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训练
情操与志趣
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与志趣 本单元的几篇古代诗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它们或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用心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
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还要多读熟读,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
一、阅读韩石山的《想起母亲就想哭》,完成下列小题。
想起母亲就想哭
①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
②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
③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
④大学毕业,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 !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
⑤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ora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地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
⑥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蹭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
⑦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
⑧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
⑨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
(选自《文艺报》2018年9月10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情 节 “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写母亲“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 ①
② “我”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
③ “我”心疼母亲、心生愧疚。
2.文中多次提到母亲讲的“学好,甭惹事”,通读全文,分别说说“学好”和“甭惹事”各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3.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一见面,她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
4.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5.试比较下面这段话与文中画线句在写法和表达效果上的相同之处。
我心里暗笑他迂腐;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科学是美丽的
沈致远
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 不可思议!
事实是,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 这恐怕与科学家有一定的关系吧,也许是他们沉浸于科学美中,自得其乐,忘记与大众分享了。但也有例外,李政道近年来频频撰文著书,极力宣传科学美。他曾经请了著名画家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等作画描绘物理学的内涵美,这引起了科学界和艺术界的注目。
旧金山大学的天文物理学家琳达·威廉斯,为宇宙的瑰奇美景倾倒,决定利用业余时间传播科学美。威廉斯对《纽约时报》记者说:“天文物理是最美丽的。还有什么比宇宙的诞生更美丽?还有什么比黑洞、多重字宙和交响共鸣着的宇宙流更美丽 ”威廉斯说得好!让我们继续下去:还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处”的电子云更具朦胧美?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梯”回旋曲折的DNA双螺旋更具活力美?还有什么比“纳米”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结构更具精致美?
威廉新为科学美所启迪,开始写科学诗。《组约时报》于2000年6月4日刊登了她的一组诗,下面是其中的一首:碳是女孩之最爱/黄金确实很宝贵/但不会燃起你心中之火/也不会使火车长啸飞驰/碳是地球上一切生命之源/它来自太空的陨石/构成一切有机物质/在大气层中循环往复/钻石煤炭石油总有一天会用完/能构成一切的将是碳纳米管/碳是女孩之最爱“钻石是女孩之最爱”是美国流行的谚语,威廉斯扩其意而用之,从碳元素的一种特殊结晶形态—一钻石,推广到碳的各种形态。女孩爱钻石,无非是爱钻石首饰之光华夺目、价值连城,用以炫耀自己雍容华贵的外表美。威廉斯以诗意的语言,赞美碳的实用价值及其对生命循环的重要性,表现的是内涵美。较之原谚语,这是艺术的升华,意蕴更为丰富。
不仅物理学是美丽的,数学也是非常美丽的。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艺术家就发现了人体的曲线美。现代派的雕塑家和画家以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几何形体的视觉美,毕加索晚期作品中频频出现的怪异人像——两个鼻子、三只眼睛等等,据说其灵感来自数学中超越现实三维空间的抽象高维空间。数学家以迭代方程在复数平面上产生的“分形”图案之奇幻迷离、千变万化,使艺术家也叹为观止。
科学追求真理,揭示宇宙万物的真相及其变化规律。真正的科学家都懂得:真理是简单的,而且越是深层次的、适用范围越是普遍的,真理就越简单。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这就是科学美之源泉。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常人往往认为苦,其实他们虽然辛苦却乐在其中。科学家顿悟和突破后的快感乃先睹为快——享受前人从未见过的瑰丽美景。
科学是美丽的!你同意吗?
