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面关于《昆虫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部名著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B. 书中法布尔采取野外观察与实验的方法,实地记录昆虫的本能和习性。
C. 美丽的萤火虫“宽阔的轻纱般的薄翼,如披风拖曳着”,像一个女尼,却被称为原野中的“杀手”。
D. 作者具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写法表现昆虫世界。
2.下列对《昆虫记》中的昆虫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雀蛾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靠吃杏叶为生。
B. 四年黑暗的苦工,五个多星期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C. 条纹蜘蛛是因为它身体上有黄、黑、银色相间的条纹而得名。
D. 雌性萤火虫和雄性萤火虫发光的器官生长在同一位置。
3.《昆虫记》的章节在内容安排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 )
A. 绝大多数章节主要写同类多种昆虫,突出一种昆虫。
B. 绝大多数章节只写一种昆虫,从各个角度展开描述。
C. 绝大多数章节写两种不同类的昆虫,进行对比分析。
D. 绝大多数章节写同类的多种昆虫,归纳它们的共性。
4.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昆虫记》中,法布尔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赞美。
B. 法布尔在荒石园里研究昆虫,他通过细心观察、解剖实验、深入思考的方法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写成了《昆虫记》。
C. 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身边常有一群孩子跟着。一次看剧团演出,斯诺发现彭德怀把棉衣披在了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D. 鲁迅将《旧事重提》改名为《朝花夕拾》,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担心遭到当局的审查和报复。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的作者是英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
B. 《昆虫记》中充满对昆虫的爱,对微小生命的爱,使广大读者深受感动。
C. 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因为它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使人们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
D. 法布尔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看待问题时不能光依据别人对此问题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寻觅真正的答案,并且要细心发现,大胆钻研。
二、填空题:
6.阅读《昆虫记》节选片段,回答问题。
当要捕食的活物可能会进行顽强抵抗时,它则不敢怠慢,要利用一种震慑、恫吓猎物的姿态,让自己的利钩有办法稳稳地钩住对方,随后,它的狼夹子便把吓傻了无还手之力的受害者夹紧。它就是以这种迅猛的魔怪般的姿势把自己的猎物吓瘫的。
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_________的《昆虫记》,选段描写的昆虫是_________。
7.这部书将_________世界化作供人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美文。
8.《昆虫记》是________(国别)杰出_________、___________。《昆虫记》这一佳作,共有________卷,此书又译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9.八年级(1)班开展思辨性专题阅读,研讨的主题是“名著中客观事实与主观情感的关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请把下面的语段补充完整。
老师:本学期阅读的两本名著,体裁不同于我们常读的小说与散文,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属于 a (填作品体裁); b (填作者)的《昆虫记》属于科普作品。这两种文体都要求客观真实地记录事实,使人信服。那么,在这些作品里,作者是否可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
(2) 请你从以下两个文段中选取一个,结合具体内容,回答老师的提问:《昆虫记》或《红星照耀中国》这样的作品,在记录客观事实的同时是否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文段一】这棵茂盛的樱桃树,每年结果无数,却没有长出遍地的小樱桃苗,周围许许多多的小动物都靠樱桃果实养活,而这些动物最终将化为养料,回归到树根深处的土壤里,进入生命的轮回:春天,肥沃的土壤滋养着樱桃树,树下的草坪会格外青翠,蝗虫咀嚼鲜美的草叶,螳螂在后大刀一挥,蚂蚁们分享完螳螂幼虫,转眼又进了母鸡的肚子,至于这些母鸡,不久就会躺在盘子里被端上人们的餐桌。原来螳螂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卵,只有很少一部分用来繁衍后代,其他都将进入大自然的食物链,为了开始而结束,为了新生而死亡。也许在我思考的时候,燃烧的就是小螳螂流入我血管里的能量,并且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摘自《昆虫记·螳螂捕食》)
【文段二】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 ·大渡河英雄》)
四、现代文阅读:
10.阅读《昆虫记》节选,完成下列题。
①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②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猜想是错误的。
③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④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⑤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⑥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⑦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将它放在门外的梧桐树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
⑧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
⑨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产生影响。
⑩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有删改)
(1)蝉的歌唱源于它怎样的身体构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画线句子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至⑩段,写了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治学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的《蝉》和法布尔的《蝉》都写了蝉鸣,其用意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选项C的“萤火虫”应为“螳螂”,故选C。
2.【答案】D
【解析】D.雌性萤火虫发光的器官长在身体最后三节,雄性萤火虫发光的器官只有尾巴最后一节处的两个小点,两者生长在不同的位置。故选 D。
3.【答案】B
【解析】略
4.【答案】B
【解析】B项有误,法布尔在自然和阳光下观察昆虫,“解剖实验”有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A项说法有误,法布尔是法国人。故选 A。
6.【答案】法布尔 螳螂
【解析】略
7.【答案】昆虫 知识 趣味 美感 思想
【解析】略
8.【答案】法国 昆虫学家 文学家 10 《昆虫物语》 《昆虫学札记》 昆虫的史诗
【解析】略
9.【答案】【小题1】
a.纪实作品(纪实文学) b.法布尔
【小题2】
示例一:我选文段一。作者记述了樱桃树及树旁的小动物们在自然轮回中形成的食物链,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生生不息力量的赞美。
示例二:我选文段二。作者先从四川军队的角度来写红军为了胜利甘于送命的行动,再描写红军爬上桥板攻击敌军阵地的情形。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对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勇敢无畏精神的赞美和敬佩。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引要起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这里只要对《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这本书有所了解,就能很好答题。应该填入的是吒儿两部作品的体裁与作者。
2.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引要起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这里只要对《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这两部书有所了解,就能很好答题。根据题目提示,要根据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可选一,作者记述了樱桃树及树旁的小动物们在自然轮回中形成的食物链,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生生不息力量的赞美。也可以选二,《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对红军战士的精神无比的敬佩。据此回答即可。
10.【答案】(1)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
(2)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用人格化的手法,通过比肩而坐、狂饮树汁、慢步行走等动作(细节),生动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
(3)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作者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4)虞世南的《蝉》,以蝉喻人,旨在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法布尔的《蝉》旨在探究科学奥秘:观察探究蝉的身体构造和歌唱的特点,通过试验证明蝉是感受不到声音的。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