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美丽的颜色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 美丽的颜色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3 21:33:40

文档简介

9* 美丽的颜色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
  居里夫妇能够集中精力用将近四年的时间提取镭,实在难能可贵。我们也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一事当前,心无旁骛。无论是身处zào热的盛夏,还是严寒的深冬;是猝至的骤雨,抑或是危险的工作环境。都要始终保持用心专一,用心浇灌光阴这棵美丽的树,终会迎来开花结果。
zào(燥)热    骤雨(zhòu)
2(2024·绵阳游仙区月考)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古人讲孝亲,最难的是“色难”,对待双亲不光是生活上的奉养,神情上还要和颜悦色,动不动就烦躁可不行。
B.“00后”唐卡画师更姐左手端碗,右手执笔,小心翼翼地在身前画布上勾勒,一条绿色橄榄枝的轮廓逐渐显现。
C.摩托化步兵在演习期间运用机动防御战术将“敌人”折磨得筋疲力尽,然后转入进攻。
D.改变了人类宇宙观的哥白尼,发现钋和镭两种新元素的居里夫人家喻户晓,他们取得的成就令人侧目而视。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B )
A.在学习了《美丽的颜色》一课后,我们领悟到居里夫人的光辉形象。(将“领悟”改成“领会”)
B.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严寒的室外。(将“严寒的室外”改为”室外的严寒”)
C.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我们懂得了执着、坚强对成功的重要性。(在“重要”一词后面加上“意义”)
D.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镭,转向这些微光,转向他们的镭,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应将“转向镭”与“转向他们的镭”对调)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A.“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提取主干是“材料迷住他们”。
B.“失掉”是动词,“柔情”是名词。
C.“这个”是代词,“是”是副词。
D.“比埃尔和玛丽”是并列短语,“迷住了他们”是动宾短语。
  巾帼不让须眉。中国也有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下面,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她的传奇事迹吧。
屠呦呦:把青蒿素献给世界
①1969年1月,39岁的屠呦呦突然接到紧急任务: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与全国60家科研单位、500余名科研人员一起,研发抗疟新药。项目就以1967年5月23日开会日期命名,遂为“523”项目。
②最初阶段,研究院安排屠呦呦一个人工作。她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收集整理了2000多个方药,并以此为基础编撰了包含640多种药物的《疟疾单秘验方集》,送交“523”办公室。经过两年时间,她的团队逐渐壮大,历经数百次失败,屠呦呦的目光锁定中药青蒿:他们发现青蒿对小鼠疟疾的抑制率曾达到68%,但效果不稳定……
③说起研究的艰辛,屠呦呦老伴李廷钊记忆犹新:为了寻找效果不稳定的原因,屠呦呦再次重温古代医书。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④“其一是青蒿有品种问题。中药有很多品种,青蒿到底是蒿属中的哪一种 其二,青蒿的药用部分,《肘后备急方》提到的绞汁到底绞的是哪部分 其三,青蒿采收季节对药效有什么影响 其四,最有效的提取方法是什么 ”屠呦呦说。
⑤屠呦呦反复考虑这些问题,最终选取了低沸点的乙醚提取。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编号191号的乙醚中性提取样品,对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都达到了100%。
⑥尽管有了乙醚中性提取物,但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却发现疑似的副作用。只有确证安全后才能用于临床。疟疾有季节性,一旦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期,就要再等一年。于是,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也带动同事参与。
⑦然而,青蒿素的首次临床观察出师不利。一连串疑问困扰着屠呦呦:不是青蒿素纯度的问题,也不是动物实验和数据的问题,难道是剂型 屠呦呦决定将青蒿素药物单体原粉直接装入胶囊,再一次临床试验。这次,患者在用药后平均31个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表明青蒿素胶囊疗效与实验室疗效是一致的。
⑧1982年,屠呦呦以抗疟新药——青蒿素第一发明单位第一发明人身份,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领取了发明证书及奖章。青蒿素的研制成功,为全世界饱受疟疾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现在全球每年有2亿多疟疾患者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疟疾死亡人数从2000年的73.6万人稳步下降到2019年的40.9万人。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⑨面对荣誉,屠呦呦一如既往地淡定。“共和国勋章”颁发人选公示前,评选组曾经联系过屠呦呦。当时,她一遍遍确认着一系列问题:这么重要的荣誉,我够格吗 组织上有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 ……直到对方一再确认保证,她才同意接受。
⑩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一栋普通居民楼里,屠呦呦依然没有习惯成为一位“明星”科学家,她的精力依然在科研。在屠呦呦的不断努力下,2019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北京大兴举行了青蒿素研究中心奠基仪式;愿景中的研究中心白色的主楼就像一棵生机勃勃的青蒿。
5青蒿素的研究过程非常艰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屠呦呦成功研发青蒿素的过程。
答: 屠呦呦先是锁定了中药青蒿;然后用低沸点的乙醚提取;接着亲身试药;后来将青蒿素药物单体原粉直接装入胶囊。 
6第④段引用了屠呦呦的话,有何作用
答: 体现了医学工作者研究上的重重障碍;突出了医药研究的突破之难、之艰。 
7在研究的过程中,屠呦呦为什么决定要亲身试药
答: 因为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了疑似的副作用,只有确证安全后才能用于临床。另外,疟疾有季节性,一旦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期,就要再等一年。因此屠呦呦提出了亲身试药。 
8从全文看,屠呦呦是个什么样的人 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答: ①刻苦钻研、献身科学:从屠呦呦历经多次失败终于发明青蒿素可以看出;②淡泊名利:她一遍遍确认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自己够不够格,依然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一栋普通居民楼。 
