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唐诗五首 同步分层作业(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唐诗五首 同步分层作业(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4 07:45:3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唐诗五首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钱塘湖春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 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 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 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黄鹤归去引出黄鹤楼,为黄鹤楼添加了神秘色彩。
B. 颔联紧承首联,写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历经千百年之久。仙人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C. 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萧条凄清的景象,为下一联抒发感情作正面铺垫。
D. 全诗以“愁”字作结,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缥缈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3.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 此诗是诗人乘船出蜀入楚时所作,首联交代了出行目的。
B. 颔联“随”“入”二字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写出了楚地平野开阔、江水奔腾之景,同时也流露了诗人行舟水上离家渐远的无限伤感。
C. 颈联“天镜”是指月亮,“海楼”是指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诗句写出了月下江水平静,天上云彩变幻多姿的奇妙美景。
D. 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船已至楚,江入大荒,诗人却将这长江水视为“故乡水”,一路送自己远行,言有尽而情无穷。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两句一联,共四联。通常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B. 《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豪”之称。苏轼评价他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5.对《渡荆门送别》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这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下的一组画面,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入”字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 颈联以水中明月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彩云构成海市蜃楼衬托出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C. “怜”故乡水的原是诗人,却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巧妙的构思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真所谓言有尽而情无穷
D. 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且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和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二、填空题:
6.下面四副对联分别是为作家、历史人物、楼阁、风景区所撰写的。读后请分别写出它们所对应的名字。
①岂有真鬼狐,前贤形此箴世;安得装妖冶,后代剥它画皮。
②身入狼帮,壮志匹夫生死外;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
③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④多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来,把古今游人忙煞;欲寻彭泽宰,问田园安在,唯桃花流水依然。
①作家:________________;②历史人物:________________;
③楼阁:________________;④风景区: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填空。
(1)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初春时钱塘湖边莺歌燕舞、欣欣向荣的景象。
(2) 王绩在《野望》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
(3) 王维远赴边地写下了《使至塞上》,诗中给我们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浑奇景。
(4)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江面开阔、水流平缓的平原美景。
(5) 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表达眺望故乡而不见,心生无限愁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学常识填空。
(1)《野望》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野望”指___________。
(2)《黄鹤楼》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
(3)《使至塞上》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的著名诗人。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________”,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________”。
(4)《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5)《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9.《黄鹤楼》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人名),本诗选自______。
10.下列语段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修改。
你我徜徉在《唐诗五首》的优美意境中:与牧人一道驱犊返,跟猎马一起带禽归;体会诗人如征篷出汉塞的感受,看长河落日圆;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可见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游钱塘湖畔,可观几处早鹰争暖树,谁家新雁啄春泥。
(1)________改为________ (2)________改为________
(3)________改为________ (4)________改为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11.(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 下列关于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东皋”表明地点,“薄暮”表明时间,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 颔联总写秋色,对仗工整,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C. 颈联景中含情,含蓄地流露出诗人融入农家生活的惬意。
D. 尾联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叔齐,表达希望与之为伍。
(2) 赏析首联中“望”字的作用。
1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 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地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 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烽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 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统帅正在前线,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句和内容主题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应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与想象,从修辞、炼字、内容、主旨思想感情等方面来判断。【解答】
C项中五、六两句写的是初春小草刚刚从地里长出来,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并不是盛夏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故C符合题意。
ABD赏析正确。
故选C。
2.【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的理解。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
选项B有误,颈联通过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和广阔的视野。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李白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故选B。
【参考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4.【答案】D
【解析】A项,律诗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
B项,王维有“诗佛”之称,“诗豪”指刘禹锡。
C项,苏轼是北宋文学家。
5.【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细读相关词句,品味分析诗歌的内容、主题、重点语句、写法等;最后根据题目要求,与题中的各个选项逐一地对照、分析、甄别、判断、选择即可。
6.【答案】①蒲松龄;②荆轲;③滕王阁;④桃花源。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文化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平时要注意有意识的识记。①需要熟悉:蒲松龄与《聊斋志异》;②需要熟悉:历史人物荆轲;③需要熟悉: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④需要熟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7.【答案】【小题1】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小题2】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小题3】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小题4】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小题5】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解析】1. 略
2. 略
3. 略
4. 略
5. 略
8.【答案】(1)王绩 无功 东皋子 唐 眺望原野 (2)崔颢 唐
(3)王维 摩诘 唐 王孟 诗佛 (4)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唐
(5)白居易 乐天 香山居士 唐
【解析】略
9.【答案】唐 崔颢 《文苑英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黄鹤楼》的作者是唐(朝代)诗人崔颢(人名),本诗选自《文苑英华》。
10.【答案】(1)篷 蓬 (2)州 洲
(3)鹰 莺 (4)雁 燕
【解析】可根据积累直接排查、修改错别字。也可以结合语境确定、修改错别字。
11.【答案】【小题1】C
【小题2】首联中“望”字领起下面两联的写景,呼应了诗歌标题《野望》,流露出孤独、惆怅之情。
【解析】1. C项,“融入农家生活的惬意”有误。诗人看到牧人和猎人皆有所归,“我”却没有归宿,进而呈现出忧郁、孤独、清冷的色彩。故选C。
2. 略
12.【答案】【小题1】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小题2】B
【解析】1. 略
2. B项分析有误,第二联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并无静谧、温馨之感。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