(选自《花落了还会开吗》,有删改)
6.“科学是美丽的”,请解说它在本文中的多层含义。
7.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引用“碳是女孩之最爱”这首诗的作用。
8.理解第三自然段中加横线的语句,调动你的知识积累,在它后面仿写一句话。要求:内容恰当,句式一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更好地传播科学知识,让大家感受科学的美,除了文中提到的绘画、写诗等途径外,你还有什么好的创意?请用简洁的语言陈述你的创意。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描摹父亲
李红霞
①忽然发觉已许久未见到父亲了。脑海中如投影般闪回着父亲的形象,竟然很是模糊;似乎从未刻意端详过他。于是,在遥远的异乡,凭着记忆和想象,开始用文字为我假想的模特——父亲,构图、“描摹”。
②古老而简朴的院落。低矮破旧的土坯房作背景,火红的月季花、繁密的葡萄架作陪衬,一只趴在墙角假寐的小狗作点缀。父亲定格在画面中央:端坐凳子上,拉起二胡,调剂着农忙的空闲;温馨而亲切,感慨而伤怀。
③微风吹起了父亲的头发,花白稀疏、风中打卷,隐隐露出头皮,如被生活的大手无情薅过一般,心疼却又无奈。发黄的老照片中,父亲的头发油黑而浓密,梳着标准的中分,俨然经过精心的打理,帅气英俊。记得我们兄妹,曾在父亲鼾声如雷的熟睡中,调皮地揪起父亲的头发,密密麻麻地扎了满头小辫,招得父亲一通幸福的嗔怪。真想再次操起木梳为父亲整理头发,可又怎忍看到华发垂落。
④皱纹爬上额头、刻在眼角、陷入脸颊、堆在脖颈,岁月的刻刀,刀刀重落,毫无怜惜,父亲只能默默忍受,任其在身上慢慢刻蚀。皱纹里,读到了艰辛:父亲幼年丧母、童年丧父,无兄弟姐妹,灰色的生活让父亲性情坚忍,却又暗隐脆弱。皱纹里,看到了甜蜜:与母亲和和睦睦,拉扯我们兄妹三人成家立业、成为依靠;看着孙辈绕膝,笑不拢嘴。皱纹,如道道磁条,刻录着父亲的岁月留影。
⑤曾经身影挺拔的父亲,如今已然微驼,前倾。握起二胡,已无当年跟着戏班奔走乡里、陶醉操琴的精气神儿。听母亲说,台上的父亲正襟端坐,上身挺直,摇头晃脑,颇显气派。可我明白,为了养育我们,父亲曾下过煤窑,在阴暗狭窄的巷道里蜗行;干过工地,扛起沉重的钢筋水泥挪行;常年打柴,背着如山的木柴在深山里穿行。生活的重压,让本就单薄的父亲,渐渐弯下了腰,成了一张弓;但也撑起了家,托起一片天。
⑥那双操着琴杆、按着琴弦的手,枯瘦无力、青筋暴突,淡淡的老年斑,看一眼便让我眼窝湿热。这还是那双曾在我成绩下降、调皮犯错时,高高扬起,重重落下,敲打我成长的厚重有力的大手吗 这还是那双曾做过木工玩具、打过床铺橱柜,挥起锄头便下地、拿起铲子便下厨的灵活能干的巧手吗 那次扶父亲过马路,他用瘦瘦的手指紧紧扣着我的手,无力且无助,似要将他交给我。那双手,握过了岁月,经历了流年,留给我们的是财富一笔。
⑦还是那件藏蓝色上衣、灰黑色裤子、淡黄色的胶鞋,这俨然成了父亲的标准装扮,多年未变。
⑧只不过衣服已发白打褶,鞋上沾了泥。曾给父亲添过衣服,可他一直以勤俭持家、不讲穿戴的训话回我,穿着几件旧衣,甚至是我们剩下的校服度日。见过父亲在灯下拿起针线补袜子,见过晾晒的秋衣布满洞,见过给他买的衣服整齐叠在柜里。想给父亲买身衣服,一时竟忘了尺寸,不禁心感不孝和自责。
⑨干裂的嘴唇,没了当年的红润;浑浊的双眼,没了当年的英气;羸弱的身板,没了当年的健硕。点点回忆,忆不尽父亲72个春秋的苦辣酸甜;细细描摹,描不出父亲藏于内心的愁痛喜乐。“描摹”父亲,父亲的形象逐渐清晰,但却感觉一如天下所有的父亲。想来,真该回家看父亲了!
10.说说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11.文章第④段交代父亲的艰辛,为何又说“皱纹里,看到了甜蜜”?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12.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记得我们兄妹,曾在父亲鼾声如雷的熟睡中,调皮地揪起父亲的头发,密密麻麻地扎了满头小辫,招得父亲一通幸福的嗔怪。
13.文中的父亲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4.本文结尾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阿仓的风骨
王慧敏
人生,遇到困厄怎么办 我总想起中学时的同桌阿仓。
阿仓是高一转学到我们班的。他父亲原是省秦剧团的台柱子,“文革”期间被“发配”回原籍改造,当时才刚刚平反返城。
阿仓个子全班最高,人缘也好,功课却差得出奇,每次考试都全班垫底。他告诉我,在农村上的是“复合班”,底子没打好。而他父亲对阿仓的成绩看得很重,考不好,回去就是一顿暴揍。为使他免受皮肉之苦,每次考试,我都把考卷往他那边挪挪。可他,压根儿不瞧。我劝他先应付过去再说。他始终不为所动。
大学没有考上,阿仓顶父亲的班进了秦剧团。后来秦剧团不景气,他被“分流”下岗了。此后,他蹬过三轮车,摆过地摊,在建筑工地砌过墙……一直没有一个正经营生,全班同学中属他日子过得最孽障。可每次同学聚会,问起近况,他总是憨憨一笑:“好着哩!好着哩!”
