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15《背影》同步分层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15《背影》同步分层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3 16:19: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背影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是( )
A.踌躇(chóu) 赋闲(fù) 簌簌(sù) 差使(chā)
B.交卸(xiè) 奔丧(sàng) 狼藉(jí) 拣定(jiǎn)
C.典质(zhì) 妥帖(tiě) 举箸(zhù) 行李(xíng)
D.栅栏(zhà) 游逛(guàng) 蹒跚(shān) 颓唐(tuí)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世界经济下行,再加上天灾人祸,给非洲的粮食安全带来严重挑战,甚至引发大饥荒,可谓祸不单行。
B.家中的老人都不在了,庭院荒芜,他触目伤怀,落下泪来。
C.十七中获奖的消息传来,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已。
D.对于孩子的坏习惯,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都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3.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和《背影》,作者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这两篇文章的体统都是散文。
B.《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救下,并拜其为师,唐僧为其取号行者,故又称孙行者,从此,师徒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C.《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封建强权教育和“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
D.《红岩》中许云峰为了掩护市委书记李敬原,被捕入狱。狱中他以非凡的毅力用手指挖通了地牢的石壁,为难友们成功越狱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自己却在斗争中英勇牺牲。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大公司刚赔7.4亿,又在欧盟多个国家面临集体诉讼,索赔金额折合人民币13亿,可谓是祸不单行。
B.家中的老人都不在了,庭院荒芜,他触目伤怀,落下泪来。
C.看着父亲迈着蹒跚的步子给我买橘子,想到自己成人尚不能自立,愧疚的泪水瞬间溢满眼眶,完全不能自已。
D.目前在对待孩子近视的问题上,家长有两极化趋势,一类家长不以为然,任其发展;另外一类家长则很着急,进而病急乱投医。
5.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xiè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仅sùsù地流下眼泪。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词注音。
①差使( ) ②奔丧(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交xiè( ) ②sùsù( )
(3)改正语段中出现的两个错别字。
改    改
6.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 )使也交xiè(( )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jí(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差( )使 交xiè( ) 狼jí( )
(2)“簌簌”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选项是( )
①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②纷纷落下的样子 ③肢体发抖的样子
7.小豫提交了下面的课文资料,其中有些字词他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xiè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fù闲。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
