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 昆明的雨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季节不同,注定了雨的风格亦各不相同。夏雨热烈,往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果然,不一会儿,____,地面又恢复了生机。夏之雨来得猛烈,去得快捷,丝毫不拖泥带水。
A.雷声渐远,风速渐慢,雨声渐缓,乌云渐散
B.雷声渐近,风速渐快,雨声渐紧,乌云渐聚
C.渐近的雷声,渐快的风速,渐紧的雨声,渐聚的乌云
D.渐远的雷声,渐慢的风速,渐缓的雨声,渐散的乌云
2. 在“城·印象”探究活动中,同学们的发言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古人的称呼与城市有关,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被世人称作“柳柳州”。
B.相较于流连都市,有些文人更喜欢寄情山水,如苏轼与百姓同游滁州醉翁亭。
C.古代城市也有学校,“今诸生学于太学”中,“太学”是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D.许多作品都以作家生活过的城市为写作背景,如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明的雨》一文所写的“雨”,是四十年前的“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仍鲜明地留在作者的记忆里。
B.作者“想念昆明的雨”,实际上是在想念昆明的生活。
C.课文题为《昆明的雨》,开篇却描述给宁坤的画,是为了增加文章的美感。
D.汪曾祺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智能设备本来应该是现代社会辅助学习的最佳工具,但在实践中却因使用得当与否而造成了学习障碍。
B.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以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提升国民生活质量为目的。
C.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D.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开展打击和防范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系列宣传活动,致力于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
B.什么是民间历史文献?它一般是指普通民众使用的文字资料,包括族谱、账本、日记……等。
C.“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D.革命历史剧《觉醒年代》令不少观众感叹: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物从历史课本中“活”了起来。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背影》一文表面上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实则以“背影”为主线贯穿全文。
B.《白杨礼赞》一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赞扬了我们民族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C.汪曾祺在《昆明的雨》中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的生活,想念那段动乱年代里少有的宁静、恬然。
D.法国作家罗素从三个方面回答了“我为什么而活着”。
二、语言表达
7. [语言之美]汪曾祺曾说:“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请你从课文中摘录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并做赏析。
摘录:
赏析:
8.欣赏美文,完成相应的任务。
[雨季之美]四十年后,作者再忆昆明的雨,满满都是对雨的美好记忆。请你按照表格的要求,从文中找出能直接或间接体现“昆明的雨”的特点的句子,并简要概括其特点。
表4-6昆明的雨的特点
句子 特点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①
② 滋养万物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③
④ ⑤
三、填空题
9.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调和 饱和 饱满) 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2)她(大概 大约 大体) 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
(3)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保守 坚守 恪守) 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准则。
10.《昆明的雨》的作者是 ,中国当代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代表作有小说《 》《大淖记事》等。
11.给加点词语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
(2)苗族女孩子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yāo 喝一声。
(3)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mù 年投莲花池而死。
(4)密匝 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12.跳读课文,在第2题的基础上,圈画出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较为重要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将下面这张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13.默读课文,努力做到不停顿、不回读,同时标注段落编号,并画出生字、生词。读完后根据下列注音和注释写词语。
(1)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xiān yú (新鲜肥美)。
(2)城春草木深,mèng xià (夏季的第一个月)草木长。
(3)菌中之王是鸡纵,味道鲜浓,无可fāng bǐ (比较,比得上)。
(4)人口便会使你zhāng mù jié shé (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这东西这么好吃?!