后来,他结婚并有了一个女儿。不幸的是,女儿颖颖患先天性耳聋。小家伙长得可爱极了,也很懂事,见了客人,总礼貌地冲你甜甜地笑。为了治好孩子的病,阿仓两口子天南地北地求医问药,不但把父亲留下的房子卖了,还欠下一屁股债。同学们想变着法儿帮阿仓一下,都被谢绝了。譬如,每年在春节或“六一”,你找个借口给他寄点钱,他又变换个花样寄回来,数额比你的还大。
一次,我在黄河“小浪底枢纽”采访,闲暇看了工地业余剧团的演出。听着稀稀落落的掌声,工程队的领导有些不好意思,说:“招不到像样的演员……你走南闯北的,有合适的帮着推荐一下。”
我便想到了阿仓。一推荐,人家很高兴,邀请阿仓来试试。一曲《斩单童》,剧团领导脸上乐开了花。可是不久,我听说阿仓死活不干了。打电话问他,他说,剧团还有一个唱秦腔的,他一来,人家就得下岗。“怎么着也不能呛人家的行。”阿仓的语气很坚定。
日子过得飞快,颖颖不觉已长成了大姑娘,在聋哑学校念书。有一次,阿仓在电话里告诉我:“闺女一直念叨呢,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假期咱去杭州看看王叔叔吧。”
我便一次次发出邀请。
去年冬天的一天,单位的门卫告诉我:一大早,来了三个外地人。让把一个纸箱子转给我。并再三嘱咐,一定要等到晚上再告诉。
打开箱子一看,是一瓶瓶我爱吃的油泼辣子——不用说,是阿仓一家了。我赶紧拨通了阿仓的手机。电话那头阿仓很兴奋:“快到家了。你侄女看到西湖了,高兴着呢!”
我责怪他为什么来也不打个招呼!他说:“不能给你添麻烦。我们就住在离你单位不远。你单位对面有一座桥。这几天,一到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就坐在桥上边看风景边看你的办公楼。四楼有个窗口一直亮着灯。闺女说,说不定是王叔叔在写作呢……”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想告诉颖颖,亮着灯的那个房间,确实是王叔叔的。我还想告诉颖颖,她的父亲阿仓,像一把标尺刻在所有人的面前!
“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其实阿仓一直在践行。人生路上,尽管困厄频频,但他始终没有屈服,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活出了骨气,活出了大气!我不断提醒自己:无论碰到怎样的人生境况,都要像阿仓那样奋力挺直腰杆!
15.文章开头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16.请赏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为使他免受皮肉之苦,每次考试,我都把考卷往他那边挪挪。可他,压根儿不瞧。
17.文中的阿仓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8.文章结尾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有何作用?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就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资源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近几年,人们还培育出一些藻类新品种,这些藻类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在不断地翻倍。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可以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而纷争不断。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选文有改动)
19.第②段中许多人发出了什么警告?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
20.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1.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22.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出三点即可)
六、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
迟子建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这调皮的月光,让我只能睡睡醒醒。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带着股嫩嫩的绿意;夏日的月光,饱满丰腴;秋天的月光,洗尽铅华,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的月光新鲜明媚。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④今天是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边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
⑤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 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A)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B)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掩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⑥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C)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⑦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⑧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23.阅读第①段,说说作者认为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不同。
24.请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文章第②段中加点语句。
25.文章A、B、C三处画线的语句具体描写了“那团月亮”夺目的美,请任选一处,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那种美的。
26.说说文章第⑦段中“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一句给你哪些启示。
第六单元 答案解析
情操与志趣
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与志趣 本单元的几篇古代诗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它们或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用心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
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依盛知课文内容大意,还要多读熟读,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
一、阅读韩石山的《想起母亲就想哭》,完成下列小题。
想起母亲就想哭
①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
②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
③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
④大学毕业,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 !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
⑤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ora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地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
