象的诗歌中。“燕”多用来表达对时序更迭,年华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雁”多用来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燕”多用以象征爱情,“雁”多用以象征边塞。
【点评】(1)本题考查探究汉字本意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分析所给例子的分析方法,然后再仿照此分析方法解释字义即可。
(2)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所考篇目均来自课标篇目,考生答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答题提示,准确填写句子,答题完成后要认真核查,避免出现大意性错误。
⑶此题考查理解古诗意象的能力。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牢记常见意象的含义,如: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等等。做题时,还要在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感情的基础上分析、理解古诗的意象。
三、诗歌鉴赏
(2024·岳池模拟)古诗鉴赏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 “悠然”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   的心境。
1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2.恬淡闲适
13.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超脱世俗的高雅追求。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饮酒(其五);寄情山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读懂古诗句,理解古诗内容。抓住古诗中的关键词,如情感词、评价句、意象等,理解诗人情感态度,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2)本题考查古诗情感分析。理解古诗句表达含义,抓住诗句中的情感词,结合作者生平背景分析古诗情感。情感分析注意不要少点。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1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翻译为: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写诗人采菊之时,抛却尘俗纷扰,恬淡闲适的心情,表现出陶渊明向往自然、追求自由和平静的思想和境界。
故答案为: 恬淡闲适
13. 《饮酒·结庐在人境》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超脱世俗的高雅追求,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故答案为: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超脱世俗的高雅追求。
诗歌赏析。
(甲)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
14.简析两诗中写景的作用。
15.两诗一写秋景,一写春景,都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但诗歌表达的感情却不样,请简要分析两诗表达的情感。
【答案】14.两诗的写景均有点明时令的作用;两诗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烘托了人物心情。
15.《野望》抒发了向伯夷、叔齐两位隐士看齐的惆怅、孤寂的情怀;《南乡子》抒发了诗人遥居异乡的思乡之愁。
【知识点】古诗词曲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赏析;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思乡怀人;野望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解答时既要注意文段的内容,也要结合景物描写的语段在文章中的位置。
(2)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14.(甲)诗中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和(乙)诗中的“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甲诗点明秋天,乙诗点明春天,通过这些景色描写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意境。
故答案为: 两诗的写景均有点明时令的作用;两诗都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烘托了人物心情。
15.在(甲)诗《野望》中,诗人通过描绘田园景色,展现出一种惆怅、孤寂之感,尤其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体现了他渴望像隐士般的情怀;而(乙)诗《南乡子》中,从“思乡处”等表述可明显看出主要抒发的是诗人身处异乡的浓浓思乡之愁。
故答案为:《野望》抒发了向伯夷、叔齐两位隐士看齐的惆怅、孤寂的情怀;《南乡子》抒发了诗人遥居异乡的思乡之愁。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