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13 唐诗五首《野望》课件+教案+素材【松鼠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项目式学习】13 唐诗五首《野望》课件+教案+素材【松鼠课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2 09:55:39

文档简介

助你轻松驾驭每一堂课
《野望》教学设计(八上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野望》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唐诗五首》中的第一首,也是唐代律诗的开山之作。其对仗之工整,押韵之合规,节奏之分明,都值是唐诗的典范。这首诗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借景抒情,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又不甘于孤寂想有所作为,却苦于没有机会,最后无奈选择归隐的悲愤无奈、不甘之情。教学时,可用一字立骨法,抓住一个“望”字,即可贯穿整堂课的教学!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大意,背诵本诗。
2.赏析诗句,感受意境之美,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3.体会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赏析诗句,感受意境之美,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飞花令游戏:说出带有“秋”字的诗句。
活动情境:
在秋天傍晚时分,诗人王绩遥望山野,看到了怎样的景色?触发了怎样的情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野望》,感悟诗人的心语。
活动一:走进“望”之人
1.师:请同学们来介绍本诗的作者。
生:王绩(约589—644),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其诗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趣,赞美嵇康、阮籍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以抒怀才不遇之苦闷。语言朴素自然。有《王无功文集》。
师:我们看下当时的写作背景:王绩入朝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师:接下来,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知识链接:律诗,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一般说来,每首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应是对偶句。
活动二:赏 “望”之景
师:首联的“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一个“望”字点题,那么诗人望见了什么?
生:“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师: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寄寓诗人怎样的情怀?
生: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师:颈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哪些词用得好?
生:描写了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
师:欣赏完诗人所望之景,请同学们从写景顺序、写作技巧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生: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艺术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这是远景、静景;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氛围,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这是近景、动景。
师:是的,诗人运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萧瑟静谧、安逸闲适的山林秋晚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苦闷。
活动三:悟 “望”之情
师:在这幅图景中,作者是什么样子的状态?请圈画出诗中表示诗人动作的字词。
生:“望”“徙倚”“相顾”“长歌”
师:动作是人内心的折射,通过这些动词,你能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
教师示范分析,首联中的“望”字:
登高望远是古代文人的传统风俗,揽胜抒怀,用山水风景缓解内心的愁绪,“望”字可见作者在望远之前就心有郁结。这是一个忧郁的诗人。
师:从“徙倚”二字中,你读出一位怎样的诗人?
生:我读出了一位彷徨的诗人。首联中的“徙倚”的意思是徘徊,来回地走,找不到去处。“欲何依”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师:再看颔联,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相顾”二字写出了什么?
生:知音难觅的苦闷。
师:诗人为何“长歌怀采薇”?
生: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师:尾联运用“采薇”的典故,表达诗人的归隐之思。从“长歌”中,我们读出了一位避世归隐的诗人。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曾三次辞官,他厌恶官场,但始终不能完全忘怀世事,也从未断绝功名之念,这正是仕与隐带给他的痛苦与纠结。也正是因为这样,常有这样一种孤独、落寞之感寄托于文字。
主题归纳:《野望》通过描写山野秋景黄昏图,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透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归隐的情怀。
板书设计:
当堂检测:
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王绩是初唐诗人,性情简放,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元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
B .王绩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来重要贡献。《野望》是其代表诗作,也是现存较早的五言绝句。
C .诗人对陶渊明是比较仰慕的,但他的归隐,不如陶渊明那么彻底;对田园生活,也不如陶渊明那么热爱,总笼罩着一种落寞和苦闷的情绪。这些在《野望》中都有所表现。
D .全诗写的是山野秋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调怅、狐寂的情怀。
2.按要求填写句子。
(1)《野望》中描写秋色一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自己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26张PPT)


王绩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学习目标
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大意,背诵本诗。

赏析诗句,感受意境之美,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体会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飞花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活动情境
在秋天傍晚时分,诗人王绩遥望山野,看到了怎样的景色?触发了怎样的情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野望》,感悟诗人的心语。
活动一:
走进“望”之人
走进作者
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其诗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趣,赞美嵇康、阮籍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以抒怀才不遇之苦闷。语言朴素自然。有《王无功文集》。
王绩(约589—644),唐代诗人。
写作背景
王绩入朝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朗读诗歌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gāo



wēi

huī
野 望 王绩
知识链接
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一般说来,每首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应是对偶句。
律诗
活动二:
赏 “望”之景
品读赏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野望》
“望”字点题
望见什么了
赏“望”之景
诗人望见了什么?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解读诗歌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寄寓诗人怎样的情怀?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赏“望”之景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颈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哪些词用得好?
描写了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
请从写景顺序、写作技巧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艺术手法。
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这是远景、静景;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氛围,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这是近景、动景。
诗人运用动静结合、远近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萧瑟静谧、安逸闲适的山林秋晚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苦闷。
赏“望”之景
活动三:
悟 “望”之情
解读诗歌
在这幅图景中,作者是什么样子的状态?请圈画出诗中表示诗人动作的字词。
“长歌”
“望”
“徙倚”
“相顾”
悟“望”之情
动作是人内心的折射,通过这些动词,你能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登高望远是古代文人的传统风俗,揽胜抒怀,用山水风景缓解内心的愁绪,“望”字可见作者在望远之前就心有郁结。
忧郁的诗人
悟“望”之情
动作是人内心的折射,通过这些动词,你能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徙倚”的意思是徘徊,来回地走,找不到去处。“欲何依”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彷徨的诗人
悟“望”之情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孤独的诗人
动作是人内心的折射,通过这些动词,你能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相顾”二字写出了知音难觅的苦闷 。
悟“望”之情
动作是人内心的折射,通过这些动词,你能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避世归隐的诗人
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诗人为何“长歌怀采薇”?
悟作者
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曾三次辞官,他厌恶官场,但始终不能完全忘怀世事,也从未断绝功名之念,这正是仕与隐带给他的痛苦与纠结。也正是因为这样,常有这样一种孤独、落寞之感寄托于文字。
主题归纳
《野望》通过描写山野秋景黄昏图,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透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归隐的情怀。
板书设计
野 望
首联:望、徙倚——叙事、抒情
颔联:树、山——静态、远景
颈联:牧人、猎马——动态、近景
典故:采薇——用典、抒怀
忧郁彷徨孤独失意
避世归隐
当堂检测
1.对《野望》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王绩是初唐诗人,性情简放,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元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
B .王绩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来重要贡献。《野望》是其代表诗作,也是现存较早的五言绝句。
C .诗人对陶渊明是比较仰慕的,但他的归隐,不如陶渊明那么彻底;对田园生活,也不如陶渊明那么热爱,总笼罩着一种落寞和苦闷的情绪。这些在《野望》中都有所表现。
D .全诗写的是山野秋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调怅、狐寂的情怀。
B
解析:B项中“也是现存较早的五言绝句”错误,应是:现存较早的律诗。
当堂检测
2.按要求填写句子。
(1)《野望》中描写秋色一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自己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树皆秋色
相顾无相识
山山唯落晖
长歌怀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