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唐 诗 五 首
古体诗与近体诗
句数字数上
对仗和押韵上
近体诗又分为:
唐代的诗人 :初唐:四杰
盛唐:三大巨星
中唐:新乐府
晚唐:小李杜
如何读懂一首诗词
一看:标题信息、注释(交代背景)
二悟:诗歌意象(浸润诗人情感的景物
三得:诗歌表达的情感
诗歌的表达技巧
1.抒情方式
a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b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抒怀、)
2.表现手法:烘托(反衬)、对比、象征、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运用典故、白描、由远及近、由上而下、远望近观等。
3.修辞手法: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对偶、设问、反复、反问、互文等。
(附 解题格式: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人间词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是日暮中的思乡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是日暮中的惆怅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是日暮中的老有所为
群诗整合,探究日暮之诗
《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
1、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掌握基础字词,背诵诗歌;
2、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感受意境;描述诗歌画面;
3、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创作之情。
任务一:初读感知,体会格律之美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 望
王绩
ɡāo
Xǐ yǐ
huī
dú
wēi
黄 鹤 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hào
qī
zǎi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yān
xiāo
pénɡ
1.默读:结合课文后面的的阅读提示“关于律诗”内容,抢答关于律诗的知识题。
①这三首诗分别属于几言律诗
②律诗一般有几句 (注意:古诗中每一个逗号算一句。)
③这三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哪几句
④律诗一般是那几句押韵
⑤这三首诗的韵脚是什么 你能找出来吗
(韵脚是韵文句末押韵的字。)
⑥这三首诗哪几句对仗
任务一:初读感知,体会格律之美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 望
王绩
五言律诗
颔联
颈联
对仗
对仗
五言律诗
颔联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 望
王绩
五言律诗
颔联
颈联
对仗
对仗
yi
hui
gui
wei
黄 鹤 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七言律诗
对仗
lou
you
zhou
chou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五言律诗
yan
tian
yuan
ran
对仗
对仗
1.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
“东泉/薄雾望,徙倚/欲何依。
2.通常的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首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颔联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尾联
律诗知识
3. 一般说来,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名词对、叠词对 副词对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 全诗通押一个韵,而且限平声韵;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yi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hui
牧人驱犊返,猪马带禽归。gui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wei
平声,古汉语的第一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第一二声。
2.朗读:品律诗之格律美
任务一:初读感知,体会格律之美
野 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朗读点拨:
前六句语调舒缓、
最后两句语调宜惆怅。
任务一:初读感知,体会格律之美
朗读点拨:
节奏二二三、
韵脚读饱满
语调淡淡哀愁
黄 鹤 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任务一:初读感知,体会格律之美
朗读点拨:
情感转变:寂寞伤感——慷慨悲壮
语调:低沉——高昂——平和、悠远(尾句)
节奏:二三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任务二:比读思辩,欣赏日暮之美
任务二:比读思辩,欣赏日暮之美
1.说一说:结合文化常识和创作背景,这三首诗有何共同之处?
作者: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野望》
背景:贞观初年,因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今属山西万荣)故自号“东皋子”。性情简放“不喜拜揖”,其诗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趣,赞美嵇康、阮籍和陶潜,嘲讽周、孔礼教,以抒怀才不遇之苦闷,曾三仕三隐。
作者:崔颢 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黄鹤楼》
背景:他生长在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开元、天宝时代,二十岁左右中进士,因干谒(为某种目的而求见)著名学者李邕,不被赏识,自此“文誉”被毁,有十年左右时间,多在京城以外做官或当外官的幕僚,一生漫游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一生参佛信道。苏东坡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擅长写田园诗和边塞诗。
《使至塞上》
背景: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宰相被贬荆州长史,王维作为张九龄提拔的后辈受到牵连,奸臣李林甫假意提拔王维,让他担任监察御史的官职出使边塞凉州,慰问将士、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塞时的沿途景色。
任务二:比读思辩,欣赏日暮之美
1.说一说:结合文化常识和创作背景,这三首诗有何共同之处?
