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蝉
法布尔
新课导入
猜谜语
大家来猜一个谜语:唱歌不用嘴,声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锥,专吸树枝水。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实全不晓。这是什么动物?
学习目标
了解蝉的特点及蝉的习性。
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分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走进作者
法布尔
(1823-1915)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出生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他笔下的昆虫故事生动有趣,而且还带上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的烙印,使他的作品更有深刻的意义。著有《昆虫的故事》(又名《昆虫记》),这部昆虫学著作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昆虫记》又叫《昆虫物语》,是一部十大卷的巨著。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在书中,作者以人性观虫性,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体,娓娓道来。这本书被看作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它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 蝉》共有四大部分,分别为蝉和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此文选自第二和第四部分。
作品简介
背景链接
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一生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习性。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四周围满了人,还骂他是“怪人”,可是他全然不知。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察螳螂的活动,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法布尔一生都在研究昆虫,在他看来他研究的不是昆虫而是生命。
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的不同之处是采用了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文学是其手段,传播科学知识才是其目的。它短小精悍,资料可靠,数据确凿,玲珑活泼,通俗生动,把科学融于艺术之中,富于情趣,引人入胜。
文体知识
字音字形
金蜣( ) 涂墁( ) 臃肿( )
罅隙( ) 蚋( ) 轧扁( )
孵化( ) 鳍( ) 跳蚤( )
车辙( ) 黏土( ) 扒掘( )
喧嚣( ) 钹( ) 寻觅( )
qiāng
màn
xià
ruì
yà
fū
qí
zao
zhé
nián
jué
xiāo
bó
yōnɡ
mì
词语解释
窠:
涂墁:
纤弱:
罅隙:
徘徊:
竭力:
喧嚣:
匹敌:
鸟兽昆虫的窝。
文中指幼蝉带着黏液涂抹、平整地穴。
纤细柔弱。
缝隙。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尽力地。
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
对等;相当。
文章结构
蝉
第一部分:
交代“我”观察蝉的优势和蝉的生活情况(1)
第二部分:
写蝉的地穴以及蝉从地穴出来脱皮的过程。(2-11)
第三部分:
写蝉的成虫产卵、卵遭遇的破坏及幼虫落地的情况。(12-24)
第四部分:
作者发出感慨,蝉生长的艰难,进而让人们喜爱它们,尊重生命,亲近自然。
(25-26)
文本探究
法布尔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蝉的习性和特点的?这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蝉的地穴
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蝉的卵
内容
顺序
顺序
内容
从地表到洞穴,再由洞穴到地表
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介绍蝉产卵及从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文本探究
第1段中“统治”的说法是不是很有趣?
很有趣。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门外的世界是静是闹全在蝉的掌控之中,富有生活情趣。
蝉的窠与其他掘地昆虫的窠有什么不同?作者是怎么知道这种不同的?
文本探究
作者是通过仔细观察蝉遗弃下的储藏室,分析蝉和其他掘地昆虫的工作方法得知的。
蝉
孔口“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
其他掘地昆虫
“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本文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进行说明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文本探究
一般来说,介绍昆虫的生长过程都是按照“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说明的,但本文却先写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再写它产卵及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好处:
①使文章新颖活泼,不落俗套。
②突出蝉做了“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因为这既是重点(蝉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活动在地下),又是难点(地下生活最不易为人所知)。
阅读全文,试着梳理蝉成长的生命历程。
文本探究
产卵
孵化
幼虫
蜕皮
悬挂
落地(地下)
破土(地上)
大概
四年后
脱壳
成虫
蝉的地穴
蝉的卵
阅读本文,我们获取了哪些关于蝉的生活习性的知识?试简要概括。
文本探究
蝉
蝉涂墁的本领
神奇的汁液
建造地穴
生命的可贵
歌唱
短暂的五星期
奇怪的体操
出洞蜕皮
蝉脱壳的过程
蝉幼虫
隐藏的过程
危险的路途
无耻的天敌
产卵
蝉产卵的危险
文本探究
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旁批和阅读提示,说说文章的语言有哪些特点。可以从用词、修辞手法、说明方法等角度思考。
文本探究
精妙动词的选用
示例一: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如果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运用“小心谨慎”“溜”“击碎”等人格化的词语,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蝉聪敏、灵活的特点,也把作者对它的欣赏、喜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本探究
示例二: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
“挥动”“伸缩”“悬挂”“动摇”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刚刚蜕皮的蝉幼虫的情态。这里的动作描写非常准确生动,令人印象深刻。同时将蝉与“我”看到的其他昆虫对比,因蝉幼虫的变化而生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文本探究
修辞手法的运用
示例一:假使它估量到外面有雨或风暴——纤弱的幼虫蜕皮的时候,这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