(5)mì zā zā (非常浓密的样子)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14.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
②密匝 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③苗族女孩子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 一声。
④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mù nián 投莲花池而死。
四、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雨,千百年来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精灵,是诗情画意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让我们一起走进细雨中,去感受那份诗意,去享受那份浪漫。
15.某校开展“汉字造型秀”活动,有同学设计出下面的图形,请你谈谈其在设计上的创意。
16.有同学撰写了一副对联的下联来赞美雨对人类做出的贡献,请你拟出上联。
上联: 下联:春雨润物长城内外气象新
17.请写出四个与雨有关的成语和一个与雨有关的俗语(谚语)。
成语:
俗语(谚语):
18.指出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的雨。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C.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 )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云 南 的 云
云南是云的故乡。我有时甚至怀疑,这世上,所有美好的云都是从云南出发的。
喜欢云南的云,更喜欢云南傍晚西沉的霞云。傍晚,红的云、黄的云、紫的云、火烧云、七彩的云,横着竖着,躺着卧着,挤着挨着,像是窃窃私语一般。风吹云动,随即扭起灵动的舞姿,彩云上的舞蹈,是远方的诗,故乡的梦。
四季的云不断变幻。春天少云,即使有云也是在天边的远山上随意挂着几片,漫不经心地飘着荡着。最爱夏天的云。夏天的云像天地间的幔帐,缥缥缈缈。夏天多绿云(即黑云),该是多雨的缘故,雨要来,绿云就像大军出征,浩浩荡荡铺赴而去,几分钟,天空就被绿云遮盖。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即刻从绿云里穿云而过稀疏掉落。夏天的黑云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场猛烈的暴雨后,雨过天晴,乌云即刻散去。秋天的云南,天空明净阔远,正是“秋高气爽”之际。冬天的云温温柔柔,不奔涌,也不愤激,悠悠扬扬,令人舒畅爽朗。
云南的天永远黑不透。夜晚看天,云花覆盖,黑黑沉沉,头顶是一片黑雾。那黑黑的踱在云天的浮物就是云花,只是在黑夜里躲藏了起来,人肉眼看不到。不信晚上你看月亮周围的云层,月亮周围飘着淡淡的云层,月亮走,云块也走。
云南的云,有时候像一块棉絮,有时候,像一块白洁的天花板。云彩是一整天都存在的,晚上天黑沉下来,那云依旧在。天空像染了墨汁,从一床洁白的毯子变成一床墨黑的棉被。但也不全是,你仔细看天,那天空有灰灰白白的云彩在游移,有时是聚拢成一团一簇,有时整面天空都是云。
云南的云,是故乡的云,是明净,是绚烂,是藏在岁月里的风骨与美丽。从此,我爱上一片云,一片流浪的云;我爱上一片云,一片轻盈的云;我爱上一片云,一片云南的云。来生,我愿做漂浮在云南碧空的一朵云。
(有删改)
19.第二段能否删去 为什么
20.云南四季的云有怎样的特点
21.文章以“云南的云”为题妙在何处
六、写作题
22.《 昆明的雨 》作者对昆明的雨怀有喜爱、留恋、怀念的感情。你对雨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写一个关于雨的描写片段,抒发你内心的真实情感。15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线句子前面主要描写“夏雨”,后面横线上的句子要与前面保持一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都是四字词语,写出了夏雨来得猛烈,所以排除C、D两项。画线句子后面“地面又恢复了生机”,主要说夏雨去得也迅速,B项是夏雨来前的状态,故排除B项。所以A项与句意相符,故选A项。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重点在于理解并把握语境中的关键词和逻辑关系,以确保语句之间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在修改内容时,我们应当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注重以下四个方面:1.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在修改过程中,需要确保语句的主语或主要话题保持一致,避免出现突然的话题转换或主语变换,以确保整体语境的连贯性。2.遵循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根据语境需要,合理安排语句的顺序,确保它们按照时间先后、空间位置或逻辑推理的顺序排列,以构建清晰、有条理的叙述。3.注意语句的对应关系:在修改内容时,应仔细分析每个句子的内容和结构,确保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当,比如前后文的呼应、因果关系的表达等。4.保持情景统一和音节和谐:在修改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整体情景的协调统一,避免产生突兀或断裂的感觉。同时,还要注意语句的音节和节奏,力求使其听起来自然、流畅,避免出现拗口或重复的情况。
