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2 20:4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9课美丽的颜色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______)热得像温室。
(2)每逢骤(______)雨猝(______)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hì(______)息。
(3)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xū(______)过!
2.下列语句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
B. 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C. 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
D. 她永远记得看萤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3.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新闻发布人员必须注意不夸大,不吹嘘。(吹嘘:夸张地宣传。)
B.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沉淀:集聚,积累。)
C.她每天晚上睡12个小时,可还是觉得筋疲力尽。(筋疲力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D.小玲和颜悦色地把事件的原委说了一遍。(和颜悦色:形容和善可亲。)
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列夫·托尔斯泰、居里夫人等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改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学习《美丽的颜色》,使我们懂得了执着、坚强对成功的重要。(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绛的学生这样评价她:无事,决不惹事,有事,决不怕事。
B.读宋词,往往会读出感伤、哀怨、忧思……等情感。
C.你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 获得了第几名
D.纸质书、电子书,手抄本、印刷本,书的载体、形式变了,喜欢阅读应不拘泥于是什么书。
6.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居里夫妇提取镭的过程,是他们人生的精彩旅程。我们学习语文,也是一段精彩的旅行。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⑤①④⑥②③ B.⑥⑤①③②④ C.⑥③②⑤①④ D.⑤①⑥③②④
7.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时间好像一条皮鞭,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 。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本文从环境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出人物的伟大品格。( )
(2)“极端困难”的工作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的漫长。( )
(3)“那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行事”说明两位科学家为了科学实验经常放弃休息时间,把献身工作作为极大的乐趣。( )
9.某校八年级(1)班以“走近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
(2).下面是某位同学搜集到的三则材料,请认真阅读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 19个, 院长1个,博士 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名人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材料二: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玛丽·居里)
材料三: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的人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美丽的颜色》,回答问题
美丽的颜色
艾芙.居里
玛丽 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过的;玛丽 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妇女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的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的标上记号永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
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
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 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常常就在那里做我们的饭食,以便某种特别重要的工序不至于中断。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1898年至1902年,居里先生和夫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工作的。
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并且研究他们所得到的活性产物的放射性。不久,他们认为分工的效率比较高,比埃尔便试着确定镭的特性,以求熟悉这种新金属。玛丽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 做的是壮汉的工作。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作细致的实验。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
他写道:“我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结果是棚屋里放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的大瓶子。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有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这种新物质的放射性极强,极少量的镭散布在矿石中,就是一些触目的现象的来源,很容易观察或测量。最困难的,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乃是离析这极小含量的物质,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着的杂质分离开来。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玛丽后来写道:“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在我们十分可怜的棚屋里笼罩着极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踱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实验的进行,一面谈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
“……我们在实验室里只有很少几个客人。偶尔有几位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来,或是来看我们的实验,或是来请教比埃尔 居里某些问题,他在物理学的许多分支领域,是很出名的。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给人留下了清晰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科学兴趣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提神剂,并不打断思考的进行,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空气,这是实验室的真正的气氛。”
比埃尔和玛丽有时候离开仪器,平静地闲谈一会,他们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说的话由极高深的到极幼稚的,无一不有。
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
那一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位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了。但是比埃尔和玛丽并不总是照道理。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沿着这个远离市中心的街区的热闹街道,走过工厂、空地和不讲究的住房。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比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那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么?”
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看哪……看哪!”这个青年妇人低声说着。
小心翼翼地走向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他此时的姿势,就像一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摩她的头发。
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
10、居里夫妇的工作是“极端艰苦”的,但他们在工作中却感受到了“极大的快乐”。“极端艰苦”具体指什么?
11、编者将本文节选内容标题“伟大的发现”改为了“美丽的颜色”,你更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12、判断下面句子使用的描写手法,并说出其表达作用。
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13、赏析句子。
①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
②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14、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有何作用呢?