A.jì sù cán B.jì shū cǎn
C.jí shū cán D.jí sù cǎn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交xiè( ) fù( )闲
三、综合性学习
8.班上开展主题为“父爱如山”的班会活动,需要做以下准备。
(1)【信息提取】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为每则材料各拟写一个标题。(每个标题10字以内)
材料一:安徽阜阳一考点,一位父亲拄着双拐偷偷跟在儿子后面,来为儿子送考。开考后,儿子进了考场,拄着双拐的父亲就站在考场外等候,那殷切的眼神令人动容。他说,脚是前不久不小心摔伤的,目前只能靠双拐走路。儿子心疼他不让他来送考,自己就偷偷跟来了。这位父亲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正常发挥,考出应有的水平,这也就够了。
材料二:父亲节即将到来。丽江森林支队古城中队消防员王杰又提起笔给父亲写信了。王杰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一直与父亲保持着书信沟通。他说,父亲是个工人,含辛茹苦把他和姐姐养大,他们都深爱父亲,但有时有些话电话打通后开不了口,视频接通后更是不知从何说起,所以用笔写下来更显得自然。通过书信来往,他加深了与父亲的感情。往来的书信,流露出浓浓的父子情。
材料一:
材料二:
(2)【撰写对联】请根据这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下联。
上联:母爱似水水不断
下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槐树
丁皎年
①故乡,很适合槐树生长。树苗成活率高,清秀深绿,郁郁芊芊。长大移种的时候,砍得只剩树头和老根,随便放几天也没事。栽上,浇水,一个星期就发芽了。一个夏秋过去,就长成一棵很像样子的树了。几年后,树冠硕大浓密,可遮阴乘凉。一棵槐树,挺秀葳蕤;一片槐树,蔚然成林。
②大槐树颇具魅力,冬日的雪中或寒风里,它依然挺拔,枝条萧疏劲道,足以让不惧冷风的寒鸦和喜鹤停歇、筑巢。春天,它的枝叶紧随早春先发芽开花的银翘、杏花、桃花、迎春花等,很快变绿,叶叶细密,枝枝厚实,可谓生机勃勃。夏日村口的大槐树下,浓荫蔽日,河水潺潺,老人们在树底下乘凉,聊天,喝茶,看风物。妇女在河边浣衣,纳鞋底。繁密的枝叶间开着繁密的白色碎花,散发出如丝如缕的幽香。有时,闲聊的妇女们不知说了什么,笑声很响,惊飞了大槐树上的鸟儿。笑声过后,安静了,一会儿,说话声又响起了,像河中深水处回旋的波浪那样有规律。靠河岸的浅水处,几片树叶如小船晃悠,一天或数日好像就是这几片叶子,好像又替换成新的了。距离大槐树几十米的河段,豁然开朗,阳光灿烂,一条河分两半,一半温热一半清凉。河的上游燕子飞掠,荞麦田里蝴蝶翩翩。麻雀叽喳,斑鸠藏荫,喜鹊立枝,大槐树是它们的聚会场所。村里有些人家,虽门前的槐树不是很大,但他们常浇水,常修剪,枝叶非常翠绿,呈团状、叠状、伞状、梭状。有的槐树下枝柔软,有杨柳的风致,早晨人们给枝条泼几盆水,空气一下凉爽了,带着泥土的气息和树叶的生涩味。秋日,北方的天空比其他季节更蓝,更阔大:槐叶变黄,簌簌地落了满地。碧空映衬着黄色的槐叶,天地色泽明晰,令人心旷神怡。
③故乡的槐树,常见的有两色,白含浅绿色,红含淡紫色,所开之花皆可食。槐树初夏开花,花从树叶间耷拉下来,有紫藤萝的三分之一大。一串串繁花,白色的很像雪,而不及雪那么白;浅紫的很像玫瑰,而不及玫瑰那么深红。花蕾呈圆形,在没有舒展开之前,花朵嫩嫩的,掐一瓣,揉碎了,嫩得几乎留不下汁叶痕,正可食用。低处的,手可摘;高处的,在长长的竹竿上绑个铁钩或者镰刀,选花串最多的树枝,树枝因花多沉重,往下垂着,用钩子挂住,用力一拉,花枝便“咔嚓”一声从树上掉下来。捋下来的槐花用清水洗净,放入锅里蒸熟,撒少许盐,滴几滴香油,便可食用。还有一种吃法,将槐花摘下,收集,洗净,揉一揉,尽量保持花形和花骨朵,拌入干爽的面粉蒸熟,拌匀,盛到碗里就可以吃了,吃到嘴里明显有两种味——面味、槐花味。现在有了新的吃法,蘸上油泼红辣椒,佐以泡菜、咸菜、老酸菜、蒜泥、鸡丁,刺激味蕾。槐树间的蜜蜂或蝴蝶也许看到了、闻到了,紫绕着槐花飞舞,嗡地一嗅一蜇。有一种很黏甜的吃法,加糖和佐料,把槐花当作饺子、包子的馅儿,增加花色和风味。
④故乡,有一条河叫清水河。昔日,因一个亲戚住在河那边,我常过河去玩。夏季除了河水暴涨那几天,浅处可见游鱼细沙,深处可见碧波涟漪。我过河的那一段,没有桥,只能涉水。一到渡河,我就兴奋了。挽裤,扛起背包或自行车,开始涉水。入水了,腿脚的肌肤清凉舒服,有一丝痒痒,水和小鱼嬉戏似的绕着腿脚游走。脚底的细沙,不黏不陷,踏实可靠。掬水而饮,神清气爽。水线与膝盖齐平,远水与碧天一色。河有二三十米宽,河岸有浓密的灌木,不时有雉鸡出没。常常,我虽过河了,但喜欢这河水,又返回河中再玩一会儿,看一会儿风景再上岸。我望着河上游朦胧的景象,觉得很有风致,于是产生涉水而上探个究竟的欲望。阳光洒在河面,产生了许多色彩,波光粼粼的河面仿佛一幅色彩缤纷的油画。两岸皆是树,林深处便是高大的槐树,鹧鸪声声。
⑤村里有一位大爷常坐在槐树下喝茶。他的茶味汤色深,他喝得津津有味。
