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余建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说出种群的基本特征
②描述各数量特征间的相互联系
③说出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2.能力目标:①通过模拟活动初步学会种群密度调查的基本步骤
②通过小组间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养成勇于提问、善于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科学探究精神。
【重点难点】
①种群的基本特征及相互间的联系
②种群密度调查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模拟活动探究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教学PPT、自制模拟活动模型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中的长江江豚的全部个体叫做 。
种群的空间特征:
阅读课本63页和如下小资料,分析讨论:
1、什么是空间特征?2、长江江豚的空间分布类型?
概念:空间特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长江江豚的空间分布类型:_________(单独活动时)
_________(集群活动时)
人工种植的农作物的空间分布类型_________。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阅读课本60页第二段和62页第三段至63页第二段 。
讨论: 1、长江江豚有哪些数量特征?其中最基本的是?
2、各数量特征的定义是?
3、各数量特征与长江江豚种群密度的关系?
1、种群密度
☆ 种群在单位 或单位 中的个体数称为 ,
它直接反应____________,是种群 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 时间内 的个体数目。
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 时间内 的个体数目。
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种群密度。
3、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分析迁入率和迁出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迁入率 = 迁出率,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_。
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种群密度。
4、年龄组成
年龄组成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 。
A
B
B
年龄组成类型
年龄组成特点
出生率与死亡率大小关系
种群密度趋势
通过影响 继而影响 。
年龄组成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
5.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雄性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2)种群中雌性个体减少时,出生率 ,继而种群密度 。
种群中雄性个体减少时,出生率 ,继而种群密度 。
(3)性别比例通过影响 继而影响 。
[总结]
三、种群密度调查:
1、个体大,数量少的生物:_____________
2、运动能力强,数量多的生物:_____________
[模拟活动]:
a 用鱼网从鱼缸中捕捉出10条金鱼,倒入无水塑料盒内
b 手拿金鱼,将其尾部在培养皿中浸泡,使其然上紫色,干燥一会再放入有水的塑料盒内漂洗。
c 将尾部染色的金鱼捞出,重新放回浴缸中,并轻轻搅拌促其游动混匀
思考:此时缸中有标记的鱼和鱼总数N可建立的比例关系是_____
d (将无水塑料盒内的染液拿出,擦干净盒子内壁)用鱼网从鱼缸中重新捕捉若干条鱼倒入无水塑料盒内,并记录在记录表中。
思考:此时,由盒内的鱼,你可建立的比例关系是 。
e将鱼放回鱼缸,重复d步骤2次
f 计算种群密度(已知水体积为2升)
模拟活动记录单:
标记总数
第一次重捕
第二次重捕
第三次重捕
重捕数
重捕中标记数
估测总数
种群密度
(模拟体积为2L)
总结调查步骤:a_______→ b_____→ c_______→d________→e_______
3、活动能力弱或者不运动、数量多的生物:___________
①正方形地块的生物: 。
【模拟活动探讨】你将如何调查模型中这个模型所模拟植物的种群密度?
【从其他小组活动中学习调查方法】
总结调查步骤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 →d________
【问题探讨】下列样方中的苦菜数目 。
压线植物的计数原则 。
【模拟活动】五点取样法(模拟样地面积:100m2)
模拟活动记录单:
模拟样方1(1m2)
模拟样方2(1m2)
模拟样方3(1m2)
模拟样方4(1m2)
模拟样方5(1m2)
模拟种群密度
②长方形地块的生物: 。
【模拟活动探讨】你将如何调查模型中这个模型所模拟植物的种群密度?