15、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居里夫妇哪些可贵的品质?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 衡
①1998年是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②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比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发现,他们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做,但比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③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莫泊桑在他的名著《项链》中说:“女人并无社会等级,也无种族差异;她们的姿色、风度和妩媚就是她们身世和门庭的标志。”居里夫人是属于那一类很漂亮的女子,她的肖像如今挂遍世界各国的科研教学机构,我们仍可看到她昔日的风采。但是她偏偏没有利用这一点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恰就是从这一点开始的。当她还是个小学生时就显示出上帝给她的优宠,漂亮的外貌已足以使她讨得周围所有人的喜欢。但她的性格里天生还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这就是人们经常加于男子汉身上的骨气。她坚定、刚毅,有远大、执着的追求。为了不受漂亮的干扰,她故意把一头金发剪得很短,她对哥哥说:“毫无疑问,我们家里的人有天赋,必须使这种天赋由我们中的一个表现出来!”她中学毕业后在城里和乡下当了七年家庭教师,积攒了一点学费便到巴黎来读书。当时大学里女学生很少,这个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的漂亮的异国女子,很快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男学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她的女友甚至不得不用伞柄赶走这些追慕者。但她对这种热闹不屑一顾,她每天到得最早,坐在前排,给那些追寻的目光一个无情的后脑勺。A.她身上永远裹着一层冰霜的盔甲,凛然使那些“追星族”不敢靠近。她本来住在姐姐家中,为了求得安静,便一人租了间小阁楼,一天只吃一顿饭,日夜苦读。晚上冷得睡不着,就拉把椅子压在身上,以取得一点感觉上的温暖。这种心无旁骛、悬梁刺股、卧薪尝胆的进取精神,就是一般男子也是很难做到的啊。宋玉说有美女在墙头看他三年而不动心;范仲淹考进士前在一间破庙里读书,晨起煮粥一碗,冷后划作四块,是为一天的口粮。而在地球那一边的法国,一个波兰女子也这样心静,这样执着,这样地耐得苦寒。她以25岁的妙龄,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心动。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头,就会跌到温软的怀抱和赞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所以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
④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她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苍白乏力。而比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她得到了永恒。“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像化学的置换反应一样,她的青春美丽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
⑤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B.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 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实事求是,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在一般人要做到这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诸葛亮戎马一生,气吞曹吴,却不披一甲,不佩一刃;毛泽东指挥军民万众,在战火中打出一个新中国,却从不受军衔,不背一枪。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持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着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⑥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16.仔细读选文第②段,谈谈为什么居里夫人一走上法国科学院的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17.仔细阅读第③和第⑤段中的画线句A和B,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18.在选文第③段加点的成语“悬梁刺股”和“卧薪尝胆”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及其寓意。
19.选文写居里夫人,为什么还要写诸葛亮和毛泽东呢 这部分内容可否删去 为什么
20.选文中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 为什么说她的“美丽”是跨越百年的
21.试从结构和内容方面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三)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细梦
包利民
①并不是那种情节很完整的梦,也不是有着难忘细节的梦,而是很短的梦,几乎没有内容,却会在心底留下不散的印痕。我喜欢那样梦着的时刻,更喜欢醒来时琢磨不定的回味。
②那年夏天和友人登山,下山途中在一处溪水旁的草亭休息。我坐在那儿,靠着亭柱,长风流淌,溪水轻唱,鸟鸣时远时近,我就在这些美好之中,忽然睡去。似乎只是片刻,就醒了。可我却做了一个那么细小的梦,细如帘缝钻进来的风,小如阳光下的微尘。只记得我是躺在山溪里,清清凉凉的水如时光一般从我脸上身上淌过去,把阳光( )得只剩下明亮。
③下山的时候,我一直于恍惚中想着这个梦,头脑中徘徊着“年华”“光阴”等词,便越想越痴。这个梦就像一粒小小的种子,在我心底生长出那么多的联想。
④有一个晚上,我翻看学生时代的日记,里面竟然记录着好几个这样的细梦。初三的某个下午上课,靠窗而坐的我,被一片夏日的阳光轻拥着,老师讲课的声音就把我催眠了。被老师的粉笔头叫醒时,也只是过了刹那,面对老师的冷脸,我却不停地笑,笑得同学们都莫名其妙,笑得老师终于爆发。可即使站在教室后面,我的目光依然缠绕在窗外的那棵树上。因为在那么短的小睡里,竟有着一个神奇的梦。不知是我变小了,还是树叶变大了,我就躺在树叶上,点点滴滴的阳光和风从枝叶间落下来,栖在我的身上。
⑤三十多年过去,我早忘了曾经教室里的那个短暂的梦,可在我当年留下的字里行间,却仍能重温彼时的种种。那是时光留给我的礼物,让我在沧桑后能重逢那样( )的心情。
⑥有一篇日记,让我笑出声来。原来,我竟然在考场上睡着过,而且还做了梦。那是高一时的一次期中考试,第一节是考语文,我在写作文的时候睡着了,也就睡了几分钟的样子,梦里试卷上的字都活了过来,如一群蜜蜂围着我飞舞。就是这样简单的一个梦,却让我流连许久,等回过神来,发现时间只剩下不到二十分钟,可我竟然一点不急,极为顺利地把作文写完。