⑥那时的槐树下,一群孩子听故事。故事像铁石一样踏实,像星辰一样高远,像槐树一样富有生机。有一个人,他讲到《天仙配》,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遥望星辰,辨认哪一颗是牛郎星,哪一颗是织女星,他会唱一句黄梅戏《天仙配》里的唱词:“待到春暖花开日,槐荫树下把子交。”他讲故事的间隙,会忽然安静下来,没什么声音,只有月色如水、星辰灿烂,这本来是说话的人歌一歇,缓一口气,再接着说,但又仿佛是艺术的留白,给听故事的孩子们遐想的余地。而这遐想,竟成了恒久的回忆。
⑦现在,我的脑海里常常浮现一幅画面:在村口的一棵大槐树下,流水潺潺,河鱼游弋,远山逶迤,村镇安静,孩子们玩闹,车辆缓缓往来,村民乘凉聊天,槐花愈发灿烂,槐树棵棵茂盛……
(有删改)
9.文章叙述了母亲注视“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概括。
10.第⑦段中写到母亲“依稀又在说着什么”,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母亲会说些什么。
11.从修辞或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⑦小段画线句子。
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远去。
12.请将本文最后一段与下面朱自清《背影》中的片段进行比较阅读,回答:两个片段写的背影有何不同?“我”哭泣的原由又有何不一样?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5课 背影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是( )
A.踌躇(chóu) 赋闲(fù) 簌簌(sù) 差使(chā)
B.交卸(xiè) 奔丧(sàng) 狼藉(jí) 拣定(jiǎn)
C.典质(zhì) 妥帖(tiě) 举箸(zhù) 行李(xíng)
D.栅栏(zhà) 游逛(guàng) 蹒跚(shān) 颓唐(tuí)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差使(chā)——chāi;
B. 奔丧(sàng)——sāng;
C. 妥帖(tiě)——tiē。
故选D。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世界经济下行,再加上天灾人祸,给非洲的粮食安全带来严重挑战,甚至引发大饥荒,可谓祸不单行。
B.家中的老人都不在了,庭院荒芜,他触目伤怀,落下泪来。
C.十七中获奖的消息传来,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已。
D.对于孩子的坏习惯,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都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情往往接二连三而来。使用正确;
B.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使用正确;
C.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使用正确;
D.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此处形容家长不重视,使用有误,应使用“不以为意”;
故选D。
3.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和《背影》,作者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这两篇文章的体统都是散文。
B.《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救下,并拜其为师,唐僧为其取号行者,故又称孙行者,从此,师徒踏上西天取经之路。
C.《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封建强权教育和“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
D.《红岩》中许云峰为了掩护市委书记李敬原,被捕入狱。狱中他以非凡的毅力用手指挖通了地牢的石壁,为难友们成功越狱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自己却在斗争中英勇牺牲。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综合。
C项,《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儿时看到五猖庙会。难逢的盛大的庙会,兴奋的不得了。但在出发的时候,父亲却让鲁迅背诵一字也不懂的《鉴略》。鲁迅的父亲说要把《鉴略》背熟,否则不允许鲁迅去看五猖庙会。一盆冷水把鲁迅的兴致全浇灭了,待他读熟了,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了,大家高高兴兴陪他出门了。讲述了了“我”儿时急切盼望观看迎赛神节的急切心情及父亲逼“我”背诵诗经时“我”的痛苦感受,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摧残,和讽刺“正人君子”无关,C项描述不正确;
