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23《孟子》三章 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23《孟子》三章 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4 13:08:37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23 《孟子》三章
基础积累练课时巩固 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D )
A.畎亩(quǎn)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B.拂乱(fú)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ɡuàn)
C.域民(yù)  百里奚(xī)   富贵不能淫(yín)
D.傅说(yuè)  衡于虑(lǜ)   空乏其身(kō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D )
A.地利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利也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与民由之
C.戒之曰         必敬必戒
D.独行其道        行天下之大道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C )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往之女家
C.行拂乱其所为      D.曾益其所不能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A.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B.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C.《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属儒家经典著作。
D.孟子的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的思想。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答: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答: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答: 内心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6.默写。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的句子是: 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 。
(2)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对“大丈夫”是如何要求的: 富贵不能淫 , 贫贱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 。
(3)孟子认为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所以大丈夫应该: 得志 , 与民由之 ; 不得志 , 独行其道 。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个人推论到国家,提出判断的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国恒亡 。
(5)《孟子》一书中用“ 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论述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
常识积累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主张实行“仁政”。
  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主题理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为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的对话,驳斥了景春的观点,阐述了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怎样的境遇,做事都要合乎礼义,坚守原则,不失节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列举六位古代先贤逆境成才、终成大业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并阐述了安乐致国灭亡的事理,说明了常处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常处安逸享乐使人死亡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而获得成功。
课内赏读练探本究源 突出重点
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问题。
7.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B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地利”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C.文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统治者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D.文章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层层深入,结构缜密。
8.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 是如何体现的
答: 示例:体现了孟子实行“仁政”的主张。孟子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然后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概念进行比较阐述,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反映了他欲得天下先得人心的主张。 
二、阅读《富贵不能淫》,完成问题。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从他提出观点时用了一个反问句,还用了一个加重肯定语气的“诚”,可以看出他对这个观点深信不疑。
B.孟子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他们只不过是顺应君主的意志,并没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迎合君王的喜好,称不上大丈夫。
C.反驳景春的观点后,孟子从反面提出自己心中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10.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答: ①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②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做人的原则;③富贵不迷乱,贫贱不动摇,威逼不屈服。 
三、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问题。
1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本文从个人成才和国家治理两方面论证,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B.从行文上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选文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
D.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长短交错,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12.文中作者从思想、生活、行为方面列举了承载“天降大任”的人会遇到的磨难。在作者看来,这些“磨难”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怎样的作用 (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示例:这些磨难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使人的性格变得坚韧,增加原本不具备的才能。 
拓展阅读练课外延伸 能力迁移
一、(2023·常州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吴君①,志学而工诗,家有山林之乐,隐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师也,其称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余应之曰:“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 秋雨时至,沟渠盈满,众水既发,合而为一,汪溢塞谷,没洲渚,襄丘陵,肆行而前,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浩然物莫能支。子试考之,彼何以若此浩然也哉 今夫水无求于深,无意于行,得高而停,得下而流,忘己而因物②,不为易③勇,不为险怯。故其发也,浩然放乎四海。古之君子,简居以养其心,足乎内,无待乎外④。止则物莫之测⑤,行则物莫之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夷狄患难而不屈,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盖亦未有不浩然者也。”
(选自苏辙《吴氏浩然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吴君:苏辙的朋友。②因物:顺应着外物变化。③易:容易(河道平坦)。④足乎内,无待乎外:内心充足,不期待外在。⑤测:揣测到他的内心。
13.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C )
A.本文交代浩然堂得名的缘由,体现了吴君对孟子观念的理解及敬佩之情。
B.“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意在突出水造成的灾害之重。
C.最后一句运用双重否定,起到了衬托作用。
D.本文以作者自己的居室为写作对象,风格隽秀工整。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
答: 你处在江上之时,也曾观察过江水吗  
15.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文中与之相呼应的语句是: 足乎内,无待乎外 。
16.在“设计自己的书房”活动中,小文同学一心追求书房名称要“博眼球”。请你依据文章的内容给小文写一段劝诫的话。
答: 示例:小文你好,书房是一间能反映主人内心世界的屋子,取名方面,比起刻意“博眼球”,或许吴君以自己尊崇的人物语录精神为厅堂取名的做法更值得借鉴。你觉得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略
【乙】
天子即位,上卿①进曰:“如之何忧之长也 能除患则为福,不能除患则为贼②。”授天子一策③。
  中卿进曰:“配天而有下土者,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④,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⑤,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授天子二策。