【从其他小组活动中学习调查方法】
总结调查步骤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 →d________
[自主检测]
1、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下面是对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选取样方 ③计数 ④计算种群密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②④
3、如果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被标记的鼠15只,那么该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只/公顷。
4、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
这是什么生物?让濮存昕来告诉你答案。资料表明,长江江豚是长江里唯一的淡水哺乳动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那么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中的长江江豚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并不是个体的机械集合,因为他有一定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种群特征。那么长江江豚的空间特征如何呢?请大家阅读课本63页种群的空间特征和下面的小资料分析讨论:1什么是种群的空间特征?2长江江豚的空间分布类型有哪些?开始。贴板书。请你来回答,什么是种群的空间特征?好请坐,显示幻灯片。那长江江豚的空间分布类型有哪些?请你来说说?假如有一只单独活动的江豚,昨天他还在靖江段,今天就到南通段了,明天也许会出现在南京段,那么他的分布有没有规律啊?没有,那是如何分布的?无规律分布,也就是随机分布,请坐。那如果许多只江豚在一起活动呢,这时候是什么分布类型?群体分布,也就是集群分布。当然,对于人工种植的农作物,如图,你看他多整齐啊,他们是如何分布的呢?整齐分布,我们叫做均匀分布。目前人们最关心的可能不是其空间特征,而是其数量,因为他越来越少了,那么江豚有哪些数量特征呢?请阅读课本并讨论以下问题。贴板书,你来说说?5个。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哪一个?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种群密度吗?若种群密度大则表明种群数量多。由此可见,种群密度直接反应了种群数量。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
同学们,这是什么生物?(江豚)让濮存昕来为你们介绍。
呈现小资料:资料表明,江豚是长江里唯一的淡水哺乳动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那么,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中的江豚的全部个体叫做 。(若学生回答不出,则教师强调,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种群并不是个体的机械集合,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特征,包括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 那么长江江豚具有怎样的空间特征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3页和如下小资料,分析讨论1、什么是空间特征?2、长江江豚的空间分布类型?板书:一、空间特征。阅读讨论1分钟后回答。
请某某小组派代表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回答:1空间特征是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教师呈现
2若回答正确则追问:什么情况是随机分布?什么情况是集群分布。
若回答错误,则启发:单独活动的一头江豚,可能昨天在靖江段,今天就到南通段了,这种分布有没有规律?
生:没有
师:因此属于?
生:随机分布
关于长江江豚的数量特征,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0页第二段和62页第三段至63页第二段 。
讨论: 1、长江江豚有哪些数量特征?
2、各数量特征的定义是?
3、各数量特征与长江江豚种群密度的关系?
生:阅读讨论3分钟
师:请某某组同学来说说
生:若能一次性回答,则教师呈现。。。
若不能一次性回答,则教师:其他小组的同学有补充吗?(等学生回答)若能补充,教师则:非常好。若不能补充,教师则:除。。。。之外,。。。。也与种群数量有关,也属于种群数量特征。再呈现。。。
师:在这些数量特征中,最基本的特征是?(等学生回答)
生回答
如果种群密度大,则表明种群数量(多),如果种群密度小,则表明种群数量(少)。由此可见,种群密度直接反应(种群数量)。什么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请某某组同学说说你们的观点?生:回答。师:若出生率>死亡率,则种群密度(增加);若出生率<死亡率,则种群密度(减少),若出生率=死亡率,则种群密度(不变)。因此,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请某某组同学说说你们的观点?生:回答。若迁入率>迁出率,则种群密度__;若迁入率<迁出率,则种群密度__;若迁入率=迁出率,则种群密度__.因此,迁入率和迁出率也直接决定(种群密度)。那种群年龄组成与种群密度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点年龄呈现三幅图形)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用以下的图形来表示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你认为目前长江江豚最可能的年龄组成是哪一种?为什么?请讨论(呈现表格,引导学生讨论)。请学生回答:(选C)原因是其年龄组成特点是老年数(多),幼年数(少)。因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未来种群密度成(下降)的趋势,该年龄组成类型叫做衰退型。而B中老年数和幼年数(差不多),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未来种群密度成(稳定)的趋势,因此该年龄组成类型叫做稳定型。而A中年龄组成特点是老年数(少),幼年数(多)。因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未来种群密度成(上升)的趋势,该年龄组成类型叫做增长型。由刚才的分析可知,年龄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未来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呈现)。那么江豚的性别比例呢?请分析讨论。若江豚种群中雌性个体数量减少,则出生率下降;若江豚种群中雄性个体数量减少,则出生率也下降。由此可知,江豚性别比例也是通过影响(出生率)继而影响种群密度。当然,江豚种群的这些特征还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呈现并点击外界环境播放视频)。采取措施,保护长江江豚刻不容缓。由于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最基本特征,因此,想要研究种群数量必须要调查(种群密度),那么如何调查种群密度呢?(跳转种群密度调查,板书:三、密度调查)
