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夕日欲颓(tuī) B.与其奇者(yù)
C.藻、荇交横(xìng) D.何处无竹柏(bǎi)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争相)
C.四时俱备(季)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D.实是欲界之仙都(确实) 古来共谈(共同)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 B.夕日欲颓
C.但少闲人 D.猿鸟乱鸣
5.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B.实是欲界之仙都
C.以我酌油知之
D.水陆草木之花
6. 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自康乐以来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A. B.
自三峡七百里中 晓雾将歇,夕日欲颓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 D.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念无与为乐者
7.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C.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哪一夜没有月光 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8.下列对《记承天寺夜游》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展现了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让人心醉神迷。
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只透露出作者因遭贬谪而凄凉、孤寂的心境。
C.这篇随笔性小品文,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突出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
9.经典语句默写。
(1)两岸石壁, 。
(2)晓雾将歇, ; ,沉鳞竞跃。
(3)《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名句是: ,
,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完成相关题目。
【甲】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___
(3)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
11.翻译句子。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2.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3.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这两篇短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咏月名篇,完成后面各题。
观月记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①,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②。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③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④,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⑤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注释】①盖有之矣:假如有这样的地方;②若夫……则……:“如果不是……那么……”或“要么……要么……”;③蕲:通“祈”;④纤云:一丝云彩;⑤却:退去。
14.给文中划线句子点上标点符号。
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观中秋之月,临水胜( ) (2)去人远者又胜也( )
(3)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 ) (4)尽却童隶而登焉( )
16.解释下面语句的大意。
(1)安得皆临水?
(2)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17.下列加点的“之”字与“中秋之月”中的“之”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盖有之矣 B.今余之游金沙滩
C.盖余八月之望过洞庭 D.邑人奇之
18.作者认为在什么条件下观月景最美?(摘录原文词语作答)
19.展开联想与想像,将“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一句改写成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要写出事物的神韵。字数100字左右。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游虎丘小记
【明】李流芳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20.下列划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月色人户 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道不通,度已失期
21.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步于中庭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霜叶红于二月花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2.用斜线(/)为画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并用现代汉语翻译。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
译文:
23.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
答案
A 2.C 3.B 4.D 5.C 6.D 7.D 8.B
(1)五色交辉;(2)猿鸟乱鸣,夕日欲颓;(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0.(1)坠落 (2)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3)共同,一起 (4)只是
11.(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和荇菜交织在一起,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2.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3、《答谢中书书》表达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14.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与?
15.(1)(景色)美好;(2)距离;(3)阴历每月十五;(4)全,都。
16.(1)哪里能全都靠近水?(2)中秋的月亮,临水的景观,独自一人前往且远离人迹,在这里完备、齐全了。
17.C
18.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
19.略(提示:不要写成原文的翻译,要加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20. D
21. A
22.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翻译:(我们)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心与周围之清景同在了。
23.用比喻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共同点:月色美好;幽静。(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