故选C。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大公司刚赔7.4亿,又在欧盟多个国家面临集体诉讼,索赔金额折合人民币13亿,可谓是祸不单行。
B.家中的老人都不在了,庭院荒芜,他触目伤怀,落下泪来。
C.看着父亲迈着蹒跚的步子给我买橘子,想到自己成人尚不能自立,愧疚的泪水瞬间溢满眼眶,完全不能自已。
D.目前在对待孩子近视的问题上,家长有两极化趋势,一类家长不以为然,任其发展;另外一类家长则很着急,进而病急乱投医。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往往接二连三而来。使用正确;
B.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使用正确;
C.不能自已: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使用正确;
D.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在此形容家长不重视,使用有误;应使用“不以为意”;
故选D。
5.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xiè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仅sùsù地流下眼泪。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词注音。
①差使( ) ②奔丧( )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交xiè( ) ②sùsù( )
(3)改正语段中出现的两个错别字。
改    改
【答案】(1) chāi bēn
(2) 卸 簌簌
(3) 籍 藉 仅 禁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①差使,chāi shǐ,意思是指官职,职务。
②奔丧,bēn sāng,指的是从外地赶回去参加或料理亲属的丧事。
(2)本题考查字形。
①交卸,jiāo xiè,释义:一指卸下货物,并交付对方;二指卸去职务交付于后任;三指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情况。
②簌簌,sù sù,主要解释为颤抖貌。在汉语中,簌簌有多种释义,包括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形容眼泪等纷纷落下的样子,以及形容肢体发抖的样子。
(3)本题考查易错字。
狼籍——狼藉,láng jí,释义为乱七八糟的样子;杂乱不堪。
不仅——不禁。不禁,bù jīn,意思是抑制不住,不由得,不由自主的。
6.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 )使也交xiè(( )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jí(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差( )使 交xiè( ) 狼jí( )
(2)“簌簌”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选项是( )
①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②纷纷落下的样子 ③肢体发抖的样子
【答案】(1) chāi 卸 藉
(2)②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差使(chāi):官职,职务。一般指临时委派的职务。
交卸(xiè):卸除职务,移交给继任的人。
狼藉(jí):乱七八糟,非常杂乱。
(2)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
“簌簌”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②纷纷落下的样子”。在这段文字中,“簌簌”用于形容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因此选项②“纷纷落下的样子”是正确的解释。选项①“风吹叶子等的声音”不符合文中描述眼泪落下的情境,而选项③“肢体发抖的样子”与“簌簌”在文中的意思无关。
7.小豫提交了下面的课文资料,其中有些字词他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xiè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fù闲。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
