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6 07:22:0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1935年6月红军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  )却以种种借口延误红四方面军主力北上,并以改组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相要挟。
A.张国焘 B.王明 C.博古 D.林彪
2.1935年5月下旬,中央红军主力飞夺(  ),越过了被敌人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A.泸定桥 B.赵州桥 C.卢沟桥 D.风雨桥
3.红军长征时经过大凉山彝族地区时,根据党的民族政策,与当地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将领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刘伯承 D.陈毅
4.1935年1月至3月,毛泽东等指挥的(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成为我军战史上的光辉典范。
A.四渡赤水 B.湘江之战 C.娄山关之战 D.乌江之战
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毛泽东在哪个战役时作的词(  )。
A.四渡赤水 B.湘江之战 C.娄山关之战 D.乌江之战
6.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几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  )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
A.一 B.二 C.四 D.二十五
二、填空题
7.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   (人名)。《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等章节,不仅呈现了他的成长历史,也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   ,他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    (人名)。
8.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   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判断由于   的宣传和行动,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9.班级从《红星照耀中国》的艺术特色的角度推介作品,请你用表格梳理。
艺术特色 内容举例 归纳小结
人物个性鲜明 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罗,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作者大量采用白描、细节描写、对话、特写等表现方法,将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比如,表中这个清瘦的青年军官是①   ,人物形象特点是②   。
擅长场景描摹 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这个场景叙述的是长征中一次有名的战斗,此次战斗通常称之③   ,“桥板燃烧”“红军匍匐”等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具有④   的精神。
10.阅读语段,完成题目。
他的生活和穿着都和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人乒乓球打得好,篮球打个“不厌”。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写出了①    (人物)②    的品质。
11.美国记者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此书又名   。
12.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
801班举行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交流会,请你帮助完成下面的题目。
人物:①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 、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②   ——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三、综合题
13.根据名著内容填空。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作者是   ,题目中“红星”象征着   。
(2)她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是   。
(3)作者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次“大迁移”指的是   。
四、综合性学习
14.《红星照耀中国》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是真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它是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1)班上准备开展“《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阅读”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就如何清楚地把握《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作品所写的事实设计出合乎逻辑的学习步骤,让一个从没读过这本书的同学知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后做什么,表述清楚每一步该做的具体事项。(至少包含三个步骤)
(2)全班共同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将分三个专题探究。专题一:领袖人物和红军领袖的革命之路。专题二:关于长征。专题三:信仰与精神。假如你是组长,请代表组员选择一个专题,并围绕你所选的专题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拟定3-5个探究项目,便于组员分工查阅相关内容,完成专题探究任务。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 1935年6月红军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张国焘出于个人野心和政治目的,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阻碍红军的统一行动和北上抗日的大局。他以种种借口拖延红四方面军主力北上,试图通过改组党中央和红军总部来维持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红军的统一指挥和行动效率,对长征的最终胜利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还有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品的大致主旨等。
2.【答案】A
【解析】1935年5月29日,飞夺泸定桥,之后中央红军主力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还有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品的大致主旨等。
3.【答案】C
【解析】在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经过大凉山彝族地区时,刘伯承作为红军总参谋长,与彝族当地部落首领小叶丹进行了歃血为盟的仪式,结成兄弟关系。这一事件被称为彝海结盟,是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赢得彝族同胞拥护的历史事件。彝海结盟不仅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而且为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也为彝区埋下了革命的火种,帮助彝族人民建立了革命武装——中国夷(彝)民红军沽鸡(果基)支队 。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还有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品的大致主旨等。
4.【答案】A
【解析】四渡赤水,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三个月的时间六次穿越三条河流,转战川贵滇三省,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还有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品的大致主旨等。
5.【答案】C
【解析】这句诗出自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对应娄山关之战。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还有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品的大致主旨等。
6.【答案】C
【解析】 1935年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数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 标志着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具体来说,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翻越的是夹金山,这是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第一座大雪山,而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则是由韩东山率领的第25师。两军在达维以南的木城沟尾两河口处成功会合。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名著作者的文学常识,包括作者字号、时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朝代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还有作品的故事梗概,重要章节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作品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品的大致主旨等。
7.【答案】毛泽东;八一起义;周恩来