下卿进曰:“敬戒⑥无怠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豫哉!豫哉!万民望之。”授天子三策。
(选自《荀子·大略》,有删改)
【注释】①卿:春秋时期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②贼:此处指伤害。③策:策书。④接:同“捷”,敏捷。⑤豫:同“预”,预备,事先准备。⑥敬戒:警戒,戒备。
1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A.管夷吾举于士(士兵)
B.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C.授天子一策(给予)
D.接则事优成(成功)
18.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敬戒无怠庆者在堂吊者在闾
答: 敬戒无怠/庆者在堂/吊者在闾 
19.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
答: (1)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走向灭亡。
  (2)事情发生以后才加以考虑叫作落后,落后那么事情就办不成。 
20.【甲】【乙】两文都强调了什么 请结合两文具体内容回答。
答: 两文都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甲】中论述了人要经历挫折的考验,以及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乙】文中上、中、下三卿告诉君主要有忧患意识,应在祸患来临前事先做准备。  第六单元
23 《孟子》三章
基础积累练课时巩固 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畎亩(quǎn)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B.拂乱(fú)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ɡuàn)
C.域民(yù)  百里奚(xī)   富贵不能淫(yín)
D.傅说(yuè)  衡于虑(lǜ)   空乏其身(kō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地利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利也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与民由之
C.戒之曰         必敬必戒
D.独行其道        行天下之大道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往之女家
C.行拂乱其所为      D.曾益其所不能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B.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C.《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属儒家经典著作。
D.孟子的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的思想。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答: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答: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答:
6.默写。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三要素的句子是: , 。
(2)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对“大丈夫”是如何要求的: , , 。
(3)孟子认为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所以大丈夫应该: , ; , 。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个人推论到国家,提出判断的句子: , , 。
(5)《孟子》一书中用“ , , , , ”论述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
常识积累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主张实行“仁政”。
  2.《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主题理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为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的对话,驳斥了景春的观点,阐述了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怎样的境遇,做事都要合乎礼义,坚守原则,不失节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列举六位古代先贤逆境成才、终成大业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并阐述了安乐致国灭亡的事理,说明了常处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常处安逸享乐使人死亡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而获得成功。
课内赏读练探本究源 突出重点
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问题。
7.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地利”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C.文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统治者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D.文章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层层深入,结构缜密。
8.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 是如何体现的
答:
二、阅读《富贵不能淫》,完成问题。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从他提出观点时用了一个反问句,还用了一个加重肯定语气的“诚”,可以看出他对这个观点深信不疑。
B.孟子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他们只不过是顺应君主的意志,并没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迎合君王的喜好,称不上大丈夫。
C.反驳景春的观点后,孟子从反面提出自己心中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10.结合选文,概括孟子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
答:
三、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问题。
1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本文从个人成才和国家治理两方面论证,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B.从行文上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选文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
D.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长短交错,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12.文中作者从思想、生活、行为方面列举了承载“天降大任”的人会遇到的磨难。在作者看来,这些“磨难”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怎样的作用 (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拓展阅读练课外延伸 能力迁移
一、(2023·常州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吴君①,志学而工诗,家有山林之乐,隐居不仕,名其堂曰“浩然”,曰:“孟子,吾师也,其称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窃喜焉,而不知其说,请为我言其故。”余应之曰:“ 秋雨时至,沟渠盈满,众水既发,合而为一,汪溢塞谷,没洲渚,襄丘陵,肆行而前,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浩然物莫能支。子试考之,彼何以若此浩然也哉 今夫水无求于深,无意于行,得高而停,得下而流,忘己而因物②,不为易③勇,不为险怯。故其发也,浩然放乎四海。古之君子,简居以养其心,足乎内,无待乎外④。止则物莫之测⑤,行则物莫之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行乎夷狄患难而不屈,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盖亦未有不浩然者也。”
(选自苏辙《吴氏浩然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吴君:苏辙的朋友。②因物:顺应着外物变化。③易:容易(河道平坦)。④足乎内,无待乎外:内心充足,不期待外在。⑤测:揣测到他的内心。
13.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交代浩然堂得名的缘由,体现了吴君对孟子观念的理解及敬佩之情。
B.“遇木而木折,触石而石陨”,意在突出水造成的灾害之重。
C.最后一句运用双重否定,起到了衬托作用。
D.本文以作者自己的居室为写作对象,风格隽秀工整。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子居于江,亦尝观于江乎
答:
15.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文中与之相呼应的语句是: 。
16.在“设计自己的书房”活动中,小文同学一心追求书房名称要“博眼球”。请你依据文章的内容给小文写一段劝诫的话。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略
【乙】
天子即位,上卿①进曰:“如之何忧之长也 能除患则为福,不能除患则为贼②。”授天子一策③。
  中卿进曰:“配天而有下土者,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④,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⑤,豫则祸不生。 ;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授天子二策。
下卿进曰:“敬戒⑥无怠庆者在堂吊者在闾。祸与福邻,莫知其门。豫哉!豫哉!万民望之。”授天子三策。
(选自《荀子·大略》,有删改)
【注释】①卿:春秋时期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②贼:此处指伤害。③策:策书。④接:同“捷”,敏捷。⑤豫:同“预”,预备,事先准备。⑥敬戒:警戒,戒备。
1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管夷吾举于士(士兵)
B.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C.授天子一策(给予)
D.接则事优成(成功)
18.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敬戒无怠庆者在堂吊者在闾
答:
19.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
答:
20.【甲】【乙】两文都强调了什么 请结合两文具体内容回答。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