2.【答案】B
【解析】B:错误。与百姓同游滁州醉翁亭的是欧阳修,不是苏轼。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3.【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 有误,课文开篇描述给宁坤的画,是因为:①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4.【答案】C
【解析】 A项,两面对一面,将“得当与否”改为“不当”。
B项,句式杂糅,删掉“以”和“为目的”或将“旨在”改为“是”。
C项,正确。
D项,语序不当,应将“打击”与“防范”互换位置。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5.【答案】D
【解析】 A.有误,引号中的内容是句子的一部分,引号内的句号应该去掉。
B.有误,省略号和“等”重复,可以去掉省略号或者去掉“等”字和句号。
C.有误,“直起身来说道”前后都有人物说的话,因此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D.正确。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6.【答案】D
【解析】D:错误,罗素是英国人。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课内知识点注意掌握好。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7.【答案】[示例]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这句话,表述不复杂、不夺饰、不刻意,而是简单、自然、家常。
【解析】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分析体现散文语言平淡、自然、家常的特点即可。
原文: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写雨的特点让人舒服,语言简朴,清新自然,日常化。
原文: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写真实发生的事情,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的日常小事来证明自己的画是写实的,语言自然家常,不繁琐。
故答案为:摘录: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赏析:这句话,表述不复杂、不夺饰,不刻意,而是简单、自然、家常。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赏析如何体现散文语言平淡、自然、家常的特点即可。
8.【答案】[示例]时下时停,使人舒畅;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能让人内心安静柔软;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引发乡愁
【解析】原文: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故答案为:①时下时停,使人舒畅
②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③能让人内心安静柔软
④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⑤引发乡愁。
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能体现“昆明的雨”的特点的句子,整合语言,简要概括雨的特点即可。
9.【答案】(1)饱和
(2)大概
(3)恪守
【解析】(1)“调和”:含义通常是使不同的事物配合得适当、和谐。与草木枝叶水分的状态毫无关系。“饱和”: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液所含溶质的量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在这里可以引申为草木枝叶里的水分达到了最大限度,与后面 “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相呼应,因为水分充足到饱和状态才可能呈现出如此旺盛的生长态势。“饱满”:一般用来形容物体充实、丰满,常用来形容谷粒、精神状态等。如 “颗粒饱满”“精神饱满”。用在形容草木枝叶的水分状态上不太准确,它更多地侧重于整体的充实感,而不是水分的含量程度。
(2)大约指在数、理、时间上的接近精确,有近似的意思。大概表推测的意思。大体,指总的来说。
(3)保守,保存、守护的意思。坚守,坚持、守护的意思。恪守,谨守而恭顺的遵守。
故答案为:(1)饱和;(2)大概 ;(3)恪守
(1)(2)(3)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运用。了解各个词语的意思,根据句子的语境做出判断。近义词(成语)的辨析常见的技巧有:坚持“存同析异”的原则,分析相异的语素;根据语境正确的使用词语;从感彩方面辨析等几种方法。做题时灵活使用。
10.【答案】曾祺;受戒