⑥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蹭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
⑦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
⑧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
⑨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
(选自《文艺报》2018年9月10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情 节 “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写母亲“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 ①
② “我”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
③ “我”心疼母亲、心生愧疚。
2.文中多次提到母亲讲的“学好,甭惹事”,通读全文,分别说说“学好”和“甭惹事”各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3.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一见面,她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
4.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5.试比较下面这段话与文中画线句在写法和表达效果上的相同之处。
我心里暗笑他迂腐;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答案】
1.①“我”不怎么看得起母亲。②写母亲多次给“我”钱,只问“我”够不够。③写母亲患失语症后的种种表现。
2.(1)“学好”一是要学好知识,二是要走正道,做好人; (2)“甭惹事”主要指安分守己,不招惹人,平安成长。
3.通过写母亲见到“我”时的一连串动作,写出了母亲的高兴与激动,以及因自己犯病而说不出话的悲伤与着急等情感。
4.①少言寡语,性格内向:“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②任劳任怨:在家里虽“只有做饭的份儿”,但也毫无怨言。③心地善良,思想淳朴:儿子骗了她的钱,她一点也不相信,还反问:“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④关心和爱护孩子:母亲总是叮嘱我“学好,甭惹事”和得失症后提醒父亲给我做饭。
5.这两段文字,都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都写出了“我”的年少无知、自傲自大,以及对父母良苦用心的不理解不认同,从而反衬出父母真挚而细腻的爱。
【解析】
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提示找到答题区间即可。①结合“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得出:“我”不怎么看得起母亲;②结合“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得出:写母亲多次给“我”钱,只问“我”够不够;③结合“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概括得出:母亲患失语症后的种种表现。
2.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得出:“学好”一是要学好知识,二是要走正道,做好人;“甭惹事”主要指安分守己,不招惹人,平安成长。
3.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结合加点字“笑笑、溢、叫、撞”等词语分析,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一连串动作,写出了母亲见到“我”时的高兴与激动,以及因自己犯病而说不出话的悲伤与着急等情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理解和心疼。
4.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结合“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 得出:少言寡语,性格内向;结合“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得出:任劳任怨:结合“儿子骗了她的钱,她一点也不相信,还反问:‘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得出:心地善良,思想淳朴;结合“母亲总是叮嘱我‘学好,甭惹事’和得失症后提醒父亲给我做饭。”得出:关心和爱护孩子。然后综述为:母亲是一个少言寡语、性格内向,任劳任怨,心地善良、思想淳朴,关心和爱护孩子的人。
5.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划线句。划线句属于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对母亲做法的不认同,埋怨母亲。结合材料“心里暗笑他迂腐”,也是心理描写,写出了对父亲良苦用心的不理解。综述二者的相同点:都运用了心理描写,都写出了对长辈做法的不理解。结合文本主旨和朱自清《背影》主旨分析,这样的心理描写都是在衬托长辈对子女的爱。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科学是美丽的
沈致远
在常人心目中,科学是深奥的、艰难的、枯燥的。科学怎么会是美丽的呢 不可思议!
事实是,科学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旷世奇美,美不胜收。常人为什么没有感受到呢 这恐怕与科学家有一定的关系吧,也许是他们沉浸于科学美中,自得其乐,忘记与大众分享了。但也有例外,李政道近年来频频撰文著书,极力宣传科学美。他曾经请了著名画家李可染、吴作人、吴冠中等作画描绘物理学的内涵美,这引起了科学界和艺术界的注目。
旧金山大学的天文物理学家琳达·威廉斯,为宇宙的瑰奇美景倾倒,决定利用业余时间传播科学美。威廉斯对《纽约时报》记者说:“天文物理是最美丽的。还有什么比宇宙的诞生更美丽?还有什么比黑洞、多重字宙和交响共鸣着的宇宙流更美丽 ”威廉斯说得好!让我们继续下去:还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处”的电子云更具朦胧美?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梯”回旋曲折的DNA双螺旋更具活力美?还有什么比“纳米”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结构更具精致美?
威廉新为科学美所启迪,开始写科学诗。《组约时报》于2000年6月4日刊登了她的一组诗,下面是其中的一首:碳是女孩之最爱/黄金确实很宝贵/但不会燃起你心中之火/也不会使火车长啸飞驰/碳是地球上一切生命之源/它来自太空的陨石/构成一切有机物质/在大气层中循环往复/钻石煤炭石油总有一天会用完/能构成一切的将是碳纳米管/碳是女孩之最爱“钻石是女孩之最爱”是美国流行的谚语,威廉斯扩其意而用之,从碳元素的一种特殊结晶形态—一钻石,推广到碳的各种形态。女孩爱钻石,无非是爱钻石首饰之光华夺目、价值连城,用以炫耀自己雍容华贵的外表美。威廉斯以诗意的语言,赞美碳的实用价值及其对生命循环的重要性,表现的是内涵美。较之原谚语,这是艺术的升华,意蕴更为丰富。
不仅物理学是美丽的,数学也是非常美丽的。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艺术家就发现了人体的曲线美。现代派的雕塑家和画家以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几何形体的视觉美,毕加索晚期作品中频频出现的怪异人像——两个鼻子、三只眼睛等等,据说其灵感来自数学中超越现实三维空间的抽象高维空间。数学家以迭代方程在复数平面上产生的“分形”图案之奇幻迷离、千变万化,使艺术家也叹为观止。
科学追求真理,揭示宇宙万物的真相及其变化规律。真正的科学家都懂得:真理是简单的,而且越是深层次的、适用范围越是普遍的,真理就越简单。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这就是科学美之源泉。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常人往往认为苦,其实他们虽然辛苦却乐在其中。科学家顿悟和突破后的快感乃先睹为快——享受前人从未见过的瑰丽美景。
科学是美丽的!你同意吗?
