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29 17:3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教学设计
课题 水沸腾了(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本节课学生主要做好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能从探究实验中获得并记录水沸腾的相关现象与证据,与已有的认知形成冲撞、整合,获得深刻的身心体验。聚焦板块:通过观察图片现象,结合提示的问题,明确这节课需要在加热的前提下观察杯子里水会出现什么现象。探索板块:共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预测,即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暴露学生已有的认知。教授测量水温的方法 第二部分是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记录加热温度数据,教材中的提示要点给予了详细的参考。由于该过程涉及到实验器材的组装和酒精灯的使用,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演示,并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谨防烫伤。研讨板块:组织整理实验记录,进行讨论分析,利用提示性问题,让学生对水沸腾过程的变化有全面的认识,并能够有序、有条理的汇报;明确水的沸点在正常压强下是100℃,在沸腾过程中一直保持100℃。知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亲历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的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常见水沸腾现象,但不会太在意,只有较为模糊的感性印象,例如温度的上升,水沸腾时能够看见气泡以及听到声音等,缺乏对沸腾过程具体的认知。酒精灯等试验器材第一次接触,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也是第一次具体涉及。在探究活动中,要学会合理分工,小组合作完成观察实验,并且十分注意实验安全的意识已经初步具有。
【学习目标】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2.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3.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评价任务】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检验学习目标1、2)2.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以及温度的变化。(检验学习目标1、2、3)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等。分组材料: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水。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聚焦:(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1.思考: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活动1课件出示图片提问:你烧过水吗?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2.揭示课题:水沸腾了(板书)。活动意图说明:生活中,烧水是十分常见的活动,教师直接用“你烧过水吗?”提问学生,引出给水加热会出现哪些现象。学生有很多零散的、模糊的记忆,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 验说出自己的想法。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2:说一说或画一画对“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问题的看法。记录在书本的记录框里。学生活动3:给烧杯里的水加热1.了解试验装置名称及用途。2.学习酒精灯使用方法。3.安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1)阅读教材实验操作与要求(2)完成学生活动手册(3)交流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教师活动21.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在“烧水”的过程中,水都是由最开始的冷水(也就是常温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加热后会慢慢沸腾——出现“白汽““气泡”等现象教师活动31.ppt展示实验装置,讲解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2.结合ppt中的视频讲解酒精灯的使用。讲解:(1)酒精灯的火焰。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外焰,中间的一层叫内焰,最里面的一层叫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2)点燃酒精灯的方法。点燃酒精灯时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重盖一次,以免下一次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焰,以免引起灯内酒精燃烧造成爆炸。3.安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提醒:①有序地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 以及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②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位置不能动, 不要碰到烧杯壁;③加热后的烧杯、三角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是很烫的,切勿 用手触摸,谨防烫伤。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对水沸腾现象产生探究兴趣,并在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探究为水持续加热后的现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想象水沸腾的过程,并能够通过画图的方式将抽象的想法转化为直观的图。环节四:研讨(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4:思考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教师活动4提问:(1)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提问:(2)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预设:正常压强下是100℃。(同时让学生明确温度计的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提问:(3)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预设: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温度保持不变水中有气泡产生,沸腾前由大变小,沸腾时由小变大,到了水面气泡破了(水沸腾前水的上层水温低,容器底层受热温度稍高一点,水中的气泡上升时,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气泡减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的水温度都达到沸点,整个容器中的水都在汽化,汽化成的水蒸气都进入气泡,气泡不断变大)水面之上有热气声音沸腾前大,沸腾时小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研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热的过程中水发生的变化,并能够判断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100℃不变。如果温度低于100℃,水将不再沸腾。环节五:课末练习(根据教学活动选择使用)(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5:小练习一、填一填。如右图所示.该实验装置是用来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在沸腾时的温度变化。1.本实验中,是用 来给水加热,用 来测量水温。(填仪器名称)2.从图中可以读出此时的水温是 ℃,水 (填“开始”或“没有开始")沸腾,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3.当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水当中会有 产生,水面上会产生 ,水温 (填“下降”“不变”或“上升”)。4.当水沸腾时,若在烧杯口套上一个被挤瘪的塑料袋,则塑料袋会 , 因为水变成 时,体积会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二、判断题。5.用酒精灯加热水时,应该用内焰加热,因为内焰的温度最高。( )6.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测量不同时间的水温时,要等温度计中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 )三、选择题。7.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下列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教师活动6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2.全批全改。活动意图说明:回顾梳理知识要点,检验目标达成情况。
【板书设计】水沸腾了 水 中:气泡产生水加热 水 面:气泡破裂 水面上:热气产生 水沸腾 100℃ (沸点)温度不变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大大增加。
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导学案
学习内容 水沸腾了
学习目标 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2.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3.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
学习资源 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水。 随堂记录
学习过程 一、聚焦活动11.思考: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二、探索活动2:1.说一说或画一画对“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问题的看法。记录在书本的记录框里。活动3:给烧杯里的水加热了解试验装置名称及用途。2.学习酒精灯使用方法。3.安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1)阅读教材实验操作与要求(2)完成学生活动手册(3)交流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研讨活动4:研讨思考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五、随堂练习: 活动5:小练习一、填一填。如右图所示.该实验装置是用来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在沸腾时的温度变化。1.本实验中,是用 来给水加热,用 来测量水温。(填仪器名称)2.从图中可以读出此时的水温是 ℃,水 (填“开始”或“没有开始")沸腾,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3.当水沸腾时,可以观察到水当中会有 产生,水面上会产生 ,水温 (填“下降”“不变”或“上升”)。4.当水沸腾时,若在烧杯口套上一个被挤瘪的塑料袋,则塑料袋会 , 因为水变成 时,体积会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二、判一判。5.用酒精灯加热水时,应该用内焰加热,因为内焰的温度最高。( )6.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测量不同时间的水温时,要等温度计中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 )三、选一选。7.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下列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学后反思 说一说:1.水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2.关于水沸腾了我还想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