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4 15:09:5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字词,准确翻译全文,能够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 “奇山异水” 的特点,学习写景的方法。
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志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 “奇山异水” 的特点。
(2)学习文中的写景方法,体会骈文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的情感,领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学习骈文的写作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桐庐入选 “25 个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 的相关信息,提问:桐庐凭什么能成为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而且还是中国唯一入选地呢?
明确: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引出富春江的景色,介绍《与朱元思书》的写作背景。
明确: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涵。
二、作者简介
介绍作者吴均,包括其字、籍贯、文学成就等。
明确: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南朝梁文学家。他通史学,擅诗文,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他的小品书札以写景见长,诗亦清新流丽。著有《齐春秋》《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等。
强调吴均的文学风格,如 “文体清拔有古气”,被称为 “吴均体”。
明确:让学生对作者的文学风格有初步的了解。
三、文体介绍
介绍骈文的特点,包括句式、声韵、用词等方面。
明确:骈文也称 “骈体文”“骈俪文” 或 “骈偶文”,常用四字、六字句,讲究对仗,声韵讲究平仄相对,音韵和谐,用词注重用典和藻饰。
说明《与朱元思书》是一封书信,同时也是一篇写景的骈文。
明确: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文体特点。
四、朗读课文
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和停连,感受骈文的语言风格。
明确: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字音和节奏。
明确:帮助学生准确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明确:让学生在朗读中熟悉课文内容。
五、疏通文意
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圈出疑难字词。
明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子,如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天下独绝”“水皆缥碧”“急湍甚箭”“负势竞上”“鸢飞戾天者” 等。
明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翻译句子,教师答疑解惑。
明确: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六、整体感知
提问: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提问: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明确:文章先总起,写出富春江山水的总体特点;然后分写,分别描写水的 “异” 和山的 “奇”;最后抒怀,表达作者对山水的喜爱和对世俗的超脱之情。
提问: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山水的?
明确:作者先写水,再写山,由近到远,逐层展开,符合 “从流飘荡” 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晰,脉络清楚。
七、分析课文
水 “异” 在哪里?
明确: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说明水清澈透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说明水湍急汹涌。
山 “奇” 在哪里?
明确:
山势: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视觉的角度,用拟人的手法,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
山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从听觉的角度,以声衬静,通过水、鸟、蝉、猿发出的声音衬托出山之幽静。
山色: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从视觉的角度,动静结合,写出了山色的林茂荫浓、光影摇曳的奇幻景象。
作者为什么先写水,再写山?
明确:先写水,再写山,由近到远,逐层展开符合 “从流飘荡” 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晰,脉络清楚。
八、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章的体裁、作者、背景、内容等。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翻译全文,积累文言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与朱元思书》,谁能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文章主要描写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喜爱和对世俗的超脱之情。
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明确: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二、深入探究
提问:作者以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统领全文,你认为这里的 “奇” 和 “异”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异水” 表现为水的清澈透明和湍急汹涌;“奇山” 表现为山势的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天籁动听,山林树影斑驳、光影多变。
提问:文中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
明确:
从描写方法来看,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方法,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是视觉描写,“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是听觉描写;还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是静态描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是动态描写。
从修辞手法来看,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如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从遣词方面来看,用字精准,特别是动词,如 “竞”“争”“上” 等字,生动地写出了山的动态美。
提问:作者在描写山水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表达了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提问:文章最后一句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有何深刻含义?
明确:这两句以景衬情,暗示作者面对社会的黑暗,不消极待世,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也使景物色调发生变化,由动转静,由明亮活跃转为晦暗沉寂,显示富春江景物之多变,是一个奇景。
三、比较阅读
展示《与施从事书》和《与顾章书》的相关内容。
明确:让学生了解这两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提问:这三篇文章有哪些相同之处?
明确:
思想内容方面:都表达了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语言风格方面:多为四字句、六字句,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写景手法方面:手法多样,善用修辞。
提问:这三篇文章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与朱元思书》主要描写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入手,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水的特点;《与施从事书》先总写勾勒全景,然后分镜头描绘山中的飞鸟归林和猿猴企水之景,春秋季节以及雨中之景,展现了山中变幻多姿的景象;《与顾章书》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由静态转化为动态,从而写出石门山山高谷翠的景色特点。
四、文章主旨
提问: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出发,生动地描绘了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秀美的山水景色,流露出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秀美风光的热爱,含蓄地表达了对世俗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提问: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明确:我们应该珍惜自然之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束缚。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布置作业,写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短文,运用本文所学的写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