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2 15:01: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4张PPT)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
中共中央给予挽联“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毛泽东通知给予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朱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生字、生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
抓住文章主线,概括具体事例,品味作者质朴无华又饱含深情的语言,感受母亲的品格。(重点)
■审美鉴赏
找出议论和抒情的句子,理解其含义,总结记叙文中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并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这种写法。(难点)
■文化自信
体会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培养学生感恩图报的思想情操。




朱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回忆性散文
点明写作对象
体裁特点: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具体而言是一篇回忆录(传记文学的一种),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写作原则:“三亲”原则
亲闻
亲见
亲历
文体知识——回忆录
视频赏析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他曾参加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朱德
朱德简介
朱德总司令的母亲,八十六岁高龄的锺太夫人逝世了。当时的朱德完全不知情,半个多月后才收到报丧信,在悲痛中写下《母亲的回忆》一文。
写作背景
溺 佃农 劳碌 私塾 周济 宽厚 仁慈 连夜 慰勉 不辍 任劳任怨 为富不仁 祖籍 榨油 菜籽 和蔼 妯娌 和睦 豪绅 衙门 差役 横蛮 外甥 东挪西借

diàn

shú


wèi
chuò
rén


ǎi
zhóu li

shēn

chāi
hènɡ
shēnɡ
zhà
nuó
溺爱、溺水
多方设法挪借,凑集钱款。也作“东挪西凑”。
读读写写
认识多音字
强 强 强
qiǎnɡ
勉强
jiànɡ
倔强
qiánɡ
强大
任 任
rèn
任劳任怨
rén
姓任
济 济

同舟共济

济南
多音字
调 调
tiáo
调料
diào
调查
认识形近字
辍 啜 缀
chuò
不辍
chuò
啜泣
zhuì
点缀
碌 禄

劳碌

俸禄
籍 藉

祖籍

狼藉
豌 蜿 婉
wān
豌豆
wān
蜿蜒
wǎn
婉约
塾 熟
shú
私塾
shú
熟悉
蔼 霭
ǎi
和蔼
ǎi
雾霭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辍,停。
东挪西借:指到处挪借款项。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识母亲平凡伟大
1.齐读文章第一段,找出体现母亲核心品质的词语。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通过典型事例,初感母亲品德
2.同学们跳读课文,看看体现母亲勤劳的事例有哪些,并用精练语言概括典型事例、品质这二项内容
时间 母亲所做(或经历)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作者小时候 (4-7)
1885~1900 年前后(8)
1905年(9)
1908年(10)
1909-1919年(11)
1924-1927年(12)
1937年以后(12)
1943年(12-13)
“好劳动”“整日劳碌着”
聪明能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任劳任怨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对劳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朴素的阶级意识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识大体、明事理;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深明大义
勤劳朴实
勤俭持家、深明大义
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期待革命成功
热爱劳动
以母亲“勤劳一生”为线索。
时间顺序




















感受不同身份背景下的母亲品质
3.挽联中的“贤母”和“完人”有何不同?
作为普通农妇,她勤劳一生,不辍劳作,平凡里蕴藏伟大;
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她以身作则、深明大义,用平凡创造伟大
在贫苦家境里所表现的高贵品质:
聪明能干、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
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的平凡与伟大:
爱憎分明、有远见、识大体、深明大义、同情革命、支持革命……
(1)从平实语句中品味。
例如: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2)从典型事件中归纳。
例如:①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②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
(3)从抒情议论中摘录。
例如: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方法归纳:我们应该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品语言平白如话
(1)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饱含母亲的无限辛酸以及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
议论语句表深情
1.速读文章,找出对母亲直接评价的议论性词句,并说说作用。
(2)母亲是个好劳动。
总领第4段,强调母亲的勤劳能干,随后叙述了母亲日常要做的许多事情。
(3)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这是对母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的评价。
(4)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这一句是对母亲总括性的评价,呼应开头,表明至此段结束了对往事的回忆。
(5)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的记叙——母亲教“我”生产的知识,同情革命、支持革命,让“我”养成革命的意志。这些都是“我”感谢母亲的重要原因。
(6)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汇在一起。
议论性语句
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是夹叙夹议,以记叙为主,其间穿插若干议论性语句。
在叙述中议论的作用:
①在开头,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
②在叙述中穿插,使文章锦上添花;在段与段之间穿插,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③在结尾,画龙点睛。有的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有的总结全文,发出号召,深化主题。
议论性语句:对于某种现象、事物或问题进行评价、判断,发表自己意见的语句。
简单话语着情长
1.本文“母亲”一词出现44次,这一书面语称呼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母亲”为书面语,这样称呼更正式,更能表达朱德对母亲的爱与崇敬之情;出现次数多,表现了朱德对母亲离世的哀痛之深、思念之切。
2.除了“母亲一词,还有没有哪些词是反复出现的?
文中共有11个“还”字。
1、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2、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床。
3、因为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4、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5、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6、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7、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8、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9、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早上煮饭
10、他们劳动惯了,离开了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
11、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他们的勤劳。
勤劳
能干
宽厚仁慈
同情支持革命
母亲对我的影响之大、教育之深
艰难和坚强
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对母亲自豪、不舍、敬佩和感情之情
悟心中万千深情
原文摘录
1.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教给“我”生产知识)
2.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
3.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启发了“我”以后走上革命道路的观念)
4.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支持、鼓励“我”走上革命道路)
1.母亲美好的品质让人深深地敬佩,于是作者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读文第14-15段,结合内容说说“我”都受到了那些教益
资料链接
……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
   ——(《红星照耀中国》)
渡河(四渡赤水)时,天空正下着细雨,路面泥泞光滑十分难行……战斗打得十分激烈……肖华再次劝说:“总司令……还是先走一步吧……”朱德抹抹脸上的雨水简单地答一声“不行!”继续指挥战斗。
——(《长征中的朱德》,有改动)
朱德在指挥作战之余,还从事纺织、排字、种菜、做饭、写诗和讲学等工作
                ——(《伟大的倒路》)
母亲带给“我”的这些影响,她的美好品质,在其他相关资料中也得到了印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在母亲影响下所具备的美好品质。
比类文明了特色
回忆性散文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将本文和《藤野先生》两篇文章对比梳理,感受两文在人物刻画、表达方式、语言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共同特点
1.人物刻画方面,本文以典型事例为主,中间穿插议论和抒情;《藤野先生》注重人物描写。
2.语言上,本文语言平白如话;而《藤野先生》冷峻犀利,耐人寻味
共同点是写人叙事,抒发真情实感
不同点:
主旨归纳
我们在叙议结合的表达中,认识了平凡深藏伟大的钟太夫人。从平实质朴却饱含深情的语言中,感受到了朱德对母亲热烈、深厚面又绵长的爱。
欧母是北宋欧阳修之母。欧母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女人,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将儿子养大,并用最原始的方式教欧阳修识字——这便是著名的“画荻教子”。
岳母是北宋名将岳飞之母。岳飞十五六岁时,国家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母大义凛然,主动让儿子从戎报国,并且用绣花针在岳飞的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的训诫。岳飞在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下,奋勇杀敌保卫国家,成为了一代抗金名将。
欧母
岳母
素材积累
1.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
2.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史铁生
句子摘录
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如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等。观看以下两个视频,试着对比不同笔下的母亲形象、文章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方面个有什么不同。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