(选自《花落了还会开吗》,有删改)
6.“科学是美丽的”,请解说它在本文中的多层含义。
7.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引用“碳是女孩之最爱”这首诗的作用。
8.理解第三自然段中加横线的语句,调动你的知识积累,在它后面仿写一句话。要求:内容恰当,句式一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更好地传播科学知识,让大家感受科学的美,除了文中提到的绘画、写诗等途径外,你还有什么好的创意?请用简洁的语言陈述你的创意。
【答案】
6.科学本身的内涵美(各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美;每门学科中的不同门类都有各自的美;科学追求真理,提示宇宙万物的真相及其变化规律)。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美(过程美;顿悟和突破后的快感)。
7.这首科学诗用诗意的语言赞美了碳的实用价值及其对生命循环的重要性,使读者形象地感受到了科学的内涵美。
8.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源叶绿素中的“绿色秘密”更具神秘美?还有什么比数学中的九宫格更具魔幻类?
9.主题班会、图片展览、举办讲座、办科普小报、举办科技节(科技日/科普周)、媒体宣传、利用网络发布科技信息、召开科技发布会等。
【分析】
6.此题考查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注意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结合文章中的第6段内容分析。表层含义:简单、深刻、普遍三位一体,这就是科学美之源泉;深层含义: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常人往往认为苦,其实他们虽然辛苦却乐在其中。科学家顿悟和突破后的快感乃先睹为快——享受前人从未见过的瑰丽美景。
7.考查在说明文中引用诗文的作用。此题比较容易作答。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找到了问题就找到了答案。此题也不例外。答案就在问题的下文,即可分析“威廉斯以诗意的语言,赞美碳的实用价值及其对生命循环的重要性,表现的是内涵美”一句,即可整理出答案。
8.仿写句的类型看,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本题属于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应注意仿写句要注意内容上的连惯性与延伸空间的关系。是三个“还有什么比……更具……美”的句式结构,注意句子中、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9.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围绕“大家感受科学的美”,提一些简单可行的建议即可。如上网、上图书馆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作文竞赛;书法比赛;辩论会;故事会;知识座谈会;讨论会;名家讲座;交流活动;对对联;猜灯谜;成语接龙等。
【点睛】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说明文的标题往往揭示了说明的中心,或开门见山的写出了表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标题如若是设问句,还有启迪读者思考,引发读者探究兴趣的作用。有的还可能是与后文呼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等。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描摹父亲
李红霞
①忽然发觉已许久未见到父亲了。脑海中如投影般闪回着父亲的形象,竟然很是模糊;似乎从未刻意端详过他。于是,在遥远的异乡,凭着记忆和想象,开始用文字为我假想的模特——父亲,构图、“描摹”。
②古老而简朴的院落。低矮破旧的土坯房作背景,火红的月季花、繁密的葡萄架作陪衬,一只趴在墙角假寐的小狗作点缀。父亲定格在画面中央:端坐凳子上,拉起二胡,调剂着农忙的空闲;温馨而亲切,感慨而伤怀。
③微风吹起了父亲的头发,花白稀疏、风中打卷,隐隐露出头皮,如被生活的大手无情薅过一般,心疼却又无奈。发黄的老照片中,父亲的头发油黑而浓密,梳着标准的中分,俨然经过精心的打理,帅气英俊。记得我们兄妹,曾在父亲鼾声如雷的熟睡中,调皮地揪起父亲的头发,密密麻麻地扎了满头小辫,招得父亲一通幸福的嗔怪。真想再次操起木梳为父亲整理头发,可又怎忍看到华发垂落。
④皱纹爬上额头、刻在眼角、陷入脸颊、堆在脖颈,岁月的刻刀,刀刀重落,毫无怜惜,父亲只能默默忍受,任其在身上慢慢刻蚀。皱纹里,读到了艰辛:父亲幼年丧母、童年丧父,无兄弟姐妹,灰色的生活让父亲性情坚忍,却又暗隐脆弱。皱纹里,看到了甜蜜:与母亲和和睦睦,拉扯我们兄妹三人成家立业、成为依靠;看着孙辈绕膝,笑不拢嘴。皱纹,如道道磁条,刻录着父亲的岁月留影。
⑤曾经身影挺拔的父亲,如今已然微驼,前倾。握起二胡,已无当年跟着戏班奔走乡里、陶醉操琴的精气神儿。听母亲说,台上的父亲正襟端坐,上身挺直,摇头晃脑,颇显气派。可我明白,为了养育我们,父亲曾下过煤窑,在阴暗狭窄的巷道里蜗行;干过工地,扛起沉重的钢筋水泥挪行;常年打柴,背着如山的木柴在深山里穿行。生活的重压,让本就单薄的父亲,渐渐弯下了腰,成了一张弓;但也撑起了家,托起一片天。
