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惊海天,一文塑自信——八年级上册4(《一着惊海天》阅读)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一着惊海天,一文塑自信——八年级上册4(《一着惊海天》阅读)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5 18:0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着惊海天,一文塑自信——八年级上册(《一着惊海天》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 探 究”的第五则阅读材料(第四课),曾发表于《人民海军报》,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围绕这篇新闻的文体,曾经有过争议,因为本文故事性不强,采用了不少新闻特写的手法,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新闻特写,但最终把这则材料归类为通讯,是因为它有明显的故事结构,且采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因此,本课时的教学中,笔者拟按照以下流程组织阅读——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分析材料组织,学习新闻采访与选材;对比相近文章,学习通讯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这则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和重要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
2.聚焦关键段落,思考作者是怎样获取、组织各种新闻事实,理解新闻采访的作用和价值。
3.对比《“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学习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感受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中国海军的豪迈气魄。
教学难点
思考作者是怎样获取、组织各种新闻事实,理解新闻采访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随着福建舰的下水,你觉得中国将来会有多少艘航母?
本文主标“一着惊海天”,你觉得此处的“惊”可以怎样组词
二、感“惊”,知“一着”之不易
1.通览,知“一着”之经过
跳读课文,梳理6W: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预设:
何时——2012年11月23日上午8时到9时08分
何地——渤海某海域
何人——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
何事——工作人员
何故——航母必须要能携带舰载机作战
如何——航母舰载机着舰
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2.聚焦,知“一着”之惊险
文题为“一着惊海天”,我们先来看看,我国的首架次航母舰载机是如何着舰的,补全这一节文字,体会修饰语、动词和化用的诗句的作用(第19段)。
①补全这一节文字,体会修饰语和动词的作用。
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 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碰、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 (挂、钩)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 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前行)数十米后, (站、停)了下来。
②回读上面的两段文字,补上开头的诗句: , 。试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预设: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3.修补,感“人们”之惊喜
①这一着,惊艳了所有人,跳读课文,找出表现人们心情变化的语句,读出人们的心情,用这样的句式回答问题:
“我读第 句,我读出了人们的 ”
②为了这一着,无数人呕心沥血,文章里,作者这样写道——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有的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有的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有的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我们很激动。
预设:
同是排比句,叠用“多少人”,抒情味浓,感情和语气步步加强。叠用“有的人”,只是几种情况的的罗列,没有抒情味;结尾用反问句,更加强了抒情的语气,增强语言的感彩,富有力量,用肯定句则没有这种效果。
三、选读,知“一着”之精妙
1.讨论: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无论辽宁舰下水还是舰载机着舰,都有很多事可写,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围绕这件事选择了哪些材料,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材料?结合文章内容想一想,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采访了哪些人,提了哪些问题,为什么会采访这些人,提这些问题?
(此文属于开放性问题,不设答案,另在探讨过程中,需渗透新闻采访相关知识。)
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还选择了很多“非现场”的事实,为什么要选择这些事实?
预设:
充实文章内容(表现舰载机着舰之不易),表明作者观点(强烈的爱国情感)。
四、思辨,明“一着”之文体
1.本文曾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的“报纸通讯”类奖项,但是有人认为,这篇文章应该算作“新闻特写”,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说?对比《“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说说为什么这篇文章最后没有被归类为新闻特写?
预设:
本文采用了很多新闻特写的手法,如定格画面,细致描写等。后来本文被定义为通讯,是因为一方面,本文中的故事有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结构;另一方面本文包括了多个场面,多个瞬间。
2.从本文看,通讯有什么特点?
预设:
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五、小结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这“一着”是舰载机的着舰,也是中华民族的着舰,我们每个人,都驾驶着自己的舰载机,将来都会降落在不同的航母上,希望大家努力学习,让自己的舰载机平稳着舰。
六、布置作业
1.阅读人物通讯稿《“辽宁舰”上最后八天七夜-----追记航空工业英模罗阳》,感受和本文的异同。
2.将本文改写成一篇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