【综合实践】
9某校八年级(1)班以“走近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答: 示例一:走近玛丽·居里,感受大家风采。 示例二:走近伟人,触摸科学。 
(2)居里夫人的人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
答: 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她就是玛丽·居里。  9* 美丽的颜色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
  居里夫妇能够集中精力用将近四年的时间提取镭,实在难能可贵。我们也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一事当前,心无旁骛。无论是身处zào热的盛夏,还是严寒的深冬;是猝至的骤雨,抑或是危险的工作环境。都要始终保持用心专一,用心浇灌光阴这棵美丽的树,终会迎来开花结果。
zào( )热    骤雨()
2(2024·绵阳游仙区月考)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人讲孝亲,最难的是“色难”,对待双亲不光是生活上的奉养,神情上还要和颜悦色,动不动就烦躁可不行。
B.“00后”唐卡画师更姐左手端碗,右手执笔,小心翼翼地在身前画布上勾勒,一条绿色橄榄枝的轮廓逐渐显现。
C.摩托化步兵在演习期间运用机动防御战术将“敌人”折磨得筋疲力尽,然后转入进攻。
D.改变了人类宇宙观的哥白尼,发现钋和镭两种新元素的居里夫人家喻户晓,他们取得的成就令人侧目而视。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了《美丽的颜色》一课后,我们领悟到居里夫人的光辉形象。(将“领悟”改成“领会”)
B.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严寒的室外。(将“严寒的室外”改为”室外的严寒”)
C.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我们懂得了执着、坚强对成功的重要性。(在“重要”一词后面加上“意义”)
D.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镭,转向这些微光,转向他们的镭,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应将“转向镭”与“转向他们的镭”对调)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彼此一样,都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提取主干是“材料迷住他们”。
B.“失掉”是动词,“柔情”是名词。
C.“这个”是代词,“是”是副词。
D.“比埃尔和玛丽”是并列短语,“迷住了他们”是动宾短语。
  巾帼不让须眉。中国也有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就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下面,让我们一同来了解她的传奇事迹吧。
屠呦呦:把青蒿素献给世界
①1969年1月,39岁的屠呦呦突然接到紧急任务: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与全国60家科研单位、500余名科研人员一起,研发抗疟新药。项目就以1967年5月23日开会日期命名,遂为“523”项目。
②最初阶段,研究院安排屠呦呦一个人工作。她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收集整理了2000多个方药,并以此为基础编撰了包含640多种药物的《疟疾单秘验方集》,送交“523”办公室。经过两年时间,她的团队逐渐壮大,历经数百次失败,屠呦呦的目光锁定中药青蒿:他们发现青蒿对小鼠疟疾的抑制率曾达到68%,但效果不稳定……
③说起研究的艰辛,屠呦呦老伴李廷钊记忆犹新:为了寻找效果不稳定的原因,屠呦呦再次重温古代医书。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④“其一是青蒿有品种问题。中药有很多品种,青蒿到底是蒿属中的哪一种 其二,青蒿的药用部分,《肘后备急方》提到的绞汁到底绞的是哪部分 其三,青蒿采收季节对药效有什么影响 其四,最有效的提取方法是什么 ”屠呦呦说。
⑤屠呦呦反复考虑这些问题,最终选取了低沸点的乙醚提取。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编号191号的乙醚中性提取样品,对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都达到了100%。
⑥尽管有了乙醚中性提取物,但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却发现疑似的副作用。只有确证安全后才能用于临床。疟疾有季节性,一旦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期,就要再等一年。于是,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也带动同事参与。
⑦然而,青蒿素的首次临床观察出师不利。一连串疑问困扰着屠呦呦:不是青蒿素纯度的问题,也不是动物实验和数据的问题,难道是剂型 屠呦呦决定将青蒿素药物单体原粉直接装入胶囊,再一次临床试验。这次,患者在用药后平均31个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表明青蒿素胶囊疗效与实验室疗效是一致的。
⑧1982年,屠呦呦以抗疟新药——青蒿素第一发明单位第一发明人身份,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领取了发明证书及奖章。青蒿素的研制成功,为全世界饱受疟疾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现在全球每年有2亿多疟疾患者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疟疾死亡人数从2000年的73.6万人稳步下降到2019年的40.9万人。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⑨面对荣誉,屠呦呦一如既往地淡定。“共和国勋章”颁发人选公示前,评选组曾经联系过屠呦呦。当时,她一遍遍确认着一系列问题:这么重要的荣誉,我够格吗 组织上有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 ……直到对方一再确认保证,她才同意接受。
⑩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一栋普通居民楼里,屠呦呦依然没有习惯成为一位“明星”科学家,她的精力依然在科研。在屠呦呦的不断努力下,2019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北京大兴举行了青蒿素研究中心奠基仪式;愿景中的研究中心白色的主楼就像一棵生机勃勃的青蒿。
5青蒿素的研究过程非常艰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屠呦呦成功研发青蒿素的过程。
答:
6第④段引用了屠呦呦的话,有何作用
答:
7在研究的过程中,屠呦呦为什么决定要亲身试药
答:
8从全文看,屠呦呦是个什么样的人 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答:
【综合实践】
9某校八年级(1)班以“走近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答:
(2)居里夫人的人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