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东莞市第二批教学能手评选人教版必修三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件(24张ppt)+教学设计共2份(南开实验学校邹伟波)(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年东莞市第二批教学能手评选人教版必修三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件(24张ppt)+教学设计共2份(南开实验学校邹伟波)(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1-23 19:46:12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课题来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
名称: 稳态与环境
所属单元章节:第三章第2节
教师姓名
邹伟波
所在学校
南开实验学校
联系电话
13713080142
QQ邮箱
330917680@qq.com

教学分析
课标要求
1.知识方面: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能力方面:通过实例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让学生形成相关价值观。
教材分析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的第2节,是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一个延伸和拓展,阐述生长素生理作用及生产实践应用的关键一节,也为第3节的学习做了知识储备。
学情分析
(1)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什么是植物激素,并对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以及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特点有了相应的知识准备。
(2)1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较活跃,具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图形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1)顶端优势,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在生产中的实例。
(2)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策略
由于生长素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比较容易建立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坐标曲线、教师呈现图片和实物等教学手段,学生掌握课程标准中的本节内容标准“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并不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顶端优势。
(2)说出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分析图表,总结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作为依据,分析生产、生活实际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想。
(2)分析顶端优势等的原理,树立联系的观点和量变引起质变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学案
【基础知识自学】
课前复习:
据图回答问题:
(1)从理论上比较图中A、B、C、D四块琼脂块中
生长素含量:_______________。
(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以上的推论?
(3)通过这两组实验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有 。
①生长素横向运输(向光侧向背光侧)
②生长素极性运输 ③生长素只在胚芽鞘尖端横向运输 ④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是横向运输的结果而并不是向光侧生长素见光分解
(4)若图中甲匀速旋转,则比较琼脂块AB的生长素含量是:A_____B
(5)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生长素有________________的生理作用。
自学提纲:
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概括地说生长素和动物激素一样不直接参与代谢,而是具有_______作用,但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_______性。
1.[问题探讨]曲线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有:
(1)生长素对根、芽、茎作用的最适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其中对生长素的浓度最敏感的器官是______。
(2)同一浓度下,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作用________。如分析生长素浓度为10-6 mol/L时对根、芽、茎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的两重性表现为:既能_____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______,既能 __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_;既能___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_____。
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低时______生长,在浓度过高时会______生长,甚至________。
3.实例分析:[实例1] 顶端优势现象。分析:
(1)比较甲和乙的生长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生长素含量情况:甲____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对甲和乙的作用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除顶端优势的方法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例2] 根的向地生长及茎的背地生长
分析:
(1)根图分析比较A和B 、C和D生长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快慢)
(2)分析生长素含量情况:A_____B;C_____ D。(提示,考虑重力对生长素的影响)
(3)分析ABCD四点生长素的作用A_______ B______ C______D____(填促进或抑制)
(4)试分析出现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茎背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考虑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
[实例3] 2,4-D(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在麦田中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以抑制或杀死杂草(双子叶植物),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请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原因。
4.看书总结:生长素类似物有哪些种类?在农业生产有哪些应用?
尝试分析:在自然条件下,发育的种子里合成大量的生长素,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如果没有授粉,就不能发育成种子,也就不能合成生长素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如何利用生长素类似物获得无籽果实呢?(思考:在农业生产上这种技术适用哪些作物不适用哪些作物)
教学反思
1、本节课运用多种媒体信息,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强了课堂直观性,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曲线图,分析植物不同器官和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分析顶芽和侧芽生长素的运输和浓度大小,突破顶端优势这一教学难点。
2、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尝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主动学习过程中,使得课堂交流生成这个最后环节激发出更多的火花。
当然,这些更开放的环节对教师主导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生物科学素养。做好足够的备课准备,提高备课的水平。
课件24张PPT。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本节聚焦: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2、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发挥生理作用时有什么特点?上节课 知 识 回 顾1、在胚芽鞘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 。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
向光弯曲部位在 。
2、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
3、生长素的运输是 。
4、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因是 。
5、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长素在植物体中相对集中在_______________。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的尖端尖端以下的部位极性运输(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含量多,生长快生长旺盛的部分吲哚乙酸(IAA)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人幼年期生长激素过多或过少植物呢??生长素越多植物长得越快吗??思考1.对于不同的器官,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相同吗?
不同。根最适浓度大约是10-10mol/L;芽最适浓度大约是10-8mol/L;茎最适浓度大约是10-4mol/L。
2.对于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不同生长素浓度,对于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超过这一范围则抑制生长。问题探讨看图思考回答问题?1、曲线AB段表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BC段表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C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
5、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芽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茎生长 的促进作用加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在达到最
适浓度之后,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减弱既不促进也不抑制抑制生长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的激素相似,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作用特点——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会因浓度、植物细胞成熟情况和器官种类及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异。1)浓度:低-促进 高-抑制 过高-杀死
(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
2)器官: 根 >芽 >茎 侧芽>顶芽
3)细胞:幼嫩细胞敏感,衰老细胞迟钝。
4)植物种类: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顶端优势
根的向重力性(向地性)
茎的背重力性(背地性)
植物的向光性3.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应用: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形成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对生长素浓度又比较敏感,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
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 顶端优势:侧芽发育成枝
切除顶芽会怎样?顶端优势原理的应用:树木修剪——改善树型
棉花摘心——增加产量
树木粗壮——木材质量解除顶端优势利用顶端优势看图思考分析原理?种子播撒在土壤中时,它的方向并不是固定的;但萌发后,根总是向地生长,茎总是背地生长。 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根的向重力性)(茎的背重力性)根部>茎部原理: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敏感度不同(抑制)(促进)(促进)(促进)若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在太空的宇宙飞船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根、茎生长的方向如何? 根的向地性生长和茎的背地性生长思考 单侧光照射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向光侧,背光侧细胞生长快,结果使茎朝向光源一侧弯曲。植物向光性:A
向光B背光?是是否否顶芽,低:促进
侧芽,高:抑制远地端,低:促进
近地端,高:抑制背光侧:高,促进强
向光侧:低,促进弱近地端:高,促进强
远地端:低,促进弱总结比较(广东高考)11.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
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
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
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上海高考)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江苏生物)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例:1、若某幼苗已表示出向光性,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右图中m,则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为___
2、若水平放置的幼苗表现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侧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浓度____(m, 2m)小于m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提取困难,
且易分解,在生产上较少应用。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类似,如α-萘乙酸(NAA)、 2,4-二氯苯氧乙酸(2、4-D)等。在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 生长素为什么不能大规模地应用?思考(1)促进果实发育(培育无子果实)(2) 用作除草剂(3) 防止落花落果,疏花疏果(4) 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生长素类似物:使用生长素类似物获得无子果实╳不受精人工涂抹生长素类似物╳无子例题:大田中的茄果类在开花期,由于连续多日的暴风雨天气,严重影响了授粉受精, 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取的的补救方法是:
A.喷施B肥
B.喷施N、P肥
C.喷施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果实发育
D.以上三项措施都不行若上题为油菜则采取的措施为:DC例题: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植物的正常受粉,为防止减产,可以给植物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此举对下列哪种植物有效 A.?小麦? B.?玉米? C.?黄豆 D.?辣椒 D 如2,4-D,适用于麦田、稻田,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用高浓度的除草剂能抑制双子叶植物(杂草)的生长。用作除草剂作业布置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