【解析】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故答案为:曾祺;受戒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11.【答案】(1)xiān yú
(2)吆
(3)暮
(4)zā
【解析】(1)味极“鲜腴”中的“鲜腴”对应的是“xiān yú ”。
(2)不时“yāo”喝一声中的“yāo”对应的是“吆”字。
(3)“mù”年中的“mù”对应的是“暮”字。
(4)“密匝”中的“匝”对应的是“zā”。
故答案为:(1)xiān yú ;(2)吆 ;(3)暮 ;(4)zā
(1)(4)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3)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平时要做好字词的积累,答题时联系前后文认真辨析,规范书写。
12.【答案】
【解析】《昆明的雨》前两段交待文章创作缘由,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第三至五段集中叙写昆明雨季带给作者的感受: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第七至九段对昆明雨季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的描写,是雨中的景色;最后两段写雨中的事: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文章思维导图。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理解每段大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结构即可。
13.【答案】(1)鲜腴
(2)孟夏
(3)方比
(4)张目结舌
(5)密匝匝
【解析】鲜腴 xiān yú 新鲜肥美。
孟夏 mèng xià 夏季第一个月。即阴历四月。
方比 fāng bǐ 比较;匹比。
张目结舌 zhāng mù jié shé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密匝匝 mì zā zā 严实稠密的样子。
故答案为:(1) 鲜腴(2) 孟夏(3) 方比(4) 张目结舌(5) 密匝匝
(1)(2)(3)(4)(5)本题考查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理解字词含义,不写错别字。
14.【答案】xiān yú;zā;yāo he;暮年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鲜腴 ”读作“ xiān yú ”;“ 密匝 ”读作“ zā ”;“ 吆喝 ”读作“ yāo he ”;“ mù nián ”写作“暮年”
故答案为:xiān yú;zā ;yāo he;暮年
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答案】15.示例:①把“雨”字设计成下雨的情形。(上半部分形似天空,下半部分为下落的雨点)②意为水从天而降。③把汉字变成有趣的图形。
16.示例一: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示例二:冬雪盖地大河上下景色秀
17.示例:风雨同舟、风调雨顺、雨后春笋、翻云覆雨;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或: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18.春雨;冬雨;夏雨;秋雨
【解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化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①认真审题,明确要求。②仔细观察图片,全面准确捕捉信息。③表达注意事项: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表达要得体、简洁、连贯。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3)本题考查对成语和谚语的积累。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只有平时积累的多了,答这样的题才会得心应手。
(4)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所写季节、时间的能力。每个季节,甚至每个季节每个时段都有其代表性的事或物,答题时只要结合诗中有关信息分析即可。
15.解答此题先观察图片,了解其创意所在及内涵,然后分点答出。这里进行创意的汉字为“雨”将里面的四个点形象为滴落的雨滴,这是创意之一;而上半部分则形象化为天空的“云”,表明了雨的来源,这是创意之二;将汉字形象化,有利于人们的记忆,这也可理解为创设者的一大创意。
故答案为:示例:①把“雨”字设计成下雨的情形。(上半部分形似天空,下半部分为下落的雨点)②意为水从天而降。③把汉字变成有趣的图形。
16.“春雨润物长城内外气象新”意思是:春雨滋润万物,长城内外呈现出赞新的气象。“春雨润物”是主谓短语,“长城内外”是地点,
“气象新”是主谓短语。根据上下联字数相同、结构一致、内容相关、上仄下平的要求对出上联即可比如:冬雪盖地大河上下景色秀
故答案为: 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示例二:冬雪盖地大河上下景色秀
17.能写出一个与雨有关的成语或俗语(谚语),没有错别字即可。