【解析】题目中提到“年届不惑的1(人名)”,结合《苏维埃的掌权人物》和《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等章节内容,可以推断这位人物是毛泽东。毛泽东在这些章节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他的成长历史与红军的成长历史紧密相连,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题目描述“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2”,这里的“2”指的是周恩来参与的另一项重要革命活动。结合历史知识,我们知道周恩来除了参与上海罢工外,还领导了南昌起义(又称八一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武装起义的重要一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题目最后提到“他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3(人名)”,这里的“3”显然是指前文中提到的“书生出身的造反者”。根据前文描述和历史知识,我们可以确定这位“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就是周恩来。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不仅在党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是一位杰出的革命组织者和外交家。
故答案为:毛泽东;八一起义;周恩来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8.【答案】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
【解析】从题目描述“斯诺探求了......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可以推断,这个对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或事件。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这部作品主要记录了斯诺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入了解和报道。因此,这个空格应填入“中国革命”,因为它正是书中探讨的核心内容。 根据题目描述“由于......的宣传和行动,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可以推断这个力量或组织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够激发人们的斗争意志。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详细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宣传革命思想、组织群众运动、实施土地改革等措施,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和信任。因此,这个空格应填入“中国共产党”,因为它是导致穷人和受压迫者产生新信念的关键力量。
故答案为: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
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9.【答案】周恩来;温和文雅,富有热情、知识渊博等;飞夺泸定桥;为革命英勇战斗,不怕牺牲。
【解析】①根据"青年军官""温和文雅""用英语""个子清瘦"等词可以看出该段描写的人物是周恩来。②根据"走上前""温和文雅""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等词可以看出周恩来是一个待人真诚热情 温和文雅,富有热情、知识渊博等 的人。答案合理即可。③根据"爬上了桥板""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等句子可以看出该段这是描写的战争是:飞夺泸定桥。④"桥板燃烧""红军匍匐"生动写出了红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渡桥的场景,表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
故答案为:
1、周恩来;2、温和文雅,富有热情、知识渊博等;3、飞夺泸定桥;4、为革命英勇战斗,不怕牺牲。
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的阅读的理解。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文段内容和自己的知识积累,推断人物身份;然后根据文段中与人物相关的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10.【答案】朱德;身先士卒(平易近人、生活节俭)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通读文段可知,这段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的第十章第四节“关于朱德”,所以文段的“他”指的是朱德,由“他的生活和穿着都和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可以看出朱德身先士卒、生活节俭;由“。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可以看出朱德平易近人。
故答案为:朱德;身先士卒(平易近人、生活节俭)。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把握。《红星照耀中国》的第十章第四节“关于朱德”详细报道了朱德的言谈举止,展现了一位沉默谦虚、爱惜部下、天性极端温和、说话朴实、生活节俭、平易近人、喜欢运动和读书的共产党员形象。
11.【答案】埃德加 斯诺;长征;《西行漫记》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的文学常识的识记,难度不大,关键在于平时的阅读识记和积累。《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斯诺的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和将领的情况。为了便于在国统区进行发表,将名著书名改为《西行漫记》。
故答案为:埃德加 斯诺 ;长征 ;《西行漫记》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按照题干的提示和要求进行作答即可。
12.【答案】周恩来;“八一”起义
【解析】从后面的经历“南开中学”到“任职黄埔军校”可知是周恩来。周恩来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动派的第一枪。
故答案为:周恩来;“八一”起义。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能力。关于名著,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并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对于课本中有关名著的内容更引要起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
13.【答案】(1)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延安
(3)长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作家作品和主要人物、主要内容的掌握。考生可根据背诵积累的内容进行回答。
故答案为:⑴1、西行漫记2、埃德加·斯诺3、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⑵ 延安 ⑶ 长征
《红星照耀中国》 属于中考名著阅读出题范围。里面涉及到的文学常识、主要人物、主要情节考生都要反复阅读,并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14.【答案】(1)步骤一: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如读《红星照耀中国》通过阅读序言可以发现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步骤二: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步骤三: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步骤四:阅读后思考,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2)选专题一,可从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出身与家庭、童年的经历、受教育的情况、参加革命的起因、参加革命后的经历等项目入手。选专题二,可从长征的起因、长征的路线、长征中面临的困难、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长征的历史价值。选专题三,可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长征精神的内涵、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等。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名著的综合性试题。
(1)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因为这位同学没读过这本书,因此可以先让这位同学从整体上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就是读序言或是看目录,二是了解故事情节,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三是写读后感巩固,这里的读后感有两个含义:一是读完名著后,自己写出读后感;二是看别人写的读后感,如能把二者结合起来更好。自己写读后感,势必要回顾原作,咀嚼回味,从而加深对原作的进一步理解。
(2)对于三个选题,哪一个自己感觉知道从哪些方面探究,就选择哪一个。如围绕人物选,就可从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出身与家庭、童年的经历、受教育的情况、参加革命的起因、参加革命后的经历等项目入手。
故答案为:(1)步骤一: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如读《红星照耀中国》通过阅读序言可以发现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步骤二: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步骤三: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还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步骤四:阅读后思考,从中获得启迪,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2)选专题一,可从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出身与家庭、童年的经历、受教育的情况、参加革命的起因、参加革命后的经历等项目入手。选专题二,可从长征的起因、长征的路线、长征中面临的困难、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长征的历史价值。选专题三,可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长征精神的内涵、当代青少年如何传承长征精神等。
名著试题主要考点有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片段赏析等;考查的内容具体、细致、多元。考生不读原著,很难保证考场不失分.因而,课外应尽量多读原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