⑥那双操着琴杆、按着琴弦的手,枯瘦无力、青筋暴突,淡淡的老年斑,看一眼便让我眼窝湿热。这还是那双曾在我成绩下降、调皮犯错时,高高扬起,重重落下,敲打我成长的厚重有力的大手吗 这还是那双曾做过木工玩具、打过床铺橱柜,挥起锄头便下地、拿起铲子便下厨的灵活能干的巧手吗 那次扶父亲过马路,他用瘦瘦的手指紧紧扣着我的手,无力且无助,似要将他交给我。那双手,握过了岁月,经历了流年,留给我们的是财富一笔。
⑦还是那件藏蓝色上衣、灰黑色裤子、淡黄色的胶鞋,这俨然成了父亲的标准装扮,多年未变。
⑧只不过衣服已发白打褶,鞋上沾了泥。曾给父亲添过衣服,可他一直以勤俭持家、不讲穿戴的训话回我,穿着几件旧衣,甚至是我们剩下的校服度日。见过父亲在灯下拿起针线补袜子,见过晾晒的秋衣布满洞,见过给他买的衣服整齐叠在柜里。想给父亲买身衣服,一时竟忘了尺寸,不禁心感不孝和自责。
⑨干裂的嘴唇,没了当年的红润;浑浊的双眼,没了当年的英气;羸弱的身板,没了当年的健硕。点点回忆,忆不尽父亲72个春秋的苦辣酸甜;细细描摹,描不出父亲藏于内心的愁痛喜乐。“描摹”父亲,父亲的形象逐渐清晰,但却感觉一如天下所有的父亲。想来,真该回家看父亲了!
10.说说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11.文章第④段交代父亲的艰辛,为何又说“皱纹里,看到了甜蜜”?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12.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记得我们兄妹,曾在父亲鼾声如雷的熟睡中,调皮地揪起父亲的头发,密密麻麻地扎了满头小辫,招得父亲一通幸福的嗔怪。
13.文中的父亲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4.本文结尾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案】
10.开篇点题,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引出下文对父亲的“描摹”。
11.不矛盾。因为父亲与母亲和和睦睦,拉扯“我们”兄妹三人成家立业、成为依靠;看着孙辈绕膝,笑不拢嘴。
12.运用动作描写,用“揪”“扎”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我们”趁着父亲熟睡时给父亲扎小辫的情景,表现了“我们”的顽皮以及父亲对“我们”的爱。
13.性情坚韧、吃苦耐劳、爱自己的孩子、有家庭责任感。
14.结构上,总结全文,与题目、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点明中心,表达对父亲的热爱之情,升华文章的主题。
【解析】
10.此题考查学生对首段作用的分析能力。从“在遥远的异乡,凭着记忆和想象,开始用文字为我假想的模特——父亲,构图、‘描摹’”可知,文章开篇点题,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内容,这句话也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忽然发觉已许久未见到父亲了”抒发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1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艰辛”说的是父亲的经历坎坷,压力巨大;“甜蜜”指的是一家人关系融洽,和睦幸福。
1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揪起父亲的头发”“扎了满头小辫”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出兄妹俩的天真顽皮;“一通幸福的嗔怪”可以看出父亲对我们的宽容和疼爱。
1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为了养育我们,父亲曾下过煤窑,在阴暗狭窄的巷道里蜗行;干过工地,扛起沉重的钢筋水泥挪行;常年打柴,背着如山的木柴在深山里穿行”可以看出父亲的吃苦耐劳;从“这还是那双曾在我成绩下降、调皮犯错时,高高扬起,重重落下,敲打我成长的厚重有力的大手吗”可以看出父亲对孩子的爱;从“生活的重压,让本就单薄的父亲,渐渐弯下了腰,成了一张弓;但也撑起了家,托起一片天”可以看出父亲对家庭的责任感。
14.此题考查学生对结尾段作用的分析。文章结尾往往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还有发人深思,卒章点题等作用。从结构上来看,“‘描摹’父亲,父亲的形象逐渐清晰,但却感觉一如天下所有的父亲”与文章标题、第一自然段相呼应;从内容上来看,“点点回忆,忆不尽父亲72个春秋的苦辣酸甜;细细描摹,描不出父亲藏于内心的愁痛喜乐”表达了对父亲的爱与赞美,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阿仓的风骨
王慧敏
人生,遇到困厄怎么办 我总想起中学时的同桌阿仓。
阿仓是高一转学到我们班的。他父亲原是省秦剧团的台柱子,“文革”期间被“发配”回原籍改造,当时才刚刚平反返城。
阿仓个子全班最高,人缘也好,功课却差得出奇,每次考试都全班垫底。他告诉我,在农村上的是“复合班”,底子没打好。而他父亲对阿仓的成绩看得很重,考不好,回去就是一顿暴揍。为使他免受皮肉之苦,每次考试,我都把考卷往他那边挪挪。可他,压根儿不瞧。我劝他先应付过去再说。他始终不为所动。
大学没有考上,阿仓顶父亲的班进了秦剧团。后来秦剧团不景气,他被“分流”下岗了。此后,他蹬过三轮车,摆过地摊,在建筑工地砌过墙……一直没有一个正经营生,全班同学中属他日子过得最孽障。可每次同学聚会,问起近况,他总是憨憨一笑:“好着哩!好着哩!”
