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评优课课件 人教版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镇江 刘玲(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评优课课件 人教版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镇江 刘玲(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1-19 22:36:00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 粮食紧张、
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
给教育、医疗、环境带来过大的负荷,
交通混乱堵塞
... ...
种群的特征一、种群密度
1 直接反映种群大小 ,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活动一快速估算出该模拟草地上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1、样方法(1)样方应多大为宜?草本乔木密集稀疏 以调查对象大小、数量来定。一般为1m2的正方形。(2)样方的数量对结果有什么影响? 一般而言,样方越多,越接近真实情况(3)应如何取样? 随机取样,不掺入主观因素常见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4)如何计数样方内的个体数量?计数原则:方框内+相邻两边及其夹角454541.05株/m2活动能力强、范围大的动物(5)样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生物吗?(5)样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生物吗?植物(宜用于双子叶植物)
活动能力弱,范围小的动物(昆虫卵、蚜虫、跳蝻等)(6)活动能力强,范围大的动物如何调查? 烧杯中有白色小球若干。
请根据表格中的步骤,估算白色小球的数量。模拟实验:计算公式:重捕 a条鲤鱼,其中有标志的 b条鱼塘鱼塘中鲤鱼 Χ条捕捞30条鲤鱼 作上标志放回塘中鲤鱼混游2、标志重捕法种群数量 X总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总数重捕标志个体数 若标志过程中,使用有害性的标志,致使被标志的鲤鱼放回后出现部分死亡,这将会对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注意事项:
标志不能过分醒目
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没有伤害
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
若标志过程中,使用的标志太醒目,将会对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若标志过程中,致使被标志的鲤鱼放回后出现部分标志物脱落,这将会对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合作学习:
阅读课本P62-63,快速找出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小组合作完成学案相应内容。活动二二、种群数量的其他特征
案例分析一:
马寅初,人口学家。我国第一个提出计划生育。曾在1957 年预言,如果按净增率千分之二十计算,15 年后我国人口将达到8亿,50 年后将达到15 亿。出生率和死亡率
—— 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直接成果检验二、种群数量的其他特征
案例分析二:
有数据统计,沿海地区某些城市连续几年出生率<死亡率,而人口数量却在增加。迁入率和迁出率
—— 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直接成果检验案例分析三:
为了降低人口数量,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而计划生育在我国实施了30多年,我国的人口仍在增长。据人口学家预测,中国人口在2030年至2035年左右达到15~16亿的峰值后,将转向零增长和负增长。二、种群数量的其他特征
成果检验预 测
种群密度变化趋势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增加保持稳定减小年龄组成(年龄结构)的类型案例分析四:二胎政策的法律法规:
1、双方均为独生子女
2、农村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3、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4、一方为烈士的独生子女,已生育一个子女的;
5、已生育一个子女,经设区的市以上病残儿童
鉴定机构确诊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
正常劳动力的;
。。。。。。案例分析四:
单独二胎新政策: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个孩子政策,有望在近期重启,如进展顺利,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试行;同时,关于2015年之后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也正在拟议中成果检验预 测
种群密度变化趋势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越来越大保持稳定越来越小年龄组成(年龄结构)的类型年龄组成— 种群密度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二、种群数量的其他特征
案例分析五:
目前我国新生婴儿男女比例达到120:100,远超国际认同的最高警戒线107:100。性别比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成果检验活动三自由发挥:
请你为本课内容构建一个知识网络图,说说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种群的特征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刘 玲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2、学会分析其他种群的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
3、能概述种群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
4、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种群的特征
学习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已学知识链接:种群--------生活在一定 自然区域内 的?同种生物 的 全部个体。
一、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与种群数量的关系:直接反映种群大小,是种群 的数量特征。
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调查种群密度
(1) 法(要求:用自己的方法快速估算出模拟草地上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①取样:样方大小:根据调查对象的 来定。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
样方数量: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
取样原则: 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常用的取样方法:

取样法 取样法
②计数方法:方框内+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③适用对象: (宜用于双子叶植物)、 的动物(昆虫卵、蚜虫、跳蝻等)。
(2) 法
模拟实验:用小球代表鱼,烧杯代表鱼塘
要求:烧杯中有白色小球若干。 请根据表格中的步骤,估算白色小球的数量。
鱼缸
鱼塘
1
烧杯中有白色小球 Χ粒
鱼塘中有鲤鱼 Χ条
2
抓取出30粒白色小球 ,放于培养皿
捕捞 条鲤鱼
3
用笔作上标志后放回烧杯内

4
充分搅拌,混匀
鲤鱼混游
5
用手随机抓取杯中小球 粒,放在培养皿中,数出其中有标志的小球 粒
重捕 条鲤鱼,其中有标记的 条
计算公式 :
①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
②适用对象:
二、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活动二:合作学习
(要求:阅读课本P62-63自主学习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小组合作讨论它们与种群密度大小的关系并填写学案上相关内容。)
1.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 (或?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 增加?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_________ 出生率和死亡率_______决定种群密度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_________
2.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在单位时间内 (或?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分析迁入率和迁出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_________?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_________ 迁入率和迁出率 决定种群密度
迁入率<迁出率, 种群密度_________
3.年龄组成(年龄结构)
(1)概念:指一个种群中 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 老年
成年
类型


衰退型
种群构成特点
幼年个体很多
老年个体很少
各年龄期的个体
数目比例适中
老年个体很多
幼年个体很少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 死亡率
种群密度发展趋势
增加
在一段时间内保持

幼年
(3)意义:年龄组成可以用来 种群密度未来的发展趋势。
4.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 ????????个体数目的比例。
(2)意义:性别比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三、课堂总结
自由发挥
(要求:在方框中请你为本课内容构建一个知识网络图,说说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