对于数量比较少的生物,例如校园中的某某,采用什么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呢?(逐个计数)即直接计数法。(呈现1、数量少的生物—直接计数法)。对于运动能力强,数量多的生物,例如图中的沙丁鱼群,能直接计数么?(呈现2、运动能力强,数量多的生物)(不能。)那如何调查其种群密度呢?请同学们从下面的模拟活动中学习调查方法。(呈现标志重捕法的幻灯片:1用鱼网捞出若干条鱼,计数并用紫药水在鱼尾印上标记;漂洗.2将标记好的鱼放回鱼缸,让其自由游动。3再从鱼缸中捞出若干条鱼,记录重捕总数和其中带标记的鱼的数量,放回,让其自由游动。(第一次重捕)4步骤同上。(第二次重捕)5步骤同上。(第三次重捕)6计算记录表中的估测总数。学生活动,教师指导。请汇报实验结果。(答案)你是如何计算总数的?(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呈现公式。科学家把这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叫做标志重捕法(呈现: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能用于活动能力弱或者不运动、数量又比较多生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吗?(呈现活动能力弱或者不运动生物)不能。对于这样的种群,有多种调查方法,今天我们学习其中最常用的一种调查方法。(播放视频静音)讲解:先量取一块5米乘以5米的样地,拉对角线找中心点,再找4个顶点与中心点之间的中点,用1平方米的木框取样方,计数每个样方中的某种植株数并记录。这种调查方法叫做5点取样法。请总结5点取样法的操作步骤。(学生答)显示右侧幻灯片,假如这是其中一个样方,请你来计数其中苦菜的数目。(请个同学上来数)有没有不同意见?(再上来个)他们谁对呢?请注意计数时有个原则,对于样方线上的个体,记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再数一遍到底有几株?(9)这是视频中小组的调查数据,你能帮他计算出种群密度吗?(10)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10株每平方米)。你是如何计算的?(总数除以面积)在这我们研究的是正方形样地,那对于长方形样地如何调查种群密度呢?播放视频(静音)讲解:先量取一块10米乘以3米的样地,取两个宽的中点,拉皮尺等距离插旗,再取每两面旗之间的中心点,用1平方米的木框取样方,计数每个样方中的某种植株数并记录。这种调查方法叫做等距离取样法。请总结等距离取样法的操作步骤。(学生答)现在请同学们模拟5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调查模型中的种群密度。
课件17张PPT。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余建平第1节 种群的特征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中的长江江豚的全部个体叫做 。小资料:
长江江豚是长江里唯一的淡水哺乳动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种群种群特征:包括空间特征和数量特征小资料
江豚喜单独活动,有时也结成2~3只的小群。但也有87只在一起的记录。 1、随机分布2、集群分布3、均匀分布一、种群的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参阅课本P63种群的空间特征和下面的小资料分析讨论:
1、什么是种群的空间特征?2、长江江豚的空间分布类型有哪些?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0页第二段和62页第三段至63页第二段 。
讨论: 1、长江江豚有哪些数量特征?
2、各数量特征的定义是什么?
3、各数量特征与长江江豚种群密度的
关系是怎样的?外 界 环 境二、种群的数量特征:年龄组成概念:衰退型增长型稳定型出生率__死亡率幼年数___
老年数___各年龄期个体比例___下降稳定上升出生率___死亡率少多幼年数___
老年数___出生率___死亡率少多<>适中≈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三、种群密度调查:1、个体大、数量少的生物---直接计数法2、运动能力强,数量多的生物沙丁鱼群2、运动能力强,数量多的生物----标志重捕法①用网捕捉10条鱼②将鱼尾标记上紫色;③将标记的鱼放回鱼缸,轻搅促其游动。④用鱼网重新捕捉若干条鱼,记录重捕总数和带标记的数量,放回,促其游动。(重复三次)⑤计算方法步骤:3、活动能力弱或者不运动、数量多的生物1米1米3-1、样方法之五点取样法样方线上个体的记数方法: 只计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上的(计上不计下,记左不计右) ①、取样地②、取中心点③、取4个中点④、取5个样方⑤、计数⑥、计算估算模型中模拟苦菜的种群密度1.2m0.3m3-2、样方法之等距取样法①、取样地②、等分(拉中线、取等分点)③、取中点④、取样方⑤、计数⑥、计算一、种群的数量特征二、种群的空间特征 三、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小 结1、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D2、下面是对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选取样方 ③计数 ④计算种群密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③②④3、如果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被标记的鼠15只,那么该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只/公顷。4、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