A.jì sù cán B.jì shū cǎn
C.jí shū cán D.jí sù cǎn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交xiè( ) fù( )闲
【答案】(1)D
(2) 卸 赋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狼藉(láng jí):乱七八糟,非常杂乱。
簌簌(sù sù):形容肢体发抖的样子;纷纷落下的样子。
惨淡(cǎn dàn):暗淡无光,形容天色晦暗。形容经营事业的艰苦。
故选D。
(2)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交卸(jiāo xiè): 卸除职务,移交给继任的人。
赋闲(fù xián):没有职业在家闲着。
三、综合性学习
8.班上开展主题为“父爱如山”的班会活动,需要做以下准备。
(1)【信息提取】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为每则材料各拟写一个标题。(每个标题10字以内)
材料一:安徽阜阳一考点,一位父亲拄着双拐偷偷跟在儿子后面,来为儿子送考。开考后,儿子进了考场,拄着双拐的父亲就站在考场外等候,那殷切的眼神令人动容。他说,脚是前不久不小心摔伤的,目前只能靠双拐走路。儿子心疼他不让他来送考,自己就偷偷跟来了。这位父亲只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正常发挥,考出应有的水平,这也就够了。
材料二:父亲节即将到来。丽江森林支队古城中队消防员王杰又提起笔给父亲写信了。王杰是个不善言谈的人,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一直与父亲保持着书信沟通。他说,父亲是个工人,含辛茹苦把他和姐姐养大,他们都深爱父亲,但有时有些话电话打通后开不了口,视频接通后更是不知从何说起,所以用笔写下来更显得自然。通过书信来往,他加深了与父亲的感情。往来的书信,流露出浓浓的父子情。
材料一:
材料二:
(2)【撰写对联】请根据这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下联。
上联:母爱似水水不断
下联:
【答案】(1)(示例)父亲拄双拐偷偷送考 书信传递父子情
(2)(示例)父爱如山山不倒
【详解】(1)本题考查拟写标题。
为新闻拟题一般采用“人+事”的模式。
材料一,根据“一位父亲拄着双拐偷偷的跟在儿子后面,来为儿子送考。开考后,儿子进了考场,拄着双拐的父亲就站在考场外等候,那殷切的眼神令人动容”可知人物是“父亲”,事情是“拄着双拐为儿子送考”,故可拟题为:父亲拄双拐偷偷送考。
材料二,根据“父亲节即将到来。丽江森林支队古城中队消防员王杰又提起笔给父亲写信了”,“他一直与父亲保持着书信沟通”,“通过书信来往,加深了他与父亲的感情,每一封信,都流露出浓浓的父子情”可知材料主要描述了父子俩通过一封封的书信来传递父子之间的情谊,故可拟题为:书信传递父子情。
(2)本题考查学生续写对联的能力。
对联讲究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仄起平收的原则,拟写的下联还要扣住“父爱如山”这一主题。上联中“母爱似水”主谓短语,“水不断”主谓短语。
示例一:父爱如峰峰难移
示例二:父爱若山山常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槐树
丁皎年
①故乡,很适合槐树生长。树苗成活率高,清秀深绿,郁郁芊芊。长大移种的时候,砍得只剩树头和老根,随便放几天也没事。栽上,浇水,一个星期就发芽了。一个夏秋过去,就长成一棵很像样子的树了。几年后,树冠硕大浓密,可遮阴乘凉。一棵槐树,挺秀葳蕤;一片槐树,蔚然成林。
②大槐树颇具魅力,冬日的雪中或寒风里,它依然挺拔,枝条萧疏劲道,足以让不惧冷风的寒鸦和喜鹤停歇、筑巢。春天,它的枝叶紧随早春先发芽开花的银翘、杏花、桃花、迎春花等,很快变绿,叶叶细密,枝枝厚实,可谓生机勃勃。夏日村口的大槐树下,浓荫蔽日,河水潺潺,老人们在树底下乘凉,聊天,喝茶,看风物。妇女在河边浣衣,纳鞋底。繁密的枝叶间开着繁密的白色碎花,散发出如丝如缕的幽香。有时,闲聊的妇女们不知说了什么,笑声很响,惊飞了大槐树上的鸟儿。笑声过后,安静了,一会儿,说话声又响起了,像河中深水处回旋的波浪那样有规律。靠河岸的浅水处,几片树叶如小船晃悠,一天或数日好像就是这几片叶子,好像又替换成新的了。距离大槐树几十米的河段,豁然开朗,阳光灿烂,一条河分两半,一半温热一半清凉。河的上游燕子飞掠,荞麦田里蝴蝶翩翩。麻雀叽喳,斑鸠藏荫,喜鹊立枝,大槐树是它们的聚会场所。村里有些人家,虽门前的槐树不是很大,但他们常浇水,常修剪,枝叶非常翠绿,呈团状、叠状、伞状、梭状。有的槐树下枝柔软,有杨柳的风致,早晨人们给枝条泼几盆水,空气一下凉爽了,带着泥土的气息和树叶的生涩味。秋日,北方的天空比其他季节更蓝,更阔大:槐叶变黄,簌簌地落了满地。碧空映衬着黄色的槐叶,天地色泽明晰,令人心旷神怡。