①时间相同:都以“日暮之景”为抒情起点。
②背景相似:都在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情况下创作。
③情感相似:都有孤寂忧伤之情。
④特点相似:诗歌创作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任务二:比读思辩,欣赏日暮之美
2.想一想: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请结合屏幕中三首诗的日暮画面,换位探究:如果你是旅游爱好者,你会选择到哪一处去旅游 如果你是绘画或摄影爱好者,你会选择到哪里去写生或摄影
我会到王绩笔下的日暮田野摄影。日暮时分,远远望去,只见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上,天地一片静穆安详。放牧的人赶着牛群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骑着马。带着猎物也回来了。景、物和人的高度和谐统一,是摄影不可多得的体裁。
我会到崔颢笔下的黄鹤楼旅游。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可以清楚数出江北汉阳一代的树木,鹦鹉洲上的草木长得非常茂盛,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江水东流。绿树掩映,芳草如茵,高楼矗立,宛如一幅水墨画铺展在江南水乡。
我会到王维笔下的日暮边塞去写生。因为它充满了图画的色彩美,黄色的是“大漠” “长河”、灰白色的是烽烟、红色的是“落日”;具有图画的线条美,广阔的是大漠,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富有图画的层次美,天边有“落日”、空中有烽烟、地上有“大漠”“长河”。完全展现了沙漠黄河地区广阔无垠、雄奇壮丽,意境开阔豪迈的特点。
任务二:比读思辩,欣赏日暮之美
3.写一写:结合诗歌内容、画面和背景,给这三首诗你定一个富有诗意的小标题?并说明理由。
山野上的孤独
野望 王绩
登楼想家
黄鹤楼 崔颢
一次治愈心灵的旅行
使至塞上 王维
任务三:知人论世,感悟情感之美
任务三:知人论世,感悟情感之美
1.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三首诗的日暮之景充满了惆怅、哀愁、孤独之情,请结合相关内容,说一说,诗人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情感。
王绩:王绩性情简放,“不喜拜揖”,不喜阿谀奉承之行,加之天下动乱,又被弹劾,于是就解官去职,终不复有经世之心。创作此诗时,诗人已到暮年。
崔颢:唐朝开科取士,每年也不过一二十人,当年白居易二十七岁的时候中了进士,他写了这样句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崔颢呢,还不到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本以为是前程锦绣了,但却是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一直外任做官,颇有天涯游子之意,人生失意之愁。
王维:生于名门望族,早年受过各方面良好的教育,能诗、会画、工书法、懂音乐。他一方面求仕,一方面又随母学佛,,受佛家消极避世的影响较深,当他后来看到国家政治走下坡路的时候,就产生了隐退之心。他两次隐退,退居终南山和辋川别墅,这两处都离京城不远。
2.诗人惆怅、哀愁、孤独之情是沉郁而绵长的,古诗词里面有很多这样的情怀书写,请仿照例句,探求有同样情思的“古仁人之心”。
(名句),______________(情感特点),请读(请看)___________________。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悲是形单影只的落寞,请读“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悲是壮志难酬的痛楚,请读“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悲是化茧成蝶的隐逸,请读“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典型习题1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 望
王绩
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颔联和颈联描绘的画面是山野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放归的生动场景。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
典型习题2
请从写景角度上赏析这首歌的颈联。
黄 鹤 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选景典型生动,展现了黄鹤楼外生机勃勃的美好风光;引发下文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诗歌的技巧主要有四个方面:描写方面、修辞方面、表现手法、抒情技巧。“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由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念也就油然而生。
典型习题3
请说出颈联中“直”和“圆”的表达效果。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丽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本题考查学生对炼字的理解与掌握。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课后作业
王绩以日暮之景,抒写了隐居乡村,向贤而生,独善其身的隐逸情怀;崔颢以日暮之景,链接了四海为家,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的执著志向;王维以日暮之景,承载了万里出塞,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美好愿望。同学们,如果让你来描绘一段“日暮之景”,你会抒发怎样的情思呢,请同学们以“日暮之思”为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