后来,他结婚并有了一个女儿。不幸的是,女儿颖颖患先天性耳聋。小家伙长得可爱极了,也很懂事,见了客人,总礼貌地冲你甜甜地笑。为了治好孩子的病,阿仓两口子天南地北地求医问药,不但把父亲留下的房子卖了,还欠下一屁股债。同学们想变着法儿帮阿仓一下,都被谢绝了。譬如,每年在春节或“六一”,你找个借口给他寄点钱,他又变换个花样寄回来,数额比你的还大。
一次,我在黄河“小浪底枢纽”采访,闲暇看了工地业余剧团的演出。听着稀稀落落的掌声,工程队的领导有些不好意思,说:“招不到像样的演员……你走南闯北的,有合适的帮着推荐一下。”
我便想到了阿仓。一推荐,人家很高兴,邀请阿仓来试试。一曲《斩单童》,剧团领导脸上乐开了花。可是不久,我听说阿仓死活不干了。打电话问他,他说,剧团还有一个唱秦腔的,他一来,人家就得下岗。“怎么着也不能呛人家的行。”阿仓的语气很坚定。
日子过得飞快,颖颖不觉已长成了大姑娘,在聋哑学校念书。有一次,阿仓在电话里告诉我:“闺女一直念叨呢,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假期咱去杭州看看王叔叔吧。”
我便一次次发出邀请。
去年冬天的一天,单位的门卫告诉我:一大早,来了三个外地人。让把一个纸箱子转给我。并再三嘱咐,一定要等到晚上再告诉。
打开箱子一看,是一瓶瓶我爱吃的油泼辣子——不用说,是阿仓一家了。我赶紧拨通了阿仓的手机。电话那头阿仓很兴奋:“快到家了。你侄女看到西湖了,高兴着呢!”
我责怪他为什么来也不打个招呼!他说:“不能给你添麻烦。我们就住在离你单位不远。你单位对面有一座桥。这几天,一到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就坐在桥上边看风景边看你的办公楼。四楼有个窗口一直亮着灯。闺女说,说不定是王叔叔在写作呢……”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想告诉颖颖,亮着灯的那个房间,确实是王叔叔的。我还想告诉颖颖,她的父亲阿仓,像一把标尺刻在所有人的面前!
“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其实阿仓一直在践行。人生路上,尽管困厄频频,但他始终没有屈服,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活出了骨气,活出了大气!我不断提醒自己:无论碰到怎样的人生境况,都要像阿仓那样奋力挺直腰杆!
15.文章开头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16.请赏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为使他免受皮肉之苦,每次考试,我都把考卷往他那边挪挪。可他,压根儿不瞧。
17.文中的阿仓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8.文章结尾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有何作用?