拟人。“估量”“小心谨慎”“溜”等词语,赋予蝉以人的动作与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遇到坏天气时的心理及其行动的敏捷,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文本探究
示例二: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蝉面对蚋破坏自己产的卵时无动于衷的表现,并将这种表现理解为是蝉的本能,所以它置家族消亡的危险于不顾,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这小小生命的惋惜悲悯之情。
文本探究
示例三: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蝉的幼虫以人的情态。 “踢踢腿”“试试筋力”“懒洋洋”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蝉的幼虫的可爱,体现了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文本探究
示例四: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排比。连续列举四种恶劣的环境,突出蝉的幼虫面对的严峻形势。
文本探究
说明方法的运用
示例一:蝉的幼虫就从这些圆孔爬出,在地面上变成完全的蝉。蝉喜欢干燥、阳光多的地方。幼虫身上长着有力的“工具”,能够钻透晒干的泥土与沙石。我要考察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蝉的穴比作储藏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的地穴坚固的特点,引出下文关于蝉造穴的详细说明。
文本探究
示例二: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蝉的地穴的长度、构造。“十五六英寸”具体说明了地穴的深度,“大都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文本探究
示例三: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蝉产卵所选择的树枝与枯草、铅笔作比较,让读者对“最小的枝”有更直观的认识。“往往”表示大多数情况如此,但不排除个别情况,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文本探究
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这一句充满感慨地概括了蝉的一生,既照应了对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的产卵、孵化过程的叙述,并且对全文做了形象的总结,还激起了人们对蝉这种小生灵的敬佩、同情,令人印象深刻。
文本探究
作者是怎样观察蝉的?
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
假定它在早晨九点钟占据了树枝,大概要到十二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空壳挂在树枝上,有时可达一两个月之久。
长时间的细致观察
文本探究
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作者是怎样知道这些不同的?
观察过各种昆虫,对各种昆虫的特点十分熟悉
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
小心假设,多次观察求证
文本探究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
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
借助仪器辅助认真观察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蝉只是顺着本能生存,作者对这小小的生命满怀悲悯
文本探究
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
本文是作者常年科学观察与研究的结晶。从文中可以看出:首先,作者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其次,他注重观察和实验,通过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大量细致的追踪和研究来了解蝉的生命特征和成长规律;最后,他尊重世间万物,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任何生命,哪怕是一只小小的昆虫。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研究之道和探索精神。
主题思想
全文以作者对蝉一生的观察进程为线索,以幼蝉夏至出洞开头,又以幼蝉入洞结尾,首尾衔接,将蝉艰难的生长过程清晰地呈现到读者面前,表达了作者的同情、怜爱之情。
板书设计
蝉
考察蝉的季节和居住环境中蝉的情况
蝉的地穴
地穴出口
洞口
建穴
伺机出动
出穴成长
出穴
脱皮
飞离树枝
蝉的卵
成虫产卵
遭破坏
幼虫落地
孵化 落地 挖穴隐藏
蝉的未知地下生活和对蝉的怜惜
刹那欢愉
当堂检测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蝉喜欢干躁、阳光多的地方。幼虫身上长着有力的“工具”,能够钻透晒干的泥土与沙石。
B.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僻大门口。
C.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可以用来做恢泥。
D.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解析:A.有误,“干躁”的“躁”应为“燥”;B.有误,“开僻”的“僻”应为“辟”;C.有误,“恢泥”的“恢”应为“灰”;D.正确。故选D。
D
当堂检测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
B.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
C.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
D.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
解析:C.有误,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分号。故选C。
C
当堂检测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
B.《昆虫记》一书不仅详尽地记录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和生活状况,更记载着法布尔的研究成果。
C.通过学习课文《蝉》,使我对蝉的习性和生长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
D.他沉浸在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之中,河水的声音、芦苇荡的声音、鸟鸣声昆虫声,并与之互动。
解析:A.句式杂糅,可删去“的作者”或“写的”;B.语序颠倒,可将“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和生活状况”与“法布尔的研究成果”调换;C.缺少主语,可以删去“通过”或“使”。
D
当堂检测
4.下列对课文《蝉》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刻板,而是灵活生动、不拘一格、生动传神、颇有情趣。
B.本文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蝉人格化,读来生动形象,使人倍感亲切。
C.从全文来看,作者是按照“幼虫——成虫——卵——成虫”的顺序来写的,这样安排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突出了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
D.本文的结尾段运用了抒情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总结蝉的一生,抒发了对蝉的由衷赞叹和同情。
解析:C.有误,从全文来看,作者是按照“幼虫—成虫—卵—幼虫”的顺序来写的。
C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