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和消息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2.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两则消息的新闻要素,理清写作思路。
3.品味语言,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阅读消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渡江战役的意义,感受作者的情感与立场。
2.引导学生找出新闻的六要素,掌握消息的基础知识;选择具体语句品味语言,欣赏新闻写作的艺术。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前置任务:介绍“新闻”文体和“消息”
一、课前导入
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群众的街头巷议……在当今社会,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仍能及时有效地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同学们,你知道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获取这些新闻吗?
预设:获取新闻,我们可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出示:如人民日报、音乐广播、CCTV);也可以通过新兴的互联网及时地接收到各种各样的新闻(出示:如打开今日头条、微博、抖音、b站等看新闻)。
二、引入概念
我们每天都能听到、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那,什么是新闻?
(1)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
(2)新闻的分类:
新闻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等;而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迅速地向公众告知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3)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内容真实准确)、时效性(报道迅速及时)、准确性(语言简明扼要)
(4)新闻的六要素:5W+1H,即何人(Who)、何事(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何故(Why)、如何(How)。
简单地讲,新闻就是告诉人们:某人在某时某地因为XX原因做了某事,结果如何。尝试用这种方式,一句话概括导学案上的新闻。
预设:2024年8月1日,潘展乐在巴黎奥运会1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冠。他爱“告状”、不服输的性格受到了网友的青睐。
而“消息”作为一种新闻文体,它的特点是简明扼要、及时迅速地报道事件。
(1)消息的组成:
①标题:高度概括新闻事实。
②导语: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③主体:新闻的主干部分。
④背景:新闻的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⑤结语:新闻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都是消息组成的重要部分,缺一不可;而背景和结语,往往暗含在主体之中。
(2)消息的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如果有相关的背景资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
这意味着,要知晓一则消息的重要内容,应着重阅读它的导语部分。
三、新闻知识练习
根据刚刚学习的有关“新闻”的知识,完成导学案上的“新闻知识大闯关”。
1.下列不属于新闻的三个基本特征的一项是( D )
A.真实性 B.时效性 C.准确性 D.生动性
2.下列新闻的组成部分中可有可无的一项是( C )
A.标题 B.导语 C.结语 D.主体
3.下列新闻文体时效性最强的一项是( B )
A.新闻特写 B.消息 C.新闻评论 D.通讯
4.下列新闻文体和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D )
A.消息 B.新闻特写 C.通讯 D.新闻评论
报道新闻事件 描绘精彩瞬间 讲述感人故事 抒发真情实感
课文学习
一、字词清单
溃(kuì)退 泄(xiè)气 督(dū)战 要塞(sài) 业已
摧枯拉朽(xiǔ) 锐不可当(dānɡ)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当:阻挡。
二、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毛主席不仅军事领导才能一流,还是一位杰出的通讯记者。抗日、解放战争期间,他多次在新华社电讯稿上“圈圈点点”进行修改,还亲自为新华社撰写新闻稿和评论,被称为“新华社首席记者”、“级别最高的记者”。
三、时代及创作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为避免内战,使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再生战事,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会谈,签订了“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协议,史称“重庆谈判”。
可1946年,国民党便全面撕毁了和平协定,向共产党发起进攻,国共全面内战爆发。蒋介石自恃兵力远胜于共产党,直呼“优势在我!”,妄图一举“清扫流寇”;可是,举国上下都不想再打仗,共产党的政策又深得民心,我军的队伍逐渐壮大。到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此时,我军又一次向国民党提出了签署“和平协定”。但国民党反动派依然负隅顽抗,他们对长江防线苦心经营3个月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4月22日毛泽东写下了这两则消息,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
(观看“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视频)
四、梳理结构
(1)以第一则消息为例,借助旁批,分析这则消息的结构。
明确:消息的标题、电头、导语、主体及结语。
(2)阅读两则消息,完善表格中的新闻六要素。
(3)根据两则消息的内容,绘制我军渡江战役的行军线路图。(小组讨论)
人数 区域 时间 战况
中路军 30万 安庆—芜湖 20日夜—21日夜 全部渡过,摧枯拉朽
西路军 35万 九江(不含)—安庆 21日17时—22日22时 渡过2/3,锐不可当
东路军 35万 南京—江阴 21日—22日22时 大部渡过,击溃抵抗
五、思考探究
第二则消息中,作者记叙三路大军的顺序和详略是怎样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顺序: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
详略:中路军、西路军略写,东路军详写。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写;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合在一起略写;而东路军遇到的抵抗较为顽强,单独详写。
作用:①根据时间和逻辑顺序展开报道,使消息清晰合理;
②更能突出人民解放军的作战有方、英勇善战。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新闻、消息的基本知识,梳理了两则消息的基本要素和内容。这节课,我们来重点品味两则消息的语言特色。
一、品味语言
新闻的语音应当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再读二则消息,你能从中哪些地方看出新闻语言的这一特点?