③故乡的槐树,常见的有两色,白含浅绿色,红含淡紫色,所开之花皆可食。槐树初夏开花,花从树叶间耷拉下来,有紫藤萝的三分之一大。一串串繁花,白色的很像雪,而不及雪那么白;浅紫的很像玫瑰,而不及玫瑰那么深红。花蕾呈圆形,在没有舒展开之前,花朵嫩嫩的,掐一瓣,揉碎了,嫩得几乎留不下汁叶痕,正可食用。低处的,手可摘;高处的,在长长的竹竿上绑个铁钩或者镰刀,选花串最多的树枝,树枝因花多沉重,往下垂着,用钩子挂住,用力一拉,花枝便“咔嚓”一声从树上掉下来。捋下来的槐花用清水洗净,放入锅里蒸熟,撒少许盐,滴几滴香油,便可食用。还有一种吃法,将槐花摘下,收集,洗净,揉一揉,尽量保持花形和花骨朵,拌入干爽的面粉蒸熟,拌匀,盛到碗里就可以吃了,吃到嘴里明显有两种味——面味、槐花味。现在有了新的吃法,蘸上油泼红辣椒,佐以泡菜、咸菜、老酸菜、蒜泥、鸡丁,刺激味蕾。槐树间的蜜蜂或蝴蝶也许看到了、闻到了,紫绕着槐花飞舞,嗡地一嗅一蜇。有一种很黏甜的吃法,加糖和佐料,把槐花当作饺子、包子的馅儿,增加花色和风味。
④故乡,有一条河叫清水河。昔日,因一个亲戚住在河那边,我常过河去玩。夏季除了河水暴涨那几天,浅处可见游鱼细沙,深处可见碧波涟漪。我过河的那一段,没有桥,只能涉水。一到渡河,我就兴奋了。挽裤,扛起背包或自行车,开始涉水。入水了,腿脚的肌肤清凉舒服,有一丝痒痒,水和小鱼嬉戏似的绕着腿脚游走。脚底的细沙,不黏不陷,踏实可靠。掬水而饮,神清气爽。水线与膝盖齐平,远水与碧天一色。河有二三十米宽,河岸有浓密的灌木,不时有雉鸡出没。常常,我虽过河了,但喜欢这河水,又返回河中再玩一会儿,看一会儿风景再上岸。我望着河上游朦胧的景象,觉得很有风致,于是产生涉水而上探个究竟的欲望。阳光洒在河面,产生了许多色彩,波光粼粼的河面仿佛一幅色彩缤纷的油画。两岸皆是树,林深处便是高大的槐树,鹧鸪声声。
⑤村里有一位大爷常坐在槐树下喝茶。他的茶味汤色深,他喝得津津有味。
⑥那时的槐树下,一群孩子听故事。故事像铁石一样踏实,像星辰一样高远,像槐树一样富有生机。有一个人,他讲到《天仙配》,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遥望星辰,辨认哪一颗是牛郎星,哪一颗是织女星,他会唱一句黄梅戏《天仙配》里的唱词:“待到春暖花开日,槐荫树下把子交。”他讲故事的间隙,会忽然安静下来,没什么声音,只有月色如水、星辰灿烂,这本来是说话的人歌一歇,缓一口气,再接着说,但又仿佛是艺术的留白,给听故事的孩子们遐想的余地。而这遐想,竟成了恒久的回忆。
⑦现在,我的脑海里常常浮现一幅画面:在村口的一棵大槐树下,流水潺潺,河鱼游弋,远山逶迤,村镇安静,孩子们玩闹,车辆缓缓往来,村民乘凉聊天,槐花愈发灿烂,槐树棵棵茂盛……
(有删改)
9.文章叙述了母亲注视“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概括。
10.第⑦段中写到母亲“依稀又在说着什么”,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母亲会说些什么。
11.从修辞或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⑦小段画线句子。
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远去。
12.请将本文最后一段与下面朱自清《背影》中的片段进行比较阅读,回答:两个片段写的背影有何不同?“我”哭泣的原由又有何不一样?
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答案】9.示例:槐树生命力强;槐树四季都颇具魅力;槐树的花色与槐花食品的做法;槐树旁的小河;大爷在槐树下喝茶;孩子们在槐树下听故事;“我”对故乡槐树的思念与向往。 10.示冬日的槐树更见一种挺拔的精神,更有魅力,放在此段最前面能够振奋人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第①段写栽种槐树,经过一个夏秋,便能“挺秀葳蕤”“蔚然成林”,后文自然应写冬景。所以此段先写冬日,衔接自然。 11.连用三个比喻句构成排比,把槐树下听到的故事比作“铁石”“星辰”“槐树”,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故事踏实、高远、富有生机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2.示例:结尾段所展现的画面,正是前面所叙写的故乡槐树的写照,起总括全文的作用;强化故乡槐树给读者的印象;以“槐花愈发灿烂,槐树棵棵茂盛”,寄托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深化主题;结尾饱含深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根据第①段“树苗成活率高,清秀深绿,郁郁芊芊。长大移种的时候,砍得只剩树头和老根,随便放几天也没事。栽上,浇水,一个星期就发芽了。一个夏秋过去,就长成一棵很像样子的树了。几年后,树冠硕大浓密,可遮阴乘凉”可知,槐树生命力强,易成活,长大后树冠浓密。