⑦那个晚上,我翻着日记,与曾经的那些细梦一一相遇,鲜活了许多的记忆与眷恋。其实,在这样的情境里,多想也能( )睡去,然后有着一个小小的却又动人的梦。只是,在沧桑的三十年后,蒙尘的心再难遇见那样的梦。偶尔的几次,也都是于尘世劳劳中暂得脱身,腾空了心里的繁芜,才有了容纳细梦的空间。
⑧虽然是可遇不可求,但那些梦的种子,却一直在生命里沉眠,某一天会被路过的风唤醒,在阳光下生长出许多不期然的感动。
22. 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过滤 清澈 忽然 B. 洗涤 清澈 忽然
C. 过滤 清洁 偶然 D. 洗涤 清洁 偶然
23. 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的填空。
梦的时间 梦的内容
那年夏天的下山途中 ①
② 梦见自己躺在树叶上
高一的一次期中考试 ③
24. 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可我竟然一点不急,极为顺利地把作文写完。
25. 第④段中有关老师的“粉笔头”“冷脸”“爆发”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26.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画线句子蕴含情感的理解。
答案
(1)燥 (2)zhòu cù 窒(3)嘘 2.D 3.B 4.A 5.D 6.C
时间好像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称量奋斗者成果的重量。
8.(1)√ (2)× (3)√
9.(1).走近玛丽·居里,感受大家风采。
(2).玛丽·居里一生获得很多荣誉,但她淡泊名利;
(3).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她,就是玛丽·居里。
10“极端艰苦”是指居里夫妇的工作条件。残破的小屋;夏天,里面燥热得像一间温室;在冬天,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若是下雨,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桌上;连续几小时搅动冶锅里的沸腾材料等。
11、示例一:喜欢“美丽的颜色”,因为标题语意双关,既指居里夫妇发现的镭具有美丽的颜色,又指他们的坚韧执着,以苦为乐,热爱科学等精神品格的美丽。
示例二:喜欢“伟大的发现”,因为文章叙述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此题目揭示了文章的写作内容,同时“伟大”一词又高度赞美了居里夫妇了不起的科学贡献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12、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了玛丽的工作强度之大,工作之艰辛,环境之恶劣,从而刻画出她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13、①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镭人格化,形象地体现了镭的提炼是如此之艰难。同时也使语言生动,活泼,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她“一个人”比作“一家工厂”,形象地突出了玛丽工作之艰巨,所遇到的困难之大,进一步赞扬了她坚定的科学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14、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记录,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15、意志坚强,不畏艰难,百折不挠,忘我工作,对科学充满热爱,对工作充满热情。
16.①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女子能登上法国科学院的讲台,况且居里夫人还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夫人;②居里夫人将在这里宣布她的一项惊人发现——镭射线;她的报告将宣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17.A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居里夫人对追慕者的冷淡和拒绝的态度比喻为“裹着冰霜的盔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人专注学习,无暇顾及其他的上进精神。
B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的作用。表现了居里夫人不为名利所累,而将一生的追求执着于科学研究的精神。
18.参考示例一:成语“悬梁刺股”由两个故事组成。悬梁的故事发生在汉朝一位名叫孙敬的贤士身上,他到洛阳求学,为了勤于学习,怕受睡眠困扰,因而把头发绑住悬于梁上,如果读书疲累,眼睛一合上,头低下来,那悬在梁上的头发一拉,必定痛得醒过来,最后他苦读有成。
刺股的故事发生在战国苏秦身上。他在鬼谷子那儿学合纵连横之术,学成后到秦国游说,但不被采用。旅费用完只好回家,父母大骂了他一顿,妻子也不理他,他很羞愧难过,于是发愤苦读。读累了想打瞌睡,就拿一把锥子在腿上戳,把睡意赶跑,继续苦读。
悬梁刺股的意思是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也说的是只要下功夫,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悬梁刺股是用来形容刻苦学习、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成语典故。
示例二: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还,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卧薪事不知所出。后用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不敢安逸之典。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19.不能删。因为居里夫人和诸葛亮、毛泽东一样伟大,这里是用伟人的智慧烘托出居里夫人的伟大智慧。
20.①居里夫人拥有美丽的容貌:皮肤白皙、高额头、蓝眼睛、一头金发、身材修长。②居里夫人拥有美好的品格:坚定、刚毅、有远大的理想和执着的追求。③居里夫人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她用美丽的青春和坚定的信念,为人类做出了一次次巨大贡献,她把自己一生的美丽化作永不懈怠的科学精神,这样的美丽永不褪色,所以,是跨越百年的美丽。
21.结构上: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突出了居里夫人的精神特质,高度赞扬了居里夫人的智慧和伟大,深化了主题。
22.A
23.①梦见自己躺在山溪里②初三的某个下午上课③梦见试卷上的字都活了过来
24.“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形象地写出了“我”考试时的从容镇定,烘托梦的美好动人,对我产生的积极影响。
25.正面写出了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上课走神的不满;侧面衬托了“我”所做之梦的神奇。
26.曾经那些梦的种子,一直在生命里沉眠,总有让人感动的时候;寄寓着“我”对美好往事的深深怀念;表现了“我”对内心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