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3 21:37:26

文档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默写
1直接默写
(1)去年天气旧亭台。
(2) ,绿水逶迤。
(3)中原乱, ,几时收
(4)常记溪亭日暮, 。
2理解默写
(1)晏殊在《浣溪沙》中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 , 。
(2)欧阳修在《采桑子》中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的句子是: , 。
(3)朱敦儒《相见欢》中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并为全词奠定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的句子是: 。
(4)荷叶翠绿,莲花嫣红,凉爽幽静,清香扑鼻。诗人杨万里赞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词人李清照却在《如梦令》中嗟叹: , 。
二、阅读
(一)阅读《浣溪沙》,完成问题。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抒写了词人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片,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不禁回忆起了昔日的欢聚,由此感叹时光易逝。
D.词的下片,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赏析这两句词。
答:
3这首词中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二)阅读《采桑子》,完成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描绘了在春色怀抱中的西湖。
B.“西湖好”是词眼,“短棹”二字道出了词人行程匆忙。
C.“不觉船移”与“无风”呼应,有力地显示水面平静澄碧。
D.本词词风婉约,语言清新自然,色调清丽,充满诗情画意。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作者在下片中所创造的意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作分析。
答:
(三)阅读《相见欢》,完成问题。
1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写景,视野宽广,气魄宏大,充满慷慨欣喜之情。
B.下片格调由激越变为舒缓,“几时收”的发问,是痛切的质疑,也是希望的呼唤。
C.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到前线扬州,充满无限悲慨。
D.词人用象征的手法,由眼前的暮景联想到北宋国事的衰败,写景抒情,柔美婉约。
2词的上片是通过哪些景色描写来营造意境的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
3朱敦儒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请结合下片词句简要分析。
答:
4试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
答:
(四)阅读《如梦令》,完成问题。
1下列对本词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
D.“争渡”句写了词人误入荷塘深处,待到奋力把船划出去,却惊起一群水鸟振翅纷飞,词人瞬间的惊愕变成喜悦。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答:
3本词刻画了主人公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请简要分析。
答:
4在本词和《渔家傲》中,李清照都提到了“日暮”。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分析,同样的“日暮”下,词人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答: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默写
1直接默写
(1)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2)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
(3)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收
(4)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
2理解默写
(1)晏殊在《浣溪沙》中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 一曲新词酒一杯 , 去年天气旧亭台 。
(2)欧阳修在《采桑子》中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的句子是: 微动涟漪 , 惊起沙禽掠岸飞 。
(3)朱敦儒《相见欢》中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并为全词奠定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的句子是: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
(4)荷叶翠绿,莲花嫣红,凉爽幽静,清香扑鼻。诗人杨万里赞其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词人李清照却在《如梦令》中嗟叹: 兴尽晚回舟 , 误入藕花深处 。
二、阅读
(一)阅读《浣溪沙》,完成问题。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首词抒写了词人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片,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不禁回忆起了昔日的欢聚,由此感叹时光易逝。
D.词的下片,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赏析这两句词。
答: 示例一:“意象”角度:如“花落”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又如“燕归”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示例二:修辞角度:这两句词对仗工整,音调谐婉,画面生动,抒发了作者的惜春伤春之情,更借此抒写了青春易逝的感慨。(或: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把这极其普通的自然现象与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的感受巧妙结合)(不限于上述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3这首词中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示例一:“新”与“旧”的对比。“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词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
示例二:“去”与“来”的对比。“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去”与“来”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二)阅读《采桑子》,完成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描绘了在春色怀抱中的西湖。
B.“西湖好”是词眼,“短棹”二字道出了词人行程匆忙。
C.“不觉船移”与“无风”呼应,有力地显示水面平静澄碧。
D.本词词风婉约,语言清新自然,色调清丽,充满诗情画意。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或悠然自得、闲适)之情。 
3作者在下片中所创造的意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作分析。
答: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前三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的湖面澄澈如镜,如同琉璃,有人不觉船移,只见浆划形成波纹时,方感船动;结句以动衬静,写微动涟漪惊飞沙滩禽鸟掠岸飞去,更显幽静。 
(三)阅读《相见欢》,完成问题。
1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词的上片写景,视野宽广,气魄宏大,充满慷慨欣喜之情。
B.下片格调由激越变为舒缓,“几时收”的发问,是痛切的质疑,也是希望的呼唤。
C.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到前线扬州,充满无限悲慨。
D.词人用象征的手法,由眼前的暮景联想到北宋国事的衰败,写景抒情,柔美婉约。
2词的上片是通过哪些景色描写来营造意境的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 词人独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寒秋凄清,夕阳低垂,江流无声,营造了一派山河残破、日薄西山的感伤意境。 
3朱敦儒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请结合下片词句简要分析。
答: (1)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
(2)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托“悲风”把泪吹到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4试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
答: 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描写了落日映照万里河山,大江奔流的悲凉壮阔的景观,抒发了内心因而生发的抑郁苍茫之情。 
(四)阅读《如梦令》,完成问题。
1下列对本词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
D.“争渡”句写了词人误入荷塘深处,待到奋力把船划出去,却惊起一群水鸟振翅纷飞,词人瞬间的惊愕变成喜悦。
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答: 暮色中,船只却误入荷塘深处,作者不由得惊呼:怎么把船划出去 怎么把船划出去 叫声惊醒了沙滩上的鸥鹭,飞向天空,霎时,人声、水声、鸟声交织在宁静的湖面上。 
3本词刻画了主人公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请简要分析。
答: 《如梦令》词人由尽兴游玩的欢愉到误入藕花深处的些许“惊恐”再到“鸥鹭”惊起的豁然开朗,词虽短,但感情变化却一波三折,让人回味无穷。 
4在本词和《渔家傲》中,李清照都提到了“日暮”。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分析,同样的“日暮”下,词人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答: 《如梦令》中的“日暮”写的是作者沉醉于游玩后,不觉天黑时的惊讶和着急,这里的“日暮”指的是太阳落山,并无伤感之情,反而有种让人流连忘返的美好之感,而《渔家傲》中的“日暮”和“路长”在一起,给人一种难以摆脱的困境之感,表达了作者不满现实的孤独与苦闷。 
   阶段诊断 请做 “单元提优测评卷(六)(第六单元)”
  “期末满分冲刺卷(第一~六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