根据第②段“大槐树颇具魅力,冬日的雪中或寒风里,它依然挺拔,枝条萧疏劲道”“春天,它的枝叶紧随早春先发芽开花的银翘、杏花、桃花、迎春花等,很快变绿,叶叶细密,枝枝厚实,可谓生机勃勃。夏日村口的大槐树下,浓荫蔽日,河水潺潺,老人们在树底下乘凉,聊天,喝茶,看风物。妇女在河边浣衣,纳鞋底。繁密的枝叶间开着繁密的白色碎花,散发出如丝如缕的幽香。秋日,北方的天空比其他季节更蓝,更阔大:槐叶变黄,簌簌地落了满地。碧空映衬着黄色的槐叶,天地色泽明晰,令人心旷神怡”可知,槐树四季都颇具魅力,冬日挺拔,春天生机勃勃,夏天为人们提供阴凉,秋天色彩明晰。
根据第③段“故乡的槐树,常见的有两色,白含浅绿色,红含淡紫色,所开之花皆可食”可知,槐树的花色与槐花食品的做法。
根据第④段“故乡,有一条河叫清水河。昔日,因一个亲戚住在河那边,我常过河去玩。夏季除了河水暴涨那几天,浅处可见游鱼细沙,深处可见碧波涟漪。我过河的那一段,没有桥,只能涉水”可知,槐树旁的小河。
根据第⑤段“村里有一位大爷常坐在槐树下喝茶。他的茶味汤色深,他喝得津津有味”可知,大爷在槐树下喝茶。
根据第⑥段“那时的槐树下,一群孩子听故事。故事像铁石一样踏实,像星辰一样高远,像槐树一样富有生机”可知,孩子们在槐树下听故事。
根据第⑦段“现在,我的脑海里常常浮现一幅画面:在村口的一棵大槐树下,流水潺潺,河鱼游弋,远山逶迤,村镇安静,孩子们玩闹,车辆缓缓往来,村民乘凉聊天,槐花愈发灿烂,槐树棵棵茂盛……”可知,“我”对故乡槐树的思念与向往。
10.本题考查根据情境发挥想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符合情境,即母亲在回忆中的槐树下可能说的话;其次,内容上可以结合槐树的特点、对子女的寄语或对过去的怀念;最后,语言要亲切、自然,符合母亲的口吻。第⑦段描绘的是“我”对故乡槐树的回忆画面,母亲的形象被融入其中,她可能在说关于槐树、故乡、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想象母亲表达对槐树的赞美,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期望,或者对故乡生活的感慨。合情合理即可。
示例:孩子们,还记得这棵大槐树吗?这可是你们小时候最喜欢玩耍的地方。冬天,它坚韧不屈的样子就像你们成长的过程,需要经历风雪才能更坚强。夏天,我们在树下乘凉,听你们爷爷讲故事,那些都是我们宝贵的回忆。现在你们都长大了,但别忘了家乡的根,记得常回家看看,这槐树就像家一样,随时等待你们的归来。
11.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第⑦小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故事”分别比喻为“铁石”“星辰”“槐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故事给孩子们带来的感受:“铁石”象征故事的坚实与沉淀,给人以沉稳之感;“星辰”象征故事的深远与璀璨,给人以遐想;“槐树”则与文中的槐树相呼应,象征故事富有生机,与槐树一样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三个比喻句揭示了故事深远、丰富、富有生活气息的特点,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同时,连用三个“像……一样”,形成排比句式,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也更加鲜明地突出了故事对孩子们的深远影响,使情感表达更为强烈。同时,排比修辞也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故乡、童年故事的热爱。
12.本题主要考查文本比较阅读和情感主旨理解把握。
在《故乡的槐树》最后一段中,“背影”并非特指某个人的背影,而是整个故乡的景象在“我”心中留下的背影。这个背影是温暖而宁静的,包含了流水潺潺的小河、游弋的河鱼、逶迤的远山、安静的村镇、玩闹的孩子们、缓缓往来的车辆以及村民乘凉聊天的场景。这个背影是“我”对故乡深深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当这个画面在脑海中浮现时,“我”并不会因此而哭泣,反而会感到一种深深的慰藉。
根据朱自清的《背影》描述,“我”望着父亲走出去,看着他的背影在人群中消失,再也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这里的“背影”是父亲的背影,它代表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和关怀,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离别的哀愁和对父亲的依恋。因此,“我”哭泣的原由是对父亲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以及离别的哀愁。
因此,两个片段中的“背影”代表了不同的情感和意象,而“我”哭泣的原由也因此有所不同。本文中的“背影”是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背影》中的“背影”则是对父亲的眷恋和不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