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请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本文记叙了作者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
B.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所作,表现了他贬谪不沉沦,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旷达情怀。具体来讲既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C.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通常每首八句,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D. 《与朱元思书》中“书”是书信的总名,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刘桢《赠从弟》中的“从弟”是对自己亲弟弟的谦称。
2.下面对《龟虽寿》一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 作者自比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表现了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着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
B.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告诉我们要注意调养好身心,不要过于劳累,多坐而静养,这样便可益寿延年。
C.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附文,跟正文没关系,只是抒发作者感情,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D. 全诗构思新巧,语言清峻刚健,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二、默写:
3.《梁甫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海边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
4.《龟虽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5.《庭中有奇树》中写出了“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赠从弟》(其二)在一问一答中突出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质,对堂弟寄寓了无限期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甲】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子罕》)
【乙】
赠从弟(其二)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丙】
宗承,字世林,南阳安众人。承少而修德雅正,确然①不群,征聘不就。 闻德而至者如林。魏武②弱冠,屡造其门。值宾客盈门,不能得言,乃伺承起,往要之,捉手请交。承拒而不纳。后为司空③辅汉朝,乃谓承曰:“卿昔不顾吾,今可为交未?”承曰:“松柏之志犹存。”魏武不说,以其名贤,犹敬礼之。命其子④修子弟礼,就家拜汉中太守。魏武犹以旧情介意,薄其位而优其礼,就家访以朝政,居宾客之右。
(《楚国先贤传》)
【注释】①确然:刚强的样子。②魏武:曹操。③司空:官名,分掌宰相职能。④其子:指曹丕。
(1) 阅读甲乙诗文,用诗中词语填空。
《赠从弟》中寒风“ ______ ”、冰霜“ ______ ”,可看作是对甲文“岁寒”的具体描写。
(2)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富有气势,请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下列句中“就”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征聘不就 ______
②就家拜汉中太守 ______
③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______
A.从事
B.就职、赴任
C.完成
D.前往
(4) 对丙文中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闻德而至者如林。魏武弱冠,屡造其门。
理解:听闻宗世林德行而到他家(拜访)的人很多。曹操成年后,多次到他家拜访。这样写,从侧面表现了宗世林品德高尚,受人敬重。
B.魏武不说,以其名贤,犹敬礼之。
理解:曹操不高兴,但因为自己有贤德的美名,所以对宗世林还是非常尊敬。“犹”字富有意味,表现了曹操复杂的心理。
(5) 揣摩曹操与宗世林的对话,完成①②题。
“卿昔不顾吾,今可为交未”
“松柏之志犹存。”
①朗读曹操问话,你觉得适合用怎样的语气?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借助甲乙诗文,谈谈宗世林以“松柏之志犹存”回答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翠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 下列选项中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诗首联写仙人驾鹤而去,空余寻常江楼,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
B. 甲诗全诗虚实结合,既有对古代传说的联想,又有对眼前实景的描绘。
C. 乙诗第五句中“盈”在这里不仅指香气充满衣袖,也蕴含着主人公对远人的情谊。
D. 乙诗第七、八句写“此物”实际并不贵重,只是想借花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甲乙两首诗中任选一首,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3) 相传李白来到黄鹤楼时,见到甲诗曾感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如果李白再去其它地方游览,最不可能见到下列哪位文人的作品( )
A. 王绩 B. 苏轼 C. 吴均 D. 郦道元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以及文体等的把握能力。
D选项“从弟”指堂弟,对自己亲弟弟的谦称是“舍弟”。
2.【答案】B
【解析】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故选B。
3.【答案】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解析】略
4.【答案】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解析】略
5.【答案】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解析】略
6.【答案】岂不罹凝寒 松柏本有性
【解析】略
7.【答案】【小题1】瑟瑟,凄惨
【小题2】用“风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用两个“一何”加以咏叹,富有气势,突出对松的赞美。
【小题3】①B ②D ③A
【小题4】A
【小题5】①示例1:适合用自信的语气。曹操位高权重,认为宗世林应该会愿意结交。
示例2:适合用嘲讽的语气。曹操介意当初被拒,现在身居高位,借机嘲讽。
②松柏傲雪凌霜,具有刚直的气节。宗世林借此表明自己清高自守的品性,又表达了拒绝结交的态度。
【解析】1.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根据“瑟瑟谷中风”“冰霜正惨凄”可以确定这两个空依次填“瑟瑟”“凄惨”。
2.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意思是:风刮得是多么猛烈,松枝是多么的劲挺!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用“风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富有气势,突出对松的赞美。
3.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朝廷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拒绝去上任。就:就职、赴任。
故选:B。
②句意为:派人到宗承家里任命他做了汉中太守。就:前往。
故选:D。
③句意为:吕蒙才开始学习。就:从事。
故选:A。
4.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和理解。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A正确。
B有误,“以其名贤”意思是:因为宗承有贤德的美名,“因为自己有贤德的美名”理解错误。“其”指的是宗承,不是曹操。
故选:B。
5.
①本题考查朗读技巧。根据句子内容,揣摩人物心理来处理语气和语调。例如,从曹操的地位来分析,曹操位高权重,认为宗世林应该会愿意结交,适合用自信的语气。也可以从曹操的为人角度分析,曹操表面礼贤下士,其实心胸狭隘,适合用嘲讽的语气,借机嘲讽宗承。
②本题考查语言赏析。从甲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可知,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就知道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乙文“松柏之志犹存”化用《论语》中的语句借以表明自己清高自守的品性,又表达了拒绝结交的态度。
【参考译文】
【甲】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乙】
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寒风中挺立。风刮得是多么猛烈,松枝是多么的劲挺!冰与霜正下的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难道不遭受严寒吗 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
【丙】
宗承,他的字是世林,是南阳安众人。宗承小时候就有志操,不同流俗。朝廷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拒绝去上任。听说他品德高尚而来结交他的人不绝如缕,魏武帝刚成年也曾多次拜访他。正好赶上满屋的宾客,魏武帝一句话也插不上,等到宗承起身要出去时,魏武帝急忙挤上前,抓住宗承的手,表明希望结交的意愿。宗承却拒绝了。后来,宗承做了司空辅佐汉王朝,武帝对宗承说:“你先前不肯和我结交,现在可以了吗?”宗承说:“我的想法至今未变。”魏武帝很不高兴,因为宗承名气大又贤能,对待他还很客气。让曹丕拜宗承为师,派人到宗承家里任命他做了汉中太守。魏武因为结交遭到拒绝的事而心生芥蒂,任命宗承担任的官职不大却以隆重的礼节优待他。到宗承家里询问政事,让宗承坐在宾客之中的尊位上以示尊崇。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8.【答案】【小题1】D
【小题2】示例一:《黄鹤楼》“烟波”与“日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用一“愁”字,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的思乡之情。
示例二:《庭中有奇树》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独赏美景的孤寂,对远人的思念,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的无奈。
【小题3】B
【解析】1.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有误,想借花表达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故选D。
2.
本题考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甲】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尾联描绘的江面已是一片暮霭,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崔颢在这里用了一个“烟波”,就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
【乙】诗《庭中有奇树》这首诗对于庭中奇树的描写,是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思妇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3.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李白,唐代诗人;
A.王绩,唐代诗人(隋末唐初);
B.苏轼,北宋诗人、文学家;
C.吴均,南朝文学家、史学家;
D.郦道元,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