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 愚公移山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加下划线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万仞(rèn) 惩山北之塞(sāi)
B. 箕畚(jī běn) 出入之迂也(yū)
C. 孀妻(shuāng) 荷担者三夫(hé)
D. 始龀(chèn) 智叟亡以应(wáng)
2.下列加下划线的字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
A.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惩山北之塞。 D. 河曲智叟亡以应。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4.下列词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万仞(rèn) 穷匮(kuì) 箕畚(jī)
B. 豫南(yù) 冀州(jì) 荷担(hè)
C. 孀妻(shuāng) 魁父(kuí) 亡以应(wú)
D. 始龀(chèn) 垄断(lǒng) 一厝朔东(xī)
5.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二、填空题:
6.读准字音
箕畚( ) 孀妻( ) 始龀( )
智叟( ) 无穷匮( ) 一厝( )
雍南( ) 陇断( ) 惩( )
山北之塞( ) 仞( )
7.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万仞( ) 惩( ) 匮( ) 荷( )
始(chèn)________ 箕(běn)________
(kuí)________父 (lǒng)________断
8.词语理解
(1)惩山北之塞 ( )
(2)出入之迂也 ( )
(3)吾与汝毕力平险 ( )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
(5)杂然相许 ( )
(6)其妻献疑曰 ( )
(7)固不可彻 ( )
(8)叩石垦壤 ( )
(9)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
9.整体感知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愚公移山》是一则________________(体裁),讲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赞美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10.一词多义。
(1) 止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身己半入,止露尻尾( )
(2) 焉
始一反 焉( )
且 焉置土石( )
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 )
(3) 且
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
(4) 诚
帝感其诚( )
诚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5) 其
其妻献疑曰( )
其如土石何( )
(6) 而
面山而居( )
而山不加增( )
温故而知新( )
(7) 苦
何苦而不平( )
苦其心志( )
(8) 许
杂然相许 ( )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许里( )
(9) 甚
急湍甚箭( )
甚矣,汝之不惠( )
三、综合性学习:
11.“愚公移山”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学习完《愚公移山》这篇文章后,班上开展了“愚公精神之我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 仔细观察愚公移山的雕塑,说说你对这个雕塑的解读。
(2) 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四、文言文阅读:
12.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列子·汤问》)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与汝毕力平险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时俱进
B. 以君之力 不闻天子之诏 赤子之心
C.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止增笑耳 令行禁止
D. 何苦而不平 苦其心志 苦尽甘来
(2) 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翻译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甲】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翻译:(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
理解:愚公带领家人移山,有明确的目标,要彻底解决出行的困难。
【乙】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翻译: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理解:愚公一家能够参与移山的劳力有限,工具简陋,再加上路途遥远,使得移山进展很慢。
【丙】甚矣,汝之不惠!
翻译:你也是不够聪明啊。
理解:愚公年老体衰,能力有限,决定挖山是很不明智的,这是智叟对他委婉的批评。
(3) 根据《愚公移山》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①,决大河②而放之海。方③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渍冒冲突可畏之患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节选自苏轼《晁错论》)
【注释】①龙门:今陕西韩坡东北,是黄河奔流最湍急处。②决大河:意思是疏通黄河,③方:当。④盖亦有渍冒冲突可畏之患:可能也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
《愚公移山》一文中,愚公苦于“山北之塞,出入之迂”,决定带领全家移山,面对巨大困难,他深信因为“①_____,②_____”,自己的志向终能实现。愚公的做法最终使得天帝“③_____”,命夸娥氏二子运用神力搬走了两座大山。苏轼在《晁错论》中用大禹治水之例论说了大业有成者的特点,这可以启发我们认识到,愚公移山成功的原因是④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音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2.【答案】D
【解析】A.古义:连……都。今义:曾经。
B.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C.古义:苦于。今义:处罚;警戒。
D.古今意义相同,都指老年男子。
3.【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做题时我们会遇到我们没见过的实词,要学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字的含义。
4.【答案】D
【解析】“厝”应读cuò。故选D。
5.【答案】B
【解析】B项的节奏划分应为“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6.【答案】jī běn shuāng chèn sǒu kuì cuò yōng lǒng chéng sè rèn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给汉字注音的能力。给汉字注音,要掌握拼音的规则,熟记课本中要求掌握的常用字的拼音。本题注意“雍”的拼音。
7.【答案】rèn chéng kuì hè
龀 畚 魁 陇
【解析】略
8.【答案】(1)阻塞
(2)曲折;绕远
(3)尽;全
(4)肩负;扛
(5)纷纷地
(6)提出疑问
(7)通达,这里指改变
(8)敲;打
(9)指草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中重点词语意义的能力。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这里要注意“毕”的解释。
9.【答案】寓言 愚公移山 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这类题型,读懂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思考段落的作用,掌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对比衬托等),通过重点词语(句子)理解文章情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结合选项逐项分析,就能很好答题。《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讲了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赞美了主人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
10.【答案】【小题1】
制止 仅,只
【小题2】
往哪里、在哪里 语气词 于此
【小题3】
将近 况且
【小题4】
诚心 真正,确实
【小题5】
代指愚公 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小题6】
表修饰 表转折,可是 表顺承
【小题7】
愁苦。文中指担心 痛苦,这里是“使……痛苦”的意思
【小题8】
赞同 表示约数
【小题9】
胜过,超过 严重
【解析】1. 略
2. 略
3. 略
4. 略
5. 略
6. 略
7. 略
8. 略
9. 略
11.【答案】【小题1】示例:雕塑主体人物形象是年迈却刚硬的愚公,他筋骨强健,持着开山工具,侧面有子孙跟从,寓示众人齐心开山。雕塑上的人物衣衫褴褛,却都显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小题2】示例: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略
2. 略
12.【答案】【小题1】B
【小题2】
丙
【小题3】
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②而山不加增 ③感其诚 ④他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解析】1.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项,与:连词,和/动词,参与,欣赏/连词,随着;
B项,之:相同。都是助词,的;
C项,止:动词,阻止/副词,仅仅、只是/动词,停止;
D项,苦:形容词,困难/动词,使……受苦/名词,苦难、困苦。
故选B。
2.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和内容理解。
[丙]句意:“你太不聪明了!”而不是“你也是不够聪明啊”。这里的“甚矣”表示强调,应翻译为“太……了”。智叟的话并不是委婉的批评,而是直接地嘲笑愚公的决定。他认为愚公年老体衰,挖山的行为是愚蠢的。
故选[丙]。
3.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第一空、第二空,“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愚公认为他的家族会延续无穷,每一代都可以继续移山。山的高度和大小不会增加,而他的家族却会不断繁衍,因此他坚信总有一天能把山移走。这反映了他的长远眼光和坚定不移的决心。
第三空,“感其诚”。这是天帝对愚公移山精神的回应。天帝被愚公的坚定意志和真诚感动,因此决定帮他把山移走。这突出了愚公的坚韧不拔和真诚感动了上天的主题。
第四空,根据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可知,愚公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愚公移山的成功,除了他的长远眼光和家族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具有的坚忍不拔的意志。这种精神使他能够面对重重困难,坚持到底,最终实现目标。这也与苏轼的观点相呼应,强调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手里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就向天帝去报告。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链接材料:
古代那些能够成就伟大事业的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拥有超越常人的才华,还必定因为他们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前大禹治水的时候,他开凿了龙门山,疏通了黄河,使它能够流入大海。当他的功业还未完成的时候,可能也遇到了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但是他能够预先知道事情的发展趋势,当事情真正发生时并不惧怕,而是从容地制订计划来应对,因此他最终能够获得成功。
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