故答案为:示例:风雨同舟、风调雨顺、雨后春笋、翻云覆雨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或: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18.从“草色遥看近却无”可以看出这是春天的雨。从“铁马冰河入梦来”可以看出这是冬天的雨。从“雨急山溪涨”可看出这是夏天的雨,从“巴山夜雨涨秋池”可看出这是秋天的雨。
故答案为: 春雨;冬雨;夏雨;秋雨
【答案】19.不能。该段写作者喜欢云南傍晚西沉的霞云,霞云在云南最具代表性,它五彩斑斓,是彩云上的舞蹈,是远方的诗,是故乡的梦。
20.春天少云。夏天多绿云,夏天的云像天地间的幔帐,缥缥缈缈。绿云来得快,去得也快。秋天的云南,天空明净阔远。冬天的云温温柔柔,悠悠扬扬。
21.①“云南的云”是全文的线索,作者由傍晚西沉的霞云入手,再写到四季的云花,最后回归到云南的云、故乡的云,表达对云南的云的喜爱;②“云南的云”是全文的文眼,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③“云南的云”作为标题以小见大,体现作者对云南的云的深切喜爱。
【解析】(1)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19.此题考察的是段落的功能和文章结构的理解。第二段主要描述了作者对云南傍晚西沉的霞云的喜爱,这种霞云在云南的天空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以其五彩斑斓、灵动飘逸的特点,成为了“彩云上的舞蹈,是远方的诗,是故乡的梦”。这些描述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强化了作者对云南云的深厚情感。因此,第二段不能删去,它对于展现云南云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故答案为: 不能。该段写作者喜欢云南傍晚西沉的霞云,霞云在云南最具代表性,它五彩斑斓,是彩云上的舞蹈,是远方的诗,是故乡的梦。
20.此题要求概括云南四季云的特点。春天的云:文章提到春天的云较少,即使有云也只是在天边的远山上随意挂着几片,漫不经心地飘着荡着。这表现出春天云的特点是少而悠闲。夏天的云:夏天的云被形容为像天地间的幔帐,缥缥缈缈,且多绿云(即黑云)。绿云来势汹汹,像大军出征,浩浩荡荡,预示着暴雨的来临。但暴雨过后,乌云即刻散去,天空恢复晴朗。这表明夏天的云多变且气势磅礴。
秋天的云:秋天的云南,天空明净阔远,正是“秋高气爽”之际。秋天的云在这种背景下显得明净高远。冬天的云:冬天的云被描述为温温柔柔,不奔涌,也不愤激,悠悠扬扬,令人舒畅爽朗。这表现出冬天云的温柔宁静特点。
故答案为: 春天少云。夏天多绿云,夏天的云像天地间的幔帐,缥缥缈缈。绿云来得快,去得也快。秋天的云南,天空明净阔远。冬天的云温温柔柔,悠悠扬扬。
21.此题考察的是对文章标题的赏析。从文章结构上看,“云南的云”是全文的线索。作者从云南傍晚西沉的霞云开始描述,逐步扩展到四季的云花,最终回归到对云南的云、故乡的云的深情表达,整个文章都围绕着“云南的云”这一主题展开,使得文章结构紧凑,条理清晰。从吸引读者兴趣的角度来看,“云南的云”这一标题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让读者想要了解云南的云究竟有何独特之处。从作者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云南的云”作为标题,体现了作者对云南的云的深切喜爱。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作者不仅描绘了云南云的美丽景象,更传达了对故乡、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 ①“云南的云”是全文的线索,作者由傍晚西沉的霞云入手,再写到四季的云花,最后回归到云南的云、故乡的云,表达对云南的云的喜爱;②“云南的云”是全文的文眼,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③“云南的云”作为标题以小见大,体现作者对云南的云的深切喜爱。
22.【答案】示例:春雨霏霏,雨雾弥漫,千万条银丝荡漾在半空中,恰似穿成的珠帘,如烟如云地笼罩着一切。活泼的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想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雨帘。春雨绵绵,洒落在柳树的叶子上,沙沙沙,像少女轻轻地抚弄琴弦,又像蚕宝宝在吞食桑叶。春雨潇潇,小雨珠飘落在早春的花瓣上,滚动着,犹如千万颗闪烁着光彩的珍珠。
【解析】描写一个关于雨的片段,可以是春天的细雨,可以是夏天的暴雨,还可以是秋天的冷雨。写作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衬托、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描写雨抒写情感。
故答案为:示例:春雨霏霏,雨雾弥漫,千万条银丝荡漾在半空中,恰似穿成的珠帘,如烟如云地笼罩着一切。活泼的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想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雨帘。春雨绵绵,洒落在柳树的叶子上,沙沙沙,像少女轻轻地抚弄琴弦,又像蚕宝宝在吞食桑叶。春雨潇潇,小雨珠飘落在早春的花瓣上,滚动着,犹如千万颗闪烁着光彩的珍珠。
本题考查学生景物描写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