【答案】
15.运用设问,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对阿仓故事的叙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6.“挪挪”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为了阿仓能考个好成绩,免受父亲的皮肉之苦,主动帮助他的情景,表现了“我”对阿仓的“关心”。“不瞧”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阿仓不愿意接受“我”的“帮助”,表现了阿仓的诚实和有骨气的特点。
17.善良、诚实、为他人着想;吃苦耐劳、坚强,不屈服于命运、有骨气;爱自己的孩子;等等。
18.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肯定了阿仓的这种面对困难不屈服、活出骨气、活出大气的精神,表达了对阿仓的赞美之情。同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使文章立意更加突出。
【分析】
15.此题考查学生对段落作用的分析。段落的作用通常包括结构和内容两部分:结构作用一般有过渡、引起下文、总结上文、为下文做铺垫、首尾呼应、点题等;内容作用一般是点明中心、深化中心、便于抒发某种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从内容上来看,文章开头运用设问句,能够引起读者注意,使他们有兴趣读下去;从结构上来看,“我总想起中学时的同桌阿仓”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16.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解释某句话或某句话中关键词的含义,是中考阅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理解其深层含义。“挪挪”是对“我”的动作描写,说明“我”故意让阿仓看试卷,以免他因为考不好而受罚。“不瞧”是对阿仓的神态描写,表现出他的正直。
17.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从“每次考试,我都把考卷往他那边挪挪。可他,压根儿不瞧”可以看出阿仓的诚实;从“蹬过三轮车,摆过地摊,在建筑工地砌过墙”可以看出他的吃苦耐劳;从“为了治好孩子的病,阿仓两口子天南地北地求医问药,不但把父亲留下的房子卖了,还欠下一屁股债”可以看出他对孩子的爱;从“你找个借口给他寄点钱,他又变换个花样寄回来,数额比你的还大”可以看出他的朴实;从“怎么着也不能呛人家的行”“不能给你添麻烦”可知他能够为他人着想。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回答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18.此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子作用的分析能力。“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是对阿仓为人处世方式和精神品质的高度肯定,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赞美之情,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同时,这句话用在文章的末段,也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就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资源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近几年,人们还培育出一些藻类新品种,这些藻类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在不断地翻倍。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可以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而纷争不断。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选文有改动)
19.第②段中许多人发出了什么警告?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
20.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1.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22.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出三点即可)
【答案】
19.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原因: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20.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21.因为未来陆地上的食物资源很可能满足不了人类的需要,而海洋中尤其是远洋和深海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作为人类食物的生物资源,人类可以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使海洋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22.过度开发(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恶性竞争影响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间为争夺有限的海洋资源纷争不断);破坏生态平衡。(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分析】
19.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了解文章说明的内容,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从文章中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词句作答。若内容过多,也可以采取对内容进行简单概括的方法作答。本题根据第二段原文句子“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就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这一语句提炼解答即可。
20.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本题根据标志性语言判断说明方法类型,划线句前有“例如”,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标志词语,表明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50亿”“1亿~1.5亿”,可以看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比”表明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据此整理概括作答。
2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各部分内容概括作答。依据文章第二段“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资源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我们可以去下文找原因,第三段“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第六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根据这些内容归纳概括即可。
2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文章第六段“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而纷争不断。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这一内容,可以总结出现的不良行为和结果。写出任意三条即可。
六、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
迟子建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这调皮的月光,让我只能睡睡醒醒。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带着股嫩嫩的绿意;夏日的月光,饱满丰腴;秋天的月光,洗尽铅华,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的月光新鲜明媚。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④今天是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边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
⑤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 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A)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B)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掩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
⑥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C)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⑦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
⑧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23.阅读第①段,说说作者认为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不同。
24.请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文章第②段中加点语句。
25.文章A、B、C三处画线的语句具体描写了“那团月亮”夺目的美,请任选一处,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那种美的。
26.说说文章第⑦段中“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一句给你哪些启示。
【答案】
23.答:太阳总是圆圆着脸,月亮每一次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
24.答: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亮撩人的情态,活泼、好动,给人一种亲切之感,如同怀中的宠物,赶不走,驱不动,就这样依恋着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月光的喜爱之情。
25.答:A处,以猜测的口吻写出了月亮经历了一夜的行程变得有些疲劳亦或是其他原因如同一盏挂在树梢的灯,既写出了月亮给人的真实感受,也写出了林中的月亮多少没有旷野的月亮那么通明,无遮无阻。
B处,原本是光秃秃的树枝因为有了月亮的照射使得它们显得流光溢彩,是月亮让这些已经脱去外衣的树木在夜间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C处,真实写出了月亮在不同时段给人的不同感受,在树梢时如同一盏灯,在远处的地平线上九如同篝火,不同时段展示不同的美。
26.答:人要勇于奉献,用自己的付出甚至牺牲造福他人;人生因为付出而精彩,生活因为造福他人而更美妙,像月亮一样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
【分析】
23.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分析作答即可。如太阳和月亮的不同可提取第一段“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一句压缩整理即可。
24.本题考查语句的赏析。现代文阅读中对语句进行赏析时主要是从修辞的角度思考,一般答题时先判断使用了何种修辞,再赏析该修辞的表达效果。语句中“躺着”、“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送入我眼底”表明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拟人的修辞一般具有赋予描写对象人的情感、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等效果。
25.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本题答题的区域在文中第5、6段中,从文中的一些语句中可以分析出“那团月亮”夺目的美。如A句与B句,通过分析可见“美得夺目”在于它营造的意境和让作者感到的人生哲理。答此题,要分析出景物的状态、营造的意境、作者的感受、反映的哲理。
26.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本题在解答时应注意体会文中月亮“盈”“亏”带给作者的“盈”时要“燃烧”,关爱众生;“亏”时要“蓄养”,准备下一次的灿烂的感受,月亮的盈亏各有其不同的特点。考生可选择不同的侧面结合自己的体悟构思哲理性的答案。