e.g.试比较:①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有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②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明确:②更好。“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突出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小组讨论)
预设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书旁批示)
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以及事件发展的趋势等,都叙述得准确而精要,体现出消息的真实性、严谨性。
预设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西起九江(不含)”中的“不含”能否去掉呢?为什么?
不能去掉。“不含”的意思是不包括,在句子中说明九江不包括在渡江范围内。准确反映了渡江范围,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预设3: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至发电时止”可以换成“到目前为止”吗?
不能换。“至发电时止”指的是到电文发表的时间为止,时间交代十分明确,而“目前”只表示在说话的时候,“到目前为止”交代的时间不精确。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二、品味情感
有人说,既然新闻语言具有准确性和真实性,其目的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事实,那它应是完全中立的、纯客观的,不该带有任何作者的主观情感。你是怎么认为的?
请找出本文中带有感彩的词语进行品味,说说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组讨论)
预设1: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毫不隐讳地流露出来作为胜利者的自豪感。
“经营了三个半月”表示国民党反动派准备得很充分,按理长江防线应当是牢不可破的,但是后面紧接着说国民党军溃退之快,二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在对比中愈显出我军势不可挡,敌军不堪一击。
预设2: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表面的“风平浪静”是环境描写,为下两句蓄势。“万船齐放,直取对岸”,更是描述了我军的英勇善战,表现出胜利者稳操胜券的心态,流露着作者对人民解放军的赞美之情。
预设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不到、即已、正向”,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和“突破、占领、进击”这些表示行为的词语的恰当地配合,把我军攻势迅猛、锐不可挡的态势,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赞美。
预设4(★):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这里对西路军战况的描述,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态度?
从用词看,描述人民解放军,均用褒义词,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描述国民党军队,均用含贬义的词语,如“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甚为微弱”“泄气”等。
从称呼语看,称呼人民解放军为“我西路军”“我军”;称呼国民党为“国民党反动派”,称呼国民党军官汤恩伯为“战犯”。
这些带有主观情感的词语,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赞美与歌颂,对敌军溃不成军、毫无斗志的嘲笑。同时也肯定了我军进行的解放事业的正义性,对国民党倒行逆施、拒绝和平的反动行为的抨击。
三、思考探究
看来,这二则消息有不少带有作者“主观情感”的语言。可是,我们不是说新闻的语言应当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吗?
你怎样看待这种具有主观色彩的新闻语言?它是否与新闻的真实、客观性相矛盾?
(学生畅所欲言)
明确:不矛盾。
①完全中立的、客观的、不带主观价值判断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主观的立场和观点,往往会渗透在事实的叙述之中。如果让敌方来报道这则消息,必然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②新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播。此时,解放战争还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这二则消息蕴含的情感态度,既能激励、鼓舞前线将士乘胜进击,又能起到动摇、打击敌人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这二则消息通过全面、及时、客观地报道闻名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气势,向全国人民宣告了渡江战役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就在两则消息登刊的第二天,即1949年4月23日,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猛烈攻击下,国民党千余里长江防线全部崩溃,解放军攻入南京,占领总统府。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治,宣告覆灭。
当天下午,毛泽东静静地看完登有解放南京消息的《人民日报》号外后,挥笔写下了那首气冲霄汉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让我们满怀热情地朗读这首诗,感受领袖的豪情!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赏析:这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诗歌首联描绘了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雄伟场面;颔联赞颂了南京解放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抒发了欢庆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颈联集中体现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尾联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全诗的思想做出哲理性的总结。全诗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作者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