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6 诗词五首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的前四句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满离乱伤痛之情。
B. 诗中“烽火”是指因战乱而引发的长安城中的大火,这让作者很难得到家信。
C. 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离别的伤感,字字痛彻心扉,悲伤之情跃然纸上。
D. 全诗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沉着蕴藉,真挚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2.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 “折戟沉沙铁未销”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是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D.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但作者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所以说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3.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C.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D.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
B. 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她还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那就是传说中三座仙山上的幸福生活。
C. 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作者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
D. 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作者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5.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B.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 九万里风鹏正举。
二、填空题:
6.读准字音
烽火( ) 不胜簪( ) 塞上( )
燕脂( ) 提携( ) 折戟( )
磨洗( ) 殷勤( ) 长嗟( )
谩( ) 风鹏( )
7.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
(2)飞鸟相与还_____________
(3)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
(4)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
(5)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
(6)学诗谩有惊人句_____________
8.了解作者和作品,完成表格。
诗名 诗人 朝代 代表作品(除课文外)
《饮酒》(其五)
《春望》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渔家傲》
三、诗歌鉴赏:
9.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前两句渲染了战争的紧张气氛;三、四句中的“角声满天”从听觉角度体现了①______;五六句中的“②________”从视觉角度写出了乘夜奔袭之状,而“临易水”则运用典故暗示了将士们的豪情。
(2) 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请结合画线句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所呈现出的画面。
(3) 本诗与王昌龄的《从军行》都明确表达了将士们的决心,请结合两诗的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B.“烽火”是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
2.【答案】B
【解析】B.“年代不久,时间不长”错误。“折戟沉沙铁未销”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3.【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划分句子节奏。注意现代诗歌节奏划分办法:①语义单位划分法,如词或词组;②成分划分法,主谓宾,定状补;③助词依附法,即将表时、动态的助词划在前面的修饰成分内;④诵读检验法。
4.【答案】B
【解析】选项B尽管李清照有才华,有理想,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作者通过“天帝”和“三山”两个形象,表现了渴望有人关心和社会的温暖,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并不是她作为成功女词人还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选项理解有误。故选 B。
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典故的分析能力。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6.【答案】fēng zān sài yān xié jǐ mó yīn jiē màn péng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拼读能力。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尤其注意古诗文中一些通假字、多音字的读音。本题需要注意“塞、燕、嗟”的读音。
7.【答案】(1)如此,这样 (2)相伴 (3)销蚀 (4)拿,取 (5)回答 (6)同“漫”,空、徒然
【解析】略
8.【答案】陶渊明 东晋 《桃花源记》
杜甫 唐 《望岳》
李贺 唐 《李凭箜篌引》
杜牧 唐 《江南春》
李清照 宋 《如梦令》
【解析】略
9.【答案】【小题1】
①战争规模大(或“战斗激烈”等) ②半卷红旗
【小题2】
示例: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想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小题3】
示例:《雁门太守行》中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和《从军行》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都明确表达出了将士们英勇奋战、誓死报国的决心。
【解析】1.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①“角声满天秋色里”的意思是,秋色里,响亮的军号声震天动地,从听觉角度刻画出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鏖战场面,侧面写出了战争规模大,战斗非常惨烈。故空①可填:战争规模大(或“战斗激烈”等)。
②“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的意思是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半卷红旗”是视觉角度,“霜重鼓寒”是听觉角度。故空②应填:半卷红旗。
2.
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本诗首联、领联、颈联中均有两个表示色彩的词语,根据诗意,结合自己的想象,描绘画面。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意思是: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的意思是: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的意思是: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这句诗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白色等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参考译文:
敌军的力量像黑云一般压迫过来,城似乎要被压垮了。忽然,太阳光投射在战士鱼鳞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号角声中,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暗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白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郁闷低沉。据此回答即可。
3.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比较阅读。
《雁门太守行》首联用“黑云压成”写出战场上敌人千军万马迫近的紧张气氛,颔联用“角声满天”“燕脂凝夜紫”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出战争规模大,战斗惨烈,颈联用“临易水”的典故表达出将士们奋起反击的勇猛与豪情,最后在尾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借用春秋战国时期燕昭王铸造黄金台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表达出将士们愿意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君王血战到死的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从军行》前两句诗写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表现了将士们为国杀敌建功的豪情壮志。据此作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